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 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快事情的发展出乎了很多人预料,在舆论熊熊中,真正指责王敦目无君上、狼子野心的人非常少,反而不少人在明知刘隗是冤枉的情况下,仍然大骂其吃里扒外。

    其实江左世家不过是借着刘隗名义拐着弯儿骂天子罢了,而天子司马睿自然深知其中深意,但为了对付王敦,引辽东为外援是必须的。

    为了安抚江左世家,天子还是派出中书监王导亲身向各大世家解释个中原因。

    不过,无论如何,经过这一轮风波之后,江东内部局势愈加风诡云谲。

    江左世家、大将军王敦、天子司马睿三方为了各自利益,再次展开新一轮谈判、分化、联合。

    就在江左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之际,有一群特殊客人进入了建邺的西门。

    这伙儿特殊的客人来自益州成汉,是成汉国主李雄派到辽东的使者丞相范贲、太尉李骧。

    随着辽东平定凉州,又将兵锋指向吐谷浑,让成汉上下受到巨大压力。

    为了进一步加交好辽东,今年李雄特意让丞相、叔父二人带着重礼亲赴辽东面见大司马。

    成汉人用来装礼物的马车便浩浩荡荡足有数百辆,在蓟城门口足足派出了数里地。

    李骧、范贲二人都是首次来辽东,原本穿越雍秦两州的时候,他们除了感叹辽东像个大工地外,倒也没看出辽东比成汉富裕到什么地方。直到过了黄河进入并州、河东,成汉众人才领略到辽东的强盛。

    “原本某以为并州是辽东最为繁荣之地,没想到蓟城繁华更上一层。怪不得人人都说辽东富甲天下,之前我还有些怀疑,如今才知道是自己孤陋寡闻。”

    范贲闻言面色沉重道:“太傅大人,若辽东只是富裕那也没什么,关键其还拥有一支战无不胜的强悍军队。大司马依靠这支军队,先后击破刘聪、刘耀、慕容皝、拓跋郁律等诸多豪杰,而今其兵锋又指向西海高原,谁知道接下来辽东军会不会南下益梁。”

    “非是范某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实在是辽东军威名赫赫,若是其南下进攻益州,我成汉如何抵挡?”

    闻言李骧面色阴沉不语,说起来这些年成汉军同样是南征北战打了不少仗,就拿太傅李骧来说,曾生擒晋朝驻守涪城的将军焦登,使梓潼、巴西郡都成为成汉的国土,也因功进封大将军、太傅之职。

    但是即便如此李骧也不敢拍着胸脯表示有把握狙击辽东军,要不然他也不会奉李雄之名前来辽东‘进贡’了。

    说起来李雄也是一国之主,怎么说也不比大司马卫朔地位低,可而今却不得不派出丞相、太傅为代表到蓟城讨好卫朔,这还不是因辽东太过强势,成汉又惹不起。

    “丞相大人,你说说,此次蓟城之行我们能顺利完成国主所托吗?”

    “以我之见,至少有一半机会。”出乎李骧预料,范贲似乎对蓟城之行充满信心。

    “哦?丞相为何如此言之凿凿?”

    “太傅,如今辽东势大,成汉势弱,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成汉并非全无优势。首先成汉得占蜀中地利之便,而蜀道之难,超出一般人想象。若是辽东军大举入侵成汉,其最为强悍的骑兵肯定无法像以往那样发挥作用。”

    “少了骑兵相助,即便辽东军步兵再强悍,我成汉士兵也不是吃素的,依拖城池自可与之一争长短。”

    “其次,辽东真正的敌人并不成汉,而是盘踞中原的石勒。在没有解决掉石勒之前,辽东军绝不会大举进攻成汉。”

    “可……可对方怎么就进攻了凉州呢?”

    “那是因为凉州人自己作死,若非张寔意外身亡,辽东也不会出兵河西。因此只要成汉内部稳定,辽东一时半会儿也拿我成汉无辙。”

    “成汉能一直保持稳定吗?”

