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月-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风紧跟着赵月入了皇宫,在这之前,他也相当明事理的让士兵们将皇宫团团围住,只带了他所率领的护卫队进宫。

    就这样,大军在外,赵月带着为数不多的人大摇大摆的走进了汉献帝所处的弘农城皇宫。此地非比外面的地方,赵月心里明白,故而只是步伐快速,并未下令跑步前进。

    这里的构造一应模仿洛阳的皇宫,赵月大概能够摸到路,而且,赵月相信,即便他们不认识路,不一会儿之后,应该也会有人出来“迎接”他们。

    宫里的长道出乎意外的长,天色已经黯淡,远处是如火的夕阳,还有几声倦鸟归巢时的鸣叫,备显哀伤之情。一路走来,赵月都没有见到任何的太监宫女,也没有看到任何原本应该出现在宫中的仆人。

    在来到皇宫正殿前面的空旷地带时,前来迎接他们的人终于出现了。

    “司隶的赵太守,来此何干,先向王贺说明一下可否?”御林军的统领王贺身穿金甲,头戴金盔,背负箭囊,手持红缨长枪,率领数千人,挡住了赵月的去路。

    赵月并不认识王贺,他在这之前就考虑过了,此时满朝的文武,他认识的人很少,今番如果想要控制住献帝,还是应该先从控制住这些忠于汉朝的臣子开始。

    在他看来,此时还龟缩在汉朝中央朝廷的人,都是一群顽固不化的无知者。(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一章 皇宫内谈判() 
张端已经率兵来到了接近王允府的位置,距离尚有百步远,他便能看到王允府前围拢着的密密麻麻的士兵,为首的正是陷阵营统帅高顺。

    天空的远处一片如火的夕阳,连周围的云朵都被染红了,本该是炊烟渐起的周围民居小巷,此时除了士兵们铠甲相互碰撞的声音以及兵器之间偶尔交错的声音,再无别的声响。

    两旁的街道上,店铺的大门紧闭,古典建筑的木格子窗里贴着薄薄的窗户纸,张端走在街道上,隐约可以感觉到那纸的后面,是一双双紧盯着他的眼睛。

    百姓们不可能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一切没有任何的表示。

    高顺见到来军主将是张端,奋然喊道:“逆贼张端!李傕和郭汜已经被我打败,你又来这里送死吗?王司徒大人的府邸,我是绝对不会容许你踏足一步的!”

    张端一路行来,铠甲上的血迹早已凝固,手上刀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把,此时听到高顺如此说,丝毫不忍让,率领手下的士卒冲锋在前,直取高顺。

    高顺也提着刀,奋力一挥,手下的陷阵营将士一齐冲出,两方竟然就在长街上厮杀了起来,更是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

    王允的府中,主人王允正呆坐在密室里,心腹的下人听到府外传来了打斗的声响,而且非常急切,一看就是在府邸周围。他连忙来到王允的密室,向王允禀报:“报,司徒大人,敌军已经攻到府上了,高顺将军正在率领陷阵营做殊死搏斗,大人可有什么吩咐?”

    王允盘腿坐在密室的地面上,望着面前空无一物的墙壁,沉思了半响,片刻之后才淡淡地道:“我没有什么别的安排,生死有命,富贵有时,你去取纸笔来吧,我尚有事要写在纸上……”

    亲信闻言,心中感伤,但也别无他法,只能是按照王允的要求去做。

    另一边,在皇宫内,和王贺对峙的赵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客气地道:“我并不认识阁下,但看你所率领的军队,似乎是朝廷内府的御林军,王贺将军,你可是御林军统领?”

