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刚刚奋身站起,将军府外一阵喧哗。袁绍等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又见守门兵士向袁绍报说,说是外面来了个血人,提了一颗脑袋就要闯将进来,申言要见袁将军当面说话。
堂上众人一听都是瞠目结舌,也不知是什么人不知死活,胆敢大闹将军府。
袁绍此刻倒是身子一震,佩剑一按,扫视众人,缓缓道:“本将军倒是要看看谁敢在吾府上放肆,去,命人叫放行,带他来见本将军!”
士兵下去,不一会儿吵闹声和步履声突然逼至,那些好奇的文武也都是个个延颈以待,就连陈诺也不由举目而视。不时,十数个士兵团团围着来人,缓缓退到了堂下。随着一声娇叱,众士兵散开,一人满身血污出现在众人面前。
众文武尚未看清来人模样,就见一颗血淋淋的脑袋先被丢在了堂前,滚了丈许远,方才停了下来,把众人都是吓了一跳。
一股刺鼻的血腥味直冲堂上诸人,都是赶紧以袖掩鼻。胆大些的,眯起一对细细眼睛,仔细瞧看堂前那颗头颅,也是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被砍之人两眼圆睁,脸上五官皆是糊住了血渍。就是那么一颗小小的脑袋,也是被蓬松的头发团团裹住,如果不是仔细辨认,还真不知道是朱汉的首级。
有人认了出来,惊呼之声迭起。
那主将席上的袁绍眼尖,一眼看了出来,立即是断喝一声,指着来人:“大胆贼人,你杀了朝廷命官还敢如此放肆。来人,给我拿下!”
眼看堂下士兵就要全部涌上,倒是那满身是血的家伙一脸毫无惧意,立即是断喝了一声,叫着:“慢着!我既然来了,也不劳诸位动手。我来,是向袁将军说明,我杀此獠与他人无尤。今日我死,以抵其命!”
那人说着,将手中长剑一举,就要割喉自尽。
别人或许认不得此人,但陈诺可是一眼认了出来。
该来的还是要来,躲也躲不了!
赵雪她换了这身普通的装束,自来袁绍这里领死,难道以为就凭她那么几句话,袁绍就这么轻易放过她?
这个傻丫头!
若不是赵雪报仇心切,不然要报此仇那还不是易事?
既然韩琦死于朱汉之手,袁绍给天下一个交代,也必杀朱汉以谢天下,如此她不用出手此仇也已经得报了。可如今朱汉也死了,这件事情就要麻烦多了,以袁绍的个性,到时朱汉非但无罪,连韩琦的死都要一并算到她头上。她真是太过莽撞了!
但既然赵雪有难,责备已经晚了,只能尽全力去救她了。
陈诺立即站了起来,挥刀打掉了赵雪手中之剑。他突然的此举,不但令堂上众人吃惊,就连袁绍脸上亦是变了一变。
赵雪眉头紧蹙,想要当做不认识陈诺,但被陈诺一拉,一同跪于袁绍面前她无法开口。
陈诺立即向袁绍说道:“我想袁公是误会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末将的部下。”
赵雪此来送死,就是想撇清她与陈诺之间的关系,如今被陈诺这么一‘澄清’,赵雪自然不答应;但奈何陈诺不给她解释的机会,更不给袁绍等插口。
陈诺此话一出,立即接着说道:“朱大人之死,我想其中可能另有隐情。事已至此,实不瞒袁公和各位将军大人知道,就在末将入城之时,其实末将半路就曾遇到过朱大人。
当时我见朱大人带着他的那帮部下急匆匆的赶往韩琦将军府邸,一时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看他们气势汹汹的样子,只怕大事不妙,也就立即派了赵小将尾随前往,便宜行事。”
袁绍鼻子轻轻一哼,说道:“其位,不谋其政,陈将军这句话难道不懂吗?朱大人身为都官从事,有权监管抓捕在邺不法官员,这是他的职责范围,你纵然是好打不平,但也未免管得太宽了吧?”
