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白话三国 作者:赵括
第一篇 东汉的衰败
单纯从年号上看,名正言顺的三国时代开始于魏文帝曹丕废汉献帝刘协,三国各自称帝称王。然而,硬说三国开始于曹丕,谁都不会同意。原因就是那个时候的东汉,早就名存实亡了。因此,谈到三国时不能不先谈一谈东汉的衰败。
东汉的几个皇帝,除光武帝刘秀外几乎都是“少年得志”。后汉书中记载,自孝和皇帝以来即位时最年长的少帝不过17岁(注1),最“年轻”的孝殇帝刘隆不过100多天!乳臭未干的小孩焉能君临天下?权力自然就落到了亲朋(外戚)好友(宦官)的手里。后宫干预朝政,天下从来没有太平过,更何况东汉几十年如一日地贯彻这一基本国策?
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时任太常的江夏人刘焉看到天下大乱盗贼四起(黄巾起义已经爆发),建议:“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宜改置牧伯,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简单地说,就是要从中央选派要员加强对地方的领导,并扩大地方官的权力使其能够更加有力地镇压各地的叛乱。这一建议被采纳,刘焉也亲自出任益州牧。这一三国演义中并未提及的政策却大大影响了后世几十年的风云。(注2)
公平地讲,东汉末年是个腐败透顶的时代。桓灵时公开卖官,连公卿这样的官职也一千万八百万地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一时拿不出钱甚至可以赊欠!这样的官员上了台,除了拼命“赚钱”外还能干什么?这样的朝代不灭亡才是奇迹。但仔细地分析一下,它的灭亡却不是“秦朝方式”,即亡于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连黄巾大起义也未能将其颠覆;而是“周朝方式”,即亡于地方官(诸侯)的反叛不臣。董卓后有谁对朝廷真正忠诚过?究其原因,刘焉的政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央要员下派地方,手中有了相当的权力,对付黄巾当然更加灵活有力,那么反过来对付中央呢?所谓的朝廷不过是一群妇女儿童残疾人(嘿嘿,这么称呼宦官够客气了吧),太常刘焉(益州牧)太仆黄琬(豫州牧)宗正刘虞(幽州牧)本来就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更何况现在已经山高皇帝远?这个政策的实行,实际上把东汉由中央集权变成了分封。这就是东汉末年诸侯林立,群雄并起的原因。
这个时候,外戚宦官之间的狗咬狗愈演愈烈。中平六年,灵帝崩,少帝刘辩以17岁的“高龄”继位。外戚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等人计议诛杀宦官,却又不听陈琳曹操的劝告执意召董卓勒兵进京。董卓是当时的悍将,“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因战功拜前将军。因为疑虑他拥兵自重朝廷屡次要升迁他为少府(财政部长,九卿之一),并州牧,来个明升暗降,他都推辞掉了。这次是个苦差事,他能高高兴兴地来吗?一旦来了,又会是为什么呢?
董卓真的来了,但何进却没看到。这个大将军实在太废物,还没等到董卓的兵马就因为事情泄漏引火烧身,自己反被“残疾人”骗进宫中作掉了。袁绍袁术等人一看,哪里肯甘休当即放火烧宫门进攻要完成何大将军“遗志”。宦官们见势不妙,连忙劫持了少帝及陈留王刘协(就是后来的汉献帝,当时只有9岁)逃跑。董卓在路上看到城中火起,匆忙赶来,正和逃难的少帝献帝撞上。17岁的少帝看到董卓的大军,吓得只是哭,倒是9岁的刘协侃侃而谈,提及城中的祸乱。17岁的大哥哥还不如9岁的小弟弟,也难怪被人看不起后来倒霉。
外戚宦官两败俱伤,董卓这样的野心家当然要混水摸鱼。然而,他来得匆忙,随身的兵马只有三千,于是他在大家的眼皮底下演出了一幕瞒天过海的妙戏。他先在洛阳城扎了一个大军营,夜里把自己的人马偷偷调出洛阳,白天在堂而皇之地调进洛阳。就这样,这个把戏重复了四五天而没有被人戳穿。大家看到董卓的援军源源不断,洛阳城中哪个肉长的还敢抗拒董卓的铁骑?何进的部将群龙无首只好投靠了董卓。吕布杀掉执金吾丁原后也归降了董卓。于是,董卓大权独揽,官职也蹭蹭蹭往上涨,太尉,相国,还来个〃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自比萧何。看着少帝窝囊,更欺负少帝窝囊,废为弘农王,另立9岁的陈留王刘协为献帝。后来大概是因为大老粗看窝囊废,越看越别扭,杀掉了事。
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标志着汉朝的权威彻底被摧毁。这样看来,三国演义以何进董卓开头是很有道理的。从此,各地诸侯对东汉的中央政权不再有任何实质上的尊敬。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也好,叫嚷着安汉兴刘的刘备也罢,都是在利用巧妙的口号来获取实际的利益。挟天子令诸侯,挟天子是手段,令诸侯是目的;安汉兴刘,安的是哪里的汉,兴的又是谁家的刘?
