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医-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V谖淮笕艘晕绾危俊

王珪已经跟杜文浩商定了婚期在下月初六,还等着嫁闺女呢,自然不会让杜文浩这时候跑到前线去指挥作战,当下点头道:“本相觉得杜将军所言极是,杜将军负责军队全面整顿,这是大事,是太皇太后最关心的。这套战法的特点是步步为营,稳步推进,不涉及繁杂的战法,一般将帅也可胜任。但须监督将帅不可冒进,以免被敌军包围。”

蔡确道:“那这什么前敌总指挥……,该由谁来担任呢?”

王珪想了想,道:“就由资政大学士,御史中丞吕公著担任这个……,前敌总指挥吧,由宣庆使李宪任监军。”

杜文浩拱手问道:“宰相大人,敢问吕公著是文臣还是武将?”

“文臣。”

“这李宪呢?是否带过兵?”

“算带过吧,当初征战西夏时,曾经担任过监军。”

杜文浩想了想,尽量选择好措辞,躬身道:“卑职以为,对敌用兵,还是由武将领军的好。毕竟,领军作战,必须要熟悉军事,谙熟兵法,懂得带兵之道的人才能胜任。”

王珪和蔡确相互看了一眼,蔡确道:“杜将军,文官领兵,这是祖训,历来如此……”

杜文浩仔细研究过宋朝与大辽、西夏作战的得失,心里非常明白,宋军屡战屡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部分战役都是由不懂军事的文官领兵。但是,如果直言这么说了,肯定会得罪这帮宰执们,他新进宰执,还不想得罪太多的人,毕竟宰执决定事情,是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的。刚才这些人已经退让,赞同了他的用兵建议,又赞同了他的作战方案,这顺风旗已经扯足了,不能在这件事上又把关系搞僵。而且这建议还是未来老丈人王珪提出来的,更不好辩驳,只能曲线解决这个问题,找太皇太后,让她来改变决定。

韩缜又道:“发兵多少为宜?”

尚书左丞蔡卞道:“杜将军说了,这个战法是要用优势兵力作为后盾的。所以兵少了只怕不行,卑职以为,发兵五万,各位以为如何?”

韩缜道:“抽掉何路兵将?”

蔡卞道:“战事源于环庆路,自然是抽掉环庆路兵力的了,似乎环庆兵力有九将之多。对吧杜将军?”

杜文浩身为三衙都点检,上任之后,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自己的兵力在全国是如何部署的,所以,一个月下来,他对各路兵力部署已经了然于胸了,当下点头道:“蔡大人说得没错,目前部署在环庆路的军队共有九将,七万余人。战马八千余匹。只不过,其中大约四成是厢军,另有一成左右为番兵、地方乡兵和地方衙门弓箭手。”

宋神宗元丰改制,对军事建制进行了更改,实行将兵法和结队法,其所谓“将”的兵制,类似于现代社会的混编军团。主要以禁军为主,并把驻军当地厢军、番军、乡兵和地方衙门的弓箭兵等全部编入编制之内。因此,各地的每军人数不尽相同,差距很大,多的上万,少的数千。

韩缜问道:“那咱们禁军共有多少?”

“如果没记错的话,环庆禁军不到四万人。”

王珪皱眉道:“那还不够数啊。总不能把全环庆经略司的兵全都调上线前吧?”

杜文浩拱手道:“以卑职所见,这是一场持久战,所以不能指望只靠一路兵马便解决问题,这时候应该实行更戎法,将陕西六路安抚司统属的六路兵马全部纳入此次战役调兵范围。”

韩缜惊道:“这六路人马共有多少?”

