听到世铎说到往自己脸上贴金时,兹禧不自觉地想动手摸摸自己的脸,但终于在感觉到身边服侍丫环对自己的仪态十分关照而止住了这个奇葩的行为。
不过,慈禧对世铎这个说法却未置可否,而是又问道:“王爱卿,你对蒙阴悍匪有何看法?”
王爱卿,王文韶,咸丰二年进士,浙江仁和人,现任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本年五月才至“军机处行走”。
见到慈禧问自己,王文韶也只得收起小心思:“启禀太后、皇上,微臣以为,蒙阴悍匪之所以如此猖獗,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一批洋枪洋炮,而我们需要弄清楚的,则是这批洋枪洋炮是哪里来的!礼亲王爷刚才亦说了,蒙阴徐匪所谓的神通,不过是往自己脸上贴金罢了。其真正的原因,应该是某列强在背后支持蒙阴徐匪!”
“啊”王文韶如此说,众人吸了一口冷气。因为王文韶说的这个情况,太出乎他们意料了。
之所以王文韶这个观点出乎慈禧与大臣们的意料,是因为几十年来,满清治下已经形成了一个心理习惯或政治格局,那就是官府怕洋人,洋人怕百姓,百姓怕官府。这种格局亦是一种互相制约的格局,动态地维护着清末社会的稳定。
如果在这一格局下,洋人不再怕百姓,而是转而扶持百姓,有如八歧蛇国扶持孙博士的民党,满清的麻烦就大了。
这也是众人感觉到心凉凉的原因。
“王爱卿如此说,可有证据?”慈禧也敏锐地抓住了王文韶话中的关键。
“微臣没有证据,但这事却也有迹可寻。蒙阴徐匪发事,起于去年岁末,而去年十一月,莱茵**舰才强占了我胶州湾,如果说蒙阴徐匪获得了洋援,其最大可能是来自于莱茵国的援助。”王文韶分析道。
还别说,王文韶这段分析,真还有点道理,因为莱茵国势力与蒙阴的距离近啊。所以,别人都还在思考这其中的可能性,光绪皇帝却发声了:
“王爱卿,你说的这种情况,确实有可能,但众所周知,洋人的洋枪洋炮并不便宜,蒙阴徐匪哪有那么多财货去购买洋枪洋炮呢?”
“这个,微臣确实不知,亦不敢妄测。”王文韶背上微微有点冒汗,这事儿不能深说啊,再说下去自己就难以解释了。
“启禀太后、皇上,对于蒙阴徐匪的财货来源,微臣却有一个猜测。”就在王文韶想着如果主子再问,怎么回答时,终于有人出来给他解围了。
这个解围的人,就是康有为。
“哦,康爱卿,你知道蒙阴悍匪的财货来源?”光绪听到康有为接话,兴奋地问道。
“皇上,微臣说了,微臣只是猜测,并不一定准确。”康有为对皇上的冲动深有感触。没办法啊,一个皇帝,竟然落到要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才干的地步。
“好,猜测也行。你说说吧?”光绪急切着呢。
“太后、皇上,蒙阴悍匪之财货来源,微臣以为,可能与咸丰爷年间的捻军有关系,时捻匪兵败,余匪四散而去,其所掠财货,极有可能隐藏在沂蒙山中,现被蒙阴徐匪所得。”
康有为说完,颇有些得意的捋了捋自己的胡子。
但是,康有为这话,立即遭到了反驳。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礼亲王世铎。
“康大人,你说的或许有一定道理,但你能解释出自蒙阴徐匪手上的那些洋货是从哪儿来的么?你千万不要说你没见过?”
“回禀礼亲王爷,这个,微臣想来与洋枪洋炮应属同源,都属于奇技淫巧之物。”康有为不得不用一个“奇技淫巧”的词来表达。
康有为,属于变法派,本对西洋有一定认识,至少属于“师夷技以制夷”之流,但说到具体的洋货洋物,康有为与这个时代的其他知识人一样,本质上是十分蔑视的。
“众位爱卿,说说如何剿灭蒙阴悍匪吧,总不能张汝梅折损了我大清上万将士,大家就睁只眼闭只眼相当于没发生啊?”