    闻言李骧喃喃自语,他不由想到了成汉国主李雄当下有弃子立侄儿为太子的意向,这绝对是取祸之道。(未完待续。)

第530章 西海大捷

    太兴三年,十月初,就在成汉使者抵达蓟城数日后,又一个让范贲、李骧二人瞠目结舌的消息传到蓟城。

    辽东军历时近两个月终于平定了西海高原,成功斩杀吐谷浑首领吐延,并俘虏其部众数十万人,彻底根除了西北边患,至此整个西北再无任何一个胡虏割据势力。

    原来八月份,秦州都督北宫纯亲率三万骑兵杀上西海高原,打算一举灭掉吐谷浑部落。

    得知辽东军大举来犯,吐谷浑部落早已闹翻了天,是战?是和?双方各执一词,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首领吐延同样左右为难,打吧?吐谷浑明显实力不足,不是辽东军对手;不打吧?吐延又不甘心放弃手中部落,接受辽东整编。

    眼下高原上形势对吐谷浑十分不利,随着辽东军杀上高原,西海诸羌部落渐渐疏远了吐谷浑,到最后除了三万吐谷浑嫡系部落骑兵外,吐延麾下再无一个羌人骑兵,一时间树倒猢狲散。

    最后一战中,吐延领着部落中最后一支骑兵,在西海边上与辽东军展开决战。

    这一场大战杀得天昏地暗,最终辽东军靠着更强的实力战胜了吐谷浑部落。

    大战中吐延战死,三万吐谷浑骑兵不是战死就是投降。

    随着吐谷浑最后一支骑兵被消灭,分布在西海周边草原上的吐谷浑、羌人部落开始分批向辽东军军投降。

    拿下西海高原之后,辽东军并未对吐谷浑人客气,按照老规矩先将部落中贵族、头领屠杀干净,然后再按户和羌人混编一起。

    近万户吐谷浑族人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随辽东军迁徙到秦州内陆定居,另一部分则留在西海定居。不管哪一部分,日后再也不会有吐谷浑部落,有的只是生活在高原上的晋人。

    到了九月底,随着吐谷浑被灭,西北诸羌纷纷请求“内附”,至此西北遂定。

    近年来,辽东百姓虽已习惯了捷报频传,但当西海大捷传至蓟城,整座城市依旧变成欢乐的海洋,不少商家又趁机推出一系列打折促销活动。

    “主公,这是刚刚从参军司转过来的捷报,如今整个西海高原已被拿下,首领吐延被北宫将军斩杀,其余部落贵族也被清算,只剩下普通牧民。”温峤正向卫朔介绍西北战事。

    “嗯,好,北宫将军这一仗打得不错,总算是把西北诸胡搞定了。接下来就看刺史府的工作了,吐延虽然死了,但还有数十万吐谷浑牧民等待安置,不把这些人消化掉,对西北稳定仍然是一个威胁。”

    “如今随着吐谷浑灭亡,整个西北再无可威胁辽东的胡族势力,安全形势大为改变。接下来辽东就能一心一意经略西域,等在把西域拿下,辽东西进战略才算彻底成功。”

    “主公,眼下西北还不稳定,辽东不能急着收复西域。眼下当务之急是一边安置归化吐谷浑、羌两部胡人,另一方面秦州驻军经过连续大战,也该修整一番。”

    “嗯,太真所言甚是,振兴西北经济、提高当地民生已是刻不容缓。至于新收复的西海一带,我意设西海郡,归秦州管辖,治所就在原吐谷浑都城伏俟城。哦,对了,以后不能叫伏俟城了,改名西海城。”

    “我要再提醒一下诸位,牧府必须对西海高原重视起来,那里可不像传统认知的那样贫瘠不堪,若是经营得当将来或许会成为大晋又一个牧场。”

    “请主公放心,臣等不敢怠慢!”