陈诺摇头道:“袁公的话虽然这么说,可办起事情来,非是书面文章,绝不能轻易苟且就过。想那韩琦将军乃先州牧韩馥之长子,又为袁公您所倚重,对我冀州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不可有丝毫的闪失。如今眼见韩琦将军身有危难,我如何能见死不救?哦,对了,我想朱大人突然兵临韩琦将军府上,不是袁公你下的命令吧?”
陈诺反将了袁绍一军,袁绍就算有这命令,也不能承认。
好个陈诺,袁绍嘿然一笑,说道:“韩琦将军就算犯再大错误,那也不可草草行事。更何况,本将军待韩琦将军自认为不薄,想他也没有其他想法,本将军又怎会无故下什么命令?”
陈诺连忙点头:“我就说嘛,想袁公向以名声为重,如何轻易诛杀韩琦将军?也必是朱大人擅自行事。我先前就听闻朱大人就曾在先韩州牧手上为官,最后跟先韩州牧闹得不愉快,这才各自走路。想朱大人今日擅自做主,围捕韩琦将军府邸,既然不是袁公您的意思,那就是他假借公事以谋取私利……”
袁绍听到这里觉出了不对,赶紧打断陈诺:“慢着!我们现在追究的是你部下刺杀朱大人一事,你把话扯远了。”
陈诺听袁绍一说,也就一点头:“袁公且听我说,末将正是因为有上面那些忧虑,害怕朱大人以公谋私,对韩琦将军不利,方才派了赵小将过去保护韩琦。至于韩琦将军之死,以及朱汉大人为何突然被杀,末将身在将军府上的确难知其中内幕。所以这些事情还得请当事人赵小将慢慢跟袁公和诸位大人将军解释。”
陈诺说着,立即喝了一声:“赵雪,还不赶紧将事情前后始末说出来!”
赵雪抱了必死之心,本不想多做解释的;但一抬头,突然看到陈诺对她一眨眼,想到陈诺前后所言,懵懂有所领悟。赵雪本来不笨,被陈诺这一声断喝也立即明白过来。
她立即将陈诺的话前后梳理了一遍,也就明白了前后之关键,似乎也看到了一丝希望。只是,她一旦承认是陈诺的部下,如果事有不济,那么陈诺也必因此事受到牵连,这是她不愿意看到的。可若是不承认,那就分明说陈诺先前说的那些是在当堂说谎,那对于陈诺来说,可能要受到严厉的制裁。
既然前无可前,退无可退,她和陈诺,她也只能搏上一搏了。
赵雪头一昂,也当真豁了出去,面对袁绍等人逼视的目光,依然是面不改色,侃侃说道:“是!先前小将得陈将军之令,一路尾随朱大人等到了韩琦将军府上。只是朱将军动静闹得实在太大,将韩琦将军的府邸前后团团包围了起来。
想这韩琦将军也可能知道朱大人与先父有过节,怕朱大人公报私仇,于是闭门自守。谁知朱大人仍是不放过,居然派兵翻墙入室,登上阁楼,愣是将韩琦将军抓了出来。小将在旁观看,一时不敢现身,但眼看着朱大人举起手中大刀,愣是用刀柄敲断了韩琦将军的两腿膝盖……”
这些场面的确是赵雪亲眼所见,现在想来当时韩琦痛苦的惨叫声仍是不绝绕耳,就连她此刻叙述来都不觉眉毛轻轻一蹙,心有不忍;更别说当堂文武一听,皆是一阵唏嘘。
“小将我眼看韩琦将军将要受此磨难而死,一时忍不住,就挺身而出,想要相救韩琦将军。只是没有想到,朱汉那厮丧心病狂,折磨韩琦将军还不够,居然当时一刀就将韩琦将军给杀了……
我当时救护韩琦将军心切,不顾一切的冲杀……朱大人当场也就死于小将之手……小将怕因为此事连累陈将军,故而乔装一番,将朱大人这厮首级取来,自来领死……”
赵雪这些话其实一句也没有掺假,只是她在陈诺的提醒下转变了一下立场,这样意境也就大变了。
