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华夏文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华夏文圣- 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书。

    可以说,在中国几乎人人都知道蒸骨验伤的这种方法,早就见怪不怪了。

    可对于新欧观众来说,这事情简直就像是魔法一样的事情,完全看不出当中的任何的科学逻辑。

    女主持人珍妮都张大嘴巴问道尔,江户川监督:

    “你们两位看出当中的道理没有?”

    江户川连连摇头:“难以置信,难以置信,真应该是有虚构的成分吧……”说着目光不自觉瞟向台下的苏怀。

    道尔也沉声道:“之前本剧的桥段都十分的精妙,唯独这个蒸骨验伤实在超出推理和科学的范畴了,我不相信这种方式的逻辑。”

    两人原本都不打算表态的,可这个情节实在太过离奇,完全超出常理,所以他们也忍不住反对了,苏怀这此确实是编造的太假了!

    此时众人都望向台下的苏怀,想听听他怎么说,但是事实上苏怀根本没有参与这个节目,也不能主动发言。

    珍妮心想,现在正是时候,把这个蒸骨验伤最为突破口,好好推翻《洗冤集录》的科学性,于是问卢科夫教授道:

    “卢科夫教授,您也觉得这个蒸骨验伤,太没有道理是吧?”

    可出人意料的是,卢科夫却是深深地看了苏怀一眼,缓缓道:

    “不……这不仅仅是有道理,还当中还有非常缜密的科学道理。”

    这话说着,全场的人都是一愣,人们原本都想看卢科夫这位法医专家好好修理苏怀和他伪装的《洗冤集录》的……怎么这浓眉大眼的也背叛革命了!?

    珍妮慌张道:“卢科夫教授,您为什么会这么说?这红油纸伞到底有什么作用?”

    卢科夫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是看了看台下的苏怀问道:

    “苏先生,我想请问,你们确实有做这个油纸伞吗?有真实的道具吗?”

    卢科夫虽然口头上承认当中原理有科学道理,可实际上,他却是想用事实来质疑苏怀是否真的能坐到,所以才找他要伞。

    因为其中的细节,实在不像是古人能够完成的,只是苏怀耍了小聪明罢了。

    苏怀望望纪巧巧,孙总监,众人都是摇摇头,不过是一个道具而已,怎么可能带到新欧来?

    不等苏怀回答,主持人珍妮就欣喜道:

    “没有带没关系,曰本国际频道正在宣传一部《大河剧》剧中有,我记得他们采访节目中,当中有油纸伞~~”说着转头问江户川监督:

    “您能帮忙联系一下吗?“

    江户川监督这时哪里能不愿意,马上去找人联系。

    纪巧巧和孙总监,老楚,老刘都有些措手不及,没料到对方竟然要在现场验证……?

    别说其他人,他们心里也是没底啊,要知道当初拍摄这个剧情时,他们是直接做的电脑特效啊,怎么可能搞一把真的红油伞照出血迹来?

    再说了他们也不能找一个真骷髅来拍摄吧?

    这帮人要现场验证,这不是明摆着刁难他们吗?

    苏怀虽然微微皱眉,知道对方在玩什么把戏了,招手叫工作人员过来,小声交代了几句。

第八百六十六章 油纸伞透析紫外线?

    由于是录播节目,现在《大宋提刑官》三集连播中第二集结束,卢科夫趁着广告时间,让人拿来了早已准备好的菲涅耳双棱镜,检测日本油纸伞的透光的波长。

    由于无法模拟阳光的状态,所以卢科夫的助手们还找工组人员通过灯光来折算数据,所以耗费了一些时间。

    而趁着这个机会,卢科夫也跟众人科普道:

    “这种对骨头进行熏蒸,然后使用油伞检验骨伤的方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首先他是用蒸汽给骨头加入水分,然后让光透过油纸伞,其实是可以过滤一部分波长的光,而只让特定波长的光进来,在这样的条件下发现一些细小难以发现的伤痕,这与现在使用紫外线来查找细小伤痕的做法一样都是利用了光学原理……

    众人听到油纸伞是利用了紫外线的原理,顿时都是互相看了看。

    也就是说宋慈是用了这种方法,制作一个简单紫外线仪器?

