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抉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命运的抉择-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枉法之事。还请皇上将罪!”

“孙爱卿,快快请起。爱卿并无罪过啊。”朱聿键连忙扶起了孙露。他没想到孙露看过折子后既不辩解,也不申驳。而是直接朝自己这么一跪连声告罪。这下反倒是朱聿键有些不知所措了。于是慌忙解释道:“况且这折子上的事也是那严姓百姓的一面之词。朕只是希望爱卿能撤查此事。给百姓一个说法罢了。朕是绝对相信爱卿的。”

原来那日张慎言突然进宫面圣。见到朱聿键又是递折子又是跪求他为百姓做主的。朱聿键起先还能打打哈哈。可是一听此事同商会有联系当下心中便打起了鼓。同商会有关就必然会牵扯到孙露。后来打开折子一看更是吓了一跳。张慎言竟然要自己下旨废除《工商统制法》。这《工商统制法》可是孙露亲自制定的。自己虽是皇帝可是有些事情也不敢管,也不能管。他当然更不敢向孙露兴师问罪了。本想就此安慰几句打发张慎言走。可谁知这个脾气比驴还犟的张慎言软硬不吃,硬是将折子留下后才肯走。收下折子的朱聿键觉得自己就象收了一个随时都会爆炸的炸弹一般。连日来心中一直忐忑不安。生怕就此惹出祸端来。所以才会借嘱咐祭拜皇陵的机会招孙露入宫将张慎言的折子交给孙露也算是了结此事。至于孙露最终会如何处理那就不是朱聿键考虑的事。

孙露眼见朱聿键一脸的慌张并不象是装出来的。心想这皇帝老儿或许真的是怕事把这烫手的山芋直接丢回给自己呢。于是恭敬的回道:“遵命陛下,臣定当认真撤查此事还百姓一个应有的公道。”

“如此甚好。那就是有劳孙爱卿了。”见孙露如此爽快的答复朱聿键心中一阵释然。不过他转念一想觉得自己多多少少有些对不起张慎言。毕竟自己是一国之君。臣子们是相信自己才冒着风险请自己为百姓做主。于是有些心虚的朱聿键犹豫了一下试探着向孙露说道:“不过,孙爱卿啊。张大人这次也并无恶意他也是为百姓请命罢了。”

怎么?怕自己回去收拾张慎言吗?难道自己在众人心中真成了徇私舞弊的奸相了吗?一个个不是“歌功颂德”,就是“心存猜忌”。若是真是这样那你们也太小看我孙露了。无论这事的背后有无阴谋我孙露都会给每个人以应有的处断!想到这儿孙露神色一凛起身抱拳道:“陛下放心。臣查明此事后定会给个公断。决不徇私舞弊!”

第42节 桑稻之争(二)

南京内阁的会议事中,六个身着官服的官员背对着窗户端坐一排。他们分别是左督御史张慎言、刑部右侍郎沈宸荃、礼部右侍郎朱舜水、湖州布政使黄淳耀、苏州按察使孙兆奎。他们中有官及极品的左督御史,也有五品的地方官员。然而此刻他们的表情都异常的严肃凝重,象是下了很大一番决心一般。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但整个会议室却静得令人窒息。因为会议的主角还没到。是的,在座的五人都是接受了一个人的邀请来到这儿的。她就是帝国首相孙露。

此刻张慎言的表情虽然严肃但比起其他人来要从容得多。当他接到内阁会议通知时心里便清楚的知道自己将遇到什么样的结局了。对于直接向皇帝递奏折的事张慎言并不后悔。对此他倒是觉得心安理得。张慎言从来都不是“重农抑商”者。相反他一直提倡本末兼治、“恤商”的经济思想。但现在的朝廷太过放任那些商贾,简直将赚钱放在了第一位。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作为司法院左督御史的他要为大明的律法尽责。有些事情必须要让皇上知晓。当然皇帝最后的选择让张慎言多多少少有些心寒。这也进一步证明了那女人只手遮天的力量。若朝廷真就这么被一群小人所把持的话自己的努力又有何用。还不如早日弃官回乡来得清静呢。想到这儿张慎言下意识的摸了一下自己袖子中的一封信。这是他告老还乡的折子。等待会儿自己驳斥过那女人后就直接递这折子。省得就此受辱。

