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乱臣贼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之乱臣贼子-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认真的说道:“这里是西北,无论是谁来了,谁做这个大都督,只要是到了西北,那就是侯爷说得算。”

    “那何人可以来西北?”李信点了点头说道。他相信李靖、段齐、苏定方等人肯定会坚定的支持自己。只是让谁来,那就要计较一番了。

    “侯爷若是去,必须要交出大都督的职务,求副都护,主管军事。”裴世矩劝说道:“若是皇上询问何人可以为大都督,侯爷千万不能说,这大都督职务当由皇室担任,皇上多疑,无论皇子或者皇孙都不是好的人选。至于其他的,老朽会帮助侯爷完成的。”

    李信点了点头,虽然不知道裴世矩会如何帮助自己,但是既然对付如此说了,那肯定就有计策,只是不好对自己说而已。

    “皇上这次在雁门被围困,老朽猜测皇上在大兴呆不了多长时间了,不久之后,他会去江南,那里才是他的根基所在,可惜的是,那个地方也会是死地。”裴世矩叹息了一声,目光中露出复杂之色。李信心中骇然,在历史上,杨广是死在江南。没想到裴世矩这个老狐狸居然连这点都能猜的出来,真是厉害。(。。)

第三百零八章 凉国公() 
李信点了点头,与裴世炬谈了一会就告辞而去,并没有询问裴世炬这个老狐狸会用什么样的办法来帮助自己,但是他相信裴世炬肯定会帮助自己的,不然也不会用裴馥嫁给自己这种方式来迷惑自己。

    接下来的日子,李信或是留在兰州,处理积压下来的公事,更多的准备自己离开兰州之后,兰州即将面临的考验,这一次杨广恐怕不会轻轻松松的让自己回到兰州的。

    有的时候也会去见见南阳公主,两人有时间也会游览一下兰州的名胜古迹,名川大山,虽然恪守礼节,但是李信还是从南阳公主的目光中感受出一丝异样来,有的时候也带着姚慕雪和李芷婉等人出行,倒是轻松的很。

    “从今日起,兰州政事由上书房处置,能进入上书房的就是裴世炬、杜如晦、褚遂良、崔元和梁硕五人组成。”李信这天招呼裴世炬等人进了书房,环顾左右说道:“皇上的圣旨已经在路上了,加我为凉国公、上柱国、左屯卫大将军。”

    “没想到来的这么快。”杜如晦等人听了之后,心中不但没有任何的灰心沮丧,反而充满了斗志,李信设置上书房,虽然只是一个称呼,但是足以说明李信的心思,众人自然是很高兴了。

    “这次我恐怕不会简简单单的离开京师,凉州之事就要拜托诸位了。”李信望着自己一手打造的班底,心中有些的得意,这里面的人大部分都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人才,现在都是在为自己所用,加上凉州已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个时候,自己才能算掌控一方。

    “国公请放心,我等一定会认真处事。为国公效命。”裴世炬心中感叹,自己的付出总算是有了回报,朝廷派来的圣旨他也早就知道,听到这个消息后,他比李信更加的高兴,虽然这是杨广明升暗降,将李信调离凉州的策略,可是他相信凉州仍然是李信的凉州,就算是有人取代了凉州总管这个位置之后,李靖的大军仍然是在外面。

    “现在兰州的粮草不易过多。李靖军中的粮草还是要多储备一些。”李信佯做漫不经心的样子说道。

    “属下这就让人去将粮草转移一部分。”崔元眼珠转动,笑眯眯的说道。众人都是一阵大笑。

    “好了,好了,这样一来,凉州之事也算是有了一个章程了,我走了之后,移民、屯田、兴商、筑道这些事情就交给诸位了,练兵、剿匪都交给李靖。沈千秋跟在我身边。”李信正容说道,上书房虽然高高在上。但是军队的事情还是掌握在李靖手中,军政分开,这是李信最基本的政策。

