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 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位,刚刚接到江东急报,刚过完年,天子就下旨戴渊、刘隗、郗鉴等人整顿兵马,以防不测。”

    卫朔语气中平静,却难掩心中焦急,他十分清楚,此时江东局势已非常紧张。

    经过数年准备,王敦已做好了完全准备,再加上各种外在因素影响,其发动叛乱几乎不可避免。

    而江东一旦陷入内乱,将彻底失去对羯胡的牵制作用,会对辽东筹谋已久的南征大计产生不利影响。

    历史上王敦发动叛乱几乎一路畅通无阻攻入石头城,逼得天子司马睿不得不脱戎衣,易朝服向王敦求和。而王敦在除掉周顗、刁协、戴渊三个死对头之后,彻底掌控了朝堂大权,

    “主公,如此说来江东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内乱?”问完裴嶷眉头紧皱,显然他不希望江左此时出现动乱。

    其实不光是裴嶷,辽东上下没有一人愿意看到江左内乱,但是很显然这次辽东已无力阻止江左内乱。

    “嗯,从目前掌握的情报看,江东内乱已不可避免。天子、王敦身体都出了问题,二人都希望尽快解决掉对方。”

    “可恶!江东那帮废物出了添乱还能做什么?”莫含愤愤不平道。

    “主公,其实即便没有江左牵制,辽东依然有能力解决羯胡,只是付出的代价大一些罢了。”

    “话虽如此,明明可以以最小代价拿下中原,最后却偏偏因一场不必要的内乱而多损失了数万兵马。主公说的一点儿都没错,江东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好了,大家不要抱怨了!”

    卫朔摆摆手止住了众人对江东的声讨,沉吟片刻道:“诸位,既然江东内乱不可避免,那就不能指望江左能牵制多少羯胡兵力,看来还是要辽东自己面对百十万羯胡大军。”

    “眼下羯胡在冀州驻有大军三十万,在兖徐豫三州驻有军队十万,其余近七十万主力则集中在襄国城。”

    “从羯胡大军分布就可看出,他们显然将辽东列为头等大敌,在河北一线驻有重兵集团,就是为了防备我辽东。”

    “此次,为了对付羯胡百万大军,辽东将调集五十万大军出征,从幽州、司并、青州三个方向发动进攻。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羯胡分割包围在河北、中原、淮南,并各个击破。”

    “对了,张宾那边做好准备没有?”

    说到最后,卫朔又想起了张宾。两年来,张宾暗中为辽东提供了无数情报,可以说石勒的一举一动都在辽东掌握之中。甚至辽东为何会对襄国兵力分布如此熟悉,与张宾提供的情报密不可分。

    “回主公,张孟孙眼下已秘密发展了不少人,只要时机成熟就将投靠我们辽东。”

    “南征羯胡要好好利用好张孟孙这张牌,他一人可敌十万大军。”

    卫朔对张宾十分看重,他非常清楚,辽东若想以最小的代价攻取中原,就必须得依靠张宾出力。

    而张宾自知此战之后必死无疑,因此为了家族考虑他也是豁出去了,大肆向辽东出卖羯胡秘密。

    “我要再次提醒一下诸位,南征大战关系到驱胡大业能否以竟全功,希望大家都重视起来。自永嘉以来,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各部胡人相继入寇中原,害我数百万黎民死于非命。”

    “我辽东自起兵以来,便以收复河山、驱除胡虏为己任,其中匈奴、鲜卑已为曾经犯下的罪愆付出代价。唯有罪孽最深的羯胡尚在中原活得有滋有味儿,这一次辽东一定要杀光所有羯胡,为邺城、洛阳数十万百姓报仇雪恨。”

    听着卫朔让人寒彻入骨的话,在场众人忍不住打了个冷战。在之前几场大战中,大司马卫朔很少公开表示要灭绝胡虏,眼前是唯一一次。可见羯胡在卫朔心中已不再是可争取归化的对象,是整个民族的生死仇敌。(未完待续。)