至于坐在末尾的黄淳耀和孙兆奎就是另一番心思了。作为地方官员他二人本没有资格进入这间会议室。不过整个事件的最初发起者正是黄淳耀和孙兆奎。湖州、苏州历来都是桑蚕业都极其发达。随着当地商会势力的日益增强以及《工商统制法》的颁布。商人们也越发的肆无忌惮起来。他们到处圈地将原本肥沃的稻田改种桑树以获取更多的生丝。丝绸业虽然能带来大量的财富。可是就长远看来这却是极其危险的。大量的稻田被占用势必导致粮食的减产,粮价的飚升。作为湖州、苏州的地方司法官员黄淳耀和孙兆奎已经见过太多由此引起的纠纷与官司。因此两人虽知商会同首相有着密切的联系,仍然决定联名上书朝廷揭露江南商会的种种恶行。当然两人在上书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只是没想到首相大人会亲自发通告通知他们来南京开会。以孙露的身份只要动一动手指头就能让他俩回家卖红薯去。犯不着这么大费周章的叫自己来南京吧。想到这儿黄淳耀和孙兆奎不由的都在心中都开始打起了鼓。不过他二人事先也同张慎言等人通过气了。若是孙露真的就此羞辱众人的话大家就一起递请辞表一同弃官回乡。

正在众人忐忑不安之时,会议的主角孙露进来了。跟在她身后的还有户部尚书陈邦彦、户部右侍郎黄宗羲、刑部尚书沈犹龙、司法院右督御史汤来贺。汤来贺一进门就瞥见了底下坐着的张慎言。心中一阵叹息。金铭啊,金铭(张慎言字金铭)。你这犟驴脾气何时能改!这么大的一件事竟然都不知会自己一声。直接就跑去向皇上递折子。这皇上能答应吗?这孙首相能不知道吗?眼看着张慎言正闭目养神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汤来贺这下也只有摇头苦笑的份了。天启五年,张慎言就因曾奏劾大学士冯铨被诬陷。结果被充军到肃州,驻于嘉峪关南的酒泉。崇祯元年复职后又在议耿如杞狱时,与崇祯皇帝意见不合,遭到落职处分。因此无论是在天启朝还是在崇祯朝张慎言都是满朝皆知的刺头儿。这不,上任才两年又出事了。看来张慎言这个耿直的傻脾气到死都不可能改得过来的。想到这儿汤来贺不禁看了一眼坐在首席的孙露。就不知道这次张慎言又将受到什么样的处分了。

却见孙露坐定后扫视了一下众人后清了清嗓子说道:“今日请诸位前来开会,主要是为了江南各地商会圈地的事。这份折子我与陈尚书等人都已经看过了。张大人你等对这份折子想必也不陌生。这里没有外人大家都是为朝廷办事,为百姓谋福。诸位有什么意见今天就直说吧。”说罢她便将那日收到的折子丢到了桌子上。

此时张慎言那合着的双眼才微微睁开瞥了那折子一眼。果然就是那日自己递交给皇帝的折子。心中更加郁闷不已。皇上啊,皇上,你怎能如此伤臣子们的心。罢了,既然你开门见山,那老夫就奉陪到底。只见张慎言神色一凛直视孙露道:“回首相,我等该说的话这折子里头都说清楚了。孙首相既然已经仔细查阅过了。那就不用老夫再多说了吧。”

