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声长长的汽笛,列车炮先行离开,蒸汽机强大的动力推着列车迅速向北倒退,沈尚谦指挥装甲列车负责殿后,站在火车头的驾驶室里,沈尚镰朝南方望了一眼,然后恨恨啐了一口。
“老子还会回来的!到时候别怪老子不客气!”
这一撤退,就撤退到了二十公里之外,就在这里,沈尚源碰见了主力部队和工兵部队,而且,前敌总指挥吴禄贞也带着前敌指挥部乘坐火车赶到了。
问明前方情况,吴禄贞并没有立即下达攻击命令,而是决定就地休整。等待后续部队赶到。
虽然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这四个军是同时接到南进命令的,但是考虑到辽东半岛北部地区的地形。为了防止出现拥挤,吴禄贞将第五军和第二军排在最前头,第三军和第四军则暂时摆在辽阳至营口之间。充当预备队,现在跟着吴禄贞赶到这里的是第五军,吴禄贞决定等第二军赶到之后再向前推进。
那支前出至博罗堡镇的日军部队并没有继续向北方推进,而是在博罗堡镇里停了下来,根据前往侦察的中国骑兵侦察部队报告,日军部队似乎有在博罗堡镇设立前哨阵地的企图。
而此时,第二军仍未赶到,吴禄贞终于决定派出一支步兵部队,协助铁道炮兵进攻博罗堡镇,将那里作为中国进攻部队的前哨阵地。
下午五点整,攻击发起,在铁道炮兵的掩护下,两个步兵团对博罗堡镇实施了正面攻击,虽然日军的抵抗非常顽强,但是仅仅抵抗了一个。小时,日本士兵的战斗意志就在喷火器和列车炮的威力下崩溃了 大部日军就歼小部日军往盖平方向逃去,博罗堡镇在陷落数小时后就宣告光复。
剩下的事情就看工兵的了,在重型机械和设备的保障下,工兵们发挥了极高的工作效率,在天黑之前就修复了那座被日军炸毁的铁路桥,而此时,第二军终于赶到战场,也就是在这支部队里,沈尚源见到了列车炮兵部队的前任长官部润狱。
现在的郜润狱是装甲部队最高指挥官,先期跟着他一起赶到博罗堡镇的是一个装甲团,装备有坦克和装甲汽卓,并有野战炮兵伴随。
沈尚源非常羡慕邹润狱,在他看来。坦克和装甲汽车的机动性远胜装甲列车,这才是装甲兵发展的正确方向,这才是陆军真正的“铁拳部队”
当然,羡慕归羡慕,装甲部队到底能够在这场战役中发挥多大的作用。这还需要实战的检验,毕竟。辽东半岛北部地区的地形并不适合装甲部队的快速突击。
第654章拉拢
钟楼甲的钟响了起来,现在点经是下午了。北京,东交民巷。
像往常一样,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先生在六国饭店用过了午餐,然后乘上那辆打着外交徽记的马车匆匆返明了英国公使馆。
与往常不同的是,朱尔典回到公使馆后,并没有回到卧室午休,而是吩咐秘书为他拿来了一套崭新的礼服。
在秘书的帮助下,朱尔典将这套崭新的礼服换上,然后看了眼时间。已是下午一点钟了。
“日本公使馆那边的消息确认了么?时间没有更改么?”朱尔典询问秘书。
“是的,先生。日本驻华公使小幡百吉先生将按照原定计划,于今天下午两点钟乘火车离开北京,前往天津,并由天津大沽港启程,返回日本秘书点了点头。
“请立即召集使馆所有英国工作人晏,告诉他们做好准备,下午一点半钟,我们就从使馆出发,前往火车站,为日本公使先生送行。告诉所有人,这不仅走出于礼貌,更走出于英国与日本之间的盟友关系,在这种时候,我们英国人必须用行动告诉所有关注远东局势的人,作为《英日同盟》条约的承诺,英国将在任何时候支持日本的立场
朱尔典吩咐秘书将公使馆里的英国工作人员召集起来,而趁着这个工夫,朱尔典手写了一封电报底稿。并派人拿去了电报室,命令电报员立即将这封电报拍回英国。
下午一点半钟,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率领公使馆全体英国工作人员分乘数辆马车,前往北京大前门火车站。打算为回国的日本驻华公使送行。
