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苍天在上,厚土在下;神鬼凄凄,蒹蕸苍苍。后世子孙,别无它物,唯以牺牲,以告先祖。”

    “一告华夏上下千年,炎黄子孙多灾多难;二告华夏血脉延续至今,屡遭胡乱;三告辽东十万健儿为民捐躯,战死沙场,埋骨他乡;四告千百万同胞百姓,尽遭羯胡屠戮;五告华夏原为礼仪之邦,然衣冠典籍今何在?”

    倾诉完衷肠,卫朔缓缓站起身来,擦去眼角泪水,为炎黄二祖续上燃香,沉声道:“羯胡白虏,或高鼻、深目,或碧眼金发,率兽食人,茹毛饮血,乃无伦无礼之蛮夷尔。慕我华夏文明,移居中原,本当守法度、遵德化,却狼子野心趁华夏内争而窃据中原,盗我神器,视中原夏民为猪豚,肆意残害腥膻华夏,视华夏子民犬豕牛马之不若。”

    “宗庙瞬息丘墟,生灵流离涂炭,万民侧目,莫可谁何?”

    “今天道循环,正义当行,天下奋起,四方猛烈,天下豪雄,力战于腥。”

    “不肖子孙朔,今在炎黄二祖灵前发誓,华夏与羯胡此仇不共戴天!今生今世,朔将不择手段,即使遗臭万年也必杀光所有羯胡叛逆,献逆酋全族首级于二祖灵前,以祭二祖在天之灵!此心,天地可鉴,日月可明!”

    “晋燕王、大司马卫朔传令辽东各州郡县,凡高鼻、深目或碧眼金者一律缉拿,验明其身,定析其罪,论轻重而惩,四方蛮夷敢称兵仗者,斩!”

    随着一声令下,包括石勒在内的数百名羯胡贵族、将领以及数十名汉奸被辽东士卒台上祭台一一受刑。

    不一会儿祭台上便响起震天的惨嚎声,前来的观礼的各使节吓得面色苍白,无不对辽东上下充满畏惧。(未完待续。)

第586章 给藩属国立规矩

    伴随着石勒、石虎等羯胡贵族被拉上祭台受刑,标志着辽东对羯胡完成了最后一轮清算,前后加在一起大约有近百十万羯胡被直接坑杀。

    至此,除了夔安带着万余羯胡余孽躲在江东苟延残喘外,华夏大地再也没有一个羯胡存在,曾经在中原耀武扬威的羯胡变成了历史名词。

    “丞相大人,你说燕王搞这一套是什么意思?”成汉使者李寿问道。

    成汉丞相范贲满脸忧虑道:“辽东这是在向四方蛮夷示威,燕王通过灭族羯胡,正式向四方蛮夷发出警告,再有戕害晋民之举,羯胡下场就是他们的榜样。”

    “不过,我想燕王应该还有其他布局,只是我们一时猜不透罢了。”

    闻言李寿心有余悸地点点头,现在想想刚刚在祭台上受刑的石勒,他忽然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同时也为成汉有叔父李雄这样的仁君在位感到庆幸。

    辽东到底有何意图?这恐怕是现场各方使节共同的疑惑,要说只为了威慑众人,辽东也用如此大费周章,只需将石勒首级传首天下,就能达到同样效果。

    然而自七月中旬当河北大势底定之际,各方就接到了辽东邀请,要求参加祭祀大典。

    消息传出,成汉、高句丽、南洋属国、漠南诸胡、柔然、敕勒等各方势力纷纷派出使节前往辽东。

    作为两年前来过辽东的范贲,再次充当了成汉使者,只是这一次陪他前来的人变成了李家第二代代表人物李寿,也是李骧的儿子。

    李寿是第一次到辽东,沿途所见之繁华是他平生仅见,让他不得不为辽东富庶而震惊。

    更重要的是李寿从辽东百姓身上感受到了勃勃生机与活力,这与其他地方死气沉沉的百姓完全不同。李寿甚至从辽东百姓身上看到一股可以毁天灭地的庞大力量,而今掌握这股力量的赫然是威震天下的大司马。

