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鉴宝大师- 第2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告诉你,这就是个大粽子,外边这层塑料,是粽子皮,里边的馅呢,不好吃,也不挡饿,却代表着老果的一片心意,吃到的话,你娃就发达了啊!

    来两张月票撒!(。)

第四百八十二章 啼笑皆非的明刻本() 
买到这方大印之后,李逸二人又连扫了十几家店,却都没什么收获。

    眼看着这最后一家也已经看完,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一名年轻男子脚步匆匆的从外边冲了进来,还没站定,就兴奋的冲着店主嚷道:

    “黄叔,快来帮我看看,这本是不是浙本!”

    浙本?李逸心中一动,拉了陆凝霜一下,缓缓放慢了脚步。

    浙本主要指江浙杭城刻印的古籍,又称“杭本”。此外根据地方不同,还有衢州本、温州本、婺州本等等诸多版本。

    但浙本这个称呼,一般人不会乱用。因为,它代表的是古籍市场中的一个传说,宋版,宋刻本!也就是说,一般不带前缀的说浙本,必是宋刻本之浙本!

    想比其他朝代的刻本,宋刻本堪称精美异常,再加上其传世量稀少,因而,非常珍贵。

    据统计,今天在整个华夏所能找到的宋刻本,总量不会超过1200部,而且其中的90%以上,都集中在那几家大型的图书馆里。

    事实上,从大英图书馆所藏之唐咸通九年(868年)刻本《金刚经》的雕刻技术来看,当时华夏的印刷术已经是相当的成熟。

    但宋代之前,雕版印刷却一直没有被推广开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从历史上看,这个很可能跟五代十国时期政治动荡有关,但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因为人们习惯了阅读手写本。而相比手写本,很多雕版印刷品也确实存在滞涩、呆板等缺陷,影响了人们的阅读感受。

    而宋刻本之所以不同,则是因为其兼具了实用性和观赏性。从目前留存的北宋版和南宋版中的名品看,宋版,不但写版之人擅长书法,而且刻工也懂书法!

    念及那个年代读书人的地位,刻工也懂书法,这是真的了不得。

    而且宋刻本书体风格不一,欧体、虞体、颜体、柳体等等大家书法争奇斗妍、富于变化,再加上纸墨精良,制作精细等等诸多因素,其能有今天之地位,绝非幸至。

    然而,流传至今的宋刻本实在是太少了,尤其是流传在民间的宋刻本。近些年,除了偶尔在一些大型拍卖会上惊鸿一瞥之外,市场上,几乎就没有听到什么有关宋刻本的消息!

    李逸在接触这一行之前,就听说过宋刻本的珍贵,之后更是下过工夫仔细研究过一番,却一直无缘目睹真迹。没想到这次居然能偶遇浙本,自然是要留下来看看了。

    “知谦,知道古籍和古籍善本的区别吗?”

    店老板从那个名叫知谦的青年手中接过古书,简单的看了一眼,问道。

    知谦摇了摇头。

    “清代张之洞界定“古籍善本”的涵义,一是足本:无缺卷删页。二是精本:刻本极佳而字体版式极典雅,又校注极精而全,非唯少错讹,且校勘之间,能见出藏书史与古籍流传史的脉络。三是旧本:传承悠久的写本刻本,比如宋版元椠。”

    说罢,他振了振手中那本连封皮都没有的厚厚的线装书,

    “首先这本不是善本,本身价值就低了不止一档。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是不是真的古籍。”

    他将书放到一边的桌子上,丝毫不避讳李逸等几个顾客的目光。

    “浙本多用欧体,版心多是白口,有上鱼尾,版框大都左右双栏,上下单栏……”

    老板一边细细翻看,一边对照记忆中宋刻本浙本的特征。然而还没等他看完,李逸已经确认,这应该是一本古籍,但绝不是宋刻本。

    “这一本应该是明刻本,而且是明代中后期的刻本,珍贵虽然珍贵,但和宋刻本不可同日而语。”

    听到居然不是宋刻本,知谦的脸色一下子就垮了下来,

    “黄叔,那这玩意它值钱吗?”

    “呵呵,一页宋版一两金,你这个,一两银吧!”

    知谦一听,顿时又高兴起来,银子也很值钱啊!

    “现在一克黄金大概是1500块吧?一两就是75000,白银呢?白银谁知道?”

    李逸一听,顿时哑然失笑。老板那就是个比喻,这小伙子还当真了,须知,金贵而银贱,他是在说,你这本书不值钱啊!

    对于明刻本,李逸了解的也不少,明代是华夏雕版印刷业的繁盛时期,明刻本无论在刻书地区、刻书形式、刻书技术、刻书范围、民间书坊数量上等等方面,都远胜于前代。

    因而,流传下来的明刻本,尤其是明代中后期的刻本非常多。

    明刻本分官刻、家刻、坊刻几种。其中官刻本中又有内府本(包括经厂本)、国子监本以及其他中央机构和地方官刻的书帕本,还有介于官刻和家刻之间的藩府本。

    这些书籍中,又以内府本,即皇家刻本最为珍贵,相对而言,坊刻本一般价值都不太高。

    而且,据记载,明刻本的版式差不多有上百种,在制版方面还发明了饾版、拱花,套印本和插图本等几种形式,这些,对明刻本的价格都有影响。

    年轻人手中的这本残本,李逸因为没有上手细看,因而不能确定其出处。但仅是从印刷质量上来看,应该就是那种最不值钱的普通坊刻本。

    “现在的银价,应该是不到25一克吧?一两的话1200块,这么便宜?”

