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大明当皇帝-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胡琏摇了摇头,他自然看的出来这些东西的真正价值所在,不过还是有些困惑,“不,这些东西都是攻城拔寨之利器,能够在战争之中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不过微臣困惑的是,我大明四海升平、海晏河清,又何须这种杀戮之器呢?”

    “你应该听过‘养病千里,用兵一时’吧。”郑德看着他,“朕的目的就是这个,若是我大明的兵器更加先进,就更容易给与敌方造成更大的危险,同时也能够减少我方将士的伤亡。众所周知,攻城战对于攻城方来说无疑是一道天堑,会造成己方数倍与敌军的伤亡。若是你能够研发出一种火炮将整段城墙轰塌,是不是可以减少己方巨大的伤亡。再比如,若是你们能够研发出一种非常厉害又造价低廉的火炮,让朕西至嘉峪关东至辽东所有长城之上都可以摆上那么一架,你认为蒙古人还能够毁垣进入内地吗?即使能够进入,估计他们也得付出惨重的代价。”

    胡琏闻言,也点头认同了皇帝的话,对于自己的这份差事倒也没有之前那么排斥了。

    最后郑德又叮嘱了他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便打发他走了。

    “万岁爷,内帑已经没钱了。”在一旁的王岳这时候突然凑上前来小声的说了一句。

    郑德闻言瞬间一愣,看向他一脸的不解,“怎么会没钱了呢?”

    王岳一脸无语的望着自己的主子,你还真是不当家不知茶米贵啊!没事老往外掏钱,有进没出再好的家底也得让你掏空了啊。

    无奈只好解释道,“万岁爷,宫里头还有五万多人要养活呢,每个月各项支出事项加上俸禄差不多都要花费十几万两白银呢,再加上之前军情局支取了十万两白银。外头泰陵还修着,现在估摸已经花去了近六十万两白银了,还没完工呢。而内帑主要的收入就是金花银,每年一百万两,至于其他杂七杂八的加起来内帑一年也不过收入一百二三十万两白银。”

    “宫里头有五万多人?”郑德闻言也是被这个庞大的数字给吓了一大跳,难怪钱如流水般哗哗往外流呢,不过宫里头真的需要这么多人吗?

    皇宫内除了自己以及两宫太后,再加上德安还有宪宗的几位太妃,真正需要照顾服侍的不过十来人。和宫内服侍皇家的那五万多万人一对比,按比例一算至少是五百比一,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对应的是五百个奴婢。这比例看着实在太吓人了。

    这皇宫内超员也太严重了点吧,简直就是人浮于事啊!

    想到一个月十来万的支出,郑德从没有想过自己这一辈子也有这么奢侈的一天。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皇家做派?

    虽然对一堆数字并没多大的感觉,不过当数字过万之后想想就觉得实在肉疼的不得了。对于从小都过着精打细算日子的郑德来说,即使现在身为了大明天子,也没有为了彰显帝王威仪养着一班闲人过日子的习惯。

    所以对于这件事情他很快就有了决定,对一旁的王岳吩咐了一句,“你去把萧敬给朕叫过来。”

    王岳刚刚离去,刘瑾又急急忙忙跑了过来,“万岁爷,大事不好了。”

第四十五章 一直努力辞职的人() 
“什么事情慌慌张张的?你现在好歹也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能不能注意一点形象?形象懂吗?”郑德看到了刘瑾,忍不住调侃了一句。

    刘瑾谄笑着说了一句,“奴婢在万岁爷皓月之光的伟大形象之下,又哪来的形象可言呢?”

    “少拍马屁。”郑德忍不住笑着踹了他一脚,不知是不是养成了癖好,每次见刘瑾不踹他一脚老感觉不舒服呢。

    “在司礼监呆的好好的,怎么跑我这里来了?”