    就在李寿、范贲二人心思乱转时,忽然接到了大司马请诸位使节赴宴的请柬。范贲二人不敢耽搁,立即坐上马车前往宴席地点。等他们抵达之后,才发现现场已经来了很多人,包括高句丽在内的各国使节均在场。

    不少人趁着尚未开席的间隙,纷纷交头接耳,一时间大厅上闹哄哄的如同菜市场。

    范贲、李寿坐在左侧靠近主位的位置上,在其左边坐着的是来自漠南诸胡的首领以及南洋各属国使臣,而高句丽、柔然、敕勒等使节则坐在他们右手边。

    看到这一幕范贲顿时了然,在辽东人眼中,成汉这个盟友显然比不上已是辽东臣属的漠南诸胡,但又比高句丽、柔然、敕勒等与辽东有矛盾的势力显得亲密。其实说白了,成汉的地位在辽东有点儿不上不下。

    范贲四下观察了一会儿,最终将目光落在了对面江东使者郗鉴身上。原本宣布过圣旨后郗鉴打算返回江东,但后来得知大司马邀请各方观礼祭祀大典,他便有自作主张留在了辽东。

    郗鉴虽然还是那么俊朗优雅,但面上的憔悴却怎么也遮掩不住,显然这两年来为了帮助司马睿父子对付王敦,费了他不少心思。

    在范贲上下打量郗鉴的同时,郗鉴也在观察成汉使节。成汉与江东之间矛盾重重,数年前双方还曾因领土纠纷大战不休,结果江东大败亏输,将梓潼、巴西两郡拱手让与成汉。

    如今看到成汉使者堂而皇之坐在宴席上,郗鉴心中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他并未天真的认为大司马会对晋室忠诚,世家中部分有志之士早就看得分明,将来大司马一定会取晋室而代之。

    为了防止辽东篡夺晋室江山,郗鉴原本想着先借助辽东灭掉王敦,然后再联合另一弱势势力——成汉,如此便又回到当年东吴、蜀汉共抗曹魏的局面。

    如果将辽东比作魏国,那么成汉就是蜀汉,而蜗居江南的东晋显然则是东吴。

    可惜当郗鉴看到成汉使节受到辽东礼遇,他便对未来联合成汉充满悲观。

    作为弱势一方,江东只有与成汉联合,未来才有望抵抗辽东。

    众多使节等了一会儿,终于看到卫朔在裴嶷、高瞻、莫含、温峤等陪同下出现,他缓缓走向主位,沿途不断与相熟之人点头示意。

    “参见燕王!”

    “诸位请起!”

    卫朔先四下扫视过众位使节一眼,朗声道:“此次邀请诸位到辽东,除了要参加祭祀大典外,最重要的是辽东要调整与诸位的关系。”

    “以往辽东精力全都放在了消灭胡虏、平定叛乱之上,对诸多附属势力关照不周,基本上还是延续传统的朝贡制度。不能说朝贡制度不好,而是这种制度经过数百年发展后,于当今有些不合时宜,需要进行调整。”

    “哪不知燕王打算作何调整?”

    “漠南诸胡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藩属国,他们基本上算是半个辽东人,而成汉作为华夏固有领土的一部分,也不应被列为藩属国。因此,辽东此次调整对外关系,主要是针对漠北柔然、敕勒、东北高句丽、南洋诸国。”

    “作为华夏藩属国,尔等承担藩属国的责任与义务,其一便是各国主、首领继任必须得到大晋册封与承认,不然就是非法的,华夏有权进行撤换或征讨。”

    “其二,各国市场必须对大晋完全开放,不得无辜刁难、迫害大晋商人,否则就是对大晋的挑衅,将遭到大晋报复。”

    “其三,为了加强大晋与各藩属国的联系,将在各藩属国内设置驿馆,所驻使节为大晋全权代表,有权代表大晋处置藩属国内部事务。”

    “其四,每五年各藩属国需向大晋进贡一次,以彰显宗主国的地位。”

    “其五,……”

    听着卫朔在那儿念着《大晋与众藩属国管理条例》,各地使节纷纷脸色大变,从《条例》中众人看出辽东将改变以往对藩属国的粗放式管理。如果真按照《条例》执行下去,各藩属国除了完全依附大晋存在外,几乎没有任何自主。

    “敢问大司马,辽东推行这个所谓的《条例》是不是要求所有藩属国遵守?”