    不止是知谦,客人里也有没听懂老板在说什么的,因此很快就有人接口,报出了现银的价格。

    听到银价居然只有1200一两,知谦不禁有点泄气,

    “黄叔,那……这本你收不收?”

    老板摇了摇头,笑道:

    “我收倒是收,只是价格你肯定不满意,不如你问问这几位?”

    知谦点点头,默默的算了一下,

    “这本书一共36页,每页1200元,也就是43200元,算了,我再亏3000,4万块!各位有没有兴趣?”

    几个客人都摇了摇头,李逸则心中一动,虽然这小伙子算价格的依据有点荒唐,但这个价格,对于一本明刻本来说,即便是残本,也不算是很高。

    而且,如果这本残本的内容再比较珍贵的话,这个价格买下,应该算是捡了个小漏了!

    “给我看一下。”

    一念及此,李逸伸手将书要了过来。

    书没有封皮,因而他直接从第一页开始看起。

    然而只是细细看了数行,他就知道,他一开始是判断错了,这本书应该是《十三经注疏》中的一册,而这种经史类的书,一般都是由国子监雕版印刷,虽然不知是南监本还是北监本,但绝对比坊刻本要好。

    虽然说是比坊刻本要好,但其价格却未必卖的过坊刻本。

    因为经史类的书付诸印刷的数量实在是太大,传世量当然也不少,再加上不成套,这本书的收藏价值确实是不高。

    心念一动,也懒得再看,直接开启了鉴灵牌。

    随即,他的脸上流露出了一个哭笑不得、啼笑皆非的表情,非是不能忍,实在是……尼玛,这些人作假居然处心积虑到了如此地步!

    鉴灵牌告诉李逸,这是一本伪造的古籍,除了头尾数页是真正的明刻本之外,其他的都不是。

    不过,如果只是这样,李逸也最多就是挑挑眉毛,把书扔还给他罢了。

    但他之所以流露出那个表情,却是因为,鉴灵牌告诉他,这里边竟夹杂了整整11页真正的宋版!

    “一页宋版一两金”并不仅仅是个比喻,在目前的市场上,品相完好的宋版书每页的单价差不多都在五万软妹币左右,其中还有一些流传有序的精品,其价格更是突破天际,现存最早北宋孤本诗文集《杭州西湖昭庆寺结莲社集》就曾创下1610万软妹币的天价,平均单页价值数十万!

    虽然,这本古籍里边的宋版肯定是无法成册,但是这种不成册的单页,其单价也绝对不会低于一两黄金!

    造假居然使用比要仿造的东西还珍贵数十倍的材料,这让李逸想起了前一段的一则新闻,三名心怀远大理想的青年志士用20万软妹币制造出了价值17万假币!

    真是想想也醉了!

    “这样吧,3万,3万我就要。”

    知谦看到李逸还价,借着低头的工夫,隐秘的看了一眼老板,看到他微微点头,不由笑道:

    “成交!”

    李逸笑着完成了交易,然后,一边朝外走,一边低头看书。很快,他就找到了第一张宋版单页。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不但是《尚书》中的一段文字,而且,居然和前一篇的明刻本衔接的严丝合缝!

    李逸苦笑摇头,确实是幸运,如果不是这样,这本书里,只怕是不会有这些宋版的存在!

    不过,他也因此而更加产生了些期待,既然这些人这么注重内容的连续性,那么,那十一页宋版会不会都是连续的呢?

    如果是那样,其价值绝对又要上升一个台阶!

    一页,两页,三页……

    从第一页宋版开始,竟连续七页都是真正的宋版,一直到第八页,才是做旧的赝品,而从第20页开始,剩下的四页又是连在了一起!

    哈哈,捡着了!

    PS:哈,过节去,大家端午节快乐!(。)

第四百八十三章 有古怪() 
带着及其意外的收获,两人离开了三普古董市场,一路上,陆凝霜的大眼睛骨碌碌地转着,那四处散逸的,分明都是金色的光。

    八德路的规模比这里要大,虽然据说东西比这里还差,但李逸这家伙好像无论到哪里都自带幸运光环,那些珍宝就好像是闻到了臭肉的苍蝇……呸呸呸,这比喻好恶心……

    “我们现在去八德路,明天去大都会,我要横扫整个……”

    忽然,她的豪言壮语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手机铃声打断,看到李逸拿出电话,稍一琢磨,就知道应该是谷枫或者胖象中的一个。那么,能在这个时间打电话过来,难道是已经过关了?

    陆凝霜猜的确实没错,电话是谷枫打过来的,他现在已经过了沪城海关,目前,正准备登上前往燕京的班机!