    刘瑾却是笑容一敛,神情严肃道,“陛下,工部主杨子器跪在午门外请求觐见陛下,说是泰陵那边出事情了。”

    “泰陵出事情了?不就是修个陵寝,难道还能出什么事情?难道是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工程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吗?”一想到,郑德心头一惊,赶紧招呼一声,“走,去看看。”

    不过回头又有些怀疑地看了他一眼,“午门发生的事情你怎么知道的?”

    刘瑾笑解释了一句,“奴婢碰巧路过。”

    “碰巧路过?有哪么巧吗?”郑德却是一脸不信,司礼监在皇宫的西北,午门在皇宫的正南,哪有那么巧的事情?

    不过他也懒得追求,毕竟这也不算什么事儿。

    “德安,皇帝哥哥有事就不陪你玩了,你一个人乖乖的哦。”郑德对一旁玩耍的德安说了一句。

    德安郡主却是一脸鄙夷地看了他一眼,“本来就是我一个人在玩耍,你哪有陪我?哼,不理你了。”

    说完对他吐了吐粉嫩的小舌头,转身便小跑着离开了,身后陪着的侍女见状赶紧跟了上去。

    郑德只能无奈的摇头苦笑一声,跟着刘瑾来到了午门。

    “你说泰陵营建中在开挖玄宫金井时,曾有泉水涌出,水孔如巨杯,仰喷不止。”郑德看着眼前这位工部主事眼神颇为不善,“你千里迢迢来见朕,就是为了说这事?”

    这难道还不是大事吗?杨子器是彻底蒙了,“金井出水,乃是不详之兆。还请陛下下旨让泰陵改址另建。”

    改址另建?郑德闻言脸都绿了,暗道一声,“老子砸下了近六十万两白银去营建,你突然跟我说风水不好需要改址另建,你当老子的钱是白来的啊?”

    说实话,若不是因为他便宜老爹是皇帝,自己又夺了他儿子的肉身感觉有些亏欠,郑德还真舍不得花这么多钱去营建什么陵寝。刚刚听王岳说自己的家底都快被这项浩大的工程给掏空了,差不多都已经成为了穷光蛋了。心情正不太好的时候,这位又突然跑来说风水不好需要改址,他能有好脸色才怪呢。

    “好了,这事朕已经知道了,你先下去吧。”郑德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这”

    看皇上的神情,显然对这事并不太上心。又见到郑德转身便要离去了,杨子器忍不住大声喊道,”陛下,此事事关大明江山社稷以及先帝灵柩奉安之大事啊,不能不重视啊!若是先帝在地下灵魂不得安宁,陛下于心何忍啊!”

    “靠,你还给我唧唧歪歪整这个,老子还就不信这一套了!”已经走出了老远的郑德,闻言回头冷冷看了他一眼,淡淡回了一句,“若是父皇泉下有知的话,肯定会因为有你这种不知轻重的臣子感到羞愧的。”

    说完便扬长而去,留下一脸目瞪口呆的杨子器,他实在听不懂皇上这话里的意思。

    懋勤殿御书房内。

    “子衡,你觉得人死了会有灵魂吗?”刚刚进来的郑德对一旁还在帮他批改奏疏的王廷相询问了一句。

    王廷相抬起头看向眼前的皇帝,不明白他为何突然这么问。不过随即回答了一句,“臣认为人死如灯灭,过上个成百上千年便和泥土般别无二致,否则若真的有灵魂又为何无人看的见呢?”

    果然不愧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啊!若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有谁的世界观和郑德最为接近,那就要数眼前这位了。也不知这么从小经历了什么,在这个唯心主义横行的世界,竟然会对鬼神之说产生怀疑,也是一个异类。

    郑德说起刚才发生的事情,“刚才一位工部主事跑过来说,泰陵地宫玄宫金井出水了,此乃不详之兆。让朕改址另建,你怎么看?”