    “当然不是,你们有权选择不遵守。”

    “真的?”众使节顿时松了一口气。

    卫朔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回答:“不过,某要提醒一下诸位,凡是不愿遵守《条例》的势力将不再是大晋藩属国,大晋对尔等没有任何约束力。作为与大晋对等势力,你们可以任意在自己地盘称王称霸。”

    “但这一切美好幻想就是看尔等挡不挡得住辽东军进攻,忘了告诉诸位一件事。从今年开始辽东将对各地势力进行梳理,任何不愿臣服大晋的势力都将被辽东扫灭。”

    “这……这欺人太甚!”

    “辽东也太霸道了!”

    卫朔话音刚落,现场顿时一片哗然。不少使节纷纷指责辽东霸道,尤其来自漠北的诸胡使节,更是忿忿不平,原本以为此次来到中原,会像以往那样得到大量赏赐的好处,可谁知不但好处没捞到,却还要接受一些条条框框。

    “看来来自柔然、敕勒的两位使节不愿意接受辽东条件,没关系!等宴席结束之后,尔等就可以离开了,回去之后不要忘了告诉你家大汗,从今天开始你我双方将进入战争状态。”

    “什么?!”

    两位使节傻眼了,他们没想到卫朔会直接对漠北宣布开战。在漠南诸胡已被辽东完全掌控的情况下,漠北柔然、敕勒哪里是辽东对手?不然,他们也不会巴巴跑到辽东来参加什么大典。(未完待续。)

第587章 劝进风起

    随着燕王亲口对漠北宣战,极大地震慑了众藩属国使节,众使节纷纷表示愿意与大晋签署新的条约。

    当大司马卫朔在洛阳祭祀炎黄二祖,并宴请诸多藩属国使臣的消息传至江东时,又引起不小风波。

    江东世家除了对卫朔的残暴感到惊惧外,更多的则是指责其越权僭越,认为他没资格代天子祭祀炎黄二祖,更没资格修改与藩属国关系。

    甚至有不少世家子弟据此认为卫朔即将开基建国,上书天子要求收回其燕王封号。

    其实在辽东内部有更多人早盼着卫朔上位,就在大典结束后不过数日,北地境内突然刮起一股疯狂的劝进风潮,各地刺史、都督、郡守、守备等纷纷上书请求大司马登基称号。

    面对突如其来的风潮,辽东上下突然变得躁动起来,各方围绕着劝进一事纷争不断。

    原本卫朔打算来个冷处理,但没想到他小觑了众人试图拥他上位的决心。

    “主公,莫长史、高军师求见。”

    “嗯?”

    一听两位心腹重臣同时到府上拜访,卫朔不由地便是一愣,眉头立马皱了起来。

    很明显莫、高二人此时来拜访,十有**与最近刮起的劝进之风有关。

    当然了,想从卫朔口中打探风声的人绝不止莫含、高瞻两个人,但是有资格亲自到卫朔面前来求证的人,却又寥寥无几,然莫、高两人恰恰是其中之一。

    自古以来,拥立、从龙都是下面人最热衷夺取的功劳。但凡拥立从龙者,事成之后无不富贵至极。尤其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拥立这件事不但风险小且回报丰厚,是低投入、高回报的最佳投资选择。

    晋室自永嘉之乱弃民于北地,便丧失了民心,而今更是偏居一隅,失去了领袖天下的资格与实力。相反辽东在卫朔的统领下,终结了永嘉以来愈演愈烈的胡患,被北地百姓视为看护华夏的保护神。

    与毫无作为的晋室相比,辽东更具备新王朝的**生机,而卫朔显然比日薄西山的司马睿更适合成为天下至尊。

    在辽东只要是有政治野心者,无不在谋划着要夺这等拥立之大功,甚至连莫含、高瞻等心腹高层也起了同样心思。

    只是众人却不知,眼下这股风波却与卫朔所谋背道而驰。如今他正满腹愁肠,在思索该如何说服心腹幕僚,而又不伤了一众心腹手下的效忠之心。

    “拜见主公。”在燕王府后院书房中,高瞻、莫含相对而坐,原本在百无聊赖地喝着茶水,直到卫朔出现两人才忙不迭起身见礼。

    “两位先生不必多礼,快快请坐!”

