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莫斯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莫斯科-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林华这么说,谢廖沙转身对跟进来的战士说:“奥列格,今晚由你放哨!”

    奥列格就是在战斗打响前,被林华派去向柯切托夫求援的那名战士,此刻听到谢廖沙的吩咐,他连忙答应一声,背着步枪就走出了教堂,到外面放哨去了。

    林华找了一张靠门的木床坐下,仰着头对谢廖沙说:“谢廖沙,将军同志告诉我,明天会有两个班的战士到这里来报道,我们这里能住下吗?”

    “应该可以。”谢廖沙点着头说道:“除了这个大厅,另外还有一个地下室,别说两个班,就算两个排都能住下。”

    由于下午和德国人打了一仗,大家都很疲倦,聊了一会儿后,就纷纷上床就寝。谢廖沙和克里斯多夫倒是很快就发出了鼾声,而林华躺在木板床上,却辗转反侧,久久无法入眠。一是因为躺着的木板床睡着不舒服,老毛子个个牛高马大的,但睡的床却是又窄又短,个子高的人睡上去,脚都耷拉在地上。

    而令他难以入眠的主要原因,则是即将开始的大反攻。他烦躁不安地想道:“随着大反攻的开始,战线会离莫斯科越来越远,自己作为希姆基镇的守备部队,肯定没有参加战斗的机会。难道自己就只能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在这个郊区的小镇里,执行这单调、枯燥的守备任务吗?”

    他不知自己是在什么时候睡着的,以至于谢廖沙半夜起床,去和外面的奥列格换岗,他都没有听到。

    不过他睡得正香之时,忽然感觉有人在不停地摇自己的身体,同时还有一个声音在着急地喊:“米沙,醒一醒。米沙,快醒一醒!”

    林华努力地睁开眼睛,看清楚正在摇晃自己的人是谢廖沙,便有些不满地问:“谢廖沙,有什么事情吗?”

    “部队来了,米沙。”谢廖沙有些激动地说:“上级给我们补充的部队到了!”

    “部队到了?!”原本还有些迷糊的林华,听到谢廖沙这么说,猛地坐了起来,他一边穿靴子一边问:“他们在什么地方?”

    “在门外的广场上!”

    林华蹬上了靴子,小跑着冲向教堂外。他刚拉来木门,还没来得及下台阶,就听到一阵“立正、稍息”的口令。随后一名中士迈上台阶,将刚出来的林华上下打量了一番后,试探地问:“您就是索科夫上士吧?”

    听到对方称呼自己的军衔,林华才想起自己如今佩戴的还是下士的军衔,连忙冲对方笑了笑,解释说:“没错,我就是索科夫。至于上士军衔嘛,我也是昨天刚刚获得的,还没有来得及更换新的军衔。”

    在确认自己面前的人就是林华后,中士抬手向他敬礼,报告说:“上士同志,副排长安德烈中士向您报告,特别排一班、二班来此驻防,我听候您的命令,请指示!”

    “请稍息!”林华说完这句话后,来到了排成三列的队伍前,扭头问跟过来的安德烈:“副排长,您带来了多少人?”

    “连我在内,一共二十九人。”安德烈向林华解释说:“一班、二班各有十人,除掉我和另外一名女卫生员外,剩下的七名战士,是用于补充原来那个守备班的。”

    “哦哦哦,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林华说完,扭头朝后面望去,只见谢廖沙他们三人正挺直身体站在台阶前,便对安德烈说:“副排长同志,假如您不反对的话,我打算任命谢廖沙代理三班长的职务。”

    “您是这里的最高指挥员,”安德烈等林华说完后,面无表情地说道:“任命谁担任班长的职务,由您说了算。”

    见安德列不反对自己的意见,林华便冲着谢廖沙大声地说:“谢廖沙同志,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三班班长。入列吧!”