第532章 襄国的变化

    自进入永昌元年,辽东便暗中抓紧时间布置出兵讨伐石勒的事宜,可对外却仍装出一副天下无事的样子。

    除了以训练的名义将各攻击部队悄悄调至前线外,粮草、军械亦在源源不断往各地囤积。

    为了防备不被石勒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辽东不得不利用夜幕进行部队调动,为此大大影响到备战任务进展。可是为了保证取得战役胜利,也只能如此。

    与此同时,卫朔多次在报纸上公开表示支持天子,让外界以为辽东关注的重点依然是江东。

    但是辽东这些伎俩瞒过一般人还行,想要骗过精明的石勒却有点儿困难。

    最近两年辽东军没有对外扩张,让不少羯胡都放松了警惕,唯有石勒却始终对辽东抱有深深警惕。

    眼下正是隆冬时节,在石勒统治下的襄国城内外,是一副白雪皑皑的样子。

    由于多年来冀州不曾燃起战火,再加上石勒、张宾的确用心治理地方,倒也让襄国出现难得的兴旺之象。

    其实在石勒立足襄国之前,根本就不懂得经营地方,其打仗所需军粮除一部分自给以外,大多数皆靠抢掠而来。

    待石勒占据襄国,得到张宾等汉族精英辅佐之后,才改变了以往强盗式打仗风格,渐渐懂得进行了农业生产。

    甚至石勒还任命了右常侍霍浩为“劝课大夫”,与他人一起“循行州郡,核定户籍,劝课农桑”。

    如此经过数年努力,石勒治下农业生产虽然还比不了辽东,但也算小有成绩。

    眼前的襄国城已不复刚占据时的破败,石勒耗费巨资在原有赵都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和扩建。不但按周礼建宗庙社稷灵台,还营造东西官署,历数年方完成了城池建设。

    当襄国城完成建设之后,石勒就将自己的族人全都搬迁到城内居住,让襄国城内的羯胡人一度高达三十万之多。

    再加上其他胡虏,整座城市已完全被胡人占据,其中留在城内的晋民尚不足十万人。

    襄国除了胡虏众多外,另一个明显不属于华夏的象征便是城内寺院众多,这显然是佛图澄的功劳。

    佛图澄靠着神秘的神通手段,嬴得了石勒信任,被其当国师供养,于是襄国和邺城两地佛寺骤增,和尚云集。

    当今襄国繁华如斯,生活着好几十万人口,包括汉、羯、匈奴、鲜卑、氐、羌等各族人,甚至在大街上还能见到深目高鼻卷头发并拉着骆驼的康居商人。

    积雪覆盖在修葺一新的街道与城池上,因为刚过完春节之故,街道上行人明显比以往多了一些,若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多数民众行走方向赫然是城内最大的寺庙。

    石勒没有因佛图澄北上辽东而迁怒于佛教,反而在张宾的建议下,重新招揽了新的僧人,以取信于佛教信徒。并不是石勒宽宏大量,而是因为羯族大部分人都信仰了佛教,若石勒敢强行压制佛教,很有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动乱。

    但不管怎样,两年来,经过石勒不断努力,襄国实力有所增加,并走出青州之败的阴影,各地民生逐渐得到恢复。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当地商旅较少,大多数商队更多的选择了去长安、晋阳或者蓟城等辽东治下进行交易。

    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石勒通过减少赋税,赈济灾民,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襄国城内汉胡之间的对立,甚至还有不少数典忘祖之辈为石勒歌功颂德,称其为乱世英主。

    此刻,在襄国城主干道旁的一家酒楼上,两名客人正凭窗而坐。其中一个是汉人儒生打扮,其头发已花白,虽然眼睛看起来炯炯有神,但神色之间难掩疲惫,在汉人儒生对面则是个深目高鼻的胡虏。

    两个人盯着窗外街景看个不停,其中汉人儒生看着街道上来往寥寥的商旅,叹息一声道:“主公,自辽东崛起使得每年来往襄国、邺城两地的商队锐减不少,这个月的税收恐怕又要下降不少,都是宾无能,无力为主公分忧。”

