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丹的关系,虽是真的。但却是事务司打探到苏丹的喜好后,刻意用娜塔莉亚施展出来的美人计。所以在德里苏丹境内,娜塔莉亚皮货行就是事务司的一个据点。很多事物司的探子,都是借由皮货行的正当身份,行那刺探情报之举。
执事能这么轻而易举的进入总督府,并假借胡美马的身份,就是总督府被安插了不少探子的原因。可怜伊卡娃千防万防,还是防不住事物司对总督府的渗透。
当下执事听着掌柜的禀报,应了一声,吩咐道:“嗯!你下去吧!这几日城内不大安稳,店内的珍贵物件,都放置妥当些。”。
掌柜的应了一声是,有些欲言又止。
执事看着,用他那独特的沙哑嗓音道:“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掌柜的赶紧低下头,小心翼翼的道:“小人不明。送药一事,咱们可以让底下的探子神不知鬼不觉的送到伊卡娃手中。为何要让夷乞干转交,多费些波折。”。
这件事,就是夷乞干和伊卡娃都有些疑惑。也难怪掌柜的不明了!
执事心情不错,便嗤笑一声,解释道:“夷乞干转交,会让他落下把柄。它日若有异心,咱们便可将此事传扬出去。至于伊卡娃,她的性子从来都不是安分的。让她来这里,也是起了敲打的意思。”。
为尽快稳住信德之地的局面,呼罗珊极有可能会让夷乞干负责这里的政务。所以额格纳齐留下的很多人脉与关系,也都会被他接手。为避免尾大不掉,现在就必须防患于未然。伊卡娃的话,让她与夷乞干见见,也好明白事务司在剌火儿城的实力。
这样的话,也是避免她起了心思,阳奉阴违。
掌柜的闻言,便大声赞誉执事的高明。这让执事心里,更加高兴。
这期间,城外的战事已是如火如荼。上万的降军前赴后继的扑向城墙,又有紧急运来的火炮助威。让不少降军扑上了城墙,给守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与压力。
第四百四十二章 炸开城墙()
李承绩坐镇后方,静观着战局。听闻降军已几次三番的攻上墙头,也不禁面色大喜。尽管此次攻城,只是试探性的进攻。但当战场的局势对自己有利时,便可将试探变为真正的进攻。早已养精蓄锐的护教军,是时候出动了。
不过李承绩将战场的指挥权交由李大气!所以心里虽迫切的希望发动全面攻城战,但是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到底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底下的人有着极大影响。
一旦流露出这个意思,未必没有人传出去。到时候李大气定然交出战场的指挥权,引起君臣猜忌。因此李承绩只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就让人退下,眼神有些迷离的看着桌案上的一截霸王鞭。
这是从军营捡来的!初时装在香囊里,李承绩偶然捡到,也没太在意。但是偶然一次打开香囊后,才发现里面装的是霸王鞭。这是一种肉质灌木,内里含有丰富**。喜温喜热,畏寒耐旱。**有消炎杀菌、祛风解毒、除虫止痒的效果。
一得知其疗效,李承绩就让人将拉瓦尔刺礼寻来。从他口中,得知他们所生活的地方有大片霸王鞭生长。当地人被毒虫咬伤或是受了刀剑等皮肉伤时,都会用霸王鞭的**涂抹。然后伤口好转,极少出现伤口恶化等危险情况。
李承绩正愁伤兵营里的感染病例居高不下!因而一得知霸王鞭的效用,就让拉瓦尔刺礼领着一队人马,前去他们部落采药。为了嘉奖,李承绩还将其充入了护教军。