    这怎么可能?

    卢科夫此时望了苏怀一眼道:

    “但是,这一切只是理论上的,这一切是否能实现还要看这个油纸伞,能不能真的透出波长为004…039的微米波长的光来……”

    卢科夫说着,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

    “紫外线是90年前欧罗巴科学家芬森发明的,他通过对猫的观察,然后用氯化银研究光谱,发现光谱中的紫色一端的氯化银的发音比红色一段强烈……

    而人类制作出人工紫外线光源应用在生物学,是通过的水银灯和电弧。

    而这两种东西,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才产生的……”

    众人听到了这里,终于开始明白了卢科夫的意思了,这位俄国教授并没有改变立场,反而是用一种极为高明的手段,在质疑《洗冤集录》的真实性。

    卢科夫解释了这么多,意思就是,《洗冤集录》这个案件,在原理上可以解释的,但是实际操作上,却是古人无法做到的。

    更像是现代人通过现代科技,倒推过去的。

    此时江户川监督,也终于反应过来,她刚才忽略了一个细节,这时听到卢科夫一说,她才反应过来:

    “油纸伞是曰本的传统工艺,是曰本匠人发明的,也叫做京都和伞,但是从来不用红色纸伞的,全部都是用白色,而且在上面绘制精美图案,《大宋提刑官》中油纸伞,显然不是古代工艺制作的……

    我可以确定的说,通过涂抹胡麻油制作的油纸伞绝对没有透析紫外线的功能。”

    京都和伞闻名天下,各种门道伞商已经摸得清清楚楚,并且还以隔绝紫外线防晒,享誉世界的太阳伞,根本不可能透析出紫外线来。

    众人听到这么多细节,越发觉得这个《洗冤集录》中的蒸骨验伤,完全像是现代人想出来的,绝不可能出现在古代。

    苏怀是故意通过现代方法,制作出了这把“油纸伞”。

    他只是想当然的利用现代科学而已,完全不符合一些常识和细节。

    红色的油纸染色,并不意味着可以透出紫外线,这样做,反而有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

    现在一经检验,就可以检验出这道具“油纸伞”,根本就不可能用阳光透出这紫外线。

    经过卢科夫的这么一分析,一直感到头皮发麻的侦探迷们,终于抒了一口气,果然是苏怀伪造的啊……

    不过他能通过这些知识伪装出案件,论要侦探推理的功力,就算是道尔和江户川加起来也比不上。

    可当人们都正这些想着时候,就听到俄国科学人员道:“这油纸伞透光之后,阳光的波长应该是在570um……”

    这个数据让江户川脸上也是露出笑容,果然就像是她所说的,这油纸伞根本没有透析紫外线的作用。

    “苏先生,对于这个事情,您有什么解释?”女主持人珍妮故意问苏怀道。

    “没什么解释,我只想说一个件事情。”苏怀平静道:“华夏的油纸伞跟曰本的是不同的。”

    “什么意思?苏先生你还想说这油纸伞也是你们华夏先发明的吗?”珍妮故意挑拨问道,江户川脸色明显有些不好了。

    “这个当然,无论是伞,还是油纸伞,还是纸,都是华夏发明的。”苏怀用平静的语气道:

    “华夏最早的伞,被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簦”。《史记》中有相关记载,到了后魏时期,伞被用于官仪,老百姓将其称为‘罗伞’。官阶大小高低不同,罗伞的大小和颜色也有所不同。皇帝出行要用黄色罗伞,以表示“荫庇百姓”,其实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遮阳、挡风、避雨,但是随着纸的发明,油纸伞成为了老百姓的主要挡雨工具,只是我们工艺是特殊的,虽然曰本遣唐使学去了油纸伞的制作方法,可材料却用的不对。”