    王贺浅浅一笑,似乎朝中掌权人是谁根本无所谓,他的职责就是保护好皇帝的安危,毕竟这一想法,是朝中除了王允亲信之外的所有人的大致目标,“不错,先父乃是本朝桓帝时的羽林军统领,王贺不才,未能继承先父的职位,只是统领着御林军。”

    赵月含笑点头,他知道,在皇帝的两支亲卫队里,羽林军比御林军更胜一筹,就像是嫡庶之别一样,两支军队难免也会有高低之分。

    “我听闻皇帝受困宫中,特来救驾,还望王贺将军引领我前去见皇帝。”赵月恭敬地作揖道。

    王贺像是早就知道赵月会这么说,此时赵月话音刚落,他就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洛阳的赵太守多虑了,皇帝好得很,此时正在皇宫内苑休息,只等你们这些人把皇宫外面的事处理清楚,皇帝再升朝议事,届时,如果赵太守没有战死的话……皇帝会宣召你的。”

    简简单单地话语,直白又贴切,坦诚而真实,完完全全地表达出了王贺的意思。

    可是赵月心中无比的清楚,想要最终不战死,皇宫这里,才是最好的掌控局势的场所,他淡淡地开口道:“王贺将军,此时弘农外面的局势已经稳定,我身为皇帝的臣子,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就说明我是有心的,还望将军联合目前朝中的大臣,请出皇帝上朝,赵月自然有话对皇帝禀报。”

    王贺眯着眼睛,“赵太守说局势已经稳定?为何王贺不太相信。”

    远处的夕阳渐渐的坠落,最后的一抹艳红也化作了愈来愈浓的黑幕,夜初临了。赵月心中清楚,依照张端手中的兵力,加之趁着得胜之势,守卫王允府的兵力不管有多少,都无济于事。

    可是皇宫毕竟和王允府不一样,他无法率兵硬闯,只能是指派兵力,来暂时阻止张端干涉他的行动,可是那样也拖延不了太久,如果真的惹急了张端,他很有可能硬闯,直接和自己开战!

    “王贺将军,你既然身为皇帝亲军的统领,那一定武艺非凡,恰巧,赵月身份虽没有皇帝那般尊贵,但却也有一支自己的贴身侍卫队,赵月有一想法:既然将军不信赵月有能力控制外面的局势,那不妨让赵月手下的侍卫队长和将军较量一番,若他侥幸赢了将军,将军总会相信赵月的能耐了吧?”

    赵月盯着王贺,他觉得王贺没有理由拒绝,如果王贺拒绝的话,那他也只能是别无选择了。

    王贺想了很长的时间,这才开口道:“可以,若他能赢得了我,我便相信赵太守有能力稳定局势,保护好皇上的安全。”

    “秦风,靠你了……”赵月小声地对秦风道。

    秦风点了点头,赤手空拳地冲了过去。王贺将手中的红缨枪果断的扔给一旁的士兵,自己则是飞起一脚,望着秦风而来。

    拳头和脚相交的一刹那,秦风吃力不住,向后猛地倒退数步,勉强之下才站住身子。

    赵月心中荒凉,忍不住叹了口气,不得已赞叹王贺的武艺,当真是不愧是朝廷御林军的统领。秦风难以抵敌,自然也只能是退回赵月的身边,认罪请罚。

    王贺笑了笑,微微抱拳道:“赵太守的贴身侍卫队的统领武艺也还可以,不过,目前就请赵太守先行退出皇宫吧,皇帝的安危,自然有我来负责。”

    赵月咬牙切齿,正欲下令硬闯皇宫大殿,直接杀至汉献帝休息的地方,可是心中苦于只带了不到百人,面前是数千御林军。

    正在万分难堪之际,皇宫外面又匆忙跑进来一支人马,赵月回头,发现也是自家军士。为首的士兵手捧一物,快速地跑到赵月的身边,小声地道:“主公,奉军师之命,特来奉上能够在宫中畅通无阻,并且顺利请得皇帝登朝议事的秘宝。”(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二章 张端收高顺() 
赵月闻言,心中一惊,他一时不相信蒙痴子那里有这样的东西,而且他还不知道。

    怀揣着顾虑,赵月解开了红色绸缎包裹着的东西,当看到那物件的时候,他瞬间喜上心头,立刻兴奋地将那物件举在空中,对王贺大声地道:“御林军统领王贺,见此宝物还不跪下,此乃大汉数百年来的传国玉玺,今本洛阳太守持宝进献,还不速速请出皇上,设朝议事!”