董卓是个粗人,到了天子脚下也干不了细活。看到洛阳城中富庶,就放纵士兵抢劫强奸,当上了强盗头子。抢完活人抢死人,何太后下葬不久,董卓连陪葬的宝贝也席卷一空。“又奸乱公主,妻略宫人,虐刑滥罚,睚眦必死”,搞得人人自危。看着洛阳及长安铜人不顺眼,就没收了两京全部的铜人铜马,并拿他们当原料粗制滥造铜钱。一来引发了通货膨胀,一石谷子能卖到数万铜钱(大概也要有一石了)?;二来这样的粗制滥造的货币又不好用,天下当然是怨声载道了。
董卓也知道大家都痛恨宦官滥杀忠良,虽然胡作非为却也装模作样地礼贤下士,大力提拔了一些名士,而他自己的心腹亲友并没有谁占据要职。不过那些名士讲的“歪理”当然听不进去。袁绍早已经和他翻脸,他也不计前嫌拜袁绍为渤海太守(袁绍自称还兼任司隶校尉),又封袁术为后将军,曹操为校尉。可是,谁愿意为这样的小恩小惠而跟着一个“虐刑滥罚,睚眦必死”的人呆在一起?袁术曹操先后逃之夭夭,曹操还留下了一段“捉放曹”的轶事(只不过不是被陈宫)。
天下的诸侯对董卓早就心存不满,“多欲起兵讨卓者”。这时东郡太守乔瑁伪造了朝廷三公(还留在洛阳)给各地诸侯的书信,历数董卓的罪行,并称“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这下子,大家有了理由,名正言顺地组成了讨伐董卓的联盟。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春正月,关东诸侯结成联盟起兵讨伐董卓,并推举四世三公,门多故吏的袁绍为盟主。主要有:河内太守王匡,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和他弟弟广陵太守张超,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后将军袁术等人,也算是人才济济,共有数万雄兵猛将。可是谁想到,在讨伐中出尽风头的会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孙坚,曹操(三国演义中虽然写得精彩,但遗憾的很,没有刘关张的事)?
