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保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丞相保重-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地面之上被尖刺轰击出了二十余个大洞。这二十余名刺客还没有落下,尖刺再度袭来,纯熟得犹如春日河流旁捣衣挥杵的村妇一般。

    又是二十余名骑士倒落,而且死状一模一样。

    金凤不认为他手下的兄弟大意了,可正因为这样,他才无法接受。

    这意味着什么?

    他的一干兄弟,护卫梁侯的精锐兵马,足以傲视天下的精骑,在这一干穿着粗布麻衣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窜出来的老家伙面前,屁都不是。

    “发信号!”

    随着灿烂的烟火冲向天际,金凤的脑袋飞快运转着。虽然这一干人动手如行云流水,可是出手的痕迹却无法完全掩盖,他们出身军中一脉。

    金凤跟随在桓武身边,十数年来见遍了天下诸侯的军队,可谓见多识广,可这群老家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等等!

    金凤忽然想到了什么,他记得曾在桓武随身的典籍之中见到过如此的攻击方式。

    “其势浑然无隙,其威如流星坠地,周覆所至,妖魔尽绝。坠星刺!你们是車河营的人。”

    那二十余人落在了地上,脸色没有任何变化。为首老者苦笑一声,缓缓而道。

    “我们只是一群失去了主公的老卒而已!”

    那老者话尽,身影却已然跃出。二十余丈的距离,他的速度甚至比战马更快。铁匠手中坠星刺直刺金凤。

    却见他抬起了手,周身都是血色的光泽。这锐利无比的坠星刺并没有完全刺破金凤的防御,只是刺破了他浑厚的血芒。

    “既是老卒,就应该潜身缩首,苟存人间,为何还要出来碍眼啊!”

    金凤闷哼一声,脸上满是怒意,一拳挥至,正中铁匠腹部。

    噗的一口鲜血吐出,铁匠站了起来,抹了抹嘴角的血迹。

    “拳怕少壮,我今天终于是知道这话的意思了。”

    鲜血从臂铠上滴落,坠星刺虽然没有彻底攻破金凤的防御,可也伤到了他的筋骨。

    身边的兄弟依次零落,金凤心中的怒意与悲意混杂在一起,周身的血芒越盛,灵炁暴涨。

    “老家伙,来!”

第三百四十一章 幕后元凶() 
当那束冲上天际的烟火爆发出耀眼的光芒之时,前来接应金凤的方雨亭便知道出事了。

    方雨亭带着数十神机卫沿路赶来,可所见之景却让他始料未及。

    梁军兵士的尸体散乱,地面坑坑洼洼,战马仿佛感受到了巨大的恐惧,向外奔逃着。战场中间,金凤偌大的身躯站立在那里,犹如一座山峰,正与人僵持着。

    他的周围,还倒落着二十余个穿着粗布麻衣的老家伙。

    方雨亭走近,展现在面前的画面是静态的,仿佛一切都冻结在了时空之中。金凤身着的特制铠甲之上满是血洞,形容可怖。

    金凤身前的老者已经死了,不过还保持着死前的姿态。

    两人似乎在搏杀的最后关头,都已经力尽。老者手中一柄折断的长槊正欲刺入金凤脖颈,而金凤握着老者的手臂,阻挡着。

    最终,那柄长槊只刺入金凤脖颈一点,冒出了微微血尖。

    两人脸上的表情已经凝固,似乎战到了最后,他们连控制脸上肌肉的力气都没有了,看起来狰狞而又凶横。

    这里的交战场景方雨亭依稀熟悉。

    方雨亭无法忘记,便在多年之前,当他们覆灭了大周十万御林军,席卷天下,眼看便要攻入神都的时候,成皋之外阻拦在他们面前的那一杆杨字的大纛,以及那杆大纛之下三营兵士。

    車河!奎狼!连犴!

    “首领,你看!”

    神机卫搜索四周,找到了一个残破的盒子,里面的东西已成碎末,被风一吹,只剩下一点残粉。

    方雨亭闭上了眼睛,一双手紧紧握住了。他此刻的心中郁结,巨大的怒气积郁,再也忍受不住,所有情绪轰然放开。

    “这么多年了,你们这些孤魂野鬼,为何还没有死尽啊!”