只不过是医务兵,算是后勤部队。拉瓦尔刺礼不知道护教军的兵种分得那么细致,所以一听到自己成为护教军的一员了,立即高兴得跟什么似的。带路的时候,也极其用心。并还告诉护教军,不光他们部落有很多霸王鞭生长。剌火儿城周边的荒漠里,也生长了不少。
所谓时间就是生命!能早点采到霸王鞭给伤兵们涂抹,就早一步降低了伤口感染的可能性。因而李承绩又增派了不少人,让他们在附近采药。
很多已出现伤口感染的伤兵涂抹后,伤势明显好转。但还是有一些伤兵用药太晚了,不治而死。
在李承绩想着这些时,剌火儿城德里城门。一声轰响如惊雷一般,陡然炸响。战场上的喊杀声,也一时被压制了下去。正在别处巡视的额格纳齐,差点站立不稳,摔下城墙。
等回过神来,就听见有人大喊:“墙塌了!墙塌了!异教徒杀进来了!”。
额格纳齐立时心下一紧,三步并两步来到赶到德里城门。便见边角之地,已塌下去了好大一块。大阵灰尘逸散而出,让人看不见内里的情况。
“怎么回事儿?”,额格纳齐随手掐住一名往回跑的小兵脖子,出声道。
“异教徒炸塌了城墙,上面的弟兄全被埋了。”,那小兵哭丧着脸道。额格纳齐瞬时将那小兵扔下城墙,面色阴翳。一些想脱下甲胄,临阵脱逃的兵丁见着了那小兵的下场,一时都不敢乱动。
知道他们的心思,额格纳齐大声道:“都给我拦住他们!就是死,也绝不能让异教徒进城。”。
“谨遵总督之令!”,在场的兵丁都不敢说一个不字,大声回应道。
随后额格纳齐便领着亲卫,迅速下了城墙。
一直静观战局,指挥战场的李大气,也听到了这声轰响。得知李承绩的穴地之法炸塌了城墙,顿时命令派出陌刀营,奔赴炸开的缺口。好挡住敌军的反扑,最大限度的守住缺口,护送更多的护教军入城。
帖木儿灭里等人也知道炸塌城墙这法子是李承绩想到的。心里对李承绩的钦佩,又更深了几分。
还在和艾格其拼杀的赫托沙别一听到这轰响,神色不由征愣了一下。再看德里门方向升起的烟尘,只心想护教军可能取得了重大突破。毕竟火药的利用上,护教军是独一无二的。周边势力也想过利用火药,但是缺乏经验以及李承绩先知般的指导。所以火药的运用,极端简陋与落后。
额格纳齐就命人收集过火药。只是实验了几次之后,反而还炸死了不少人。好不容易弄来的工匠,也被炸死。如此,他也死了掌控火药的心思。
其它势力也是一样,工匠多被炸死。就算侥幸活命的,也会因别的原因暴毙而亡。
当然,这和事务司是脱不开关系的。为了让护教军保持最大的军事优势,李承绩不允许周边的任何势力学会利用火药。所以那些工匠,也都被事务司以各种手段弄死。再加上李承绩刻意在火药上的保密,让周边势力只能干着急。
因此赫托沙别一听到这动静,就知道是护教军弄出来的。艾格其也知道这和护教军有关,所以面上显出些许惊慌。再加上带领的将士越杀越少,护教军却像野草一般,杀之不绝。他心里的恐慌,就更加深重。
赫托沙别瞧着他脸色的变化,出声道:“剌火儿城就要被攻下了。你还不快快投降。”,说罢,猛然变劈为扫,朝着艾格其的腰身扫去。
“喝!”,艾格其身子一矮,同时踢了一脚马肚,堪堪避让开来。
这时候,已有德里门的守军像这边赶来。并且边跑还边大声嚷嚷道:“墙塌了,城破了!墙塌了,城破了!”。
一些不明所以的守军见着,也都丢下兵器,脱掉甲胄,边逃离战场,边大声嚷嚷。还在随艾格其拼杀的守军,也一下子士气大跌。出手的力道,也没有那般狠厉了。
艾格其见此,知道剌火儿城保不住了。立即夹紧马肚,大喝道:“杀啊!绝不能让异教徒进城。”,一些近卫听着,也跟着他一起拼杀。
也是开战之初,额格纳齐就将军将们的家眷接进总督府。算是质子,防止他们暗地里投靠护教军。所以艾格其不敢降,只能一死。