作为交战国,中国与日本实际上已经断绝了外交关系,两国互相驱逐了对方的外交官员,昨天下午,中国驻日公使已经率领中方外交使团离开了日本,现在正在乘船返国途中,而日本驻华公使也将在今天下午离开中国,返回日本国内,虽然在这种时候为日本公使送行确实有些挑衅的味道,但是英国公使却知道,他的这个做法是很有必要的,随着欧洲局势的越来越紧张,英国确实有必要进一步稳固英日同盟。
下午一点四十五分,朱尔典赶到了火车站,并见到了日本驻华公使小幡百吉。
“公使先生,很遗憾,英国与法国的调停建议未被中国外务部接受。但是请公使先生相信,只要东交民巷还存在,那么各国的和平努力就绝不会放弃,现在,英国和日本仍然坚定的站在一起,只要《英日同盟》依旧有效,无论日本遭到怎样的挫折,大英帝国都将支持日本帝国的立场。”
朱尔典一番客套,这话里的意思也说得非常明白,无论对于英国来说,还是对于日本来讲,现在的英日同盟已不再仅仅只是一份国际条约。这更是一份责任与义务,关系到两国利益的责任与义务。
“多谢公使先生来送我。虽然英国与日本相隔遥远,但是两国的利益是一致的,尤其在远东利益上,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只要英国与日本保持密切的友谊,那么两国在远东的区的利益就能得到保证。虽然开战之初,中**队依靠突然袭击取得了暂时的小小胜利,但是请公使先生相信,只要大日本帝国动员起来,中国的战败就是必然的了,一旦击败中国,大日本帝国希望能够在随后的谈判中取得大英帝国的全力支持。”
小幡百吉也是一副官腔,而且看上去对这场战争信心十足。
但是朱尔典却对小幡百吉战胜中国的信心持谨慎妾场,在他看来,中**队在开战之初就表现出非常令人惊讶的进取精神与旺盛斗志,这样一支军队是很可怕的,就像当年日俄战争前夕的日本军队一样,现在的中**队中有一股傲气,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战胜任何对手,而相比日本军队,中**队对于新战术的研究更让人惊骇,一支既拥有战斗勇气又拥有先进战术思想的军队是很难战胜的,现在的中**队,与当年的俄**队很不相同,日本军队能否战而胜之,朱尔典确实没有多少信心。战争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国力的较量,以日本现在的经济状况,显然无法支撑长期战争。
但是没有信心不代表已可以放弃日本,毕竟,虽然日本海军遭到了重大损失,但是主力仍在,日本联合舰队仍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海上力量,仍可称霸远东海洋,所以。英国必须继续拉拢日本。
“公使先生,我听说德国驻日大使先生昨天下午曾与日本外相先生进行了一次会谈,显然,德国政府还在做着离间英日关系的迷梦。”
朱尔典言归正传,提醒日本公使目前远东局势的微妙。英国政府看中了日本的海军力量,德国政府也同样看中了日本的海军力量,两国始终在远东地区进行着外交较力,只是英国捷足先登,德国政府恐怕是白费力气。
“请公使先生放心,我国国民一向视英国为最重要之国际力量,德国远不如英国重要,德国政府无论做何打算,都不会动摇英日同盟的根基。”
小幡百吉信誓旦旦的保证,他在昨天晚上也得到了消息,德国驻日大使与日本外相举行了一次外交会谈,虽然他并不清楚具体的会谈内容。不过他却明白,在这种时候,日本绝不能跟德国坐到一起去即使德国承诺放弃对中国的支持,日本政府也绝对不能与同盟国集团发生任何联系,左右逢源不是哪个国家都可以玩的,……沦什么时候都能玩的,一个不慎。就会导致战略杰势的像愕甘下。日本现在已承受不起任何国际形势的风吹草动。
所以,面对德国政府的拉拢。日本政府明智的予以了拒绝。
“请公使先生回国之后,向贵国首相先生转达我的问候,我相信,英国驻日大使先生已经将大英帝国的立场向贵国政府亮明,无论如何,英县都站在日本一边。”
朱尔典适时结束了与日本驻华公使的交谈,但没等他将对方送上火车,一名日本公使馆的工作人员匆匆奔了过来,将一张报纸交给小幡百吉,并在他的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
“八嘎!”