    看着皇上平淡如常的神情,结合刚才皇上询问自己关于灵魂的事情,王廷相便明白皇上对这事并不太在意。有些惊讶的同时也觉得是件好事呢,毕竟营建陵寝可是一件非常耗费民力物力的事情。将朝廷的钱花在这种非常无用的东西上面,还不如花在天下百姓身上实在。毕竟人死后只是一具尸体,花再多的钱陪葬再多的东西也用不上啊。至于对先帝亡灵之不敬更是荒谬,他可是对什么神鬼之说完全嗤之以鼻,完全不信。

    不过为了坚定皇帝的信念,王廷相又说了一句,“回陛下的话,若是陵寝的风水格局便能够决定一朝之命运,那秦始皇征发百姓百万营建陵寝,秦朝又缘何二世而亡呢?”

    郑德点了点头,“子衡说的好,对于这种事情朕也不信。所以即使泰陵金井出水了,朕也不会在意的。否则改址另建,那不是又要多花钱了?”

    “陛下英明。”王廷相真心实意的称赞了一句。

    毕竟无论何人对于自己先人陵寝坟墓都不可能不在乎,尤其是对于风水格局更是异常看重,帝王之家更是犹有过之。没想到当今天子即使知道金井出水为不详之兆,也因为耗费甚巨而不肯改址营建。如此爱惜民力的贤明君王让自己给遇到了,真乃是邀天之幸啊!

    王廷相如此想道,也觉得自己的一身才华终于不至于荒废了。可惜郑德接下来一句话,让他的幻想瞬间给破灭了。

    “可惜我现在也穷的拿不出一分钱来啊!”

    看着旁边王廷相一脸郁闷的神情,郑德奇怪的询问了一句,“怎么了?”

    “没事。”

    王廷相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还是自己想多了。

    郑德点了点头,习惯性地问了一句,“最近有什么事情吗?”

    “陛下,这里有一份奏疏需要你亲自过目。”王廷相闻言将一份奏疏递给了郑德。

    “李东阳竟然要辞职?”

    郑德接过王廷相递过来的奏章浏览一遍后,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他,“怎么回事?他今年六十多还不到,他干嘛要辞职啊?前面可是还有大好的前程在等着他,难道他不想当内阁首辅了吗?”

    内阁首辅?王廷相还真不知道皇帝想让李东阳出任这个位置,不过想到他那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性格,也难怪皇帝中意他了。而且目前朝中也只有他有这个资格,毕竟身为内阁次辅,资历什么的摆在那里。

    不过他突然又想到了另外一个缘由,内阁首辅刘健也已经七十多了,估计干不了多久也该致仕了。但若是李东阳再请辞告老还乡后,谢迁必然会出任内阁首辅,而这或许这才是皇帝不愿意李东阳请辞的主因吧。

    不过对于谁出任内阁首辅,王廷相倒是一点都不太在意。毕竟三人可都是有着“贤相”之称,无论谁出任对大明都不是坏事。不过仔细比较后,他还是比较认同李东阳的。毕竟相对于李东阳这种什么都不太在意的性子,谢迁这位阁老实在有些死脑筋,若是想要推行改革什么的,必然会遭到他的严重反对。

    想到这,他对郑德笑着说了一句,“陛下,这位李阁老或许还真没有当内阁首辅这份野心。”

    郑德奇怪得看向他,“这话真么说?”

    “弘治十四年,李阁老曾向先帝三次请辞不允;弘治十七年又曾四次向先帝请辞被驳回;弘治十八年也就是今年上半年又曾向先帝请辞不准。”王廷相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将自己了解到的事情说了出来,却无疑更有说服力。

    “靠!这世界上还真有如此淡泊名利之人啊,我倒是长见识了啊。”郑德闻言也是被李东阳的这份履历给吓了一跳啊。世人千方百计想要爬上他那这个高位,却没想到这位倒好,对于自己拥有的这一切弃之如粪土,毫不在乎,三番五次上疏请辞。让他都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能称赞一声,“佩服!佩服!”