慈禧突然觉得,再讨论蒙阴徐匪的缘由已没任何意义了。
“启禀太后、皇上,微臣以为,既然蒙阴悍匪拥有洋枪洋炮,寻常绿营不是其对手,那就可请直隶按察使、新建陆军编练大臣袁世凯主持蒙阴悍匪的剿灭事宜。同时,总理衙门亦需照会莱茵国公使,对其支持悍匪干涉我大清内部事务提出抗议。”
一直没说话的军机大臣刚毅出声道。根据清廷惯例,军机处实设两大首席军机,一满一汉,满在前汉在后,其他几人则为辅助,相当于各部“侍郎”。
“袁世凯?他的新建陆军编练完成了?”慈禧也突然想起,原来俺大清还是有完全用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军队嘛。
“启禀太后、皇上,袁慰亭编练新军两年有余,现已成军一镇,人数万余。”裕禄出声说道。
“人数万余,会不会少了点?”慈禧有些不确定。
“太后、皇上,袁慰亭的万余新军确实少了点,但如果加上董福祥的‘甘军’,聂士成的‘武毅军’,想必蒙阴徐匪即便真有所谓的神通,也逃不脱太后、皇上的手掌心。”裕禄大肆地拍着马屁。
“好好好皇上,你的意见呢?”慈禧连声赞好,但突然觉得这事还得皇上拿主意,至少面子上应该如此。
“亲爸爸,皇儿亦觉得裕禄说得有理。”对于这种小事,光绪不会与慈禧意见相左,现在,他最关心的是变法。
“宣袁慰亭、董福祥、聂士成择日进京面圣!”见光绪很知趣,慈禧最后一锤定音。
“扎!”众人敬礼退朝。
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原时空,袁慰亭、董福祥、聂士成三人的部队,要到戊戌变法之后才会凑和到一起,从而形成“北洋三军”,但现在三军凑和到一起的历史提前了,只是,这个提前对袁慰亭来说,却是祸不是福。
0080章 蒙山军的优势()
甲午之后,俺大清地面上,有两支军队还有一战之力。这其一是董福祥的“甘军”,其二便是聂士成的“武毅军”。
甘军,就是来自于甘肃的军队。但这支部队,与董福祥有密切的关系。董福祥,甘肃环县人,官至太子少保、甘肃提督、随扈大臣、赐号阿尔杭阿巴图鲁,生于1840年,1864年组织汉民民团反清,在陕北被左宗堂部刘松山击败,投降清军,所部改编为董字三营,先后从刘松山、刘锦棠剿灭陕西、甘肃、西宁等处回民起义,升为提督。
1875年,又随刘锦棠进兵新疆。以收复乌鲁木齐等地及平定南疆阿古柏骚乱有功,得左宗棠赏识。1890年,擢喀什噶尔提督。1895年,率部至甘肃消灭回民起义。后调甘肃提督。1897年,奉调防卫京师,所部编为荣禄所辖武卫后军。
虽然此时董福祥的“甘军”已经编入“武卫后军”,但人们还是习惯于称其为“甘军”。
至于聂士成的“武毅军”,属淮军系统,最早由李鸿章之弟李昭庆在平定捻军时所创,后与郭松林之松军合并,由郭松林任统带,仍称武毅军。
甲午战争爆发后,聂士成率武毅副中营、老前营、古北口练军右营三营在朝鲜成欢、奉天虎山、辽阳摩天岭前线与日军作战,表现出较强的战斗力。
武毅军的装备,已经完成了“近代化”。计有德制旧毛瑟步枪一万杆(训练用),奥制曼利夏步枪10000支,马枪1400杆,新式小口径毛瑟(套筒)200杆等。
在火炮方面,计有克虏伯七五炮16门,克虏伯六〇炮32门,格鲁森五七陆路快炮与过山快炮约32门左右,麦克心炮二门,克虏伯三七快炮、八七炮等数目不详。
在单兵军需用品方面,武毅军单兵还配有铁锨、干粮、擦枪油、被包、皮袋、铁水壶、孔明灯;指挥官配备有千里镜、电台等近代化装备。