    “谢主公。”

    高、莫齐声谢了一声,便各自落了座。但两人都没急着开口说话,而是目光迥异地盯着卫朔。其中莫含眼满是毫不掩饰的期盼、激动之情,而高瞻眼神中虽有些闪烁,可大体上还是期盼居多。

    由此可看出,辽东境内寒门与世家两股势力对待劝进的态度。寒门自不必多说,他们能在辽东出头,多亏了卫朔大力提拔、扶持,尤其得益于科举制的推出,让寒门士子有了向上晋升的门路。

    可以说寒门士子一身干系、富贵荣华全都系于卫朔一身,只有卫朔的地位越高,掌握的权势越大,寒门士子的前途才会越来越好。故而辽东寒门对劝进一事最为上心,也是此次刮起风潮的主要推动者。

    与坚定支持者寒门相比,世家的态度就有些模棱两可了。

    一方面各世家明知卫朔已占据了大势,不得不选择屈从;另一方面由于卫朔对待世家持打压态度,让各地世家从内心深处不怎么愿意支持卫朔登上至尊之位。毕竟一旦卫朔上位了,世家恐怕永无翻身之日。

    “两位先生联袂而来,想必有什么重要事要讲。请二位先生直言,朔洗耳恭听便是。”

    “主公,自永嘉以来,胡虏作乱中原,天下陷入动乱之中,无数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唯主公据辽东、振兵旅、兴工商,而后复中原、灭胡虏,立下不世之功。”

    “而晋室弃汉民于北地,已失去领袖华夏之资格。自古帝王之位当有德者居之,而主公才德兼备,当据大位统摄天下万民,臣愿拼死助主公一臂之力。”

    莫含是四巨头中唯一一个出身寒门的人,也是对劝进一事最为积极的高层,他一上来就坚定表明了支持卫朔脱离晋室上位的态度。

    “景前对此有什么看法?”卫朔没有回应莫含,反而不动声色地询问对面的高瞻。

    “主公,臣与莫长史有不同看法,从未来趋势看主公取代晋室无可避免,但臣以为眼下时机未至,不可贸然行事。”

    “什么时机未至?我看你是胆小怕事才对!”莫含嘴角一撇,忍不住当面发了几句牢骚。

    看到这一幕,卫朔心中一动,看来在‘劝进’这事上莫含与高瞻之间有了分歧,要不然莫含也不会公然表达不满。

    高瞻不管莫含的冷嘲热讽,起身望着卫朔郑重道:“主公,臣并非反对您继承大位。环顾当今,舍燕王殿下,更有何人可堪负起天下万民之重任?故而臣以为在未来主公取代晋室乃大势所趋,这一点是确认无疑的,但臣认为眼下绝非主公上位的最佳时机。”

    这是高瞻首次公开明确表示支持卫朔取代晋室,至此莫含紧绷着脸才渐渐松弛下来。说起来他与高瞻、温峤等世家官员的矛盾便集中于此,世家对支持卫朔上位一事总是遮遮掩掩,不像寒门早早亮明了态度。

    “主公,辽东需要时间来消化、吸收新收复的地盘,除此之外,在西南尚有一个胡族割据势力未被消灭。”

    “景前指的是成汉吗?”

    “没错,就是成汉。成汉看似弱小,但因国内政治基本清明,又有李雄这样的仁君在位,实力绝不容小觑。”

    “取成汉与主公上位有什么关系?”不要说莫含有点儿摸不着头脑,连卫朔同样疑惑不解。

    “眼下成汉、江左、辽东三足鼎立,辽东联合其中任何一方都足以灭掉第三方,相反成汉与江东合流同样有实力与辽东抗衡。因此为了保证未来灭成汉计划顺利,辽东暂时需要江东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