    听到自己被任命为班长,虽说只是代理的,但谢廖沙的脸上还是露出了惊喜的神色。他大声地答应一声后,带着克里斯多夫和奥列格两人站到了队伍的最后一排,和那些新补充的战士站在一起。

    林华站在队列的前面,冲着战士们大声地说:“同志们,我们是军队,不能分散到老百姓家里,因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就将住在这里。谢廖沙!”

    谢廖沙听到林华在喊自己,连忙响亮地答应一声,从队列里走了出来,等待林华给自己下达命令。

    林华吩咐他说:“你先带新来的战士带教堂里去,帮他们安排好住宿的地方。”

    等谢廖沙答应一声,重新退回队列后,林华又说道:“副排长和一班、二班的班长留下,其余的人先解散吧。”

    战士们解散后,跟着谢廖沙他们几人,纷纷朝教堂里走去,而被林华点到名字的三人却留了下来。安德烈正想向林华介绍两位班长时,一名背着医药包的女卫生员跑过来,冲着林华问道:“排长同志,那我呢?我又该住在什么地方?”

    林华朝对方看了一眼,立即惊讶地发现,这位女卫生员居然是昨天见过的阿西娅。不过他此刻有正事要办,没有时间和对方叙旧,便对阿西娅说:“阿西娅,你到教堂里找谢廖沙,让他为你安排一个住的地方。”

    等阿西娅离开后,安德烈开始向林华介绍两位班长:“排长同志,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一班长格里萨下士,这位是二班长热利亚下士。”

    “你们好,同志们。”林华和两人一一握手,热情地说:“欢迎你们来到希姆基镇。”

第8章 将军来访() 
在和两位班长握手时,林华察觉到了格里萨眼神中流露出的悲伤,似乎不久前发生过令他伤心的。有心想问问是怎么回事,但由于此次见面就问这种隐私的问题,是非常不礼貌的。林华朝教堂里做了个请的姿势,对三人说道:“走,我们先到钟楼上去。”

    他们穿过教堂的大厅,沿着狭窄的旋梯而上,来到了顶部的钟楼。钟楼的构造,是四根柱子支着一个洋葱头似的圆顶,一口锈迹斑斑的铜钟就吊在顶部的梁上,拉钟的长绳垂搭下来,随风摇曳。

    钟楼上视野开阔,站在这里,整个希姆基镇尽收眼底。林华用手朝下面的镇子一指,对安德烈说:“副排长同志,你看到了吧,这就是希姆基镇。为了防止德国人再次实施偷袭,我们必须加强警戒。从今天开始,镇子四个方向,都要派出流动哨,两人一组,进行不间断的巡逻。”

    “我明白了。”安德烈答应一声,转身吩咐格里萨:“一班长,第一拨巡逻就由你们班负责,四个小时后,由二班的同志去接替你们。”

    格里萨向林华和安德烈敬了一个环礼后,转身沿着旋梯走下了钟楼。等他的背影消失后,林华小心地问安德烈:“副排长同志,一班长怎么了?我看他的眼睛,还是挺悲伤的。”

    但安德烈显然也没有注意到此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热利亚:“热利亚,你和格里萨的交情不错,你知道出什么事情了吗?”

    “我们在出发前,”热利亚有些为难地说:“有人告诉他,说他的妈妈和妹妹,在德军的轰炸中,都被炸死了。”

    热利亚的话一出口,大家都安静了下来。过了许久,安德烈用干巴巴的声音说道:“要知道,我们死了很多人,这毕竟是战争。”

    “副排长同志,德国人所欠下的血债,我们早晚会向他们讨还回来的。”林华说完这话,扭头对热利亚说:“热利亚同志,请你转告格里萨,化解悲伤的最好办法,就是努力工作。只有打败了***侵略者,才能为我们死去的亲人报仇!”