单看这些装备,包括后来的北洋六镇,已经,或者好像,清廷已经实现了军队近代化了。但是,无论是此时的武毅军或此后的北洋六镇,装备上可以近代化,甚至现代化,但骨子里面的建军思想,却逃不脱“兵为将有”的建军思想。
这种旧思想下的军队,只要成长起来,便是“藩镇割据”,北洋六镇及其后来表现,当袁世凯这一“缔造者”还活着时,这种“割据”并不明显,但当袁世凯一去世,亲兄弟之间立即互相开战,直奉皖之间,一次战争不行,还两次战争、三次战争。
朝廷这场君臣之间的奏对,徐烈并不清楚,但此后几天的袁世凯、董福祥、聂士成等人进宫的动静,却被王启年的情报人员给掌握了。要掌握这种情报,对于掌握了现代情报技术的王启年来说,不过小菜一碟而已。
不过,情报要传到蒙山军手上,还需要一些时间。
八月下旬,在俘虏经过了差不多七十天的训练之后,徐烈对蒙山军再次扩编。这次扩编的部队,有很大的变化,在军史专家眼里,颇有“现代化”的味道。
班、排编制及装备,没任何变化,分别是12人与39人,但连级以上,却与此前不同。
连:计165人。连长1,副连长2,直属班(通卫)9人,炊事班9人,侦察班9人,重机枪班9人(连马克沁重机枪2),60迫班9人(60迫2),战斗排3个。
这个编制,与此前老编制相比,多了一个侦察班,原火力班分解为重机枪班与60迫班,直属班不再含警卫任务,强化了通讯与卫生,重火力上,多了一挺重机枪。总人数比此前编制增加了15人。
营:计684人。营长1,副营长2,警通班9人,卫生班9人,营部炊事班9人,侦察排30人,重机枪排30人(辖马克沁重机枪6),81迫排30人(81毫米迫击炮4),辎重排30人,工兵排30人,战斗连3个。
营级编制,已具现代军队雏形,工兵、辎重、轻重火力等,可谓应有尽有。其81毫米迫击炮最远炮击距离达5600米,其打击能力无限接近此时的75毫米山炮,而81迫击炮在炮击速度及轻便上,显然更具优势。
此前,徐烈便编制到了营级。但此时徐烈的部队已经超过万人,原有的营级编制明显不太适合管理与指挥,因此,徐烈便将编制上升到了团级。而有关团级指挥员的任命,徐烈在猪腰子山谷战役结束后就开始思考了。
团:计2742人。团长1,副团长1(因团级干部不需要再冲锋在前,所以副职暂时设1名);团部参谋9人,炊事班9人,通讯班9人,警卫排30人,卫生排30人,侦察连120人,重机枪连120人(马克沁18),105迫连120人(105迫击炮8),辎重连120,工兵连120,战斗营3个。
本来,徐烈是不太想拿出105毫米迫击炮的,他觉得以其装备105迫击炮,还不如在团级部队装备75毫米山炮更适用。但他的想法,被杨改革给否定了。杨改革的意见很正确,在目前的龙国,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虽然75毫米山炮不算太重,不过七八百公斤重,但与只有百公斤重的迫击炮相比,还是太重了。此外,在龙国作战,协(团)以下单位作战是用不着75毫米山炮的,而在这种规模下的作战,以既轻便火力又密集的装备为好。
徐烈想了想,道理也确实如此,即便遇到北洋六镇的镇一级作战部队,蒙山军也特别装备有山炮营啊,总体火力输出,绝对不会输给清军。
正确,除了三个主力作战团以外,蒙山军的直属部队,也分别编制了警卫营、侦察营、山炮营,每营皆为500人,其中山炮营装备18门75毫米山炮。
三个主力团,加三个直属营,9700余人,再加上机关参谋、情报参谋、训练基地教官等,徐烈从穿越到此,差不多九个月时间,正好练出了一万人的军力。