渤海太守的官职实在是太小了,作不了盟主。于是袁绍自称车骑将军,并以朝廷的名义授予其他人官职。可是,这些“忠贞义烈之士”,看看董卓的兵力还很强大,谁也不敢进攻。董卓听说袁绍带头造反,先杀光洛阳城中袁绍的亲戚后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摆出了一副要大举发兵征讨的样子。然而尚书郑泰告诉他,诸侯们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袁绍公卿子弟,纨绔膏粱;张邈东平长者,糊涂迂腐;孔伷清谈高论,纸上谈兵,打起仗来全都不是您董相国的对手。为了这样的一群废物出征,不是太掉价了吗?不过西方的羌人彪悍善战,不可不防。客观地说,郑泰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后来联盟果然因为内部的原因而一塌糊涂。不过作为忠于东汉的大臣(后来和荀攸等人还有密谋刺杀董卓之举),他的这一番话其实是想诱导董卓上当,疏忽对诸侯的防范。不过,他最大的错误就是,都说对了。当时董卓看到诸侯们人多势众,也有些心虚。于是,顺水推舟“听从”了建议。但还是心虚,也不顾大家反对就召集(确切地说,绑架)皇帝大臣们迁都长安。有人劝阻,杀!临走之前,再把洛阳洗劫一番。对有钱人捏造罪名杀人越货,然后强行命令洛阳的几百万人迁往长安。宫庙,官府,民宅,通通烧毁。方圆两百里内,鸡犬不留。再干一次盗墓的勾当,把过去的皇帝大臣陵墓洗劫一空,大发了一笔横财后溜之大吉。然而穷凶极恶的这一“迁”,诸侯中终于有人把他看透了,董卓,纸老虎,而且做贼心虚!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叱查风云的魏武帝曹操。
曹操当初从洛阳隐姓埋名逃回故乡后,招兵买马有了五千多人。盟军起兵后他也参加,袁绍给了他一个奋武将军的头衔。盟军中不少人看到袁绍兵强马壮,而且袁家门生故吏遍天下,都视其为英雄。只有济北相鲍信感叹曹操的才能,对曹操说:“不世之才,能拨乱反正的人,就是你呀。如果不是这样的人,虽然一时强盛终究难逃灭亡(当然是指袁绍)。你就是天下的希望!”
董卓逃了,而且是焚毁洛阳而逃(根本没有回来的打算和勇气),盟军应该一鼓作气穷追不舍痛打落水狗吧?非也!袁绍等人还是惧怕,谁也不敢先追。曹操极力劝说也无济于事。曹操急了:“兴兵除暴,大家都已经来了,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如果董卓听到我们起事,挟天子据险要举兵东下来争锋,实在是不能轻视;现在将洛阳付之一炬,绑架天子公卿后西逃长安,一副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覆亡在即,一战可定。机不可失呀!”对牛弹了一遍琴后,带着自己的五千人就向西追了下去。只有曹操的好友张邈派部将卫兹相助。追击到荥阳,遇到了董卓的部将徐荣。一场遭遇战后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打败,“士卒死伤甚多”。曹操本人都中了冷箭,马被射死。关键时刻,曹操的族弟曹洪把自己的坐骑让给了曹操,并大义凛然的称:“天下可以无洪,不可以无公”。曹操终于逃脱。徐荣看到曹操就人数虽然不多,但“力战尽日”,判断酸枣的盟军不会好对付,也没有追击。
曹操奋战的同时,酸枣的十万联军在干什么?天天饮宴,公款吃喝,脑子里的什么董相国汉献帝早就被手上的杜康老兄代替了(徐荣要是知道底细,一定该后悔了吧)。曹操看到杯盘狼藉的一切,气愤,失望,灰心,百感交集,当即痛斥这些打着饱嗝的家伙:“诸位要是能听从我的计划,袁绍将军引兵进军孟津;酸枣的人马守住成皋,占据险要;袁术将军率军入武关,震动三辅。都深沟高垒坚壁清野不必与董卓作战,那么名正言顺的讨伐逆贼,立刻可以胜利。如今诸位号称义兵,却满腹狐疑无所事事而坐失良机,真是令人失望!你们不觉得羞耻吗!”醉醺醺的家伙们,恐怕连曹操的话都听不清,顶多在酒精的帮助下表示了点脸红。
盟军就这样虎头蛇尾,作为一个整体真可谓一枪未放就堕落了。从此后,讨伐董卓就再也没有被认真讨论过。这样的失败,是无法从外部来寻找原因的,原因只能在内部。盟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同床异梦而又勾心斗角。冀州牧韩馥负责供应粮草,本来就担心渤海太守袁绍危及自己的地位。如今袁绍作了盟主,自立为车骑将军,就对这位盟主的命令阳奉阴违,暗中拖后腿(个人利益已经凌驾于朝廷之上了)。袁绍本人又是个羊质虎皮的家伙,只不过因为袁家的名声而当上了这个盟主。盟军的许多人,是因为平时受到袁家的照顾才来的,顾及的本来只是哥们义气。军粮短缺,老大气短,还会有人为那个9岁的小皇帝赴汤蹈火,两肋插刀?曹操的一番苦心,也只能是付诸东流了。
