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耕也颇为自得,道:“刺史大人,您看封常清有没有点三国张飞的意思?”
冯朴连连点头,道:“真是无双猛将,不让古之张翼德!可惜现在没有铁板桥,要不然封侍卫真可一战成名了。”
顿了一下,又补充道:“不过没关系,待平了这场倭寇之乱,本官定会为封侍卫请功!”
他们这边非常满意,倭寇那边却发出了阵阵骚动。
“张飞!”
“战神!”
“唐将果然厉害!”
“这下咱们可完了”
丧气之声,不绝于耳。
良久,倭寇中才有一中年男子越众而出。
此人看年纪在四十上下,穿一身文生公子装,满脸儒雅之气,微微一躬身,道:“小王参见这位将军,不知您贵姓高名,如何称呼?”
封常清大手一摆,道:“俺叫封常清,不是什么将军,而是陈大师驾前的一个无名小卒。要打仗的话,你找俺;要谈判的话,你得找陈大师。”
言罢,他回身跑到了陈三和的近前,背对着身后不远处的千人倭寇,面色非常不情愿地单膝跪地,言语恭谨道:“启禀陈大师,末将幸不辱命。”
陈三和拂尘一摆,淡淡地道:“起来吧,猴崽子今天这事儿办的真不错,回去本大师再赏你。”
猴崽子?
我去娘的!若非我家长史大人让我配合你,信不信老子一斧头剁了你这身狗骨头?
封常清心里骂翻了天,可看了一眼官军阵营中的崔耕,忍下心头那口恶气,瓮声道:“谢陈大师,愿为陈大师效死!”
封常清站起身来,又恭恭敬敬地站到了陈三和身旁。
眼前一幕,将众倭寇都看傻了,能把如此猛将收拾地服服帖帖,能让无数大唐官军都恭恭敬敬,这无官无职的陈大师得有多高的法力?
那中年男子见着自己这边士气顿泄,也是面色惨然,长叹一声,上前躬身一礼,道:“小王参见陈大师。”
第139章 忽悠降倭寇()
陈三和为求保命,下意识地瞟了眼不远处督阵的崔耕后,又深吸一口气,竭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随后,陈三和渐渐入戏,冲倭寇头领中年男子喝道:“井底之蛙,夜郎自大!扶桑的国主才不过是一个王爷,你一个不知哪冒出来的海贼头子也敢称王?委实可笑!”
“呃是的。”那中年男子也不争辩,道:“晚生李有悔拜见陈仙师。”
“嗯,算你识相!你这不知死活的倭奴!”
突地,陈三和猛然变色,大喝一声道:“你知道不知道,如今自己已经大祸临头,命不久矣!”
崔耕在后面险些笑出声来,敢情这位陈大师忽悠谁都这一套啊。
不过,同样的话在不同的人听起来,就完全不一样。
崔耕先入为主地认为眼前之人是“陈大骗子”,当然会不以为意。但李有悔早就把陈三和当成了在世高人,甚至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乃至五大咒术的传说,在沿海一带都是耳熟能详。
听罢,李有悔异常谦恭道:“弟子当然知道,得罪了陈大师,就会惹来一场大难。不过据我所知,您不是与唐军为敌吗?怎么反助唐军了呢?”
娘的!这事连倭寇都知道?
陈三和心里一愣,武良驹你也太废物了吧,这么要命的事儿都弄得众人皆知?我跟你合作,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陈三和心中骂了无数三字经。
不过,他脸色依旧,理直气壮地说道:“贫道一直都是顺天应人,相助官军,当初不过是与武良驹虚与委蛇罢了。若非贫道一向身正道直,又怎么会有瑞兽主动来投?”
秦礼与师父配合得相当默契,不待他暗示,已经把长颈鹿牵了过来,道:“此乃瑞兽麒麟,尔等扶桑蛮夷见了,还不快快参拜!”
“麒麟,真是麒麟啊!”
“看来陈大师果然法力无边!”