如果仅从练兵的数量上讲,这个数字放在任何穿越者身上,都是非常恐怖的。但徐烈所练之兵,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班长以上的军人,都是上过战场开过枪杀过敌人的军人。这个优势,即便是袁世凯所练新编陆军也不具备。
0081章 政治部()
与清军相比,蒙山军的优势当然不只上过战场杀过人,装备的优势、训练的优势、战术的优势、待遇的优势,特别是军事思想的优势,几乎领先清军百年。
当然,清军也有优势,他们是“政府军”,占着“国家”大义,所获外部支持较多;而蒙山军似乎是反军、贼军,几乎没有外部支持。但清军的这个优势,也被徐烈给抵销得差不多了。
徐烈的抵销方法,就是组织士兵诉苦。我们为什么受穷受苦,我们为什么受欺压,达官贵人土豪劣绅为毛可以花天酒地?这类思想鼓动,不要说清末,就是在原时空也存在着一定市场。
当然,徐烈在组织士兵诉苦的过程中,也保持着一定清醒与理性。徐烈知道,如果放任仇恨的情绪发展而不加以控制,士兵们极有可能会“被仇恨迷茫了双眼”。
穷人受苦受难的根源,不在于某个人,也不在于地主,甚至也不在于所谓皇室贵族,而在于制度,通俗地说是规矩不好,蒙山军的任务就是另立规矩。
而凡是要阻碍蒙山军前进步伐的人与势力,不管他是谁,都是蒙山军与穷苦人的敌人,都在蒙山军消灭之列!
部队扩编,各部官兵自然是水涨船高,升官发财少不了。
司令部直属警卫营、侦察营、山炮营,都是原连级主官直升营级,排级直升连级。但在主力部队的军官安排中,却有了变化,因为原来有5个营,5个主力营长,但新编部队只有3个团,也即只有3营营长能升为团长,另两个营长只能升为副团长,而因为这种编制,此前的连长也有直升营长一职的。
三个主力团人选,徐烈按照平时水平与战时表现相结合,提了几条标准,挨着征求了每个连长以上军官的意见,最后由徐烈等少数几个人拍板决定,由任航、胡文辉、王野分别出任团长之职。
任航为原清军绿营军官,在抱犊寨反围剿之战中被俘,此前为四营营长,在猪腰子山谷作战中,显示出较强的指挥能力,其军事素质明显高于蒙山起步的军官。当然,蒙山系列军官,还比较年轻,现在亦处于好学上进的状态,特别是胡文辉与王野,与任航相比也弱不了多少。
三个团的副团长,分别为黄有才、唐战、刘立春。黄有才不用说了,这个在徐烈第一天主持训练时就迟到的家伙,后来的进步也非常明显。至于刘立春,则是此前任航四营的副营长,因四营战功最为明显,而且这家伙与任航的配合亦相当好,军事技术上亦肯钻研,是此前五个副营长中,惟一跨两级直升副团职的军官。
但是,刘立春本人对这个任命却不太喜欢,也不知是有人给他说,还是他自己悟出来的,他不愿意担任副团长的理由就是“没做过营职主官,直升副团,心里不踏实”。
尼玛,觉悟高啊。徐烈听到这个理由,心头还是很爽的。自己经过几个月的思想政治教育,终于有人觉得官升得太快了并不是好事。
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原时空被极度歪曲了的词汇,在蒙山军重新焕发了青春,不,应该是“提前出生”了。
扩编后的蒙山军,新设立了一个牛叉的部门:政治部。
而且,政治部的长官也即政治部主任,由徐烈亲自担任。徐烈不是要过官瘾,是因为目前蒙山军上下,还没有人能够担负起这个职务。
被历史证明过的优良传统和卓有成效的治军手段,徐烈没有不拿来用的道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