这些数字杜文浩已经了熟于胸了,掰着指头道:“环庆经略司是我军与西夏军作战的最主要的正面战场,所以部署在这一带的兵力约占了全国兵力的三成到四成,人数大概在三十万至四十万之间,当然,这其中还包括了不能作战只能运粮等辅助工作的厢军等兵种。真正能作战的禁军在二十万左右。”

韩缜道:“二十万?那也太多了吧?西夏军这段时间的侵扰,每次都不上一万人,只在四五千左右。我们以二十万兵力征讨,一来杀鸡用牛刀,二来,抽掉其他地方兵力,造成兵力空虚,会给敌军乘虚而入的。”

杜文浩微笑道:“我军部署在环州以北沿线,距离西夏京城最近的地方,每往前推进一步,就逼近敌军京城一步。敌军若在其他地方袭扰,不可分兵,只继续往前侵袭,敌军京城面临直接危险的情况下,绝不敢抽掉保护京城的人马去别处偷袭。必然部下重兵于我方前沿阻止。所以其他地方应该不会被西夏大规模入侵的,纵然有这种迹象,也只是围魏救赵,牵扯我军兵力而已。”

韩缜点头道:“这话倒也没错。”

杜文浩接着续道:“我先前所提,用陕西六路安抚司兵力投入这场战役,并不是将所有兵力全部集中在这一处,而是实行轮换作战的更戎制度。简单地说,就是这六路安抚司兵马,都要轮番上阵与敌作战。每次抽掉其中两路人马,直接作战的禁军不能少于五万人,负责辎重的厢军可以不在此限,更戎时限以半年为限。如此轮番上阵,一来可以持久战下避免将军太过疲劳,二来,我军各路将士都可使轮番上阵,磨练战力,考核将士,为以后大规模作战做准备。”

王珪赞道:“这主意好!轮番上阵,半年一轮,每轮五万人马上阵。好!”

众人听首相都赞同了,前面都领略了这老头袒护未来女婿的护短性格,而这又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主要是这种方法也比较符合持久战的需要,便都一致同意了杜文浩的提议。

第411章 两个皇上的老师

这时,远处传来云板响,王珪笑道:“正好午时散衙,上午就到这吧,剩下两个议题,下午继续。呵呵,本相觉得,今天咱们议政是最为成功的一次,很好,就要这样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据理力争。好!”

众人听他不点名地表扬杜文浩,都心领神会,脸上露出了笑容,一个个捋着胡须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宰执议政,有专门的宴席的,一起吃过午饭,中午还有一段时间休息,杜文浩没有睡午觉的习惯,而且,需要他处理的事情太多了,现在可没时间浪费在睡午觉上面。

杜文浩径直来到哲宗住的睿思宫。门口值守内侍忙点头哈腰将他往里迎,其他的正要入内通报,被杜文浩拦住了,问道:“皇上呢?上午在做什么?”

一个内侍陪着笑说道:“皇上早上一直在温习功课,准备下午的考试呢。”

“是吗,嘿嘿,赵彦若和傅尧俞两位老师来了吗?”

“来了,早上就来了,帮着皇上温习功课呢。”

“题目出好了吗?”

“两位老师说,临时命题就行了。”

“嗯,皇上在哪呢?”

“在御书房。”

杜文浩举步来到御书房,还没进院子,就听到里面一个孩童的声音咯咯咯笑得十分高兴,听声音正是年幼的宋哲宗。

杜文浩跨不进去,一见院子里的情景,简直哭笑不得,只见疏密直学士赵彦若在地上跪在地上,绕着圈爬行。宋哲宗骑在的他脖子上,手里拿着一根柳条,正把他当马骑,嘴里“驾!驾!”叫着,用柳条在打他的屁股。

旁边站着三个小孩,两男一女,捧着肚子咯咯笑着,有一个小胖子还拿着柳条帮着打赵彦若的屁股。

旁边侍御史兼侍读傅尧俞涨红着脸站在那里,膝盖上满都是灰尘,显然刚刚爬行过。

杜文浩知道宋哲宗以前就很淘,没想到现在当了皇帝,竟然拿老师当马骑,这已经不是有辱斯文的事情了,而是不把臣子当人看。顿时一股无名火直往头顶上冲,但他还是忍住了,毕竟宋哲宗是皇上,对他说话得礼貌一些。

杜文浩重重地咳了一声,阴着脸走了过去。

哲宗见他进来,笑嘻嘻道:“你来得正好,他们两不行,太老了,跑不快,你快跪下让我骑,肯定比他们爬得快!”

杜文浩拱手冷声道:“皇上,微臣是人,不是牲口!”