    这个汉人儒生非是旁人,正是石勒麾下的谋主——张宾张孟孙。

    而坐在其对面的中年胡人,则正是大名鼎鼎的中原霸主——羯胡石勒。

    近年来随着辽东商业逐渐繁荣,再加上辽东对襄国的刻意封锁,导致进入襄国的商旅日益减少,让羯胡征收的税赋大幅度减少,大大影响到襄国财政收入。

    面对襄国商旅不兴,连张宾、夔安、程遐等大才都束手无策,石勒自然也无能为力,只能一边看着冷冷清清的街道愁眉不展,一边对辽东暗骂不已。

    石勒望着张宾几乎快要完全变白的头发和那一脸的疲倦之色,不禁有些心疼道:“孟孙,你千万要保重自己身体啊!我襄国大业可不能没有先生的保驾护航。”

    石勒的眼前总是一幕幕回放着张宾协助他建立霸业的情景:从张宾提剑军门大呼请见开始来投奔,期初未受到重视,到屡次建议百发百中而成为石勒智囊团的谋主。真是“机不虚发,算无遗策”。

    毫不夸张地说,成就石勒基业的奠基人,张宾的功劳是最大的。

    历史上张宾真是对石勒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担任右长史、大执法,封濮阳侯之后,他官高爵显,位冠僚首,却又时时处处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始终保持低调,从不拉帮结派,在朝堂则直言敢谏,言必有中。

    看着石勒真心关心自己的样子,要说张宾不感动绝不可能,有那么一瞬间他差点儿要对石勒和盘托出。好在关键时刻理智战胜了感情,走到今天这一步,石勒无法回头,张宾又何尝不是呢?

    “臣多谢主公关心,唉,若是不能解决商旅问题,襄国与辽东之间差距会越来越大。”

    石勒突然颓废道:“莫非天命真不在勒?自卫朔崛起辽东,我襄国便处处不利,不但在军事上被辽东死死压制,眼下更是连民生发展上也远远落后于辽东,日后辽东军一旦倾力南下,襄国拿什么来抵抗?”

    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羯族王者,此时脸上浮现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态。每当石勒想起是自己大意放弃幽州,给了卫朔崛起的机会,悔恨就会充满全身,痛彻心扉。

    但石勒毕竟是一代枭雄,不过一会儿功夫便将颓废、伤感全都驱散,重新又变成那个人人畏惧的羯胡王者。

    “近来辽东平静的有些诡异,我总是担心辽东会突然发动袭击。襄国虽然在河北一线布置了三十万大军,但我这心里总是感到不安,若是能再抽调些兵力到冀州一线就好了。”

    张宾闻言,心中一动道:“主公不必懊恼,辽东虽强并非无可匹敌。原本襄国因南北皆是强敌,需要分别驻重兵把守。但眼下江东内部将有内乱爆发,主公完全可将淮南一线兵力调至中原、河北,以加强两地兵力。”

    “江东真的要乱了?”

    石勒顿时兴奋了,虽说自淮南大战之后襄国与江东之间一直相安无事,但彼此双方都很清楚,这不是真正的和平。谁也不敢保证,未来辽东军南下时,江东不会北上趁火打劫?

    为了以防万一,石勒甚至在淮南留下十万大军驻守。

    可如果江东此时陷入内乱,石勒不但不用再担心南方被江东偷袭,甚至还能调淮南大军北上支援河北、中原。若是石勒想孤注一掷的话,完全可集中兵力先行对辽东发动攻击。

    石勒笑了笑,拉着张宾的手亲热道:“我有孟孙相助,又何惧什么辽东?”(未完待续。)