注1 这个少帝都是额外算的。他因为在位时间太短,后汉书未给他做纪。
注2 刘焉当时看到朝政混乱,他的这个建议有为自己离开洛阳避祸找借口的意味。
第二篇 董卓之死
董卓不打了,联军总地找点事情干。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春,韩馥袁绍等人就想以皇帝被董卓劫持为由,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甚至连玉玺都准备好了。嘿嘿,他们为董卓列举的一大罪状不就是擅行废立吗?如今为了打倒董卓,就想先当一次董卓?曹操就反对。韩馥袁绍碰了壁,就给袁绍的弟弟袁术写了一封信要他支持,想来个少数服从多数。没想到袁术暗中有反叛的心思,一个远在天边的小皇帝正合他的口味,哪里肯换一个近在眼前的成年人给自己找麻烦?堆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辞藻应付他哥,不同意。韩馥袁绍一看大家都不同意,干脆派使者直接向刘虞劝进,想先造成既成事实然后逼迫大家承认。可这个马屁也拍到了马蹄上,刘虞痛斥使者,认为天子蒙难不先讨伐叛逆却考虑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大逆不道,甚至表示即使逃到匈奴那里去(流亡国外)也不能听从。韩馥袁绍碰了一鼻子灰,唯一的收获是被曹操鲍信等人看透了,其实他们只不过是董卓第二。从此曹操看不起幼时的好友袁绍,直到彻底将他消灭。
董卓听说反叛的家伙们原来是这样的一批活宝,得意忘形,在相国的基础上又前进一步,自封为太师以示庆祝。然而好景不长,诸侯中又崛起了一员堪称董卓克星的狠将,这就是孙坚。
董卓对孙坚并不陌生。董卓还在西凉时,曾奉命与周慎等人征讨羌人,隶属于当时的车骑将军张温。孙坚当时是张温的部下。围攻榆中时孙坚曾经建议周慎给他一万人先截断羌人的粮道,来个〃计毒莫过绝粮〃。周慎不听,执意围攻榆中坚城。结果,自己的粮道反而被羌人趁机截断。无可奈何之下丢盔弃甲,〃弃车重而退〃。董卓对孙坚的计策评价颇高,认为如果能够被采纳执行凉州就此可以平定。诸侯起兵反叛董卓后,孙坚也不甘落后。和袁绍等人无所作为不同,他始终积极求战。虽然出师不利被徐荣打败(看来这个徐荣真是个人物),但也抓住胡轸吕布内部不合的良机大破之,并〃枭其都督华雄〃(冤枉呀,三国演义颠倒黑白,孙坚反而成了华雄的手下败将)。董卓知道孙坚的厉害,就派李催去游说孙坚,又是要结亲又是封官许愿极力拉拢。孙坚不但严辞拒绝,还发誓要将董卓〃灭之三族,县示四海〃。软的不听,只好来硬的。可是董卓吕布都不是孙坚的对手,亲自出战都被打败,狼狈不堪。得胜的孙坚杀得性起,分兵出新安,渑池等地要寻找董卓决战。董卓心有余悸地嘱咐部下,诸侯都是废物,唯有孙坚非等闲之辈,你们要小心。一副〃生子当如孙文台〃的样子。小心翼翼地部署了对孙坚的防御后董卓返回长安。孙坚也忙着给董卓擦屁股…救火,整复被董卓挖掘的陵墓等,战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平静。
如此忠勇的孙坚为什么半道撤了兵,三国演义中写到因为孙坚在洛阳城中得到了汉朝的传国玉玺,起了私心后退兵,并因此结怨于袁绍刘表。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是公认的结论。陈寿在三国志中虽然如此记载,但裴松之在他的注解中对此表示了有根据的怀疑。陈寿编纂三国志时参考了各国史官的记录,玉玺一段是从吴人的纪录中抄来的。裴松之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吴人为了表示自己为正统而杜撰的。把孙坚退兵的原因归于玉玺不太可信,至少是太片面。然而有一点,虽然三国演义不曾提及却是白纸黑字为历代史家所公认的,就是和曹操一样,孙坚看到诸侯的内讧后心灰意懒。
原来,孙坚在前方奋战的同时,后方的联盟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