面对张慎言的不善的语气孙露并没显得太在意而是回头向沈宸荃和朱舜水问道:“沈大人和朱大人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沈宸荃和朱舜水听罢连忙点头回答道:“没,没了。折子上张大人都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却见孙露又拿起了折子翻开大声朗读了一边。然后将折子一合正色道:“按照上面所说目前江南地区特别是苏杭、湖州二地桑争稻田的异常严重。从去年五月至今光是湖州一府水田就减少了79顷。我在看到折子后也派人去其他府县进行调查。虽然时间紧迫但从反馈回来的消息来看这种情况决不仅仅限于苏州和湖州二府。杭州、嘉兴、石门们等地也有大量的水田被占用。不过具体的情况我还想听听诸位的看法。特别是黄布政使和孙按察使。二位是湖州和苏州二府的地方官。对于地方上的事情比我们清楚。你们在湖州和苏州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情况。诸位对所谓的‘桑争稻田’都忧心忡忡。难道事情真有这么严重吗?中间就没有缓和的余地吗?”

黄淳耀和孙兆奎听孙露这么一说不由的面面相窥起来。孙露话语中并没责怪他们的意思,更没兴师问罪的语气。相反这位首相大人的态度还很谦和颇有向他们讨教的意味。这倒是让黄淳耀和孙兆奎有些不知所措起来。正当两人犹豫之时却听一旁的张慎言直接插口反问道:“难道首相大人就没听说过‘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的说法?”

“不瞒张大人,在看到折子之前我确实没听说过‘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岭南以前也从未出现过这样的矛盾。”孙露谦逊的回答道。确实在此之前孙露并不知道还有这种事。于是在看完折子后她特地去找陈邦彦、黄宗羲等人问清原由。从他们口中她知道了所谓的“桑争稻田”就是人们占用稻田来种植桑树以获取生丝。相对应的北方还有一种“棉争粮田”现象。既因为大规模种植棉花而导致粮食作物产量萎缩。在孙露看来这颇有英国“圈地运动”的味道。可以说“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是有中国特色的“圈地运动”。它们都是粮食植物与经济植物的争夺。众所周知“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契机。可是无论是陈邦彦,还是黄宗羲听到这事都紧张得很。是封建思想作怪?还是真的事态严重?不敢枉下定论的孙露这才召开了这次的紧急会议。

张慎言以怪异的目光看了孙露一眼清咳了一声解释道:“这‘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约莫在我朝万历年间就有了。就象这折子上所说的商贾为了谋取暴利而大肆占用水田种植桑树或种植棉花。然而种桑养蚕终究不能当饭吃。那桑和棉都是旱地作物,而水稻等则主要分布在低洼多水的水田。有些稻田改为桑地有一定的困难,同样,棉花也经不起水涝,所以低地一般仍种耐涝的粮食作物,如高粱等。所谓的调和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一方面,它们不能象种植多种作物那样把农忙的日子匀开;另一方面,若遇到天灾,单种一种作物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争田归争田,但桑棉终究不能取代稻粮。加之商人重利轻义。就算粮食的价格再怎么飞涨都不可能抵消掉丝绸业暴利的诱惑。”

张慎言话音刚落一旁的陈邦彦便点头附和道:“是啊,再说桑地和水田同时耕作也特别费人工。蚕桑生产比水稻生产要足足多耗费一倍多的人工。所以百姓才会传唱‘半田半地,累得没气。’这也使得江南地区的农民多使用人力的铁搭耕作。而放弃牛耕的江东犁。”

“什么?江南现在还在使用人力耕地!就算是在广西、福建等地也都早已普及牛耕的江东犁了。江南怎么可能还在使用原始的人力耕地。”孙露一听不由惊讶的问道。

“回首相大人,那是因为江南原本放牧地方都被开垦出来作为农田,而原来一些在收获之后可以用来放牧的农田也纷纷种上了作物,因而导致了畜牧的萎缩和牛力的缺乏。只好用人力代替牛力,铁搭代替牛耕。”黄淳耀连忙解释道。

“所以目前江南的劳动力很是紧张。由于不少地方同时开桑田和稻田,使得原本进城讨生活的农夫纷纷又回到了农村。”陈邦彦接着补充道。眼见着孙露有些茫然的样子他也不禁苦笑道:“首相大人,不可否认我们在农业上将太多的心思放在了湖广、江西、河南以及两淮等地的恢复上了。从而忽视了江南农业的发展。”