“大唐果然天朝上邦呐,连瑞兽麒麟都能亲眼目睹!”
“临死前能看到麒麟,这辈子不枉我们飘洋渡海来大唐了!”
一时间,倭寇发出了阵阵骚动。
对倭寇的表现,陈三和看在眼里,心念一动,为了再加一把火,又指了指自己身边的封常清道:“李有悔,知道贫道旁边这个人是谁吗?”
“呃似乎这位将军自称封常清?”
“你这话只对了一半。”陈三和拂尘一摆,忽悠道:“他的前身乃是玉帝驾前的托塔李天王,只因一时不慎犯了天条,被打落凡尘。所以,李天王就跟在贫道身边积攒功德,以便重返仙界。”
说完,他细瞅了眼李有悔的神色,貌似没什么异样,便厉声喝道:“托塔李天王都归顺了贫道,莫非你们这帮扶桑人比他还厉害?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作为回应,崔耕这边的官军阵营纷纷呼应爆喝:“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学习别人,一般的做法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过扶桑人不同。
人家的民族性格是“囫囵吞枣,照抄全搬。”
被大唐打败之后,扶桑人就全方位的学习大唐,不管好的坏的一概接收。一千多年后,被“黑船”敲开了国门,他们就****,乃至有了“脱亚入欧”的打算。
所以,这帮倭寇对天朝上国的鬼神传说历来就是崇仰,什么麒麟、托塔李天王乃至陈三和的五大咒术,全部信服无比,没有丝毫怀疑。
再说了,就封常清这块头,这份勇悍之气,跟托塔李天王的多契合啊,不由得倭奴们不信。
众倭寇面面相觑,士气大跌。
李有悔见状眉头微皱,他知道自己今天要想指挥手下千人倭寇与唐军对仗,真刀真枪的干一回合,恐怕是难了。
李有悔虽也信中原大唐的鬼神之说,但还没到手底下那帮倭奴们愚昧盲信的地步,好歹是个头领,理智还是有的。
此时手下千人已被所谓的陈大师迷惑得差不多了,要想硬干肯定是不行了,唯有求和了,随即好言道:“陈大师所言甚是,刀兵相接,死伤无数,必会有伤天和!要不咱们谈谈?如果能放我等过去,一切都好商量,比如这次我等抢了不少财物”
陈三和一听李有悔也说什么“有伤天和”,就知道崔耕交代地这项差事办妥了,又再加一把火,遂疾言厉色寸土必争道:“谈谈?你一个扶桑人,也配跟本大师谈判?真是自不量力!徒儿,显显咱们的仙家本事!”
“是!”
王元又把那个红绸子包裹的物事拿了出来,又拿出一个火折子,用力一吹,火苗升起,把红绸子引燃。
待多余的红绸子快点完了,他猛然间把那团物事往前一扔!
顿时,光华一闪,赛过闪电!
随着低沉的“轰隆”声,又有一股浓烟腾起,笼罩了三丈方圆!
王元得意叫嚣道:“这就是我家师尊的第五大咒术,招唤雷霆。可惜我功力尚浅,还要借助外物。但是,我师父不同,他老人家法力高深,可随手发雷,威力无匹。尔等真要负隅顽抗,被师尊全部霹死吗?”
闪电!
浓烟!
还有刺鼻的气味!
谁见过这个,听都没听说过啊!
在倭寇们看来,这陈大师的召唤雷霆之术,威力看似甚小,但光这架势分毫不比天上的雷电差了。这真是神仙手段,凡人岂可挑衅?
倭寇们各个心有余悸,纷纷看向了李有悔。
此时,战意全无,士气全废,唯有胆战心惊的怵意。
见此,崔耕趁机高声呼道:“古有明训,杀俘不祥。只要你等主动归降,我天朝上邦乃是仁义之邦,绝不会妄加屠戮。尔等还犹豫什么?”