赫托沙别看到了艾格其眼里的死志,也如了他的愿。于是没多久,地上就多了二三十具尸体。剩下的守军,立即放下兵器投降。
第四百四十三章 兴建工坊()
到了当天晚些时候,天色渐黑,攻城战才算告一段落。剌火儿外城,也尽被护教军攻占。信德总督额格纳齐眼见溃败之势已回天乏力,便领着败军,及时进入内城。并趁护教军赶来之前,关上了城门,重兵把守。
护教军趁着大胜之势,强攻了几次。但在额格纳齐亲自督战下,守军几次三番打退了护教军的进攻。至此,护教军才暂时停下了攻势。
到底内城不比外城!不仅城墙更加高耸,防御工事还更为完备。并且内城的面积只有外城的三分之一,需要把守的墙体,也就少得多。这么一来,每段城墙上驻守的士兵就是外城的一到两倍。
再加上攻城之战持续了这么久,护教军的将士也疲了。偌大的外城,也并不是都在护教军的掌控之中。清理起来,也就需要耗费一定的精力。
最重要的是,天色已经渐黑了。晚上攻城,掣肘颇多。所以一番考量后,护教军在李大气的命令下,全力清剿外城。很多溃逃到百姓家里的败军,也三五成群的被抓了出来。还有一些被额格纳齐鼓动的其它教派的暴民,试图与护教军鱼死网破。结果自不量力,只给城外的乱葬岗多添加了几具尸体。
这样的清理,一直持续到了后半夜。全城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很多躲在城内的百姓,也都听着城外的叫喊,辗转反侧。
次日天明,护教军又挨家挨户的将百姓‘请’出家门。明面上的意思,是护教军需要他们帮忙做些杂务。但实际上,却是为防止他们作乱,而特意将他们集中起来。
因为信德之地和古尔不同。这里和呼罗珊有高山的阻隔,使得双方的来往并不密切。当地的信徒,也对护教军的清教有颇多误解。这从昨晚层出不穷的暴·民作乱就能看得出来。
所以为永绝后患,只能先将他们集中起来看管。这样在护教军的眼皮子底下,也不怕他们有什么不轨之举。
但是这个过程并不顺利。因为这时代的屠城惨案数不胜数!剌火儿城被古尔人攻占之时,就经受过。当时也是先用武力将他们集中起来,然后大肆屠戮。
因此护教军的举动,立即让百姓们心生惶恐。致使护教军到来时,不少百姓都紧闭大门,躲在家里。直到护教军放火烧了几栋房子,才让一些心存侥幸的百姓不得不听令行事。
但还是有不怕死的百姓,以各种方式避开护教军。有的还对护教军不利,使得少数将士受伤。还有两个将士,被违令的百姓弄死。
对此,护教军是直接杀人灭口。
毕竟乱世用重典!这个节骨眼上怀柔,无疑是自寻麻烦。
同时内城那边,护教军也没拉下。虽没再发动攻城之战,但各种攻城器具,却都运送了过来。一些内城周边的民房,也都被护教军大规模拆除。
使得没多久,内城周边就形成一圈半径十余丈的空地。并且两尊火炮,也每隔一段时间,轰炸城墙。
虽然依照墙体的坚硬度来看,火炮对墙体的威胁并不高。但那轰轰轰的声势,却是不断敲打在守军们心里。每轮轰击过后,守军们的守城之心也会跟着弱上几分。
战场的局势,也越发对护教军有利。但这种情况并没持续多久!因为德里援军的到来,又给内城的守军增添了几分助力。
大帐内,李承绩坐在铺着银鼠皮的靠椅上。这是从花拉子模运来的,一起的,还有黑貂皮、黄鼠狼皮、蜂蜡、箭、高皮帽、鱼胶、蓖麻油、琥珀等物。
也是摩诃末带领大军北迁,使得对玉龙杰赤等地的管控,就无形中削弱了不少。即便花拉子模在边境使行了竖壁清野,但是商人逐利的本性,却是怎么都拦不住的。
因而当地的走私贸易,也就变得空前猖獗。很多原产花拉子模以及北面钦察草原的物产,通过走私商人之手,大规模涌入呼罗珊。再经过一定的加工,又高价卖往周边之地。