虽然她当时答应了陈诺不会对朱汉动手,但她一想到哥哥之死,又加上既然知道了仇人的行踪,如何可能轻易放过他?她不想将复仇的事牵扯到陈诺,故而趁陈诺入府议事之机,悄悄溜了出去,一路打听到了韩琦府上。
她本来一直在暗处窥探,准备伺机报仇的。但她毕竟在静下来的时候考虑过陈诺的话,一时又觉得是不是自己太过鲁莽了,所以当时还是有所犹豫的。但在她看见朱汉折磨韩琦时,也当真勾起了她立杀朱汉之心,于是再也没有顾虑其他,冲上去解决了朱汉。
所以前后事说起来,既有她的私心,也有公理,这要看这件事情如何从赵雪口中解释出来,从何立场来解释。而陈诺就是因为考虑到此,所以故意提醒了赵雪其转变立场,不提报仇;那么这件事情听起来就是阻止朱汉行凶,方才做出了无奈之举,诛杀了此贼;非但无罪,而且情有可原。
果然,这一招当真奏效,把那些侧目的官员听得无话可说,甚至那些冀州的旧部将听后,皆是指着地上朱汉的头颅破口大骂,言其该死,反称赞起赵雪来。
悠悠众口都堵住了,眼看只有袁绍仍是坐在案上不动声色,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袁绍他当然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既然众人将矛头指向了朱汉,也就顺水推舟,将手一挥,说道:“朱汉此人睚眦必报,乃反复小贼,死不足惜!他与先韩州牧有些许小过,便将矛盾转移到其子韩琦身上;遂不经允许,借职务之便,故意网罗韩琦将军之罪名,以公谋私,私自围攻韩琦将军府邸,致韩琦将军于死地。其厚葬韩琦,追拜敬哀将军,厚养遗孤!朱汉既死,不予追究。”
既然对韩琦之死有了交代,冀州那些旧部官员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倒是便宜了朱汉那小子了。不过袁绍都说不追究了,他们也没其他话好说,也就纷纷领命称诺。
“不过……”
袁绍话音一转,直盯着陈诺二人:“赵小将虽名保护韩琦,但私自诛杀重臣朱汉,不可饶恕。虽可免陈将军失察之罪,但赵小将必须以命相抵,方可杜绝后来效此事者以公谋私!”
众人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可,唯独陈诺僵立当场。袁绍亲自发话斩杀一个小将,纵然是他,也无权过问。更何况,袁绍已经当面赦免了他,算是先杜绝陈诺之口,好让陈诺无话可说。
但陈诺知道,赵雪绝不能死,他绝不答应!
赵雪脸上一片惨白,她没有为自己的死难过,想到的只是从此不能再跟随陈诺了,不免心有死灰。但想到如果不赶紧谢过袁绍的赐死,只怕陈诺会为她开口求情,反将他再次牵连进来,故而将身赶紧一拜,口称:“朱大人之死,确实赵小将所为。赵小将无话可说,愿领死!”
陈诺神色一变,就要开口再言,但被堂外的吵闹声给打住了。再看堂外,只见有两三个士兵先后闯了进来,远远的不是大呼就是小叫,加上他们走路时脚步所带的槖槖声,还有刀剑磕碰之声,闹成了一遍。如此一来,全然没了章法,早已失去了一个士兵应该拥有的纪律,把个严肃的将军府弄得顷刻间如同菜市场了。
袁绍自诩四世三公出身,最重这些外表的礼节,如何今日尽丢这样的脸?加上先前事没有缓过来,也就一发的恼了,一怕木案,大喝道:“你们这是要反了吗!”
“是反了!”