    话说完,赵月的心脏都在“砰砰”地跳动,他万万没想到,蒙痴子竟然留了这样一手,把玉玺从洛阳也一并带了过来。看来,果然是他技高一筹,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局面,故而老早的做了准备。

    王贺听了赵月的话,惊而视之,发现赵月手中举着的真是一枚美玉做成的玉玺,但仅仅是这样,他还不敢确认那就是传闻中的宝玺。

    “去皇上那里请尚书丁管过来,他平日里负责准备和看管皇上礼仪印绶等物,对此物应该有所了解。”王贺小声向手下人吩咐道。

    天色愈黑,赵月擎举玉玺的那只手臂有些酸麻,好在尚书丁管很快便被一群士兵连推带架的带到了这里。

    “丁尚书,你可上前辨认此物,事关皇上安危,还望丁尚书慎重。”王贺恭敬地行礼,然后轻声对丁管说道。

    丁管看起来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他长得很瘦,好像经常吃不饱饭的样子,脸上依稀可以看到高凸的颧骨,干细的手臂黝黑,在宽大的袍袖衬托下,显得更加突兀。

    看着丁管一步一步走上前来,明白初到皇宫,需要以礼收服人心的赵月连忙迎了上去,客客气气地将玉玺捧到丁管的面前,轻声细语,但却不乏威势地道:“丁尚书,你且看来。”

    “赵太守辛苦了。”丁管说了句,便将眼睛凑到了玉玺上,可能是天色有些黑的缘故,他反复看了好久都没有端详出个一二。

    赵月见状,连忙吩咐一旁的秦风道:“秦风,掌灯!”

    秦风赶忙取出火折,将随身携带的一盏铜灯点起,凑到丁管的眼前。

    “多谢这位小兄弟。”丁管仍不忘抬头道一声谢,然后又继续看着,大概看了不一会儿,他才仿佛受惊般的后退好几步,忽然跪倒在地,口中惊讶道:“此真乃昔日的传国玉玺,今日得见,乃我大汉之国运未败啊!赵太守,你若是为了献宝而来,我这就去见皇上,请他即刻上朝。”

    王贺在一旁见状,连忙率领全体御林军跪倒在地。

    赵月带着一丝难以克制的笑容,坦然地接受下了这个成果,一切都如他所料,这群汉朝中央朝廷的残余官吏,果真都是一群顽固不化的守旧者。他们见到玉玺竟然还会下跪,赵月心里可不相信孙坚和袁绍当初为此物争得头破血流之时,会跪倒在地。

    丁管颤颤巍巍地站起身,艰难地问了句:“赵太守,我还有一事不明,赵太守能否告诉我,此物你是从何得来,因为我早前在关东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听说过,此物落到了孙坚的手中,毕竟我那时跟随圣驾去了长安,并不知道此事真假。”

    赵月微笑道:“丁尚书有所不知,赵月年前率军讨伐朝廷逆党袁术时,已故孙坚之子孙策就在袁术麾下,我是从孙策那里将此物夺来,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亲自将此物进献给皇上,如今,时机终于到了,希望丁尚书赶快回去奏明圣上,请他勿要推辞天色已晚,即刻出来收回此物,不然若皇宫外面有变,赵月实难当此罪责!”

    “对对对,我这就去。”丁管闻言,小跑着返回来时的方向。

    与此同时,王允府中,张端所率领的士兵越来越多的支援了过来,高顺的陷阵营即将抵挡不住了。

    张端手提大刀,一招接一招的劈向高顺,高顺武艺不如张端,此时满头大汗,只有勉强抵挡的功夫,全无招架之力。

    过程中,张端不断地压迫高顺,还以好言相劝,谆谆引导,劝他放弃王允,归顺正途。高顺起初不从,但是张端晓之大义,并用武人独特的豪爽方式,让高顺逐渐的坚持不下去了。

    “高顺,吕布嗜杀董太师,我相信并非你心里的想法,你仔细想想,董太师在日,可曾待你薄过?”

