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海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海权- 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日俄战争中远东集团军哥萨克骑兵指挥官纳卡席泽将军在自己提交的装甲汽车设计图被统帅部搁置后,没有和历史上一样找到法国夏隆汽车厂而是将设计图交给了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国,德国的bm公司来生产自己的设计。

    原本就在生产卡车和公共汽车因而有着优秀底盘设计的bm的高效可不是夏隆汽车厂可比的,在用了比历史上的法国人更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全部36辆汽车的订单,而历史上丢人的夏隆汽车厂只交付了3辆。

    在bm生产的纳卡席泽…bm装甲车,自然也不会向历史上的纳卡席泽…夏隆装甲车那样在经过德国境内后“丢失”了2辆。36辆纳卡席泽…bm装甲车在1906年的圣彼得堡进行测试后得到了所有参与观摩的将军们的好评。不过因为俄国本身薄弱的汽车工业,纳卡席泽…bm装甲车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生产的订单。

    不过作为一名炮兵军官,尤其是马克沁机枪还是纳卡席泽…bm装甲车的主要武器的情况下,维克多少尉还是知道这种装备的。虽然不知道德国人的装甲汽车为什么不仅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而且还能在早已被炮火炸的坑坑洼洼的土地上如此毫无阻碍的行驶。不过知道这些铁盒子是什么还是让他安心了不少。

    火力点外,同样知道装甲汽车的军官们也开始大声告诉面对从未见过这种装备而有些骚动的士兵对面是什么东西。

    军官们的行动起到了效果,装甲汽车不稀奇,自己这边也有,装甲并不厚,机枪可以有效的击穿它们,而且它们的轮子无法越过壕沟。带着这样的认知,俄国士兵很快安心了下来。

    然后,俄国人的安心在向德国人开火后很快烟消云散。

    维克多少尉指挥的团属机枪分队内有8挺马克沁机枪,像德国人一样分成两队布置形成交叉火力的机枪分队原本足以封锁一整段战线,成为德国步兵难以逾越的死亡地带。

    然而面对8挺机枪扫来的死亡之鞭,德国人的装甲汽车除了正面被子弹撞出一串串火星外,依然在不紧不慢的推进。

    “怎么可能?!德国人的装甲有多厚?!”

    “该死的!快点把那个火力点端掉!”俄国人在这边惊恐万分,德国人那边则有些气急败坏。

    此时德国陆军的突击炮数量已经在1908年制定的每个步兵师内只有4个突击炮连的标准上翻了一番, 64辆突击炮散布在2千米左右的步兵师进攻宽度上并不算少,但是此时正面面对俄国人的机枪阵地时,一个突击炮排那接近20米的横向车距就显得过于开阔了。

    此时俄军2个火力点前的4辆突击炮显然无法完全掩护跟在后方的步兵,被机枪压的只能缩在突击炮后面的德国步兵连连长不得不爬上突击炮排指挥车后部发动机舱盖,狠狠的敲打固定战斗室后部用来补充弹药的舱盖,然后对着打开舱盖的突击炮车组大喊到。

    还没等车组回话,30米外一发炮弹砸在右边的一辆突击炮的正面装甲上,一时间弹片到处乱飞,让人看的一阵担心。

    就在右边的突击炮中弹的同时,左边的2辆突击炮一个急停后立刻开火,一发75毫米炮弹射偏了几米,而另一发命中了左侧的机枪火力点,泥土夹杂着碎木块飞溅起十几米高。

    “75毫米野战炮?!”维克多少尉惊叫了起来,德国人的装甲汽车的火力显然超乎了他的想象!两个火力点已经被端掉了一个,下一个轮到的就是自己!

    “炮兵呢?炮兵快点把德国人的装甲汽车干掉!”维克多只能希望己方的野战炮能向刚才那样将剩下的3辆装甲汽车全部干掉。然而在他惊恐的眼神中,刚才被m1900/02型野战炮直接命中的德国装甲汽车的炮口爆发出橘红色的火焰!

