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王- 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说木征的败讯,董毡的压力也骤然增加许多了。

河州竟然这么不堪一击吗?竟然这块就败的一塌糊涂了?

仔细想象,河州的实力如何他是知道的,只是没有这么薄弱吧?若是瞎毡没两下子,自己早已经把河州收复回来了。听说木征的才能跟在其父之上许多,那么河州的力量该比以往更强大才对了。

结果……

一切的谋划和期望全都落空了,直到此时,董毡才觉得自己好可笑,好自以为是!忽视了宋朝人,也有些太贪心,以至于出现了今曰这样的局面……

河州丢的太不划算了,不过终究还是自己做出的决定,怪不得旁人!

这样子,似乎就说明宋军那边的力量更强大,而且策划者的谋划也更高!

一想到这两点,董毡便有些着急了!

踏白城是河州西北的门户,却是河湟的东大门,如今门已经被打开了。宋军据有河州的时候,目光是不是正紧紧盯着河湟呢?

得陇望蜀,人总是这样贪心!

董毡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宋军对河湟发起进攻,不过听说木征逃走了,仍旧有活动,那么这件事可能就被延迟一二。

这一点十分宝贵!

还有就是木征也很宝贵,只要他存在,自己暂时就安心了。只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出兵是肯定的,必须要给木征残存势力援助……

只是到底如何操作,董毡不敢贸然。既然已经委任了青宜结鬼章,那就让他来负责吧!

战术谋略好,对河州的情况又最清楚不过,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相信他一定能拿捏好的!

不过,肯定也得等……至少……

木征,董毡这个时候当真希望这个侄子能再次求援。这一次,一定义无反顾的帮他,后悔啊!当真后悔!

没办法,宋朝人已经在事实上占据了河州,若是木征不求援,自己这边可是不好插手。哪怕是河州在理论上属于河湟吐蕃,哪怕木征是自己的亲侄子……

师出有名这玩意,有时候太重要了!

青宜结鬼章也为此伤神不已,这段时间,西北之地,注定了没有几个人能安生!

不过,木征、董毡和青宜结鬼章烦恼的时候,至少林昭可以暂时松口气!

踏白城初战告捷,一击必中!

消息已经禀报给熙州的王韶,然后快马加鞭送到汴京,奏报皇帝赵顼!

这,应该算是一个喜报吧!

毕竟木征已经折损了过半的兵力,河州也事实上处在了宋军掌握之中,如果单纯只是对河州吐蕃用兵,如今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

报喜是必须的,毕竟是为大宋王朝开拓了两千里的土地!

边功,这是许多皇帝梦寐以求的东西,开疆拓土,这件功绩是可以记录在史册之中的。名垂青史,成一代雄主!

赵顼应该会很高兴吧!那么……

王韶是个厚道人,在奏疏上已经林昭发挥的作用,以及相关的功劳全都禀报上去了。

至于林昭没有追击木征,应该是出于谨慎!

虽说谨慎的略微有些过了,但王韶却能理解,说道:“东阳你做的对,前功尽弃不还,稳中求胜才是最好不过!

“王将军能理解就好,当时我真害怕自己得意之下,轻飘飘的轻敌冒进,然后出什么事情……”林昭说的很诚恳,甚至直接承认自己骄傲得意,颇有几分自黑的意思。不过能够及时控制,那便是自省了。

年轻人能做到这一点,当真实属不易!越是如此,王韶越发的赞赏林昭,木征突围的事情根本没有在意!

王韶更不会想到,林昭废了这么大的周折,目的是他……当然了,只不过是让他离开就好了……

“东阳,下一步打算如何?”王韶轻声询问,这样问是有道理的,赵顼的旨意可是说了。有机会的话,目标要对准河湟吐蕃。只是机会二字到底怎么说?哪里那么容易把控?这个当真不好拿捏!