    当年昔谷一战,便是这数千車河营军士,拦在了昔谷谷口。血战数日,二十万承天道徒竟不能出,生生被杨慈逼入了绝境。

    方雨亭当年站在昔谷之中,看着满地焦尸,依稀面目,心中之悲,泪绝血继尚不能尽。

    而如今,眼看着白龙玉精将到神都,桓武续命有望。桓武存,则大梁安。大梁安,则天下定方雨亭心中一直是这么想的,只要桓武在,那么杨羡就不可能北出中原,时长日久,天下也将大定。

    可现在,又是这車河营中二十余老朽,阻拦在了最关键的地方,生生将他心中的希望撕碎。

    上天仿佛给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当年昔谷之战,他远在幽州,不能与一众兄弟同战共死。今日,他却没能及时赶到。

    可方雨亭今日心中之悲,犹甚当年。

    方雨亭平时行事素来以冷静稳重著称,他手下的神机卫还从来没有见到过方雨亭如此的模样。

    如此激动!如此愤怒!

    “首领,你看!”

    方雨亭抬眼观望,正见金凤那早已经失去了声息的躯体之上,一层血气缓缓浮现。

    血气炙燃,渐成淡金之色。

    “蛮族巫术,有重生之能,竟是真的。”

    突然的异变让方雨亭将心中的诸般情绪都暂时抛去,全力应付眼前的场景。

    一声巨吼,仿佛是从地狱归来。金凤偌大的身躯抖动,他眼前的铁匠轰然倒下。

    只是,活过来的金凤并没有恢复理智,依然陷入了死前激战之时的狂乱之中。

    方雨亭身早有准备,十数条蓝色的炁线飞出,将金凤的身躯紧紧绑缚。便是以金凤之能,如此状态,想要挣脱神机卫的束缚也是不可能。

    方雨亭便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金凤恢复常态。

    神都,梁侯府。

    “金凤无能,有负主公之托!”

    恢复了理智的金凤不顾身上沉重的伤势,跪在了桓武的面前。偌大的汉子,哭得却像是一个孩子,伤心欲绝。

    桓武看着空荡屋室之中垂泪的金凤,走了过去,显得有些胆薄的身躯缓缓蹲下,搭在了金凤的肩膀上。

    “这件事情怪不得你。”

    桓武话语刚出,金凤却是哭得越加凶猛,比桓武大了几倍的身躯不断地颤抖着,无助得像个孩子。

    桓武脸色柔和,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却是对待孩子一般的耐心。

    “好了,你身上的伤不轻,下去好好养伤吧!”

    当金凤在兵士搀扶离开之后,屋室之中便只剩下了方雨亭和桓武两人。

    “是谁做的?”

    桓武脸上的柔和不见,有的只剩下了冷意。

    “臣已经遍查了那二十余車河营兵士的身份,发现他们在神都已久,应该是杨忠当年离开神都之时隐藏下来的。”

    桓武一笑,看着方雨亭有些不安的样子。

    “杨孝德已经死了那么久,杨子瞻又刚从昔谷逃脱,不可能是这场截杀的幕后。想要策划这么一场精密的计划,必须有着相当多的情报支持,并且对我军内部有着足够的了解。雨亭,你毋庸讳言,究竟查到了什么?”

    方雨亭拱了拱手,说道“臣查到,其中一人乃是匠作监下辖的一间兵器坊的铁匠,而安排那一批铁匠进入兵器坊的正是当时的少府苏哲!”