    高顺面露难色,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滴落在地面上,一双眼睛在眼眶里不断地打着转。

    “张端,我本非董卓的手下,吕布先杀丁原,我无路可投,不得已而为叛将,身为副将,我只能听从他的命令,你要打杀,我陪你打杀,不要以言语相激!”高顺内心混乱,言语之间竟然已经有些语序错乱。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我且问你,你与那王允熟知,还是与我熟知,先前同在董太师手下时,我们可曾一起畅快饮酒?今日,是那王允得势,还是我得势?你竟如此不知好歹,徒为不相干、不得势的人卖命,高顺,若今日陷阵营毁在我士卒的刀刃上,罪责不在我,而在你!高顺,今番你若再执迷不悟,休怪我不顾过去的兄弟情义!”

    话音落,张端高高地跳起到空中,双手握住刀柄,用力的向下劈去,高顺用刀去挡,最后吃力不住,竟然被迫跪倒了地上。

    “陷阵营的将士,听我的将命,统统放下武器!”高顺紧闭双眼,忽然大声地喊道。

    张端见状,先是一愣,随后反应过来,连忙收回即将砍中高顺的刀刃,将刀向天一指,面带喜色地大声喊道:“全军止战!”

    双方主将的言论一出,王允府外厮杀成一片的士兵立刻纷纷停下了搏斗,不知所措地等待接下来的命令。

    高顺将兵器放在一旁,满脸的汗水,眼角开始淌泪,他将头伏倒在地上,悲戚地道:“高顺无知,误投昏主,今日复见无末将军,心中颇有感触。此刻,高顺甘愿投降,率手下陷阵营在内的所有将士投靠明主,还望将军乞怜!”(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三章 攻破王允府() 
“长平将军,快快请起。”张端大喜过望,连忙将高顺从地上搀扶了起来,道:“既然长平愿意弃暗投明,归我帐下,那我们便一起杀入王允府中,为董太师报仇!”

    高顺尚待有悲戚的面容,坚强地道:“一切全凭将军之命!”

    就这样,张端和高顺将手下的士兵和陷阵营混在一起,转身就杀进了王允的府中,一开始,王允府的大门被家丁用人墙堵住,尚不得入。

    士兵们奋力冲撞,都没办法破门,张端大怒,唤来随从士兵,跟他又要来一把锋利的新刀,一下子刺入木门,紧随着便听到门那边传来了一人惨痛的叫声。

    张端隔着朱红色的木门,用他引以为傲的力气连刺十数刀,刀刀没过门板,刀刀抽回见血,几声凄厉地声音过后。他这才飞起一脚,轻松地将门踹开,看着门旁躺着的诸多王允府的仆人,前往正堂的路终于畅通无阻。

    “无末将军,末将愿打头阵,以防王允设机关暗器来暗算将军。”高顺勤勉地在一旁说道。

    他是一个忠诚的人,一旦认定的主公,就愿意为其献出生命,轻易不会再变动。只是方才张端的一番话,真真正正的戳中了他的内心,使得他一瞬间想起了:自己当日在董卓麾下时,和张端夜间对饮的融融景象。

    张端此时内心是膨胀的,充斥着各种激昂与勇烈,一想到即将除掉朝中最大的权臣,并且将其取而代之,任凭是哪一个武艺出众的豪爽俊杰,也无法做到在短时间沉静下来心绪。

    他拍了拍高顺的肩膀,“长平,你既然已经成为了我的将军,好兄弟,我就实话对你说,此番我虽然和洛阳的赵长皎一同出兵到此,但我们之间的感情并不如你们想象的那样牢固。他占东、北二门,我占南、西二门,一旦最后的两个地方压制下来,此城恐怕便会使得我们的摒弃同盟。”

    高顺一边听一边点头,脑海里也在回顾之前王允在朝上说过的话,“不瞒将军,对此,之前王允早有预感,只是属下仍有一事不明,将军能否做到最终控制下来弘农。”

    “不成问题,赵长皎为人懦弱,数年过去,也只是奸诈了许多,我已经和谋士贾诩商量妥当,由他率领后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