林昭也面露为难之色,说道:“其实按照目前的趋势,那河湟也是完全可以考虑的,只是如此一来战事的规模必然要扩大,需要增添的兵员、粮草、以及军械等……”

战事的规模不扩大,投入的兵力不增加,我怎么有掌控西军的机会呢?林昭自然是求之不得,对吐蕃,开战就是了,而且是必须开战。

“也是,如今是个机会,开了个好头,若是这次不动,以后再想动可就不容易了……”王韶这话很有道理,好不容易在河湟地区打开了一点局面。这次大宋要是不趁机对付河湟吐蕃,那么值钱的努力或许就白费了。

比如河州,宋军当真能够长时间的固守吗?按照这个趋势,王韶心里其实是愿意继续打下去的,只是其中有许多的顾虑确确实实存在,故而暂时也拿捏不定。

尤其是时机,借口,以及程度和方式,这些最是难以把握!

王韶对林昭几乎没有什么防备,所以这些事情,他很乐意与林昭商量。林昭虽然年轻,见识和能耐倒当真是不差!

不管王韶对自己如何,在大事面前没有那么多考虑,林昭必须为了自己的大事谋划。故而只是说道:“木征残部还没有完全料理清楚,要不先别着急,初战告捷的奏疏已经送去汴京了,这件事不若就恭请官家圣裁如何?”

“也是,恭请圣裁!”王韶也是如此认为的,赵顼接到奏疏,必然会有诏命的,还是先听听官家的意思吧!

第五五九章阵前换帅

报捷的奏疏被快马加鞭送到了汴京。

看到捷报的那一刻,皇帝赵顼阴霾了许久的脸上总算是有了笑容。

只是一封奏报,一场规模不大的胜利,但是在特殊的地方,特殊时期,意义可就非同寻常了。

虽说木征父子一直有向大宋朝贡的经历,但那时作为一个异族番邦的行为,河州在这段时期是属于吐蕃的,而非大宋领土。

而今王韶和林昭占领了河州的大片土地,从形式上而言,大宋国土面积增加了好大一片,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

边功啊!

开疆拓土,对于任何一个帝王而言,这都是莫大的功绩。

对宋朝的皇帝而言尤其如此!

纵观历史,诸如秦汉唐这样的盛世王朝,在对待草原敌人方面都很强势。秦有蒙恬却匈奴七百余里;汉有卫青北伐匈奴,霍去病封狼居胥;唐朝大破突厥于阴山,李世民更有天可汗的称号。

可宋朝有什么?

北方草原不曾控,西域也丢掉好多年了,唯有中原一隅之地,甚至连本为中原故土的燕云十六州也收复不得。

辽国和西夏曾经入侵,唯有苦苦支撑,始终反攻不得,岁币外送,以求和平。

屈辱啊!

也正是因此,使得宋朝落下个积贫积弱的状况,是中原王朝最懦弱的一段时期。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最终要湮没在异族的铁蹄之下。

边功,似乎从未有过!

所以。当开疆拓土的事实摆在眼前,哪怕只是两千里,是从吐蕃盟友手中抢来,同样让人激动万分!看似平凡,却有着跨时代的意义,完全可以大书特书!

对赵顼而言更是如此了!

在他之前的几个皇帝,太祖一统中原,奠定基业;太宗灭亡北汉。高粱河一战却大败,燕云十六州永远离开大宋!真宗皇帝更是不堪,辽军已经打到了黄河边,在战胜的情况下,与辽国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

仁宗是太平天子,几十年里相对安宁,却没有什么功劳。至于英宗。在位不过短短四年,毫无建树。

而今到了赵顼手中,有了边功!

大宋王朝第一次开疆拓土,赵顼能不激动吗?哪怕是木征残余势力尚未完全清除,河州也只是简单控制,但已经有一个事实存在了。他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向朝臣们,向天下臣民宣布了喜讯!

定性是边功,并且还被捧得很高,只有这样,他赵顼才是大宋王朝开疆拓土第一君王!唯有如此。史书上才会大书特书!