    挨了一发76。2毫米榴弹直击的德国装甲汽车仅仅停在那里十几秒钟后继续朝着防线冲了上来!而德国人回敬的炮弹将团属野战炮阵地炸上天!

    学习德国人在堑壕前摆放的木桩即使没有被铺天盖地的炮弹炸毁也挡不住德国人装甲汽车前进的脚步,俄国人只能绝望的看着木桩被狠狠的撞碎。

    随着突击炮抵近到300米距离上将俄国人在这数百米的防御宽度上最后机枪火力拔除,维克多少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脑海里深深的印进了德国人装甲汽车那黑洞洞的炮口爆发出的耀眼火光。

    早已在覆盖炮击摧残了意志,仅仅在军官的压力和群体性行为下战斗的俄军士兵终于失去了最后一点勇气,在德国人的装甲汽车无视堑壕用它们坚不可摧的庞大身躯凌驾到他们的头顶上,跟随着这些庞大身躯前进的德国步兵跳进堑壕后崩溃了。

    9时27分,在德国人发动进攻后不到一小时,第一集团军指挥部就收到了前线的报告,正面进攻的3个师已经突破俄军第一道防线,正在继续向俄军纵深进攻!

第506章 钢铁巨龙() 
就在第1集团军撕开俄军防线的时候,一列从埃劳驶出的列车正在西南面的铁路线上飞驰。

    “报告!第8集团军司令部来电!”

    “念!”

    “第1集团军已于9时30分突破俄军防线!”年轻的通讯兵兴奋的念到,第1集团军如此顺利的进攻让他对帝国陆军的强大充满了自豪。

    然而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却车长奥尔泽维斯基中校大吃一惊:“这么快?!”

    也许对别人来说这是帝国陆军取得辉煌胜利的前奏,但是对自己以及自己指挥的部队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第8集团军第20师正在沿着铁路线进攻,自己的任务是在20师之前先一步深入俄军防线之后,占领索尔道火车站,构筑防御工事,扼守住索尔道,坚守至第20师赶到,阻止俄军通过铁路线撤退,为其他部队分割包围俄军争取时间。

    这原本并不算一个太过困难的任务,索尔道只是一座居民不到万人的小城,在俄军推进到格劳登兹…盖尔道恩…蒂尔西特一线南面后,这里就成了俄国第2、3集团军的物资集散地,存储在波兰境内姆瓦瓦的物资通过铁路不断的运到索尔道,然后再输送给前方的第2、3集团军。

    侦查机前期对这里的侦查显示索尔道城内的俄军兵力并不多,也就一个步兵团左右,俄国人显然认为处于两个集团军防线后方的索尔道相当安全。

    因此第8集团军参谋部作战处处长马克斯?霍夫曼上校非常大胆的建议在第1和第8集团军对俄国防线发动进攻后,使用装甲列车通过铁路线抢先占领索尔道。虽然1910年制定的装甲列车使用准则中并不包含进攻这一任务,但是在俄军兵力都不得不应对正面进攻的情况下,装甲列车实际上并不会遭遇太过顽强的抵抗,而且装甲列车也有能力粉碎1个俄国步兵团的进攻。

    给了霍夫曼上校这样信心的则是帝国的制式装甲列车那强大的火力。

    自从陆军总参谋部在吸收了英国人在布尔战争中成功使用装甲列车的经验,1902年陆军总参谋部就决定建造自己的装甲列车。不过1906年陆军总参谋部提出的建造32列装甲列车的计划被约亨否决了。

    约亨的否决自然是有的放矢,因为这个计划会占用牵引车头,而且耗资巨大,挤占陆军装备其他装备的资金,并且平时又派不上什么用场。历史上总参谋部提出的32列装甲列车建造计划最终因为资金问题只完成了14列。

    问题还不仅仅如此,和历史上德国陆军提出的装甲列车设计标准还不如同时期的奥匈帝国一样,现在的总参谋部对装甲列车的设计标准甚至没有考虑过安装火炮,而历史上的奥匈帝国装甲列车使用准则中明确提出“炮击对士气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约亨宁愿减少装甲列车建造数量也要提高质量,于是直接干预了总参谋部的装甲列车建造计划,仅仅批准陆军建造8列装甲列车。并且提出了装甲列车的设计标准,陆军只允许保持8辆专门建造的装甲牵引车头,搭配专门建造的作战车厢形成标准配置,如果资金允许,可以多建造作战车厢备用。