长颈鹿、托塔李天王、雷霆,三管齐下,再加上李有悔眼见着自己手下千人倭寇面有惧意,不愿再战。他本就不是什么英主,顿时再难坚持,推金山倒玉柱,跪倒在地大喊:“我等愿降!”
一时间,倭寇山呼海啸般齐齐跪地,高呼愿降。
崔耕这才长松了一口气,命令府兵们把这些倭寇的盔甲扒下来,再用绳子捆起。
至于说绳子不够?没关系,倭寇们不是都穿着兜裆布吗?把兜裆布都扯下来不就成了?
功夫不大,所有倭寇都被扒光,然后再捆上。
不少倭寇大叫着士可杀不可辱,封常清走上前去,连砍了几个脑袋,就没人敢炸刺了。
宋根海不屑地道:“切!你们懂什么?这叫事急从权。谁稀罕看你们那副丑态?哼,裤裆里那玩意儿就这么点儿小,怪不得满足不了扶桑娘们儿,要我们唐人代劳借种呢?”
“哈哈哈”
在场大都是厮杀汉,顿时笑成了一团!
陈三和见气氛甚好,趁机上前表功,道:“崔长史,您看小的这次的表现怎么样?尤其是最后一下,叫掌心雷。不是小的吹牛,天下能用出这一招的,除了贫道和两个徒弟,就没别人了。”
“你可拉倒吧,别吹牛逼了,行不?”崔耕摆了摆手,不屑道:“那不过是道士们炼丹的伏火而已,你真以为本官跟那帮倭奴一样好糊弄?硫磺硝石木炭,一混就是,给谁都能用。”
虽然崔耕说的轻描淡写,但是他知道陈三和还是很了不起的。
红绸子包裹的物事就是火药。
火药的雏形产生于春秋年间,到了现在,基本上已经与后来的黑火药配方差不多了,只是比例不对。
不过,如今火药既没用在烟花爆竹上,又未用在军事上,而是用于炼丹。
道士这个职业自从诞生以来,就以炼制出长生不老丹为最高目标。他们经常把硫磺、砒霜、水银等等剧毒之物混合在一起,炼成“仙丹”。
结果自然是谁吃谁死,因此而死的皇帝都有不少。
好好的仙丹,怎么吃了就死呢?道士们经过仔细研究,发明了一个理论:不是仙丹不好,是太好了,药性太强,太过猛烈,普通人经受不住。
所以,道士们就开始研究各种减弱药性的法子。
其中一种方法就是“伏火”,也就是火药。
伏就是降伏的意思,他们认为,火药能如此剧烈的燃烧,肯定能把仙丹中的药性减弱。
歪打正着,火药把“仙丹”中一些有害物质都烧没了,道士们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所以,现在会炼制“伏火”的道士相当不少。
但也只有陈三和这个聪明人,脑洞大开,用火药来装神弄鬼。
这是个人才啊!
随口敲打了几句后,崔耕又给了一个甜枣,道:“你老小子虽然当了海盗,不过是招摇撞骗而已,并无大恶。今天又立下了平匪的大功,本官定当上书为你开脱。”
冯朴也心情甚好,勉励了陈三和几句,并且旁敲侧击地问他是不是真有什么法力。
陈三和闻言顿时面色一肃,又要入戏再想装逼扮神棍,被崔耕狠狠一眼瞪了回去。
冯朴不禁大失所望。
正在这时,远方又是一阵马挂鸾铃声响,有七八十名骑兵飞奔而来。
为首一人,三十来岁,相貌周正,双目有身,身穿一身浅绿色官袍威风凛凛,正是泉州录事参军沈拓!
说来也怪,冲杀在最前线的沈拓,丝毫不显狼狈之象。倒是在后方督战的老冯朴,好像被无数大汉**了似的。
要不是倭寇就在眼前,崔耕都要怀疑冯朴真的是在演戏了。现在看来,只能解释人家沈拓手底下真不含糊,不愧是得武则天看重的武举人。
远远望见周军,沈拓赶紧传令下马,紧跑几步来到冯朴的近前,抱拳拜道:“卑职虽见倭寇离城,但唯恐有诈,不敢追击,故而来迟一步,还请冯刺史治罪!”