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解释孙露的心情异常的沉重。对于江南的农业她确实没话多少精力。毕竟江南等地未受战火的影响其底子本来就厚在许多人眼中恢复江南农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时间。再加上江南地区工商业在这两年里快速发展将许多问题都掩盖在了底下。然而众人的话语却让孙露意识到了掩藏在光鲜外表下的危机。事实证明这片成熟的地区比战乱地区更需要细心的经营。若是没有张慎言等人的那份折子自己还将被蒙在鼓里多久。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带来的粮食紧缺问题孙露是有预料的。但是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是陈邦彦等人对劳动力的汇报。按照他们的说法“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并不能象英国的“圈地运动”那样使劳动力流入城市。相反的桑田和棉田却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回到农村。对此孙露也不禁然有些忧心忡忡了。

此时却听一直没有发言的黄宗羲突然开口问道:“张大人你能肯定如今江南地区已经出现了‘桑争稻田’吗?而不是普通的土地兼并。要知道现在才隆武三年啊。各地兵乱结束才不过二年多的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怎么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桑争稻田’现象。我朝也是经历的数十年的风调雨顺,国太民安的年月后才在万历年间出现此现象的。如今北方兵势未定怎会出现这种事情?”在黄宗羲心目中桑争稻田至少也得等个十年、二十年之后才会出现啊。

张慎言听罢回头看了一眼黄宗羲,苦笑着回答道:“黄大人,可惜偏偏就是这两年的时间里大量的水田被桑田给占用了。这一来是朝廷一味的鼓励商贾同海外诸国做生意。致使丝绸、布匹的贸易额日渐增加商贾们纷纷追求暴利。二来是朝廷缺少对商会的制约,放任商会无限制的发展。这《工商统制法》更是赤裸裸的鼓励那些商贾惟利是图。”说到这里张慎言停顿了一下转而看着孙露以略带激动的口吻说道:“依老夫看这‘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正是因为如今的世道人心不古,道德败坏才会大肆出现。现在应当立即废除《工商统制法》,并对商会严加管束!”

张慎言的语气异常的坚定而且充满着挑衅。周围的人听罢不由一惊连忙回头看着坐在首位的孙露。却听孙露斩钉截铁的回答道:“朝廷会加强对商会的约束。但《工商统制法》决不会废除!”

第43节 桑稻之争(三)

“《工商统制法》决不会废除!”孙露的话语坚定而又不容质疑。她和张慎言均不甘示弱的直视着对方。整个会议室的气氛立刻就紧张了起来。众人都能感受到此刻其中渐渐蔓延开的火药味。在场的众人都清楚去年颁布的《军需业统制法》和《工商统制法》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重要地位。

而《工商统制法》则隆武政府对民间轻工业包括瓷器、玻璃、纺织、制丝等产业进行扶植的政策。其主要针对的是民间兴新的小工厂。这些小工厂大多是效仿香江商会的工厂模式开设的。其中隆武政府点名要大力扶植的就是江南的丝绸业和江西的瓷器业。正因为《工商统制法》对制丝业的扶持造成了更多的商贾地主纷纷逐利于这种暴利行业。于是张慎言等人看来这《工商统制法》便成了万恶之源。

眼见孙露知道一切真相之后依然固执的推行《工商统制法》张慎言不由一阵气急,觉得根本没法和孙露说通。再加上皇帝被眼前这个女人挟持自己的建议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被通过的。于是张慎言把心一横掏出了请辞表道:“既然首相大人如此固执。那老夫也只好就此告老还乡。也好落得耳根清净。”

却见一旁的沈宸荃以及黄淳耀等四人竟也跟着跪倒在地递上了请辞表。张慎言等五人这一突然的请辞举动让在场的众人不由一惊。孙露的脸色更是难看得很。自己已经很客气的同他们商讨了。这算什么?集体辞职?算是要威胁自己吗。想得美!于是孙露深吸一口气后以严肃的口吻宣布道:“我现在以内阁首相的身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