跑在最前面的两个士兵仓促间就接下来袁绍的话:“将军,黑山于毒和右贤王于夫罗反了!他们还劫走了大公子。”
第五二章:孤身入黑山()
堂上众人听说黑山于毒联合匈奴右贤王一起反出了邺城,而且还劫持了大公子袁谭,皆是面面相觑,纷纷看向袁绍。
所谓事有缓疾,袁绍此时也不得不暂时丢开陈诺的事情,一心扑到于毒、于夫罗谋反一事上。
其实,要说谋反也说不上,袁绍跟于毒他们也不过是一时的盟军关系。在袁绍没有得到冀州之前,他们结好于袁绍,想要从旁分一杯羹。只是没有想到,袁绍得了冀州后,后悔当初盟誓,于是遮遮掩掩的,不想履行诺言。
于毒他们转而不断向袁绍三天两头索要军需物资,扩充兵源。袁绍虽然不愿意,奈何冀州新定,只好暂时虚与委蛇,但暗地里调回文丑等准备收拾他们。
只是,一切还没来得及,先是叔父袁隗之死,接着是公孙瓒南下,搅得他脑袋都大了,这件事情自然也就暂时放在一边了。没有想到的是,如今韩琦等事刚起,还没料理完呢,于毒他们会在这个节骨眼上闹事。
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是必要与于毒他们干一仗的时候了。袁绍于是立即命令颜良、文丑二将出班,准备让他二将带兵追杀于毒他们,救出长子袁谭。
陈诺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向袁绍一拱手,说道:“颜良、文丑二将军虽然骁勇善战,但于毒他们手上毕竟有大公子这个人质在,若是因二将迫之太急,只怕于毒他们活命必将鱼死网破,是不利于大公子安危。末将曾与于毒他们接触过,懂得他们的脾性。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末将愿意领本部人马同去讨贼,以戴罪立功,还望袁公能够成全。”
袁绍伸手捋须,目视了他一眼,又看向赵雪,一时没有说话。
倒是旁边逢纪嘿然一笑,站了起来,说道:“有陈将军一同前往,此事也必然稳妥些,袁公你就答应了吧。”
袁绍听逢纪这么一说,也就点了点头。
陈诺立即称谢,但随即说道:“不过,在末将回来之前,还望袁公对赵小将手下留些情面,到时末将自有交代。”事已至此,袁绍也没有什么话好说他三人赶紧下去备战,他则挥手让人先将赵雪带了下去,扣留在了城中。
堂上会议散了后,袁绍独独留下逢纪,将他请到了自己的卧室。
袁绍开门见山:“元图,我以为你是最了解本将军的,如何别人没有开口,你倒是先替陈诺说了话?你今天若是不给我解释清楚,哪里也别去了。”
逢纪一听,捋须笑道:“别人不知道,可袁公你是最清楚的。文丑、颜良二将正如陈将军所言,虽然骁勇善战,奈何只知道冲杀,不知道变通。像陈将军今天说的还算是客气的了,要是我,哼哼……
更何况,这次领兵出去剿灭于毒二贼只在其次,救出大公子才是关键。若是让此二人单独追杀,纵然能斩杀于毒他们,这大公子也未必能够救得回来。
而陈诺此人袁公你也是了解的,不但胆子大而且身怀谋略他去,把握岂不是更大些?更何况,大公子的安危,与那陈将军帐下一个小小将士的性命孰轻孰重难道袁公不清楚吗?袁公何要迟疑?”
袁绍无奈一笑,算是默认,转而说道:“在韩琦一事上,想必元图你也看清楚了。陈诺此子明明已经猜到其中内幕,却一个小小的卒子,居然反将了我一军,使我难堪。
我本惜念陈诺是个人才,想着此事能小则小,欲斩杀他帐下将士,以敲打他一番,好让他明白什么事情该说,什么事情不能说。如今看来,只要陈诺办成我的任务,又是大功一件,想要借机敲打是又不可能了。”
逢纪嘿嘿一笑,摇头道:“这倒未必!袁将军你这句话倒是一下子提醒了我我想起一件事情来。”
“哦?”
袁绍转过身来,看向他:“何事?”
逢纪捋须道:“此事监军沮授大人也曾跟我不经意间提起过,现在想来,倒是可以做一做文章。袁公,你还记得那个韩猛的人吧?”
袁绍微微一愣,说道:“如何不记得?要不是这个贼子砍杀了公孙越,如何会惹得公孙瓒突然南下?若非陈诺一揽子将此事兜了,我还想要亲自审问审问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