    林华见工作已安排妥当,便准备下楼,忽然听热利亚说道:“排长同志,我有个想法。”

    林华停住脚步,扭头问热利亚:“热利亚同志,您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热利亚用手指了指地面,对林华说道:“排长同志,钟楼上的视野开阔,能将整个镇子尽收眼底。假如我们在这里安排一名岗哨,配合在四面巡逻的流动哨,想必就能更好地保卫这个镇子。”

    对于热利亚的提议,林华没有立即做出决定,而是笑着问安德烈:“副排长同志,您看这样行吗?”

    见林华主动征求自己的意见,安德烈感到有些意外,他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随后背着手点头说道:“排长同志,我看热利亚的建议不错,我们应该在这里安排一名岗哨。如果发现什么异样的情况,他能及时地敲钟报警,让我们尽快地做好战斗准备。”

    林华昨天也曾考虑在钟楼上布置岗哨,但一来当时手下的兵太少,加上自己只有四个人;二则钟楼上风大,哨兵在这么冷的天到上面去执勤,很容易被冻坏的。不过如今新增加了兵力,那么在钟楼上安排哨兵,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想到这里,他叮嘱安德烈说:“副排长同志,钟楼上太冷,执勤的哨兵每隔半小时换一次岗,免得被冻坏了。明白吗?”

    “明白!”安德烈连忙回答道:“我会安排三人一组,轮流上来执勤的。”

    就在三人准备下楼时,走在最后的热利亚又喊了一句:“排长同志,好像有几个人朝我们这里过来了。”

    已沿着旋梯向下走了几步的林华,听到热利亚的声音,连忙又重新走了回来,问道:“在什么地方?”

    “在那里!”热利亚朝东面一指,说道:“排长同志,您瞧,一共来了五个人。三位军人和一位民警,另外还有一个人穿着没有军衔的军大衣,也许是民兵。。”

    林华顺着热利亚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满是积雪的街道上,有几人正慢吞吞地朝教堂的方向走过来。他凝神望去,很快就看清楚走在最左边,军大衣上没有任何军衔标志的普通人,是镇苏维埃委员柯切托夫;走在他身旁的民警,是派出所所长费定中尉。另外三位军人,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名指挥员,鲜红的菱形领章上镶嵌有三颗金星,居然是一位将军;跟在他身后的两名军人,应该就是他的警卫员。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有一名中将出现在这里呢?为了搞清楚究竟怎么回事,林华连忙带着安德烈他们下了钟楼,将待在教堂里的战士们都叫到门外,让大家列队欢迎即将到来的将军。

    等到那位在柯切托夫陪同下的将军走近后,林华连忙上前抬手敬礼:“将军同志,希姆基特别守备排排长索科夫向您报告,欢迎您到我们这里来视察!”

    将军抬手还礼,说了句:“稍息!”随后扭头问一旁的柯切托夫,“柯切托夫同志,既然是守备排排长,怎么还是下士军衔?”

    “将军同志,”柯切托夫笑呵呵地解释说:“昨天卫戍司令阿尔捷米耶夫将军,亲自任命他为新成立的守备排排长,并晋升他为上士军衔。由于时间仓促,他可能还没有来得及更换军衔标志吧。”

    柯切托夫转头看着林华,对他说道:“米沙,你可能还不认识这位将军吧。我给你介绍一下,他是第16集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中将,是刚从莫斯科开完会从这里经过的。因为听说了你的事迹,专门来看你的。”

    得知面前这位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的中年将军,就是苏联在卫国战争中脱颖而出的一代名将,与朱可夫、科涅夫被并称为苏联陆军的三驾马车之一,头脑冷静沉稳、处乱不惊,在战争中的逆境时期屡建奇功,被后人誉为“逆境英雄”的罗科索夫斯基时,林华的血涌上脸来,他再次抬手敬礼,用因为激动而发哑的声音说:“您好,罗科索夫斯基将军,我代表守备排的全体战士,欢迎您的到来!”