    便在方雨亭说出苏哲的名字的时候,桓武整个脸色变得苍白。他无力地坐了下来,甚至不顾君臣之间的礼仪,就这样坐在了地板上。

    桓武挥了挥手,说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桓武清楚的记得,苏哲当少府的时候是在十九年前。那时杨忠已经死去,蜀国动乱。而桓武手掌神都,立足未稳,也正是因为有着苏哲、常虞等一众大周老臣的帮助,他才能站稳脚跟。

    虽然桓武明白,苏哲帮他是为了天子,常虞帮他是为了权柄。可桓武的心中,终究对苏哲存了一层敬意。

    与一般出了事便手足无措,平时只好空谈的腐儒不同,苏哲心中自有丘壑。

    品行如玉,淳淳君子。

    桓武自问做不到,却不妨碍他尊重这样的人。桓武不是不知道苏哲乃是杨慈麾下的属臣,可这么多年了,他自问没有一点薄待苏哲的地方。

    名爵尊位,甚至儿女姻亲,桓武丝毫没有吝啬。

    “苏静安,你终究还是负我!”

第三百四十二章 弃我去者() 
“父亲,你这是为了什么啊?”

    苏府,平时苏哲待的静室之中,此时挤满了苏氏子弟。

    今日朝堂之上,有朝臣上奏,请天子晋桓武为梁王。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个跳出反对便是苏哲。

    苏哲在朝堂之上引经据典,将那朝臣驳斥得体无完肤,惹得一干桓氏出身的朝臣愤愤不已,更让他们一众苏氏子弟听得汗流浃背。

    苏哲不语,握着粗陶茶杯,隐隐喝着茶,浑然没有刚才朝堂之上那刚猛的气势。

    “父亲,您一向明哲保身,维系着桓氏与夏氏之间的关系,今日为何如此?”

    “叔父,梁侯对您,对我苏氏甚厚,一众夏氏的宗室还没有说什么,您又何苦当那出头鸟?”

    苏氏一众子弟规劝着,言语之中甚是急切,更有激进者,更是说道:“祖父,这天下迟早是桓氏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梁代周兴是迟早的事情,您这又是何苦呢?”

    静室之中,一众苏氏子弟议论纷纷,有的是为了大好的前程,有的是为了名利,有的是为了苏氏的安危

    这一切苏哲都看在眼里,却始终没有说出一句话。

    苏哲知道,在这一众苏氏子弟眼中,他不过是一个因循守旧、顽固不化、不明大势,只知道抱着所谓正统不放的的老糊涂。

    苏哲阻止不了这这一众苏氏子弟寻一个好前程,也不想要去阻止。

    “梁侯府的使者来了!”

    家中的仆役匆匆来报,一众刚才还嚷嚷不停的苏氏子弟立刻停了下来,屋子安静得不像话,与刚才相比仿若从菜市场到了含章殿。

    “侯府的使者怎么说?”

    “诸位大人放心,梁侯没有生气,还让使者带来了大量的赏赐,诸位大人去看看吧!”

    听着家仆这么说,刚才还提心吊胆的一众苏氏子弟纷纷放了心,嘴里说着梁侯宽宏大量之类的话语,又与苏哲说了一些话,纷纷退了下去。

    桓武送来礼物,便静静地摆在了苏哲的面前。苏眉跪在一旁,在一众苏氏子弟退下去后,被苏哲召来。

    苏哲放下了手中的粗陶杯,站了起来,走到了箱子面前,将之打开。

    箱中满是孤本,而在满满的书籍之上,则放着一块价值连城的紫色玉玦,用以压箱。

    苏哲将之拿了起来,兀然一笑。他没有想到,桓武居然如此有耐心。苏哲本以为,桓武虽然不会将这苏氏满门屠戮,可终究会在第一时间派兵包围苏氏府邸,迫他自裁。

    只是,苏哲还是小看了桓武的手段。

    他看向了一旁低着头的苏眉,心中杀意起伏,可最终还是忍了下来。这是杨羡留下的一枚暗子,可没有了他的掌控,这枚暗子会怎么样,苏哲便不知道了。

    “你下去吧!”