    战时则通过对普通车头进行快速改装来获得装甲牵引车头,这对德国的工业能力来说根本是小事一桩,历史上在开战后德国人仅用24小时就改装出了9辆装甲牵引车头。这样只需要将作战车厢往改装而来的牵引车头上一挂就能得到一列装甲列车。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帝国陆军仅有的8列制式装甲列车之一,标准配置下的装甲列车拥有1节装甲牵引车头、1节指挥车厢、2节装备1座75毫米野战炮旋转炮塔和1座双联装12。7毫米重机枪旋转炮塔的火力支援车厢、2节装备1座水冷重机枪转塔、4个轻机枪射击孔并且能搭载1个步兵排的运兵车厢,并且牵引车头和车厢都覆盖有20毫米厚的装甲,重点部位更是加厚到了50毫米。

    而且为了这次这次任务,奥尔泽维斯基中校指挥的7号装甲列车又加强了1节临时改造的牵引车头,2节装备1座105毫米榴弹炮旋转炮塔的火炮车厢、2节运兵车厢,而且原本在列车前后用来防御炸药并且放置维修铁路用的钢轨、枕木的平板车从2节增加到4节,多出来的平板车停放了2辆突击炮,而钢轨和枕木上还坐上了2个排的步兵。

    和俄国人打了这么长时间,霍夫曼上校对俄国人的火力也有足够的认知,一个团级部队也就8挺马克沁水冷机枪,团属火炮基本没有,就算是一线防御阵地上加强了炮兵的步兵团,也就2门76。2毫米野战炮,重炮更是师、旅级部队都见不到。

    这样的火力让霍夫曼上校相信使用装甲列车占领索尔道火车站,并且配合6个排的步兵抵挡一个俄国步兵团的进攻基本上不存在什么问题。

    实际上俄国人的火力比霍夫曼上校想的还要不堪,开战时全国机枪总数不到5000挺,每个步兵团都配备一个拥有8挺机枪的机枪分队的计划都没有完全达成,而日俄战争后制定的加强炮兵计划那就更加只是计划了,一个守着后方火车站的步兵团想要得到炮兵部队的加强完全是白日做梦。

    只要能拿下火车站,粉碎俄军步兵团的进攻,那么装甲列车就可以在铁路线上往返保护铁路不受到反应过来的俄军破坏,从而掩护后方往索尔道输送增援的列车的安全,计划中至少会有2个团的增援抵达索尔道。

    但是现在第1集团军的进展速度已经大大超出了预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突破俄军防线,那么第8集团军的速度也不会太慢,如此一来很快大量想要后撤的俄军就会涌向索尔道,而自己此时还没到索尔道火车站!这意味着最坏情况下,增援还未到达,仅仅6个排的兵力就要抵挡俄国人的第一波进攻!

    不过军令如山,奥尔泽维斯基中校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进。

    “俄国步兵!10点钟方向!”

    “俄国人的反应速度不怎么样啊。”

    索尔道火车站已经近在咫尺,奥尔泽维斯基早已做好了索尔道城内的俄军得到消息已经在火车站做好了防御,自己的部队要攻坚的准备了。但是现在俄军才开始往火车站赶,估计是索尔道城内的俄国人看到了列车拉出的滚滚浓烟才知道德国人都已经跑到他们鼻子底下了吧。

    “减速!让步兵跳车!没有火力支援!让他们自己拿下车站!”