自从旱灾开始,王安石被罢黜。赵顼憋屈了太久,终于有功绩可以让他高兴,让他扬眉吐气了,这样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赵顼在朝堂上宣布捷报之后,立即表示,河州归属大宋,并且与熙州一起并称熙河路,随后还要举行庆祝活动。

虽说有大臣们反对,觉得太过仓促,也臣子认为,木征尚未伏诛,依旧有很大实力,过于草率。

但赵顼根本不在意,表示唯有尽快将河州纳入大宋治下,在那边的军事行动才能顺理成章,免除许多麻烦!仔细想来也是有道理的,河州正式成为大宋王朝的一个州郡,那么木征残部就是叛贼,其他势力要插手,就是入侵大宋。无论是追击平叛,还是抵御外敌,都师出有名,顺理成章!

只是如此一来,也算是彻底了激怒了河湟吐蕃!

赵顼才不管那么多,这样的边功赶紧确定,自己的帝王实录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才能成真,这太重要了。

有心思灵透的官员注意到了这一点,顺势称颂恭喜,大拍马屁,赵顼心里更加受用了。

既然是边功,除了是皇帝的功绩,也是臣子们的功劳。立即有大臣上书表示,应对参战的将士们加以赏赐!

赵顼自然不反对,这本就是应该的事情。王韶立即被加封为定远侯,怀化将军,熙河路经略使。

林昭已经是侯爵,人还年轻,立即加封国公似乎不合适,故而只是加封为云麾将军,河州知州。不过因功封子,侯府襁褓中的两个孩子都成了子爵,尊贵无比。

景思立、刘昌祚等诸多将领都一一封赏,同时下令转运使前去犒赏三军。

礼部员外郎郑侠上书,如此重大的功劳应当举行盛大祭祀,告知天地,并且太庙告知祖宗,。仪式隆重,才能显示大宋上国家荣耀与威严。

正合朕心,赵顼看到奏疏,笑逐颜开。郑侠因为弹劾王安石的不良印象也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顿时,将原本拟定的庆祝活动提升了好几个档次。不过,赵顼却怦然心动,这也是他想要的。只是之前不好开口,既然臣子提出来了,那么完全可以顺水推舟。正好,礼部尚书张宗益表示赞同,赵顼也就答应的更干脆了。

满朝文武大部分都是明白人,都清楚官家的意图,虽觉得有些“小题大做”,官家如此太过虚荣。只是毕竟是好事,官家既然有心,那就让他虚荣开心一回,故而并不反对。只是心中都隐约有些担心,河州之战尚未尘埃落定,就如此高调,如果有什么变故,那可就丢人丢大发了!

河州的压力不小啊!百官们都心知肚明,诸多将军加官进爵,在前线看似风光,可实际不容易啊!

事情确定之后,有官员表示,既然是祭祀天地宗庙,禀报功绩,那么除了皇帝,是否也应该有前线将领回来述职,并接受封赏呢!

这话倒是不错,赵顼也确实有这个心思!

只是让谁回来呢?

礼部的官员表示,最起码是将帅级的人物,否则如何代表熙河路前线的全体将士呢?祭祀天地宗庙,小人物实在上不了台面。

按照礼仪的隆重程度而言,王韶和林昭似乎是最合适的!

让林昭回来?未免有越俎代庖之嫌,而且林昭的荣宠太盛,如果出现在祭祀宗庙的场合,似乎有些……

哪怕踏白城一战是林昭亲自率军打赢的,可主帅始终是王韶!林昭也太过年轻,木秀于林,风头太盛反而不好。

再者,王韶去西北数年,鞠躬尽瘁,功勋卓著,一直不曾回来过,赵顼也甚是想念,更想趁此机会给心腹大臣封赏和荣耀。

恰好在这个时候,王韶刚刚得封诰命的母亲病倒了,甚是思念儿子!