    “逸哥,我已经预订了明天上午燕京飞台北的航班……”

    李逸点点头,刚刚将电话收起,忽然铃声又响了起来,拿起电话一看,却是任逍遥打过来的,他不由挑了挑眉毛。

    说句实在话,自从知道任逍遥的真实身份后,他虽然并不是太反感,但也不想和这种人有太多的交集。上次只是因为任玉煌给出的诱。惑正和他的心意,而且明显是含有赔礼道歉的意思在里边,他才坦然受之。

    那么这次,又是为了什么?

    “李老弟,有件事情要请你帮忙啊。事情是这样的,我前一阵子花了一笔巨款,收了一幅名画,可是很意外的,几天前在另外一个朋友那里竟也看到了一幅几乎一模一样的!我们将两幅画拿到一起,发现每一个细节竟真的都是一模一样……”

    李逸点了点头,他明白了,任逍遥这种情况,要么是两个人都买到了印刷品,要么就是碰到了钟皓晴之前给他讲过的揭画,除此之外,应该不会有第三种情况。

    然而以任逍遥的身份地位,就算是他自己不懂,买画的时候也一定会带上鉴定师,那么买到印刷品的可能就基本为零。

    可是,如果是揭画的话,那名卖家应该也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出手,更不要说两个买家之间还是朋友,他如果真是这么大意的话,应该是活不到今天……

    李逸稍一琢磨就发现了几个疑点,不由来了兴趣,想了想这件事应该是没什么影响,就欣然答应了下来。

    看了一下,这会儿再转战八德路时间已经有点紧张了,就干脆打车回到酒店,拿出机关盒,开始研究起来。

    “周、御、后、窑……”

    李逸皱起了眉头,从他能辨认出来的这几个字判断,难道里边藏着的竟不是什么有关黄桥兵变或者是其他的信息,而是后周的御窑?

    忽然心中一动,后周的御窑,那不就是柴窑吗?

    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据记载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南河中州。但及至目前,尚未发现任何实物传世,而且其遗址也一直都没有被找到。

    据记载,柴窑瓷器“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其质量还在“柴汝官哥定”五大名窑之上,为古来诸窑之冠!

    然而,不要说是完整器,即便是现在存世的一些残器碎片,是否是真正的柴窑,也都还存在着一些质疑的声音。

    但根据明清两代的诸多文献记载,柴窑应该是确有其事。虽然这些文献里边,对于柴窑瓷器的某些描述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地方,但可以确定的是,柴窑应该是青瓷。

    有关柴窑的消失,专家也根据相关历史文献做出了推断,他们认为,原因应该主要有两点:

    一是柴瓷的流布范围极为有限。柴荣曾规定,烧制出来的合格瓷器只允许在宫廷里使用,残次品全部当场毁掉,不准流入民间。

    二是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正是基于这一执政理念,赵匡胤登基伊始,即诏令关停耗资巨大、污染严重、破坏环保的柴窑,并遣散相关工匠人员,由此才造成了柴瓷的失传和绝迹。

    那么,这张羊皮纸里,藏着的究竟是什么呢?

    是柴窑的窑址所在,还是柴窑瓷器的秘方?

    皱了皱眉头,不管是这两个中的哪一个,只要事关柴窑,这秘密就弥足珍贵!

    陆凝霜看到李逸呆呆的看着机关盒不言不动,不由有些奇怪,

    “你这样看,能看出来什么?给我吧,我刚刚已经组合了好几个词,运气好的话,说不定一下就打开了呢!”

    李逸笑着摇了摇头,将机关盒递给陆凝霜,慢慢玩,打不开也不要紧,只要他能确定里边确实是有关柴窑的信息,那么,就算是把这个机关盒毁了也没什么!

    “黄……桥……李逸,根本就没有兵这个字啊!我再试试,赵匡胤篡位……叛变……谋反……不行,这些都是一个字都没有……”

    看到陆凝霜一边折腾,一边皱眉苦思,李逸笑道:

    “你试试后周御窑,或者是御窑秘法,官窑秘法这些词……”

    “御窑秘法?什么意思?”

    两人正在尝试,李逸的电话响了,一看,原来是任玉煌过来接他们来了。

    “走吧,先去看看那边是个什么情况,回头再慢慢折腾,反正东西在我们手里,还不是想玩多久就玩多久?”

    车行一个小时,他们赶到了距离台北差不多70公里远的宜兰香舍休闲农庄。

    看到任逍遥居然就站在农庄门口迎接,李逸微微皱起了眉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如果张栩说的没错的话,这任逍遥,恐怕不只是想让他帮忙鉴定一下画作的真伪这么简单啊!

    “时间还早,来,我带你们参观一下农庄,这里有些东西,其他地方可是不太容易见到。”

    任逍遥一看到李逸两人下车,就大笑着迎了上来,简单的寒暄几句过后,就要带他们参观农庄。

    李逸点点头,这也是应有之义,反正不管他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至迟后天就会离开台北,这个人,也就是个过客罢了。

    领着两人参观了几个地方,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