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争世界-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幸的是,巡航导弹的飞行速度很慢,而且航线固定,因此数据刷新率低一点,影响还不是很大。更重要的是,只要能及时发现,那么不管是防空导弹,还是高射炮都能轻易击落巡航导弹。事实上,就算是单兵防空导弹、以及配发给基层部队的高射机枪都能对付在超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

    至于波斯首都的防空网,那肯定是极为严密,只是防空部队的官兵就多达数万人。

    秦齐楚及时调整了作战部署,也及时给防空部队下达了命令。

    现在,他只能指望那些从华夏买来的防空系统能够物尽所用,不要让他这个华夏军事顾问丢脸。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七章 巨大差距() 
天亮前的一个小时,波斯首都的夜空像是被点着了。

    高射炮的炮声就没有消停过,还时不时传来爆炸声,有的是巡航导弹被击落时发生的爆炸,还有一些是巡航导弹击中目标发生的爆炸。对波斯首都的居民来说,这一个小时简直就像生活在地狱里面。

    虽然第二司令部在郊外,没遭到轰炸,但是秦齐楚心里很不是滋味。这种被动挨打的处境让他感到很压抑,很憋屈,仿佛心里有一股无处发泄的怒火。对指挥中心的波斯参谋来说也是如此,因为在遭到轰炸的时候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待各支防空部队的报告,等待轰炸过去。

    天亮之后,轰炸才结束。

    到这个时候,秦齐楚才知道,花旗空军不但使用了巡航导弹,还出动隐身战斗机轰炸了总统府。

    因为波斯空军的防空系统已经被巡航导弹“撑爆”,所以没有能够及时发现那些从超低空突防的隐身战斗机。直到敌机投下的炸弹落到总统府,波斯空军才反应过来。只是等待命的战斗机紧急起飞的时候,花旗空军的隐身战斗机早已飞走。所幸的是,波斯总统早就离开了总统府。

    其实,总统府也是当晚唯一被炸毁的地面设施。

    根据防空部队提交的报告,至少击落了上百枚巡航导弹,没被击落的那些巡航导弹攻击的都是郊外目标,没有进入首都防空圈。除了几座军营遭到轰炸之外,最大的损失,也许就是被巡航导弹残骸砸中的几十栋建筑物。伤亡情况还没统计出来,不过肯定有,而且不会太少。只是市区内受损的那些建筑物里就有数千居民,全都是平民。因为很多在防空洞里躲了一阵夜的平民都在天亮前离开,有的回家休息,有的在上班路上,所以轰炸肯定导致很多平民伤亡。

    到此,双方在第一天,准确说是第一个晚上的战斗宣告结束。

    虽然波斯空军顶住了花旗空军的打击,但是情况一点都不容乐观。

    在首都遭到轰炸的时候,波斯腹地的几座大型空军基地也遭到了轰炸。因为没有能够及时发现巡航导弹,所以这些基地的受损情况都较为严重,还有大约五十架战斗机在地面被巡航导弹摧毁。虽然大部分都是老旧的f…5与f…4,波斯空军早就把jf…17与jf…20等新式战斗机转移到了小型基地,但是在这些大型空军基地遭到重创后,波斯空军的持续作战能力明显降低。别的不说,只是在被摧毁的三座大型弹药库里面就储存了数百枚sd…10导弹,占到了波斯空军库存总量的一半。

    波斯空军还能战斗,只是还能坚持多久,连秦齐楚心里都没底。

    不管怎么说,波斯空军与花旗空军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在花旗空军全力以赴的情况下,波斯空军能够坚持一个晚上,还取得了击落数十架敌机与上百枚巡航导弹的战绩,已经非常不错了。可以说,如果不是成功化解了花旗空军的第一轮打击,波斯空军在昨晚恐怕已经全军覆没。问题是,在只剩下了几十架战斗机,储备弹药最多只能支持几次大规模空战的情况下,波斯空军离全军覆没也不远了。等到波斯空军完全丧失了作战能力,天空就会被花旗空军主宰。到时候,就算还剩下一些防空导弹,对花旗空军的威胁也不大。

    要命的是,花旗空军根本没有给波斯空军喘息的机会。

    就在天亮后不久,花旗空军的战斗机轰炸了阿巴斯港。因为波斯空军的战斗机没有升空迎战,加上部署在该地的s300防空系统已被摧毁,所以花旗空军的战斗机在轰炸时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只是顾虑到近程防空系统,特别是数量众多的高射炮,花旗空军的战斗机大多使用的是防区外弹药。

    仅仅半个小时后,花旗空军轰炸了霍梅尼港,重点打击了防空阵地。虽然波斯空军紧急出动了八架jf…17前去拦截,但是在遭到f…22a的威胁之后,这八架战斗机均在霍梅尼港北面转向逃逸。在接踵而至的第二轮轰炸中,花旗空军的数十架战斗机集中打击了部署在霍梅尼港附近的波斯陆军。