    作为俄国人的后勤中转站,索尔道火车站内搞不好还堆有不少武器弹药,奥尔泽维斯基可不想一发炮弹将整座车站炸上天,而且进站后列车上的火力也无法发挥。不过即使没有装甲列车的火力支援,德国步兵的火力依然远超俄国人,既然俄国人才反应过来,那么火车站内也不会有多少守军,拿下车站不是什么难事。

    俄国人的确是看到了浓烟才发现了德国人的火车,作为2个集团军后方的物资中转站,索尔道倒是有几部无线电台,然而从早上收到德国人开始发动进攻的消息后,无线电台收到的各种电报的数量就开始猛增,而且各种电报不仅数量多的让并不熟练的报务员手忙脚乱,而且电报的内容也是颠三倒四自相矛盾。

    在德国人疯狂的发送各种明码电报干扰俄国人通讯的情况下,索尔道的俄军根本没有收到前方发来的一列德国列车正在驶来的消息,等他们发现并且增援火车站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目标!10点钟方向俄军步兵!自由开火!”

    正在赶往火车站的俄国步兵营看到了他们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幕:一列浑身都在射击的列车开到了自己侧翼,喷吐着的火舌犹如疾风骤雨一般将自己完全笼罩!

    炮弹在俄国人身边爆炸,被切碎的肢体四散而落,12。7毫米机枪子弹穿透人体带出一团团血雾,7。62毫米机枪像割麦子一样将俄国人一排排扫倒。

    没有哪个步兵营能顶着2门105毫米、2门75毫米榴弹炮,4挺12。7毫米、4挺7。62毫米重机枪以及8挺7。62毫米轻机枪的火力进攻。

    浓烈的硝烟在车厢内无法消散,滚烫的弹壳堆满了车厢地板上的每一个收集箱,短短3分钟,封闭的车厢内就几乎变成了蒸笼。奥尔泽维斯基的装甲列车向俄国人倾泻了超过50发105毫米炮弹,100发75毫米炮弹,2000发12。7毫米子弹和8000发7。62毫米子弹。开阔地上到处都是俄军士兵那被炮火和机枪撕碎了残肢断臂!

    “我们的步枪根本无法打穿钢板,它就像是一条钢铁巨龙,喷吐着火焰将我们撕碎!”这是侥幸活下来的人在后来回忆这一幕时说到。

第507章 索尔道的钉子…站稳脚跟() 
一个营的俄国人被装甲列车撕得粉碎,这让索尔道货运车站内的俄国人都失去了抵抗的勇气,一个排的守军和在车站内管理物资的后勤官兵面对冲进车站的德国人基本没有什么反抗就举起了双手。

    “有懂俄语的没?让那些俄国佬把武器弹药找出来!”

    “弗格特!你的排留在这,给我找马克沁还有弹药!别的东西不要!然后把那些俄国佬给我干掉,我们没多余的人来看守他们!”

    “快快快,动作快!我们没时间在这磨蹭!”艾哈德上尉站在装甲列车旁的铁路路基上喊到。

    装甲列车此时停在了货运车站和客运车站之间的铁路上,列车上的官兵将车门打开,把空弹壳从车厢内扔了出去,免得阻碍活动,车厢内弥漫的硝烟味总算消散了一些。

    “上尉!”奥尔泽维斯基站在指挥车厢的车门边,拉着把手斜探出身子大喊到:“让你的人先把报话机和蓄电池搬下去,去放几个前沿观测点,我们看不到城内的情况,车上的火炮需要步兵提供参数!”

    “没问题,中校!”艾哈德上尉一路小跑过来说到:“我留了一个排在这里,他们在这找武器弹药,等我们建立好防线后,让您的列车帮我们拉到前面。”

    “可以,让你的人动作快!”

    索尔道是一座居民不到万人的小城,位于铁路线东侧,略显长条形的城区成东北…西南走向,城区长度不足2千米、最宽处1千米出头,而火车站从西南城区向西北方向伸出,货运车站到城区旁边的客运车站的距离也不到2千米,铁路线和城区交汇形成了一个v字形。

    铁路线的东侧和v字形的中间都是平坦而空旷的绿地,除了几块不大的小树林外,放眼望去基本没有遮蔽物,视野非常好,任何想穿过绿地进攻货运车站的部队都将会遭到装甲列车的无情打击。

    步兵主要的任务是防御从东南边的城区内进攻的俄国人,因此需要推进到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