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泄我心中之恨。”

    拓跋猗卢穿上铠甲拿着武器,领着一帮亲卫走了出来,直到走到大街上他才发现整个盛乐城早就乱成了一锅粥,盛乐城内外早已是火把如林,人影憧憧,铠甲与兵器金属相击声,马的嘶鸣声,鲜卑人的惨叫声,各种声音声声入耳。

    看到大单于出来,一些守军自动向他身边靠拢过来,不到一会儿功夫就聚集了近千人。接着拓跋猗卢带人朝着喊杀声最激烈的地方冲去。

    他边走边询问道,“拓跋比延呢?他在哪儿?搞清楚是谁发动的叛乱了吗?”

    “拓跋少主已不见了踪影,至于叛乱者是……是……”

    “嗯?!到底是谁?快说!”

    “是……是右贤王!”

    “什么!拓跋六修你个逆子!老子要把你抓起来碎尸万段!”

    拓跋猗卢一听说是自己儿子在造他的反,顿时怒了。他本来就不喜欢这个大儿子,这下子更是将对方恨到骨子里了。

    就在离拓跋猗卢不远的地方,拓跋六修正指挥着精锐大肆屠戮着自己的族人,一批批的鲜卑人倒在了自己人的屠刀下。拓跋六修举目望去,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群不下千人的骑兵正朝自己杀来。

    而走在前面的一个人正是他一直恨得牙根痒痒的亲生父亲,虽然一开始他恨不得杀了对方,但当他真正面对自己父亲时,拓跋六修心里还是有点犹豫。

    这边拓跋猗卢也发现了正领兵厮杀的大儿子,刚一照面他就迫不及待的大骂起来,“你这个逆子!还不快下马受缚,难道你真要弑父不成?”

    拓跋猗卢这一骂,顿时让某些人脸色突变起来,眼前的局势可是拓跋六修占据着主动,若拓跋猗卢说些软话说不定还能留下一命,可他却在此关键时刻说这样的话只能进一步激怒拓跋六修,将其逼得铤而走险。

    果然听了拓跋猗卢的话,拓跋六修脸颊一阵抽搐,眼中突然露出一丝疯狂之色,只见他沉默片刻之后,突然大喝一声,“杀!杀!杀!”

    完拓跋六修打马提刀冲着拓跋猗卢杀了过去,紧随其后的全是他的心腹之人。双方刚一交手,拓跋猗卢的部下就被杀地连连后退。

    拓跋六修望着衣衫不整,累的气喘吁吁的父亲,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抓起佩刀朝着对方砍了过去。或许拓跋猗卢从来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子会真的向自己动手,在这一刻他傻眼了,甚至忘记了还手。

    大刀在空中闪过一道白光,奔若闪电般地砍向拓跋猗卢的脖子,眼看拓跋猗卢就要命丧当场,只见一个护卫奋不顾身的将拓跋猗卢撞开,而他自己却被拓跋六修一刀劈成了两半。

    “噗嗤!”

    一股热血顿时喷了拓跋猗卢一身,被热血一激之后,拓跋猗卢终于清醒过来,他的大儿子真的是要杀他啊!反应过来之后,拓跋猗卢忍不住心头涌起一股悲哀,望着如同受伤野狼一样的大儿子,他觉得是如此的陌生和冷漠!(未完待续。)

第234章 莫含的大礼

    是夜,拓跋六修因不满拓跋猗卢废长立幼遂引兵发动叛乱,诛杀大单于拓跋猗卢、弟弟拓跋比延以及大批部落贵族、长老、头人,控制住了拓跋部落北都盛乐城。

    在辽东刻意的挑拨下,拓跋猗卢比原本历史上提前一年多挂掉。随着拓跋部落爆发内乱,一些原本依附拓跋部落的晋人、乌丸人因担心殃及池鱼,纷纷离开盛乐,企图避开这场政治风暴。

    在这股逃离盛乐的人流中,尤以卫雄、姬澹二人为首的晋人势力最为引人瞩目。若无其他原因,卫、姬二人将和历史上一样南下阳曲投靠刘琨,而后他们将追随刘琨征战四方。最后因刘琨不听卫雄良言,结果被石勒击败,而卫雄也因此丢了性命。