    “属下遵命。”众人纷纷从锦凳上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的行礼。这才是真正的君臣之道,而不是以前那样,大家行礼也极为随便,这就是建制。

    “辛苦诸位了。”李信也站起身来。朝众人行了一礼。

    众人这才退了下去,按照李信的吩咐处理凉州之事不提。而李信却是去了后院,后院之中虽然有姚慕雪和李芷婉。但是该交代的还是需要交代,该抚慰得还是需要抚慰。在遥远的京师,自己已经有一个儿子,姚慕雪和李芷婉两人表面上虽然没什么事情,可是心中还是有些沮丧的。李信这头老牛,这些日子,还是要努力的。

    五天之后,朝廷果然来了天使,不是别人,正是李信的熟人宋和,这让李信宽松了不少,宋和也是面带笑容, 向李信宣旨,也的确如同情报上所说的,加封李信为凉国公、上柱国和左屯卫大将军,最后在圣旨的末尾,才是让李信进京述职。

    “恭喜国公,贺喜国公了。”宋和笑呵呵的说道:“不知道国公什么时候启程?皇上可是迫切的想见见国公了。”

    “既然如此,那就明日启程,公公长途跋涉一路风尘,今日休息,李信也要好生招待一番。”李信笑眯眯的说道。

    “宋公公,皇上现在龙体如何?”晚间,李信进了宋和房间,笑呵呵的说道。

    “皇上龙体康健,不过有点时候做一些噩梦而已。”宋和扫了周围一眼,见周围无人,才低声说道:“毕竟是在雁门受了惊吓,想来过些时日就好了。皇帝准备巡幸扬州,现在正在打造龙舟,或许不久之后,国公也能去一趟扬州了。”

    李信听了面色一变,那扬州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杨广是怎么死的,就是死在扬州,这一点李信还是知道的,从扬州距离凉州,那才是真正的万里之遥,李信也想去扬州,但是绝对不会是现在。只是莫非宋和的言语中透露着什么不成?李信眼珠转动了一下。

    “大都督,西北看上去是在你的掌握之中,实际上却不是啊!有人向皇帝陛下上书说您在西北威望太高,不宜留在西北,最好是派皇室中人来坐镇西北。”宋和声音低了许多,说道:“最近无论是京师大兴,或者是东都洛阳,都在盛传国公乃是兰陵王之后,皇上难免会有些猜忌将军。”

    “李信要真是兰陵王之后,岂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一个国公之位还是拼死从战场上杀出来的?”李信摇头苦笑道:“世人都知道我是出自赵郡李氏旁支,就算我的母亲也只是一个婢女而已,若真是兰陵王之后,又何必受到寿阳一个豪强欺负的呢?”

    “皇上也是半信半疑,甚至怀疑有人故意如此。”宋和悄悄的说道:“国公可知道皇上到现在还没有立下太子呢?恐怕是有些人等不急了。所以想将国公调出西北,还让自己前来,日后有个什么事情,也算是有点底气啊!”

    李信听了闻言一愣,顿时想到了裴世炬的话,想来,上奏天子的必定是裴世炬,也只有裴世炬才会有这个能耐,这个手腕,只是他到底是为了我,或者是为了另外的人呢?在家族命运,在权势面前,牺牲一个孙女也不算什么吧!李信认为自己这个时候应该防着对方一手,免得被这个老狐狸给卖掉了。

    “等国公回到洛阳就知道了,什么叫做国事艰难啊!”宋和忽然叹息道:“皇帝陛下前不久回到东都,看见朱雀大街上有许多观瞻皇帝仪容的人,顿时感叹的说了这人还是不少吗?国公认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宋和望着李信询问道。

    李信面色一动,当年杨玄感造反的时候,他也曾经听说杨广也发表了一番议论,说人不可多,多了便聚众为盗的说法,也正因为如此,李信的移民计划才得到了实施,没想到这个时候杨广再次发表了这样一番话,这就让李信心中有些好奇了,杨广当初说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莫非与历史上不同,在第三次征讨高句丽之后,再来征讨什么地方不成?