    与此同时,花旗空军还轰炸了布什尔港,重点打击了部署在该地的波斯舰艇。

    整个上午,除了派遣八架jf…17在霍梅尼港方向上拦截敌机之外,波斯空军再也没有出动战斗机。

    不是不敢,而是根本没有胜算。

    显然,就这么打下去,结果没有任何悬念。不出一个星期,波斯的国防力量就会被彻底打垮。事实上,三天之内,波斯就会完全丧失制空能力。在花旗空军的强力打击下,强大的波斯陆军恐怕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只要轰炸持续下去,最多一个月,花旗就能通过空中打击摧毁波斯的斗志。等到花旗陆军的主力部队到达,并且在胡齐斯坦省登陆的时候,波斯就只能放弃这个极为重要的省份。即便进入地面战争阶段,因为没有制空权,波斯同样没半点胜算。唯一的希望,也就只是利用有利的地形,守住通往腹地的交通要道,把敌人挡在波斯高原之外。

    “虽然我不是陆军将领,但是很明显,在攻占胡齐斯坦省后,花旗军队不会立即向波斯腹地推进,而会利用波斯当局收复失地的心态,在胡齐斯坦省消耗波斯陆军的战斗力。等到波斯陆军的主力部队拼得差不多,再出动空中突击部队或者空降部队,夺取波斯首都,结束这场战争。换成我的话,就会这么打。同样的,在本土遭到入侵,主要的石油出产地被占领之后,波斯当局未必会听我们的建议。更何况,在夺取了绝对的制空权后,花旗完全可以用战略轰炸来摧毁波斯的基础设施。如果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保证,那么波斯当局就很难获得民众支持。别忘了,胡齐斯坦省同样是波斯最大的粮食产地。要不了几个月,波斯就会出现粮食危机。”秦齐楚叹了口气,才说道,“显然,我们仍然低估了花旗的战争实力,或者说高估了波斯。”

    “你是说,我们要立即为波斯提供援助?”雷天雳问了一句。

    “不止是援助,还要出兵参战,哪怕是间接出兵。”秦齐楚稍微停顿了一下,“再过十多个小时,花旗海军的三支航母战斗群将到达阿拉伯海。虽然我们有理由相信,花旗会把重点放在胡齐斯坦省,但是为了保持海上航线畅通,让运送重装备的船队进入波斯湾,花旗很肯定首先攻打阿巴斯港,至少会夺取霍尔木兹海峡里的一座岛屿。虽然我们早就猜到花旗会控制霍尔木兹海峡,也做了相应准备,并没指望通过海运为波斯提供援助,但是在我们利用铁路向波斯运送物资的时候,花旗必然会重点轰炸扎黑丹,切断从巴铁到波斯的铁路线,甚至有可能派兵占领某个据点。很明显,以波斯目前的状况,根本无法守住这条至关重要的铁路线。”

    “我们不可能为了一条铁路就出兵参战。”陈万钧说了一句。

    “波斯现在最需要的是制空力量,虽然我们并不指望能够夺回制空权,但是只要能够对花旗空军构成威胁,就能迟滞花旗的进攻行动,争取到更多时间。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在空中战斗中给予花旗空军重创,或许能迫使花旗调整作战部署。不管怎么说,花旗要在夺取了绝对制空权后才会发动地面战争,所以波斯空军坚持得越久,对我们就越有利。如果能够拖上几个月,或许能让花旗放弃发动地面战争的念头。”

    “我们可以按照已经签署的合同,向波斯交付一批j…20a战斗机。”陈万钧对此做出了肯定答复。

    “波斯需要的不止是战斗机,还有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

    “在签署合同之后,波斯已经派飞行员到我国进行训练。”雷天雳说了一句。

    “几个月的训练就能让他们掌握战胜f…22a的技能?”秦齐楚显然不太客气。“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现在最多能够驾驶j…20a升空,至于驾驶j…20a去战斗,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更别说他们的对手是f…22a。如果只是提供战斗机,不能委派我们的飞行员,那么我建议暂时不要交付这些战斗机。”

    雷天雳有点无语,不过也没有反驳秦齐楚的观点。

    “此外,波斯空军不但需要战斗机,还需要更多的支援飞机。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够提供j…20b。”

    “为什么?”

    “在数量有限,而且各种条件都对我们不利的情况下,j…20a很难在f…22a面前获得优势,只有j…20b能够对抗f…22a。”

    “需要多少?”陈万钧问了一句。

    “至少一个中队,最好一个大队。当然,能够派遣我们的地勤人员来维护与保障这些战斗机就更好。”

    “这事,我们得商量一下,在做出决定之后会立即跟你联系。”

    “尽快吧,波斯空军最多还能坚持三天。如果花旗空军加强打击力度,也许两天内就能彻底打垮波斯空军。”

    “今天之内,我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

    在陈万钧这么说了之后,秦齐楚才点了点头。

    当然,陈万钧没多废话,让秘书关闭了通信设备。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九章 妖风再起() 
在冲突结束前,赵耀国就说过,这一仗能够给华夏带来五到十年的安宁,即扶桑在五到十年内不会成为华夏的麻烦。去年,在新右翼集团上台执政的时候,冲突刚好过去了五年。