    当内乱爆发后,作为并州驻盛乐的代表,莫含立即带着在拓跋部落做人质的刘琨长子——刘遵一起离开了混乱的盛乐城。

    莫含深知拓跋部落正爆发内乱,外面到处都是乱兵。如果他就这样带着大公子南下,说不定半路就会被乱兵杀死。因此为了安全起见,莫含与刘遵找到了同样打算撤离盛乐的卫雄,要求与他们一同离开。

    卫雄、姬澹二人正有南奔并州的计划,如今看到莫含、刘遵二人来投,自然欢迎之至。可惜卫、姬二人却不知莫含早存了东投幽州的心思,并且还打算拿卫、姬二人做进身之礼。

    卫雄、姬澹可不弱,除了直属二人指挥的一万部曲外,身边还有三百多户乌丸人追随,林林总总加在一起大约有近十万人与他们一同撤离盛乐。

    十万人闹出来的动静自然不小,也惊动了正忙着接收盛乐的拓跋六修,不过拓跋六修并未派人去阻拦他们。甚至还让人对卫、姬二人大开方便之门。

    拓跋六修如此做自然有其道理:一来,拓跋六修将注意力都放在了争取部落长老支持上,并没将卫、姬二人放在眼里;二来,拓跋六修知道刘遵也在其中,他暂时没想与刘琨翻脸,而且日后他还需刘琨帮他争取到晋室的册封。

    就这样十万晋人顺利离开了盛乐。一路朝东南而去,很快就到了长城脚下。

    “卫将军,翻过长城前面就是参合陉,往北十里乃前汉雁门郡西部都尉故城,而今已是拓跋鲜卑领地。我朝无力恢复汉时鼎盛,只好将雁门郡迁至汉雁门郡的南部安置。大好河山却被胡虏侵占,殊为可叹!”

    莫含陪着卫雄、姬澹二人站在长城上,指着前面的参合径大发感慨。

    卫雄一脸严肃,站在长城上望着东边一望无际的草原。突然问道:“莫先生,你觉得在下还有机会回到家乡代县吗?”

    离开盛乐之后,卫雄虽已打算南下投靠刘琨,可他一想到刘琨朝不保夕的处境,总是不禁为自己的未来担忧。按照上代家主卫操替卫家制定的发展规划,代县卫家本想依靠拓跋鲜卑保存族人并让家族借机繁衍昌盛。

    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内乱彻底打乱之前卫家的一切计划。并且从目前的情况看,拓跋内乱将持续很长时间。拓跋六修与拓跋普根二人定会为大单于之位打个头破血流。

    卫雄自然不想让家族在拓跋内乱中损失什么,所以他才与姬澹选择了南奔并州。选择刘琨并不是卫雄看好对方。而是因为刘琨是目前卫家唯一的选择。

    “呵呵,将军欲归家乡不是不可能,就看将军愿不愿意了!”

    “嗯?”卫雄心中一动,望着面前笑吟吟的莫含,不动声色道:“莫从事此言何意?”

    莫含并未直接回答卫雄的疑问,反问对方道:“将军可知莫某在刘并州幕府内的处境?”

    “略知一二!”

    卫雄点点头。他跟随拓跋猗卢多次南下支援刘琨,还曾与姬澹一起驻守在晋阳一段时间,故对并州文武上下非常熟悉,自然也知道莫含在刘琨府中的尴尬地位。

    “在下不过是刘并州麾下一不起眼的从事罢了,若非莫某与拓跋猗卢大单于私交甚好。想来以刘并州之高傲,才不会派我坐镇盛乐呢。虽刘并州看不起在下出身商贾,也不愿重用于我,然这些年来在下一直尽心尽力替并州做事,不曾有一丝敷衍之意。”

    “我莫含不过出身低些罢了,可说起治国安邦的真本事,阳曲满城文武除了温太真一人可与含一较高下外,其余诸人又有何人配与我相提并论?”

    看着口出狂言的莫含,卫雄却深知其并未瞎说。莫含的本事可是得到了大单于拓跋猗卢的称赞,常常将其比作故去的卫操。作为卫操的侄子,卫雄如何不知伯父的厉害,说是帮助拓跋部落重新崛起的第一功臣都不为过。

    “卫将军可知在下为何多次拒绝拓跋猗卢的邀请?”