    谈完西北战事,卫朔又想起了来到蓟城的成汉使者。

    “世容,听说成汉使者到辽东了?”卫朔一边处理手上文件,一边随口问莫含

    “嗯,是的,到蓟城已有半月了,眼下正四处打听辽东有无南下汉中的消息。哼!他们也不瞅瞅这儿什么地方?我辽东的机密是那么好打听的吗?”

    “呵呵,没想到成汉比辽东还着急。”

    “能不着急吗?随着吐谷浑被灭、凉州投诚,辽东已彻底解决了西北边患,唯有西南蜀地成汉割据一方,成汉肯定会担心辽东军大举南下。”

    “唉,我倒是想顺势拿下成汉,但现实不允许啊。且不说李雄不是昏庸之主,单单如何克服蜀中地理就是一大难题,至少短时间内辽东没有机会拿下成汉。”

    “主公过谦了,以主公之雄才伟略,拿下成汉是早晚的事。”

    “哈哈哈,没想到世容也会了拍马屁。”

    卫朔笑着调侃了莫含一句,接着道,“世容且说说,辽东该怎么对待成汉使者,毕竟短时间内辽东还需要一个稳定的成汉提供粮食,暂时还不能与之翻脸。”

    “主公之顾虑不无道理,自打收复秦州之后,辽东与成汉之间的贸易往来便频繁起来,每年辽东都要从成汉购入大量粮食,以弥补西北、关中粮食不足。可以说眼下成汉已成为辽东除南洋、江东之外,第三个粮食供给地。”

    “因此不管是出于何种考虑,主公还是以稳定成汉为要,最好给对方点儿好处。”

    “嗯,明日让他们到政事堂来吧。说起来,我对范贲挺感兴趣的,尤其他那个活了一百多岁的父亲范长生。”

    ……

    翌日,得到消息的范贲、李骧二人怀着既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匆匆赶至政事堂。

    等了不到一盏茶功夫,随即听到侍卫高声喊道:“大司马到!”

    范贲、李骧不敢怠慢忙恭恭敬敬起身相迎,最先走进来的是一位身长八尺左右、丰神俊朗的年轻男子。

    范贲、李骧二人眼前一亮,顿时为卫朔风姿倾倒,不禁心中感叹,不愧是闻名天下的大人物,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外臣范贲、李骧拜见大司马。”

    虽然成汉亦是由胡族氐人建立的小国,但因其不像匈奴、鲜卑、羯杀戮过重,成汉主李雄又仁爱百姓,反而让卫朔对成汉不乏好感。

    因此见到范贲、李骧,卫朔也未对其恶语相向,反而温和道:“范丞相、李太傅快快请起无需多礼,说起来二人乃是贵客临门,我是要亲自迎接的,不想俗事缠身,真是有失远迎啊!希望二位不要见怪。”

    范贲连忙拱手回礼道:“大司马国事繁忙,外臣哪敢劳烦大司马亲迎!”

    在卫朔招呼下,待范贲、李骧在下首恭然坐下后,直接开口问道:“不知二位来我辽东为的是什么?”

    “外臣次来是代表我家国主向大司马表达敬意,同时重申双方友好之意。”

    卫朔看了范贲一眼,突然想到了他那个被尊为蜀中八仙之一的父亲范长生。

    范长生原居青城山,为当地天师道道首,时拥有部曲千余家,颇有势力。范长生博学多艺,精晓天文术数。他出生于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死于东晋太兴元年(公元318年),整整活了一百岁,被当地人称为“范长寿”。

    西晋末年,氐族人李特、李雄率流民入蜀,范长生曾助以粮食物资,后来李雄于成都称帝,国号大成,遂拜范长生为丞相,并封西山侯。

    正是在范长生辅佐下,成汉一直奉行道家清净无为,与民生息的政策,使巴蜀一度出现了一个政局稳定、民生富足的局面,当地蜀民都奉范长生为神明,而这也是卫朔不敢轻易图谋成汉的原因。

    “嗯,尔主仁厚,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在中原未定之前,辽东不会南下成汉。只是未来若是天下大势已定,我希望成汉不要逆天而行。”

    ……

    “大司马是何意啊?”