    本质上,新左翼集团与新右翼集团没有区别,都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路线,努力谋求绝对自主权,即在政治上摆脱战败国的束缚,在军事上不再唯花旗马首是瞻,在经济上成为独立的存在。

    可以说,“独立自决”是扶桑各个政党在冲突之后唯一的共识。

    只是,在如何“独立自决”的问题上,也就是实现“独立自决”的方法上,新左翼与新右翼截然相反。

    新左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主,暂时放弃在军事上的野心,即首先在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经济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再谋求政治与军事的独立。新右翼的立场恰好相反,即认为首先得在军事上谋求独立,只有在安全防务上有足够的自主权,扶桑才能够建立起独树一帜的经济体系。

    这个分歧,不可避免的会对扶桑的外交政策产生影响。

    简单的说,新左翼主张向华夏靠拢,即借助华夏的腾飞发展经济,也就得暂时搁置跟华夏的矛盾。新右翼则恰好反了过来,主张继续跟花旗结盟,以此为基础发展军事力量,成为西太平洋地区最为重要的存在。

    站在扶桑的立场上,说不上谁对,也说不上谁错。

    虽然新左翼与新右翼都不肯承认,但是其主张的外交路线都说明了一点,即扶桑夹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必须依靠其中一个,以扶桑的国力,根本不可能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之外的第三极。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左翼与新右翼选择的道路都充满坎坷与挑战。

    向华夏靠拢,即便不考虑扶桑国内的民意,也必然遭到花旗打压,只是上万花旗驻军就足够扶桑当局头痛了。向花旗靠拢,扶桑的经济建设必然会出大问题,别说腾飞,能否摆脱在冲突中战败的影响都是问题。

    可见,夹在华夏与花旗之间的扶桑,可以说是左右为难。

    对此,山口友雄有极为清楚的认识。

    在他执政的五年期间,扶桑在经济上高度依赖华夏,在军事上继续依赖花旗,在政治与外交上则保持对等。简单的说,就是利用与华夏的经贸往来推动经济发展,同时通过灵活务实的外交跟两个超级大国保持适当距离,争取两边都不得罪,一切以扶桑的利益为准,而且争取让利益最大化。

    必须承认,山口友雄是一个很精明,也很务实的政治家。

    当然,在执政期间,山口友雄出台了很多对发展经济有巨大帮助,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扶桑国力的政策。这里面,最为重要的就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甚至通过发放奖励来鼓励生育。

    在这五年里面,扶桑的人口实现了正增长!

    要知道,早在本世纪初,扶桑的人口一直是负增长,即一直在减少,到冲突的前一年,扶桑人口减少了大约八十万。

    这是个什么概念?

    当时扶桑的人口总量也就一亿出头,如果以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大概五十年后,扶桑就将消亡!

    虽然这种理论上的结果根本不可能出现,但是随人口减少,扶桑必然会在几十年后沦落为三流国家。更重要的是,扶桑是典型的单一民族国家,不管是掌权的政治家,还是国内的民众,都无法接受外来移民产生的冲击,也就无法像花旗那样,通过大量吸收外来移民保持本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连人都不够,还称得上大国?

    从根源上讲,扶桑被华夏远远的甩在了身后,就是因为扶桑的人口太少了,与华夏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

    虽然在一百多年前,扶桑率先实现了工业化,并且凭借工业化的力量,让八千万国民的生产力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而当时的华夏空有四亿人口,却因为没有实现工业化,无法把人口优势发挥出来,但是在华夏实现了工业化后,在用工业把十四亿人武装起来的时候,那就不是扶桑能比拟的了。

    可以说,山口友雄早就清楚的认识到,扶桑要想实现“独立自决”,人口是关键。

    如果扶桑的人口数量是三亿、甚至达到了五亿,那么扶桑还是夹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二流国家吗?

    当然,这需要时间。

    按照人口的自然发展规律,哪怕鼓励生育的政策一直延续下去,而且得到了国民的积极响应,也至少需要五十年,甚至一百年,才能显现出价值,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人口增长的红利。

    其实,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山口友雄才坚持跟华夏交好。

    道理很简单,如果要在五十年之后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自决”,那么用十年、甚至二十年来发展经济,为今后的腾飞打下基础,就很正常了。至于军事建设,显然不是需要首先考虑的事情。

    山口友雄是一个眼光很长远的政治家,如果按照他的这条路线发展下去,其实要不了五十年,最快在二十年之后,扶桑就能成为西太平洋地区最为重要的国家之一,也必然会得到华夏的尊重。

    只可惜,并非所有政治家都有那么长远的目光。

    在外交上过于软弱,或者说跟华夏过于亲近,成为了山口友雄下台的关键原因之一。

    虽然在本质上,让山口友雄离开首相府的主要原因是扶桑的经济开始走下坡路,而导致这一切的,其实就是花旗通过减税法案发动的针对全世界的经济战争,但是在新右翼集团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