小幡可吉有些恼火,忍不住当着英国公使的面骂了一声,然后扔下那张报纸,带着随员,头也不回的上了火车。
这列专车立即启动了,朱尔典就站在站台上,目送专车离开火车站。然后,他将小幡百吉扔下的那张报纸捡了起来,却是一份《顺天时报》副刊,中午刚刚加印的,这份华文报纸虽然以中国人的口吻报道新闻时事,但是实际上,这份报纸却是由日本外务省资助出版的。
现在,这份《顺天时报》的头版头条刊登着一个醒目的新闻。
“德国驻华公使雷克斯于今日表示。他正奉德国政府令,就交还德国租借地青岛一事与中国中枢政府进行磋商。”
这条新闻非常醒目,想必刚才激怒日本公使的恐怕就是这个新闻了。实际上,这份报纸副刊整版都是关于这个新闻的评论与漫骂,那些拿着日本外务省津贴的记者们惟恐天下不乱的指出,一旦德国向中国交还青岛,就意味着中国即将加入同盟国集团。
朱尔典非常惊讶,对于德国政府向中国交还青岛和胶州湾一事,他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要么是《顺天时报》在扯淡,要么就是那位德国皇帝陛下又在心血来潮,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或许德国人是想以这个办法诱使中国加入同盟国集团,毕竟,旅顺空袭战表明,中国的军事实力已经不容小觑,同盟国集团已经看到了这个远东潜在盟友的战斗力。
朱尔典当即决定,立刻去一趟中国外务部,向中方打听这个青岛交还报道是否属实。
朱尔典的外交马车离开大前门火车站,向北京老城区驶去,不过刚转上东长安街,就被那街上的人山人海给挡住了,护卫马车的英国士兵顿时紧张起来,急忙将马车转到了街边,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些激动的中国人。
“我们赢了!我们赢了!旅顺集一仗,我们中国人赢了”。
“东亚病夫的帽子已经被中国的军人扔到太平洋里去了!从现在起。中国已不是任人欺凌的殖民地了!”
“雄起!雄起!中国雄起!空军雄起!”
“日本的四艘战列舰被咱们中国空军击沉在旅顺港里了!日本军舰没什么可怕,只要它们敢来,咱们的空军就叫它们有来无回!”