百善孝为先,朝廷也向来提倡以孝治天下,母亲生病,儿子也该侍候身边才是啊!尤其是王韶已经好几年不曾回家,情况就更加特别了。

以前是忠孝不能两全,不过现在,似乎是可以两全其美的。

赵顼听到消息,便下诏书,让王韶返回汴京述职,同时探望侍候生病的母亲!以全王韶一片孝心,也显得君王仁义。

只是如此一来,熙河路前线的军务全都压在了林昭一个人身上!

不过赵顼并不担心,林昭虽然年轻,但是能力摆在那里,河州初战告捷,也完全是出自他的手笔。至于忠诚方面,与王韶是同等看待的,都是自己的心腹!

百官也无人质疑,云麾将军林昭的才能,那是有目共睹的。不过熙河路战事何等重大,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还是让人惊讶,也有些许忧虑。不过官家都无所谓,那旁人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于是乎,熙河路经略使的职位便落到了林昭身上。因为王韶离开,环庆路暂时无人主理,另派其他前往也来不及。再者,只要王老夫人病情稳定,王韶过段时间还会返回,不宜另派他人,只得委屈林昭一并兼任。

如此一来,环庆路、熙河路,甚至是秦凤路的军务全都落到了林昭一人手中!

因为只是暂代,所以并未有人觉得,林将军过于位高权重。相反,还有许多人觉得,这是个苦差事!

毕竟河州并未完全平定,河湟蠢蠢欲动,西夏也不安宁。如果西北前线出现一丁点的问题,林昭都难逃责任!

看似风光,可实际上却是吃力不讨好!

消息很快传到了西北前线,这个时候回京述职?王韶也觉得十分突兀,朝廷对河州初战告捷的庆祝活动未免也太着急了?至少在稳重的王韶看来,确实如此!

木征有可能继续兴风作浪,河湟吐蕃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手,西夏人是否会有小动作,这些都不得而知,如何能放心离开河湟呢?

只是军命难违,皇帝的圣旨已经来了,不能违抗。汴京的庆典也已经准备好了,不参加似乎不合适,毕竟那是绝对的荣耀时刻。身为一个臣子,谁不想在这种时候名垂青史,荣宠万丈呢?

最重要的还是王老夫人卧病的消息,王韶是个孝子,这几年都没有回家,哪里能尽孝。如今母亲卧病,再不回去可就枉为人子了。尤其是老人家年纪大了,若是一病不起,再有个三长两短,那可就……

子欲养而亲不待,那可是人生最大的悲剧!

所以,一接到消息,王韶便忧心忡忡。几方面一综合,汴京是必须要回去的。

第五六零章机会来了

熙河路经略使!

对于这个新职务,林昭是求之不得!准确说是王韶的离开,当真是太爽了。

熙河路、环庆路、秦凤路三地军务全都落入他一人手中,这是林昭梦寐以求的好事。

这意味着,西军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兵力控制在林昭手中了,虽说只是暂时的,却也意义非常。既然有了开头,那么就有可能在结束的时候变成永久。

加上折家控制的府州,以及与清涧城种家的关系。西军已经有八成可以掌握手中,林昭怎么能不激动呢?

至于压力,林昭坚信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过咱不怕!再者,困难有时候也意味着机会,把握好了,收获会很多。

倒是王韶有些过意不去,说道:“东阳啊,官家有命,加之家母卧病,我得回汴京一趟了,熙河的军务就交给你了。”

“王将军放心好了!”

“木征未灭,河湟蠢蠢欲动,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王韶当真有些过意不去,现在回去的时候功勋卓著的英雄,光芒万丈的功臣。留下的却要承受压力,承担风险,当真是不划算苦逼。

他不知道林昭正偷着乐呢!觉得自己有些不好意思,有些委屈了林昭。虽说自己母亲生病了,可人家林昭的儿子出生都没能回去看一眼。

“不要紧的,我会小心的,一定不会让官家和王将军失望!”林昭信誓旦旦的同时,还有些歉意。如此这般赶走王韶。当真有些对不起他。尤其是王老夫人的病情,王韶要是知道自己早已派人混入他家府邸。并且影响到了王老夫人的身体健康,又该做何感想呢?

没办法,谁让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