    苏哲将苏眉召来,什么话都没有说,便让她退了下去。

    苏眉却不敢有怨言,如蒙大赦。作为一个情报贩子,直觉往往是最为灵验的。自从她从桓珝口中得知桓武新任命的尚书令名叫杨检,也知道了桓武亲卫统领金凤被人刺杀后,苏眉就隐隐感觉到了事态的蹊跷。

    仿佛有着一股无形的风暴笼罩在这神都上空,而牵扯其中的无疑是这神都城中一等一的人物。

    苏眉很想要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是直觉告诉她不要过于接近这个秘密。

    苏哲的异常苏眉能够察觉,苏哲的杀意苏眉也能够感受到,可苏哲最后还是没有动手,不禁让苏眉困惑。便在苏眉转身欲离开的时候,背后传来了苏哲的话语。

    “今后,好自为之。”

    梁侯府。

    “赏赐都送了过去了么?”

    典初一站在桓武的身后,陪着他观赏着夏日花园碧池之中的莲花。

    四周无人,水心亭中,桓武依着栏杆,问道。

    “都送过去了,苏氏子弟都很欢喜。”

    本来朝堂之上,因为苏哲,桓氏与苏氏之间的关系剑拔弩张。苏氏一干人都惧怕苏哲触怒了桓武,可紧接着,桓武便送过去了大量的赏赐,安抚了一众苏氏子弟之心,这无疑让他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那个箱子呢?”

    “也送到了,是臣的属下亲自搬到苏哲面前的。”

    典初一知道白龙玉精的事情,可并不知道那派去刺杀金凤的人是何人主使?

    事实上,这件事情,整个梁侯府中只有桓武与方雨亭知道。

    典初一眼中,桓武似乎对这件事情没有放在心上,转而问道。

    “今日那名朝臣上奏晋我为梁王之事,是谁在背后主使?”

    “是主公族中的几位耆老。”

    典初一所掌管的校事府,还有解牛卫、神机卫和内卫,他们都只效忠于桓武一人,而不是桓氏。所以典初一说出这番话时,没有丝毫犹豫。

    “哼!”

    桓武轻哼了一声,苏氏子弟想要结好桓氏,谋个前程,而桓氏中人又何尝不是?

    桓武虽然立国,却只是侯位,没立宗庙,更没有追封三代。桓氏中人都希望桓武能够更进一步,他们也能够鸡犬升天。

    先是梁王,之后便是梁帝,他们这一干桓氏族人也好名正言顺的成为皇亲国戚。

    “大敌在外,这群老家伙不想着谋国御敌,却一心只想着加官进爵,整天琢磨这些没用的东西。”

    典初一低下了头,他虽然只效命于桓武。可这事毕竟是桓武的家事,他插手不得,也不容置喙。

    “行了,你先下去吧!另外,寻个错处,将今早那名朝臣贬出神都。”

    “臣遵命!”

    对于掌管校事府的典初一来说,想要找一个足以贬谪朝臣出神都的错处,再容易不过了。

    典初一退去,桓武看着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心中若有所思。

    便是他对苏哲荣宠优渥,可苏哲的心终究不在他这里。

    在白龙玉精这件事情上,苏哲下了狠手,可桓武心中更多的不是怒意,而是悲哀,一种无以言说的悲哀,甚至隐约之中还掺杂着一丝敬意。

    只是,桓武是一位枭雄,他不会因为心中的感情而有任何的犹豫。

    “苏静安,弃我去者,终为浮萍,零落尘埃。”

第三百四十三章 昔年旧债() 
苏府别院。

    夏夜星海,映照洛水而下。

    屋中静室,苏哲跪坐其中。身前短桌,摆放一壶淳酒,还有着那一快紫色的玉。

    桓武送来了这块紫玉,意思再清楚不过了。桓武并不担心苏哲就此跑了,因为他清楚苏哲不会跑,更不可能投向杨羡。

    苏哲身为苏氏的族长,族中数千人。他能够逃,可他的族人又能够逃到哪里去?

    苏氏之中不乏菁才,在朝廷,在地方上担任要职的大有其人。桓武不想要将事态激化到不可收拾的程度,所以才送来了这一块紫玉。

    紫!自绝!

    苏哲派出那二十余名河营的旧卒之时,便已经存了必死之心。苏哲喝着慢酒,不用在往日那波谲云诡之中明争暗斗,也不用在四面楚歌之中勉力支撑,现在的他格外轻松。

    今夜的苏哲一杯又一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