    众人听着疑惑间,就看到一名工作人员给苏怀递过了一个油瓶,和一张白纸,这油是苏怀随身携带的,是怕如果偶然找到一些华夏木质文物,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保护。

    苏怀当着众人的面,把油浇到白纸上,只看那纸张竟然变成了红色。

    “不对,胡麻油是黄色的,这里面有染色剂。”江户川监督惊呼道。

    苏怀没有解释,只是道:“卢科夫教授,你们拿去检测吧。”

    俄国工作人员,拿到那张浸满红桐油的纸之后,当场用凌光镜检测,计算一番之后,满脸惊讶的颤声道:

    “这油纸伞透光之后,阳光的波长应该是在340um……”

    这话一说,全场人都没听懂,可卢科夫却是微微张开了嘴巴,重新问了一句:“多少?”

    “340um……我们模拟了所有阳光数据折算,阳光透过这把伞,这就是标准的紫外线啊。”那名助手也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卢科夫呆立当场,全场的人都是一片惊呼,原本他们都是想通过这个科学原理,拆穿《洗冤集录》的西洋镜的,怎么现在结果反而证实了,华夏的这个油纸伞竟真有这个功能!?

第八百六十七章 华夏之红

    此时,看众人都用一种看怪物的惊奇目光望着自己,苏怀微微笑着,轻轻展开折扇,望了江户川一眼道:

    “江户川监督,刚才说油纸伞是曰本的传统工艺,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油纸伞虽然是唐时传到了日本,不过日本人虽然学去了油纸伞,可工艺却没有学去……你们用的是胡麻油,而华夏用的却是桐油……”

    “桐油?”所有人听到这个词都很陌生。

    苏怀知道他们不懂,解释道:

    “其实熬制桐油在华夏已经有着漫长的历史,我看过的民间资料中,隋唐时期华夏的农民们已广泛利用桐油,主要在西南地区,人们居住的房屋大多是木质结构,需要桐油涂制以防虫、增亮;油灯、油墨、油布、油篓。

    而古时制作最好的油纸伞的桐油,根据记载是在现今的洪江地区:

    古书中记载‘以桐油作原料,加入桐籽炒枯之后榨出的子油、洗油,熬炼而成。因其色红……”。

    而这种高档的桐油不是一般桐油的金黄或浅黄色,而呈现出质地浓艳的红色,因此也称之为“红油”,在古代,被盛赞其为桐油中的极品。其独特的防水、防渗、防蛀、防海螺、苔藓吸附的功能,使其成为涂抹木制海船底部的油灰的主要原料……

    而制作出油纸伞,就是这种鲜红的油纸伞。”

    苏怀说着微微笑道:

    “而这个鲜红的桐油伞,也成为华夏喜庆的颜色,也是有来源的。

    主要是华夏人祭祀祖辈先灵:在很多地方,有用油纸伞祭祀祖辈先灵的习俗。

    习俗来源于中华夏古代皇帝打着黄盖伞,表示至尊无上。用油纸伞祭祀祖辈或亡灵,显示其在是阴间地位显赫,不受苦受难,可早日投胎转世。

    而后在慢慢演化,整个华夏都以红色油纸伞代表着喜庆,我国家很多地方,做寿、结婚、生子、乔迁、高升等依然保持送红色油纸伞的习俗。

    比如《白蛇传》中许仙和白娘子的一段姻缘,就是一把红伞为媒的。”

    苏怀介绍到这里,也是意味深长地道:

    “现代很多年轻人,都以为华夏喜庆用大红太过俗气,家具也喜欢用深红显得过于深沉,却不知道华夏古人喜欢用红色,并非单纯美学品味,而是实用,是有中医知识作为底蕴在里面的。

    像是油纸伞既可以挡光,又可以透析紫外线,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这对于使用者,是非常有好处的。

    而华夏只有在葬礼上,才大面积的采用黑白,也是因为过世的人,不需要这样的保护了……曰本结婚时都还是用全黑白色,戴个大白纸帽罩在新娘头上,其实在华夏古人看来,是非常不讲究的,两人结婚入洞房之前,都不拿紫外线消消毒,万一感染了什么不好的病怎么办……?”