    发泄过内心被压抑许久的情绪后,莫含脸色终于恢复了正常,他不等卫雄回答,边自问自答道:“若非走投无路,谁有甘心做数典忘祖之辈,替夷狄之辈效命呢?你说是不是卫将军?”

    “咳咳,不错,咳咳,正是此理!”卫雄有些尴尬的附和道。

    “卫将军,在下并未有嘲讽卫家先人的意思,当初卫将军的伯父乃是奉朝廷之命镇抚拓跋部落,后来是朝廷自己不争气,一场八王之乱将当年征北大将军卫瓘在北疆打下的基础损失殆尽。”

    卫雄的伯父卫操是在拓跋力微去世后,和其他一些晋人被朝廷派遣到拓跋部落。卫操等人都是晋朝官员,他们不但在担任拓跋部辅相,同时还以晋朝官员的身份管理草原事务,这些都显示了当时拓跋部落还在朝廷管辖之下。

    “莫先生说这些到底有什么深意呢?不妨直接说出来,若是有道理,我与姬澹兄弟一定会听从。”

    卫雄带着几分不耐烦问道,被莫含三绕两绕,他早被绕晕了,一点儿也猜不透莫含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其实在下说这么多,只想告诉将军,无论是鲜卑人又或者刘琨都不适合将军前去投靠!且不说鲜卑人正在爆发内乱,而且短时间内这场内乱还不会平息。”

    “其实就算鲜卑人没有爆发内乱,他们在北地的统治也不会长久,因为在幽州有一股强大的势力正在崛起。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横扫代郡,进而将鲜卑人重新撵到长城北面。”

    “幽州卫朔?”

    卫雄一下子猜到了莫含说得是谁,只是他有些怀疑卫朔是否真有对方说得那么厉害。

    “没错,正是卫大人!或许将军对其有怀疑,然若是在下告诉将军拓跋部落的内乱正是其一手挑拨的,不知将军有何感想?”

    “什么!?”

    卫雄一脸骇然,他没想到拓跋内乱竟跟幽州有牵连,谁能想到之前还信誓旦旦要与拓跋部落建立友好关系的幽州,却在背地里算计着拓跋部落。

    “这……这是为什么?”卫雄、姬澹二人怎么也想不明白,幽州干嘛往死里坑拓跋部落。

    “哼!还能为什么?!自然为了早日驱除胡虏收复河山!卫大人早想打通幽并之间的通道,好支援并州与刘聪周旋下去,然代郡却一直被拓跋鲜卑霸占,拓跋部落不内乱,卫大人如何有机会收复代郡?”

    知晓了卫朔的秘密计划,卫雄、姬澹二人彻底被震撼了。他们没想到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幽州,竟然是一头噬人的猛虎。如今再回过头想想当初韩寿在盛乐的表现,往日里一些看不明白的举动,如今一下子豁然开朗。(未完待续。)

第235章 出兵代郡

    “没想到啊,没想到,拓跋猗卢苦心经营数年才让拓跋部落有了复起迹象,不成想半路杀出个幽州,在卫大人的精心算计下毁于一旦,拓跋部落经此一乱,怕是再也不会有崛起的机会。”

    卫雄喃喃自语,脸色苍白,且带着几分庆幸之色。假如他还留在盛乐,未来不是死于拓跋内乱,就是被卫朔反攻倒算。只是他却有些看不懂眼前的莫含了,本以为莫含要劝他南投刘琨,谁知人家对刘琨根本不感冒。

    “莫从事费尽心机对在下说了这么多,绝对不是劝在下南下阳曲?却不知阁下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面对卫雄的疑问,莫含轻笑道:“卫将军聪明,在下确实没有劝将军南下阳曲之意。刘并州其人做朋友可矣,然做主公却不称职。我不否认刘越石为并州做出了很多贡献,然又有多少次因刘刺史之故,导致大好局面功亏一篑。”

    “刘刺史为人优柔寡断,爱感情用事,关键时刻又缺乏决断力。将军若南下投之,刚开始,其定待将军如待子侄,信任有加。然时间一长刘并州热情一过,纵然不至冷落将军,却不再会对您言听计从。”

    “再说并州一向靠拓跋部落支持,才有实力与匈奴人周旋。今拓跋内乱,必将无暇顾及并州,一旦刘聪倾力来犯,就算有将军相助,并州也不是匈奴人的对手。若是阳曲陷落,到时将军又该如何选择?”