    不过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奇怪,有的东西别人千方百计怎么都得不到,你使劲推辞不愿意接受就砸你头上来。历史上的李东阳就是如此,在孝宗皇帝在世的时候就曾经八次请辞。在刘瑾当政之时,更是想和刘健、谢迁同进退一起致仕回乡,可惜最想走的他反倒没有走成,反倒成为了内阁首辅,被其余二人给误解了。纵观李东阳一生,曾经上疏请辞达到了二十次,经过十一年的努力才终于辞职告老还乡。当官当到如此被领导重视的份上,也不知对于一直想回家养老的李东阳而言,是感到高兴呢还是该哭呢!

    “看来这位对官场是充满了厌倦了。”郑德忍不住长叹一声,心下也有些茫然。若是这位走了,自己还能依仗谁呢?

    在三位阁老与六部九卿当中,除了大部分年事已高的,最被自己看中的也就是李东阳了。年龄在十二人中也不算大,能力也还算可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会做人,不像谢迁等人实在太令人厌烦了。若是自己的退休计划能够实施,他也是自己留下来主持朝政的最佳人选,无论资历还是其他方面都无可挑剔,足够镇的住场面。

    王廷相自然明白郑德的心思,不顾还是询问了一句,“陛下是不希望李阁老走吗?”

    郑德闻言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得,看向他,“你有什么办法?”

    “直接留中不发即可。”王廷相有些奇怪的看向郑德,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能让皇帝一脸愁容,实在有些不正常啊。毕竟皇上若是不想让谁走,谁又能走的了呢?

    “对啊!”

    郑德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这可不是在现代社会,员工若是觉得不爽可以炒老板鱿鱼。这可是在古代啊,谁又敢炒皇帝的鱿鱼呢?

    “传旨,让李阁老来见朕。”放下心结的郑德笑着喊了一声。

第四十六章 内务府总管大臣() 
“陛下,萧敬来了。”王岳走了进来说了一句。

    郑德回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示意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一个头发雪白的老年太监走了进来,躬着身子道,“奴婢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叩见圣上。”

    这位正是内廷的一号人物,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不过由于这位在宫里头很少露面,郑德对其倒是接触的不多,不过印象倒还不错。

    “萧老坐吧。”郑德指了指自己御案前的座位,笑着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至于为何称呼萧敬为“萧老”,也是出于对老人家的一个尊重。毕竟对一个古稀老者直呼其名的事情,他实在有些叫不出口。尽管他只是一个奴仆,不过郑德可是来自二十一世纪,根本没有那么重的阶级观念。

    看着还站在自己面前的皇帝,萧敬笑呵呵说了一句,“在圣上面前哪有奴婢坐的位置呢,再说奴婢也老了,还是站着舒坦点呢。”

    “随你。”郑德摆了摆手,他也不是一个喜欢勉强别人的人。直接开门见山道,“朕今日找你是有事和你商量的。朕听王岳说,宫里头有五万多人,你觉得需要这么多人吗?”

    “皇上是想在宫里头裁人啊!”萧敬一听便明白了郑德话里头的意思,不过对于这事他也不想过多掺和,也就顺着皇帝的意思道,“回圣上的话,宫里头的确养了不少总是不干事儿的闲人。”

    郑德倒是没想到萧敬回答这么干脆,皱了皱眉头不满的道,“既然如此,你为何不裁撤掉这部分人呢?”

    萧敬闻言无奈的回答了一句,“圣上,奴婢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事儿奴婢也管不了啊!”

    郑德闻言一愣,随即明白过来了。萧敬这话的意思说的很清楚,他只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而已。而二十四衙门互不统属,即使他这个内廷头号人物在某些事情上也说不上话。

    现在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只有一个办法,设立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管理这二十四衙门。郑德很快就想到了这一点,沉吟片刻便对他道,“这样,朕决定设立内务府,职掌二十四衙门,不知萧老的意见如何?”

    萧敬闻言也被皇上这个想法吓了一跳,没想到皇上直接设置了一个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