    罗科索夫斯基和林华握了握手,用友好的语气说:“您好,索科夫同志!我听柯切托夫提起了您的事迹,便想到这里来看看。想瞧瞧带着几名新兵,就挡住了二十几名武装到牙齿的德国兵的指挥员是什么样的。”

    听到罗科索夫斯基对自己的夸奖,林华不禁有些受宠若惊。他想说两句,但仓促之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只能嘿嘿地咧嘴傻笑着。

第9章 招揽() 
罗科索夫斯基抬起头,眯缝着眼望向教堂上方的钟楼,看似随意地说:“我刚刚过来的时候,看到钟楼上有几个人,其中一个就是你吧?”

    “是的,将军同志。”林华慌忙答道:“我当时正在上面安排防御的事宜。”

    林华的话引起了罗科索夫斯基的好奇心,他笑着说:“索科夫同志,带我到上面去看看。”说完,他迈步就朝教堂里走去,刚走上台阶,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情,又停下脚步对柯切托夫和自己的警卫员说道:“钟楼上的空间太小,站不下太多的人,你们就留在这里,我和索科夫同志上去就可以了。”

    林华带着罗科索夫斯基进了教堂,沿着旋梯上了钟楼。罗科索夫斯基环顾四周,点了点头,感慨地说:“站在这里,整个镇子都尽收眼底。如果在这安排一个岗哨,那么镇子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而且,”他用手抓着随风摇曳的钟绳,补充了一句,“还可以通过这口铜钟,及时地发出警报。”

    “将军同志,您说得非常正确。”林华等罗科索夫斯基一说完,连忙接着说道:“我们除了要在这里设置一名岗哨,用于观察全镇的动静外,还将在镇子的东南西北四面,各派出一组两人的游动哨。”

    罗科索夫斯基望着镇子的北面,问道:“索科夫同志,昨天你就是在那里,和偷袭的敌人进行战斗的吧?”

    “没错,将军同志,就是那里。”林华点着头说:“根据我的判断,德军肯定会从那里冲进镇子,所以我便带着守备班的同志,在镇子的北面构筑防御。”

    “索科夫同志,”罗科索夫斯基侧着脸对林华说:“你们只有十个人,却挡住了德军二十多人的进攻,真的很了不起。要知道这支来偷袭的小部队,可是隶属于德军第258步兵师的侦察营,战斗力比普通的德国兵要高,但他们却在你们的面前没有讨到任何便宜。”

    林华望着北方升起的淡淡黑烟,心里明白那是第16集团军的部队,正在与占据太阳山城的德军展开激战,试图将敌人从城市里赶走。他感慨地说:“将军同志,和您的部队在太阳山城所进行的战斗相比,我们昨天的战斗,更像是小孩子过家家。”

    罗科索夫斯基听林华提起了太阳山城,冲他笑笑说:“没想到,你居然也知道在太阳山城所进行的战斗。”

    林华自然不会告诉罗科索夫斯基,说自己是穿越而来,目前所发生的一切,对自己来说,已经是历史。为了不引起罗科索夫斯基的怀疑,他故意装出很意外的样子说:“将军同志,要知道这一点并不难啊。要知道,我们班在这个镇子上已驻扎了很长时间,经常可以看到从前方运回来的伤员,以及从城里开出的部队和各种武器装备。什么地方在发生战斗,很容易就可以了解到。”

    “索科夫同志,”罗科索夫斯基等林华说完后,饶有兴趣地问道:“你觉得德国人会冲进莫斯科吗?”

    “这是不可能的,将军同志。”林华等罗科索夫斯基一说完,立即很干脆地回答说:“别看德国人还在不断地进攻,似乎还取得了一些战果,但他们的力量已消耗得差不多了,只要我们一发起大规模的反击,就能轻松地将他们击溃,并把他们赶得离莫斯科远远的。”

    林华说完这番话后,见罗科索夫斯基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随后便听到对方说:“真没想到,你对我们守住莫斯科,居然这么有信心。索科夫同志,我非常需要有战斗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