第533章 江左风起

    由于王敦与天子之间关系日益紧张,以至于永昌元年新年让江左过得极为惨淡,无论各大世家还是达官贵族似乎都无心过年,连皇室都没有举行任何新年庆祝活动。

    整座建邺城内反而有种风雨欲来风满楼的紧迫感,司马睿为了以防万一,早就给几位心腹将领下了秘密旨意,时刻防备着王敦生乱。

    刚过完春节,天子司马睿突然接到一封告密信,上面详细记录了周札已暗中背叛朝廷、与王敦勾结之事。

    这封密信让天子暴跳如雷,眼下决战在即,周札在这个时候背叛,对司马睿而言绝对是致命的。

    周扎可不是一般人,其出身江左豪族,是名将周处的小儿子,又是江左世家中少数手握兵权的人,眼下正领兵万余驻守在石头城,是建邺的西边屏障。

    假若周扎投靠王敦,将会让整个建邺防线全线崩溃,王敦一旦叛乱将可沿长江直取建邺。

    当然了,由于这封密报来源不清,司马睿并非没有怀疑其中有诈,甚至他怀疑这密信就是王敦散播出来的。但是像背叛这种事,上位者一向是抱着宁可杀错也不放过的态度,因此即便周扎没有背叛,司马睿也不可能再信任对方。

    但周扎是江左世家代表,司马睿担心撤换对方,会引起江左世家怀疑、猜忌,从而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

    万般无奈之下,司马睿一边令戴渊、刘隗二人加强建邺防务,以防万一;另一边则急召王导进宫商议对策。

    自天子接受郗鉴劝谏,跟王导和解之后,司马睿对王导是愈加看重、信任,一度想在百年之后托孤王导。

    而王导终不负天子期望,竭尽全力帮助司马睿稳定朝堂,拉拢江左世家,并抑制堂兄王敦发动叛乱。

    王导虽同是琅琊王氏出身,却与野心勃勃又嚣张跋扈的王敦不同,其性格温和,又没有丝毫谋反之心。

    当天使来到王导府上时,发现王导正大宴宾客,在场的都是江东名流。

    众人纷纷疑惑不定地看着天使,搞不清天子为何要在晚上急召中书监大人进宫。

    面对不断催促自己快行的天使,王导面不改色地问:“可是天子身体有恙?”

    “非也!”面对位高权重的王导,天使也不敢太过催促,只好按捺住性子,恭恭敬敬答话。

    “那是后宫妃嫔、太子突染重病?”

    “非也!天子、太子、后宫妃嫔均无人有恙,是天子思念中书监,欲相见。请王大人快快随奴婢进宫!”

    面对急得直跳脚的天使,王导仍旧不紧不慢地问道:“既然无人患病,那就是有外敌袭击江东?”

    看着王导还是一副不温不火的样子,天使有心发火,但一想到权势滔天的琅琊王氏,只好将心中怒火往下压压,很快又摇摇头否认了王导猜测。

    “既然天子、后妃、太子、百官均安然无恙,又不是外敌入侵?天子能有什么大事急招老夫入宫觐见?你回去告诉天子,就说今日天色已晚老夫暂时不便进宫,有什么事等明日天亮之后再说吧。”

    说完王导就不再理会天使,而是继续回到宴席中与众宾客饮酒作乐。

    天使看到王导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差点儿把肺气炸。可最终他只能恨恨离去,打算好好在天子面前告王导一状。

    对于恼羞成怒而离去的天使,王导并未放在心上,他今日表现得如此嚣张,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眼下江东局势不稳,各方势力颇有些像惊弓之鸟,受不得一丝惊吓。

    就在刚刚天使降临王府时,王导分明从诸位宾客眼中看到一丝慌张,显然不少人都以为天子急召王导入宫,是因为大将军王敦起兵叛乱了,就连王导有那么一刹那也出现了慌乱。

    好在关键时刻王导稳住了心神,并经过刚刚一番表演,成功稳定了人心,眼下众人脸上再也不见丝毫慌张。

    不出意外,天使回到皇宫好好在天子面前告了王导一状。而司马睿听完天使添油加醋地汇报之后,感到非常愤怒,差点儿忍不住要派兵将王导抓来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