    “莫非是皇上肯定末将的移民不成?”李信似笑非笑的望着宋和说道。

    “国公说笑了。”宋和忽然低声说道:“这一次皇上若是询问国公,皇室之中谁能坐镇西北,国公千万不要回答,要知道在我临走前的一天晚上,皇上还连御八女呢!”

    李信顿时面色一变,杨广现在多大了,都已经四十多了,居然还连御八女,这是什么概念,或者是用虎狼之药,或者秉性如此,无论是哪一天,都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皇帝自认为自己还是很年轻的,所以才没有确定太子之位。裴世炬当初是猜测,到了宋和这里,却是实打实的事情。

    “多谢公公提醒,否则的话,李信人头不保了。”李信满头大汗,忍不住摇头说道:“这想为朝廷办的事情,还真是难啊!”

    “将军何必如此,皇帝陛下实际上对将军并没有猜忌多少,而且皇后娘娘对将军极为信任,嘿嘿,听说南阳公主还在兰州?”宋和忽然神秘的朝李信笑了笑。

    李信脸上微微露出尴尬之色,看样子自己在京师恐怕又是引起了一段笑话了。当下说道:“公主车驾不日也将启程东归。”

    “对了,国公离开西北的时候,一定要将西北之事安排的妥当。”宋和忽然说道:“西北最近要来一个人,与我的车程大概也就一两日而已。”

    “谁来?”李信好奇的询问道。宋和乃是皇帝身边的亲信,让他都如此看重的一个人想必不是简单的人。

    “萧瑀。当今的国舅。”宋和皱着眉头说道:“他自请为西海郡守。这个人刚正不阿,实际上对国公的印象不大好啊!听说国公这些年在西北推行的屯田、教化都是以庶民为主,皇帝陛下原本是准备将他贬到河池的,可是他不干,才会来到西海郡。未必没有监视将军在西北的一举一动啊!”

    “真是没想到,居然来了一个大神。”李信摇头苦笑,他知道自己在西北的一些政策必定会引起世家大族的仇视,只是没有想到让萧瑀也来了,这可是皇上的姻亲,来西北还有什么好事不成?李信感觉头大了。(。。)

第三百零九章 萧瑀() 
第二天一早,裴世矩、杜如晦等人就将李信送出了兰州城,姚慕雪和李芷婉两人也是与李信洒泪而别,这次与李信一同进京却是两千亲卫骑兵,南阳公主也随之同行,说实在的,李信并不想带着南阳公主前往洛阳,杨广南下扬州在即,南阳公主作为他的女儿,有很大的可能性会一起前往的,扬州可是一个死地。李信决定等到了京师想办法让南阳公主回凉州。

    等到第三天的时候,就见有两三个人骑着战马而来,为首之人青衣儒衫,不过四十岁左右,风姿不俗,虽然是满脸的风尘之色,可是李信还是能感觉出来,对方身上的一丝上位者的气息。

    “萧大人。”宋和上前打招呼道。

    “李信见过萧大人。”李信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就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萧瑀,也不敢怠慢,上前拱手说道:“没想到在这里能碰见萧大人,李信真是三生有幸啊!”

    “哼!你是西域都护府大都督,是上柱国大将军,位在我之上,我萧瑀岂敢让你行礼。你是上官,我是下官,下官西海郡太守见过大都督。”正是如同宋和所说的,萧瑀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功劳或者是地位,让他对自己有任何的好感,反而隐隐之中还有意思敌意。

    “舅舅。”

    这个时候,旁边的一辆马车中走出一个丽人来,正是南阳公主,她瞪了李信一眼,然后从马车上走了下来,朝萧瑀行了一礼,说道:“父皇也真是的,居然让舅舅来这个地方。”