    苏怀说到这里兴致也来了,还很良心地对着镜头呼吁道:“朋友们,不要为了美,放弃健康啊~~”完全忘记了这是录播……他的镜头根本不会播出。

    江户川监督和现场一些曰本观众,嘴巴都合不拢了,他们引以为傲的美学,曰本优美又有气质的白色纸伞,竟然不如华夏那土里土气的红油纸伞?

    华夏人只在葬礼上用黑白色,在其他喜庆场合,全部用红色,都是有科学道理的!?

    这完全讥讽他们曰本不懂中医,把油纸伞学去用胡麻油,根本就是不伦不类……

    苏圣人把日本油纸伞讽刺着一钱不值,令江户川和曰本观众哑口无言。

    谁也没有想到,华夏就连一把油纸伞都有这么多门道,还和本国喜庆用的颜色传统有关联,这当中医知识运用,真是令人觉得惊叹。

    卢科夫此刻虽然惊讶于这桐油纸伞的奥妙,但是却还是微微有些不悦道:

    “我们似乎把话题扯太远了,继续说这个案件吧。”

    江户川虽然被训斥的,可此刻心里却是无比的感激卢科夫,再让苏怀说下去,她真是没脸留在台上了。

    旁边的道尔赶紧接回话题,继续道:

    “我们先假设这红油纸伞真有紫外线的功能吧,如果从骨头上,观察到了‘血荫’现象,那么就可以推测出死者身前是被钝器重击的。

    因为出血是一种**反应,活着的机体才会在受到损伤之后产生出血,并且血液进入组织内。

    死亡后切断血管形成的伤口虽然也会有血液流出,但往往只在表面,不会进入组织内。不过如果在受伤后极短的时间内就死亡的话,这种出血表现也并不会很明显了……

    所以单纯依靠这种方法得出确定性的结论却并不是很可靠,影响因素有很多,例如死亡的时间,死亡的方式等等。”

    道尔突然插嘴,点出另外一个关键,珍妮听出一丝希望,连忙惊喜引导道:

    “那就说这种方法虽然巧妙,但是并不准确?无法作为法医依据?”

    卢科夫点头道:

    “确实可以这么说,显然单纯用紫外线来观察血荫,太过武断了……”

    可正在众人以为卢科夫是站在道尔的结论这边时候,这位俄国专家却又道:

    “不过宋慈在剧情中,利用了另外一种方法来补充,来提升检验的准确性,那就是‘涂墨法’……骨头受损之后,会出现肉眼无法分辨的细缝,墨水涂上,渗透进去留下痕迹,也能证明骨头受过重击……有这个补充,就严谨多了,不过……”

    说到这里,众人都看到卢科夫欲言又止,望向苏怀,珍妮都不由焦急催促道:

    “卢科夫教授,你觉得当中还有什么问题,直接说出来吧。”

    卢科夫凝视苏怀,沉声道:

    “要想墨水能渗透到骨头细微的缝隙中,而且水洗不掉色,能做到这一步的,必须要墨水有十分强的着色能力,和细腻的染色剂,墨水是碳制作的,恐怕达不到这个程度,请教苏先生,这当中是怎么回事?”

    卢科夫之前质疑油纸伞不可能透析出紫外线,被苏怀当场打脸之后,这次底气也不是那么足了。

    语气客气了不少,已经用上“请教苏先生”这种求问语调了。

    众人都望过去,心想刚才油纸伞你有门道,这墨水难道你们华夏还有门道?

第八百六十八章 萤火与皓月!

    面对问题,苏怀轻摇折扇,一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