    莫含这话说到了卫雄的心窝上,他一开始就有此顾虑,只是在并州除了拓跋部落外,已没有比刘琨更好的选择了。

    “莫从事你不是并州官员吗?为何一直不看好并州呢?”

    “实不相瞒,不久前。含已接受了卫大人邀请,准备前往幽州定居。我莫含虽说出身商家,却也不甘就此碌碌一生,刘并州既不愿重用于我,在下只好另谋他路。正好应了那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此去幽州千里迢迢。在下觉得路上有些孤单,就想招呼卫、姬二位将军一同前往。与刘并州相比,那个卫大人可要英明多了。行事颇有魏武之风,用人不拘一格,并且善纳良言,从不以言罪人。”

    在莫含的劝说下,卫雄、姬澹二人动心了,如果有其他选择,他们自然不想去投靠已是危在旦夕的刘琨。只是还有些担心路上有风险。参合陉距代县约两百公里,中间要横穿整个汉时雁门郡。

    “先生,此去幽州一路皆要穿过拓跋部落辖区,且在岱海北边还有拓跋普根驻守,万一被拓跋人察知,怕是不会轻易放我等过去的。”

    “哈哈哈,将军多虑了!眼下左贤王拓跋普根正忙着与拓跋六修争夺大单于之位,想是不会在意我们的去向。就算他派人来打探我等行踪。将军不妨以不愿搀和鲜卑内乱,打算东返家乡代县为借口敷衍一二。”

    “此言大善!好。就依先生之意,东去幽州,投靠卫大人!”

    ……

    在莫含忙着游说卫雄、姬澹与他同去幽州时,拓跋六修弑父自立的消息传到了蓟城。

    卫朔立即召集部下商议收复代郡一事。这是拓跋部落自当年中了兰陵郡公卫瓘的离间计后,再次爆发内乱。

    “诸位,刚刚接到急报。拓跋部落爆发了内乱,拓跋六修趁夜突袭了盛乐,一举干掉了大单于拓跋猗卢!眼下拓跋部落已乱成了一锅粥,不过,这也恰恰给了幽州收复代郡、陉北两地的机会。”

    “代郡、陉北皆是我华夏故地。而今却被胡虏霸占。此次出兵,旨在收复故土!考虑到实际情况,只需将鲜卑势力逐出内长城一线即可!另外,请诸位记住:打仗倒在其次,关键是要重新在北方建起长城防线,绝不允许胡人在北地来去自由。”

    “万胜!万胜!”

    其实卫朔明白,别看拓跋部落发生了内乱,却还不是眼下幽州所能抗衡的。但是卫朔也知道,无论是拓跋六修还是拓跋普根两人绝不敢轻易与幽州开战。

    “下面由鲁大人为诸位介绍一下代郡的情况!”

    鲁昌站起来朝四周一拱手,指着一副巨大的代郡地图介绍道:“主公,我朝代郡与前汉相比,疆域变小很多,外长城一线领土已全面丢弃,而今只下辖代县、当城、平舒、广昌四县而已。”

    “在此四县内共有鲜卑驻军约两万人,其中代县驻有鲜卑骑兵一万,剩余一万骑兵则分散在其他三个县中。因此,只要我军迅速消灭代县城内的鲜卑人,就等于消灭了鲜卑人在代郡的主力。”

    “难道其他地方的鲜卑人不会出兵相助吗?”

    “不会!”鲁昌看着刘遐十分肯定的说道:“随着大单于拓跋猗卢被杀,拓跋部落左、右贤王正忙着争夺大单于之位,哪有时间管代郡的破事?!而且为了不过度刺激拓跋部落,此次我辽东并不打算出兵外长城一带。”

    这时卫朔站起来补充道:“在代郡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分别是飞狐口和野狐岭。其中飞狐口是关内通往关外的重要孔道,守住飞狐口就等于扼守住了自冀州北上代地的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