坐在马车里,朱尔典听见了那些从街上走过去的青年们的高声呐喊。南腔北调,显然是在京津地区读书的学生。
从马车的车窗里探出头去,朱尔典望了望街面上那黑压压的人群,他承认,这个场面很壮观,这支占满了东长安街的狂欢队伍足有数万人。其中以青年居多,他们一边向围观的人散发传单,一边高唱曲调激昂的歌曲,虽然场面有些混乱,不过大致的秩序还是存在的,他们都在向西边走去,那里是总统府方向。
“狂热的青年啊,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朱尔典缩回头,向后靠了靠。今天早上的报纸他也看过了,那些旅顺战场的照片让他印象深刻,他不认为中**方刻意夸大了战果,或许在战果的统计上存在一些小小的偏差。比如说,“金刚”号是战列巡洋舰。而不是战列舰,但是瑕不掩瑜。中国空军对旅顺的空袭确实是非常成功的,而且根据朱尔典从莫理循以及英国驻大连领事的报告中,他得到了更多的细节,比如说空袭过后的潜水艇补充攻击。
必须承认,中国人的战术非常大胆,也非常聪明,朱尔典曾与使馆武官进行过简单的分析,武官告诉他,如果这
场战斗真如莫理循在电报里报告的那样,那么,无疑将对海军战术的发展造成深远影响,就像当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各国海军纷纷在军舰上加装中口径速射炮一样,在这场旅顺空袭战之后,各国海军恐怕就必须考虑军舰的防空问题了。
实际上,就在昨天朱尔典的简报通过电缆抵达英国国内之后,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当天深夜就拍了一封密电,催促朱尔典尽快将莫理循手里的那些战地照片通过外交包裹在“最短时间里”寄回英国,英国海军必须抢在德国总参谋部得到中国提供的战场照片之前弄清楚旅顺港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是莫理循现在还在威海卫。至少需要两天时间才能赶到北京,而在此之前,中**方已经从空军的空中侦察照片里挑选了一部分刊登在了报纸上,所以,朱尔典今天收到报纸之后,立即派专人将这些刊登着战场照片的报纸带去了哈尔滨,借道西伯利亚铁路去法国,然后再将这些报纸送回英国。
无论如何,朱尔典已经尽到了一个外交官的职责。
第655章 拉拢
不仅英国驻华公使将那此刊登着旅顺战场照片的报纸送嚼十叭洲。法国、俄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驻华公使也都采取了类似的行动,各国外交官手持外交护照,纷纷借道西伯利亚铁路返回欧州,他们都急于向本国政府展示出现在旅顺的那种“崭新的战斗模式”朱尔典完全相信,用不了多久,欧洲各国的航空工业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当然,在朱尔典看来,中国空军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术胜利。与战争的突然性是密切相关的,据他所知,在向日本方面递交宣战书之后仅仅两个小时,中国就向日本发动了军事进攻,一切都太突然,即使将日本换成英国,英国海军未必能比日本海军做得更好。
实际上,在得知中国空军突袭旅顺碍手之后,英国本土的所有海军基地都立即加强了戒备,海军大臣甚至下令,一旦发现军港上空出现不明身份的飞机,海军可以不经任何警告就予以击落,与此同时,英国国内几乎所有能飞的飞机都被调到了军港附近,保护军港的天空。
同样的,德国海军也做出了相同的戒备姿态,法国、俄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等国也都将海军基地的戒备等级提高,整个欧洲一片风声鹤唳,仅仅只是因为一场发生于远东的空中突袭。
对于正陷入巴尔干危机中的欧州而言,远东的这种崭新的战争模式非常有可能被敌对国家或敌对军事集团模仿,这对于战争脚步越来越近的欧州是好事还是坏事,目前还看不清楚,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列强肯定相信,如果中国能够用空军攻击海军并取得辉煌胜利,那么军事技术更强的欧洲国家将能做得更好。
必须承认,这一次,中国军人的形象完全被改变了,在列强眼里,这支军队不再是欧洲军事强国的简单模仿者,中国军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战争模式,而且他们用事实告诉欧洲军事强国,空军在现代战争中完全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也必须看到,空军的突击行动仅仅只是这场远东战争的开端,真正的重头戏还在后头,中国能不能击败日本,不仅要看空军的表现,还要看陆军的表现,至于中国陆军能否表现得像中国空军那样富于进取精神,这要看战事的发展。
看着那些从马车边经过的狂热中国青年,朱尔典感慨于这个民族的觉醒,但是他也知道,狂热的民族与国家主义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控制不好的话,可能会杀伤握剑的人,这一点,在当年的那场日俄战争中已有所体现。
由于街面上的人太多,朱尔典不得不在街边等了差不多半个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