哲宗玩得正高兴,小手一摆:“我知道啊,中午休息,陪我玩一会有什么嘛。他们都陪我玩了的。”

“皇上,你胯下的这两位大臣,都是饱读诗书的堂堂大学士。所谓为国之道,持贤于民,皇上就是这样礼贤下士的吗?若是皇上这样对待臣子,把臣子不当人看当牲口,以纲常伦理,臣子自然不敢不从,只是,这会让臣子寒心的,又如何尽心竭力辅佐皇上治国呢?”

“只是玩玩罢了,不用这么说的吧,再说了,是他们自愿的,——你们俩是自愿给我当马骑的,对吧?”

“是是!臣自愿的。”两个老师灰头土脸答道。又羞又臊,连脖子都红了。

杜文浩道:“就算他们自愿,皇上也不该如此!所谓花花轿子众人抬,皇上的皇位只有大家捧着帮着,才能稳如泰山,你要不把他们当人看,他们都是有才学有脸面的人,谁受得了你这样对待?心灰意冷三心二意甚至找借口各自告辞走了,你身边就留下一帮马屁精,江山社稷可不是靠马屁精能维系的!”

哲宗脸上笑容消失了,噘着嘴讪讪道:“杜将军,没这么严重吧?”

“严不严重,咱们去问问太皇太后就知道了,若是她也认为这没什么,你就尽情的玩好了!”

哲宗一听太皇太后,就跟孙悟空被念了紧箍咒一般,脸色立即变了,急忙从赵彦若身上跳下来,扔掉了手中的柳条:“杜将军,你可千万别告诉太皇太后,我听你的,以后不把他放当马骑就是了。”

杜文浩依旧阴着脸道:“皇上既然知道如此对待老师做得不对,应该如何呢?”

哲宗嘿嘿干笑两声,对赵彦若和傅尧俞躬身一礼:“朕给两位老师赔礼道歉。”

那赵彦若刚刚爬起身来,正准备掸去身上的灰尘,一见这情景,又忙不迭跪倒在地:“皇上万万不可,折杀微臣了!”咚咚叩头。

一旁的傅尧俞也慌忙跪倒磕头连声称不敢当。

杜文浩简直傻眼了,这两个老夫子对君臣之礼看得远远重于师生之礼,自己这番辛苦算是白费了。苦笑着转开话题道:“皇上,臣想问问皇上以前所学情况,能否进屋说话?”

“行啊。”哲宗迈步进了屋里,那几个孩子跟着进屋了,杜文浩跟进一看,里面是个书房,只有一张龙案和高背龙椅,并没有课桌讲台之类的,便皱眉道:“你们上课就在这里吗?”

哲宗仰着小脸道:“不是啊,这是朕的书房罢了,上学是在资善堂。”

“那咱们还是到资善堂去吧。”

“可是将军,中午刚用过膳,按例是要休息一个时辰的。”

“今天取消休息了,因为我下午还要到宰相府议政,想先了解你的学业情况,晚上好向太皇太后禀报,她很关心你的学业。”

一提到太皇太后,哲宗便蔫了,垂头道:“那好吧。”领头往外走,几个小孩跟在后面。

杜文浩瞧了一眼赵彦若和傅尧俞,低声道:“两位大人,咱们三人作为帝师,不能太迁就皇上了,我们要教导皇上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而不是不懂道理的暴君。”

两人面现愧色,低声答应了。

他们来到资善堂。四合院的大院子,正中一间大亮厦,上面牌匾写着“资善堂”。

进门处摆着四张桌子椅子,上面是文房四宝。靠里一张长条案桌子,应该是先生坐的位置,也摆着笔墨纸砚。

哲宗等四个孩子分别落座,杜文浩走到靠里条案上,撩衣袍坐下。吩咐门口内侍再搬来两把椅子给赵彦若和傅尧俞坐。

赵彦若和傅尧俞见杜文浩敢在皇上面前坐着,尽管已经知道杜文浩他们三个老师可以免行君臣大礼,但这么坐着,似乎也不符合纲常伦理的,不免都暗自吃了一惊。现在搬椅子来让他们两坐,两人可没杜文浩那么大的胆子,忙尴尬笑着摆手说站着挺好。