    “南阳,怎么说话的,这是舅舅自己的要求。”萧瑀不满的说道。这句话倒是没有说错,一开始是河池。那个地方距离京畿并没有多少路,杨广在这方面对他的小舅子还是很不错的,也只有萧瑀这个家伙,自己宁愿到西海这个地方来,想必杨广对萧瑀这个家伙也没有任何的办法。李信一眼就看出了萧瑀这个人是一个不好相与的人,抛开对自己的成见不说,刚正不阿这四个字绝对能放在他的身上,因为在现在,很少会劝谏杨广了,萧瑀仍然是这么干。足见此人的秉性。

    “萧大人,既然为我西海郡太守,可知道西海郡的当务之急?”李信想到这里,也不愿意跟对方客气,对方是来找茬的,那就想办法让他没有机会找茬,以前若是没有几乎碰到也就算了,现在既然碰到了,那就好好的说道说道。

    “敢问大都督有何指教?”萧瑀不屑的望着李信。在他眼中李信这个并不是正规世家出身的人物,又能懂得多少,现在的地位也是因为他的一身武勇,还有杨广对他的信赖才得到的。若是真正的才能,莫说是大将军,就是一般的太守之位也轮不到他来做。冲锋沙场或许还可以,指点名声却是不行的。

    “萧大人虽然曾经做过内史侍郎。可是那只是朝廷的。不管处理什么事情有章可依就行了,这一套放在中原也行,但是唯独是在西域就行。西域形式复杂,这里不仅仅要有章可依,更是要酌情处理,西域移民甚多,相信不久之后还有许多的移民,萧大人,首先要处理好移民的事情,只有这些移民才能帮助大隋快速的在边疆站稳,还有商道,西北要发展,离不开这些商人,萧大人书读的很多,希望不要出现重农轻商的事情来,这样的事情在西北是不允许发生的。再次就是屯田和教化,这两点萧大人若是自己不想做,可以让下属来做,既然来我西北,那就按照西北的规矩来做。最后就是锦盐,在西海郡有锦盐,锦盐是我西域都护府重要财源来源,不能有半点闪失,萧大人既然是在西海郡,那就好妥善安置。相信这些与朝廷的命令都是不相违背的,萧大人以为呢?若是萧大人认为自己治理不好西海的话,可以去兰州跟着裴世矩老大人身边学学,更或者是向皇上低头认错,还是回朝廷的好。到底是西北,蛮荒之地,不适合像萧大人这样的权贵居住。”

    “哼,你放心,只要不违背朝廷的规定,我萧瑀是肯定会治理好西海郡的。”萧瑀好像是受到了李信的侮辱一样,想也不想就大声的说道:“等着,我相信我的西海郡绝对像兰州一样的大城。”他没有去过兰州,只是从沿途商旅的口中知道兰州已经是西北有名的大城,所以才会如此说。实际上他根本不知道,兰州之所以成为兰州,那是有许多因素造成的。西海郡永远都成不了第二个兰州。

    “那好,那我就等着下次去西海的时候,见到不一样的西海郡。”李信笑呵呵的说道:“就是怕那个时候,萧大人不好意思见我了。”

    “大都督这样有信心?”萧瑀听了之后,朝李信拱了拱手说道:“那我就在西海等候大都督驾到。”说着连南阳公主都不理会。径自骑着骏马朝西北而去。

    “你这人真是的,我还想和舅舅多说一会呢?”南阳公主不满的瞪了李信一眼。

    “再让他这么呆下去,恐怕要说死我,还不如让他去西海折腾呢!”李信上前牵着南阳公主的玉手说道:“萧大人性格刚直,本身又是世家大族出身,对我也没有什么好感,对我在西北的政策更是没有什么好感了,他主动来西北,本身就是为了找我麻烦来的。没办法,只能给他找个事情做做。”

    “你这人真坏,一肚子坏主意,那西海是什么地方,地广人稀,你还让他将西海建成一个和兰州一样的城池,这怎么可能?”南阳公主也是曾经到过西海郡的,自然知道西海郡的情况,李信还让萧瑀和他打赌,明白就是在欺负萧瑀。南阳公主自然是认为李信没什么好心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