呼罗珊的商业种类,也跟着丰富了不少。马鲁、蒲华两座呼罗珊国最重要的城池,已经成了东波斯和河中两地名副其实的商品加工厂。不少百姓都在耕种之余,进城务工。还有不少牧民,通过农业司传授的家畜圈养方法,留有一定的空闲。便也进城找些作坊,充当工人。
不过更多的,还是工坊主们从各个牙人手上买来的奴隶。因为随着呼罗珊国的强势崛起,很多周边势力,暂时都不敢与呼罗珊国杠上。再加上李承绩也派了使者,去各个势力游说。用威逼利诱的办法,促使这些势力接受呼罗珊国的商品。
再开设商行,扩大贸易据点。致使呼罗珊的商业影响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了数倍。
又因呼罗珊的商货品类繁多,价优质廉。很多东西,更是超时代的。特别是官方下设的工坊以及带有明显官方色彩的工坊,生产出的东西更是一顶一的好。
就拿呼罗珊的食盐来说!既精细又便宜,即便输入呼罗珊境外会征收很高的赋税,但相比当地产的食盐,还是性价比高一些。并且很多食盐,都是通过走私商人之手进入的。
那些守在关口的士兵和官吏,也都被他们买通。所以市面上,价格更低。
如今那些盐田、盐场已基本关门歇业。还有勉力维持的,也是风烛残年,只剩一口气了。
所以东波斯和河中的地界上,已基本是呼罗珊盐的天下。
至于其他商品,也不比食盐差。因而商业上,呼罗珊可以说是统一了东波斯和河中。
正是这商业上的刺激,使得呼罗珊境内出现了火热的‘开工潮’。但凡有点财力的,都投资工坊。商业司对此也是大力扶持,所以将一些不太重要的商品生产方法,以卖专利的形式,转让了出去。
而工坊是需要人的!
后世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还实行了圈地运动。致使当时的民众,将其比喻为‘羊吃人’。
所以工坊的大规模新建,需要大量的工人。而呼罗珊境内实行了‘土改’政策,使得种田种地的有了田地,养牛养羊的有了牧场。在自己有所依仗的情况下,百姓们对做工就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另外官方下设的工坊以及大家族开办的工坊,都规模大,待遇高。使得很多百姓就算做工,也对那些小门小户的工坊瞧不上眼。
于是工坊主们的视线,就顺理成章的转移到境外。
很多花拉子模、西喀喇汗国、波斯故地、大辽、古尔等境外势力的百姓,都被工坊主们委托的奴隶商人以各种方式,诱骗到了呼罗珊的工坊里。且因周边之地的奴隶们,已经大多知道呼罗珊废除奴隶政策的缘故,所以奴隶商人们,只得将目光放得更远。
东喀剌汗国、蒙古、钦察、伊拉克、叙利亚、拜占庭等地,都成了他们购买奴隶的重要来源。
且相比钦察、蒙古等草原人,工坊主们更青睐拜占庭、伊拉克、叙利亚以及东喀剌汗国等地的奴隶。因为这些地方已进入农耕文明,社会分工相对细致。文明程度,也比草原人要高一些。
进入了工坊,也不像草原人那样笨手笨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
这就促使呼罗珊境内的拜占庭、伊拉克、叙利亚人增长极快。
呼罗珊国虽废除了奴隶贸易,但也明白眼下缺人。所以对工坊主们的行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奴隶’的身份,是决不允许在呼罗珊存在的。所以那些被工坊主们买来的奴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