“沈参军言重了。”冯朴以手相搀,温言道:“要是没有沈参军,本官可保不住泉州城,沈参军不但无罪反而有功。再说了,这倭寇也没把老夫怎么样嘛,你看看,他们都已经被崔长史一网成擒了。”
对于倭寇们的战力,沈拓还是非常了解的,他惊讶道:“崔长史究竟是怎么办到的?呃卑职不是挑刺儿,实在是此事着实有些匪夷所思。”
“这事不忙说。”冯朴摆了摆手,满脸紧张地道:“泉州城里一切都好吧?那武良驹现在怎么样了?”
第140章 沈拓很牛()
一听冯朴问询起武良驹来,沈拓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涩涩道:“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
“倭寇们撤得快,泉州城没啥损失。”
“坏消息呢?”
沈拓咽了口唾沫,用尽量和缓地语气道:“老刺史您可要冷静些,武良驹他他死了!”
咯儿
老冯同志干净利落地晕了过去!
王良见机地快,赶紧把他扶住,众人就地取材,给他铺了张软床。
崔耕的表现比冯朴好点,尽管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还是怀着侥幸之心,问道:“武良驹怎么就死了呢?沈参军你确定看清楚了?就不能再抢救一下?”
沈拓苦笑道:“武良驹被倭寇们砍成了一堆肉酱,都能做扁食了。崔长史见多识广,知道哪家大夫有这通天手段?”
“呃既然不能辨出真面目,那会不会有人给武良驹替死?”崔耕又质疑道。
见沈拓用看白痴一般的眼光看着自己,崔耕自己也泄了气了,摇头自己给了自己一个解释,自顾道:“唉,当我没说。就武良驹这德行,谁肯给他替死?而且光天化日,人家倭寇也不是瞎子。咦不对?”
崔耕忽然发现,今天沈拓的状态很不对头。
擅于在平凡中发现端倪细节,一向是崔耕的长处。
在他的印象里,沈拓这家伙向来墨守陈规,对上司素来毕恭毕敬,谨小慎微;对手下人却是不假辞色,爱装大尾巴狼。
他怎么今天就转了性了?先是跟冯朴卖了个小关子,现在跟自己说话也完全是平辈论交的口吻?
崔耕试探道:“沈参军今天看起来心情不错啊,武良驹突遭横死,整个泉州官场势必要大地震呐,莫不是沈大人有什么独善其身之法?”
“独善其身?”沈拓再次苦笑,不过没有正面回答崔耕的试探。
他反而是转移话题地问了一句:“崔长史可知原泉州长史宋廉宋大人去哪了?”
格老子的,我上哪儿知道去?
崔耕暗里翻了翻白眼,两个月前自己初到泉州城的时候,宋廉就不见了踪影,换防的军令还是沈拓代传的。
猛地,他想起当日自己也问过郭恪这个问题,当时郭恪好像模棱两可的说过一嘴。
当即,他依样画葫芦地搬学着郭恪的话,说道:“可是跟宋大人的座师有关?”
“诶?崔长史的消息还挺灵通的啊。”
沈拓颇为意外地看了崔耕一眼,继续道:“宋长史的座师正是麟台阁侍郎裴望,因为反对陛下登基大鼎,被开刀问斩了。宋大人虽说没有上书反对陛下登基,却也因为他座师裴望之事被牵连,丢官罢了职。你说宋长史这算不算遭了无妄之灾?”
原来如此!
崔耕又追问道:“宋长史的事儿,跟沈参军也有关系?”
“关系也算有,因为宋长史被罢了职,让沈某捡了个便宜!”
沈拓略微点了一下头,道:“按说用不了多久,吏部就会有公文下来,由本官接任泉州府长史一职。不过,本官想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想说人这一辈子啊,刚才还繁花似锦,说不定眨眼间遭了无妄之灾,万事还是随遇而安为好,着急也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