杜文浩也不强求,扫了下面哲宗等四个孩子,便板起脸作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拿起桌上戒尺在手心里拍了两下,朗声问道:“咱们先相互认识一下。我叫杜文浩,字云帆,承先帝和太皇太后隆恩,躬为三衙都点检,兼太医局提举、御医。受太皇太后之命,负责皇上学业事宜。这两位是太皇太后钦点的帝师,都是饱学之士,想必刚才也都认识了。好了,在座的另外三位皇子、公主,能否见告名讳,将来也好称呼。”

“我来介绍吧。”哲宗笑吟吟站起来道,一指旁边比自己矮半个头的:“他是我二弟赵佖,他有只眼睛不太好。看不清楚,所以有时候如果发现他不跟你打招呼,那并不是他架子大,而是他看不见。嘿嘿。”

咯咯咯……,其他三个小家伙都掩嘴偷笑。

赵佖年纪虽然比哲宗小个一两岁,但体重比哲宗胖,整个一小胖墩,脖子都好几层,胖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站起来乐呵呵拱手道:“见过杜将军!”

宋神宗先后生了十四个儿子,其中八个生下来在襁褓里便夭折了,剩下的儿子中,哲宗年纪最大,所以是大哥,九皇子虽然排行老九,但在活着的儿子中算老二。

杜文浩笑了:“不必客气,以后叫我先生就行了。原来你就是九皇子啊,我知道,你曾经大病一场,病得很重,是我徒弟太医钱乙用黄土汤治好了你。对吧?”

“嗯!原来钱太医是先生的徒弟呀。”

“是啊。”

“他好老哟,白胡子一大把了,这么老还没出师,他肯定平时不好好用功念书。”

哈哈哈,哲宗等三人都嘻嘻哈哈大笑起来。

杜文浩一点都没笑,等他们笑完了,才说道:“九皇子,劣徒钱乙是你的救命恩人,你不知恩图报也就罢了,却不该拿恩人开玩笑,这至少是不道德的。”

赵佖赶紧收敛了笑容,讪讪拱手道:“对不起,我只是随口说说,请先生原谅。”

杜文浩正色道:“劣徒钱乙乃是带艺投师。他拜我为师之前,已经是名满天下的神医了。”

坐在后排的一个小公主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望着杜文浩道:“他都是神医了,咋还拜你为师呀?他那么老,你那么小……”

杜文浩笑了:“应该说我这么年轻,要说我年纪小,那不跟你们差不多大了?”

小姑娘咯咯笑着点着头。

杜文浩道:“有句话叫做:‘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听说过吧?”

这是唐代韩愈《师说》名篇里的一段话,他们四人都学过。一起点头。

杜文浩道:“我的剖腹疗伤术,天下只有我一个人会,包括他也不会,另外,我很多医学知识他不知道,有很多东西可以教他,所以他就不耻下问,拜我为师了。”

哲宗笑吟吟道:“那杜将军准备教我们些什么呢?是四书五经?还是诗词歌赋?还是岐黄之道?”

三个小屁孩又偷偷咯咯笑了起来。

杜文浩淡淡道:“我能教你们什么等一会你们就知道了,皇上请先替微臣接着解释其他两位吧。”

哲宗一拍脑袋:“对对,我咋把这事给忘了……”

“皇哥哥,你现在不能说‘我’了,要说‘朕’!嘻嘻嘻”他身后那小姑娘咯咯笑着说道。

哲宗又一拍脑门:“瞧我这记性……,啊不,瞧朕这记性!嘿嘿”

三人又哄堂大笑。

哲宗摆手让他们不要笑了,指着他身后一个矮他一个头的小不点道:“他叫赵佶,是我三弟。”

杜文浩暗自吃了一惊,赵佶?宋徽宗?这可是北宋乃至中国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一位皇帝呀。不是因为他的文治武功,而是他的风花雪月的浪漫故事,妙笔丹青和瘦金体的书法,还有他任用奸臣,亡国被俘的惨痛经历。可是现在,仅仅只是六七岁的孩童,一脸天真烂漫,何曾想到若干年后会,一个国家会灭亡在他的手里呢?

现在自己居然是两个北宋皇帝的老师,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