    “还能有什么,不过是警告成汉未来不要不识时务!”(未完待续。)

第531章 时光如梭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永昌元年即公元322年。

    在过去的两年中,辽东并未对外发动战争,而是一心发展经济并调整不合时宜的政策。

    两年和平让辽东经济再次跃升一个台阶,以关中为例,自建兴六年(318年)收复雍州始至永昌元年(322年),这段时间是关中经济极大发展的四年。

    雍秦经济完全得到恢复,已成为不下于幽并朔等州的经济重地。

    除此之外,连青司坝凉四州在平和中渡过了安稳的两年后,经济水平也有了一定恢复。

    可以说经过两年时间整顿,辽东已在经济上做好了南征石勒的准备。

    除此之外,两年来辽东在邦交上取得的成就也不凡,自两年前与成汉结盟之后,辽东与成汉之间贸易往来不断,双方关系友好,成为彼此较为可靠的盟友。

    与此同时,辽东成功压制了王敦的野心,保证江左一直保持和平稳定,成为牵制羯胡的最大势力。

    最后,辽东也没有放松军事建设,在前年完成了对西海高原的征服之后,辽东军便全面转入整训、休整当中。

    眼下辽东军共有厢军三十万,其中骑兵占据了四成即十二万,全是历经血战的精锐。

    另外,辽东尚有近两百五十座折冲府,即半职业化的府兵也多达四十万人。

    就这不算遍及辽东各地的民兵,光是厢军、府兵加在一起,辽东就拥有七十万大军。

    可即便如此,辽东军在数量上也远远不及羯胡。

    两年来,石勒为了对付辽东可没少扩充军队数量,羯胡全部兵力加在一起足足有一百二十万之多。

    但是胡虏兵力虽众,却远远不及辽东军精锐,其中真正属于羯胡精锐的更是只有四十万左右。

    凡有识之士看得分明,随着辽东经济发展渡过调整期,实力更上一层楼后,距离其南下时机愈发临近。

    两年来石勒同样没有大肆对外扩张,反而在张宾、徐光、郭殷、程遐等汉族人才的辅佐下,竭力恢复中原经济、积蓄实力,为日后应付辽东军南征做准备。

    与辽东、羯胡埋头发展实力不同,江东两年来依旧在不断内耗中虚度时光。

    两年来,由于辽东牵制在侧,王敦不得不强按捺住自己野心,只能在暗中扩充实力。

    然而从去年年底开始,王敦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在心腹钱凤、沈冲逼迫下促使他加快了谋反脚步。

    进入永昌元年元月始,王敦频频调动兵马,种种迹象表明他很有可能在近期展开行动。

    得知王敦将举兵谋反,天子司马睿并不慌张,因为两年来他一直都在为防备王敦谋反而布局,早做好了万全准备。

    不但成功让王导站在朝廷一边,还在辽东帮助下,建立了三万嫡系军队,分别掌握在戴渊、郗鉴、刘隗手中。再加上倾向于朝廷的司马承、陶侃等将,让天子司马睿已有了与王敦硬抗硬的实力与信心。

    而且司马睿对于王敦现在发动叛乱反而隐隐有几分欣喜,其实不止是王敦身体不好,天子的身体也不怎么样。

    司马睿生怕王敦在他死后发动叛乱,那时年轻的太子刚刚登基威望不足,很有可能制不住王敦。

    因此在接到密报之后,天子司马睿立即着手调兵遣将,一时间江左局势骤然紧张,连远在蓟城的卫朔也受到了影响。

    两年来,卫朔始终派人监视着江东,知道王敦一直待在武昌郡韬光养晦,原本他以为王敦会一直安分守己下去。

    但卫朔没想到,走到今天王敦、天子的身体皆出了问题,二人都不愿在继续耗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天子、王敦二人都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尽快解决对方,连卫朔也无法压制双方。

    “诸位,刚刚接到江东急报,刚过完年,天子就下旨戴渊、刘隗、郗鉴等人整顿兵马,以防不测。”

    卫朔语气中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