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素质和装备性能也都是欧洲一流,比起英法等工业国都毫不逊色。不少外国观察员都声称,捷克的军事力量甚至还要强于波兰;虽不足全信,却足见其战争工业的强劲。
然而,这个看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国家,却和昔年的奥匈一样存在着致命的弊端:那就是身为多民族结合体的它,所不可避免出现的民族争端。
目前捷克斯洛伐克总共有一千万人口,其中就有100万匈牙利人、50万卢西尼亚人、和多达325万的苏台德日耳曼人,占去了总人口的将近一半。这些民族都依恋不舍地仰望着他们的“祖国”——匈牙利、俄罗斯和德意志。虽然苏台德人从来没有归属过德国而只归属过奥地利。更为糟糕的是,就连身为国家主体民族的250万斯洛伐克人,也要求得到相当程度的自治。再考虑到这个国家还有40多万犹太人散居,捷克人的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例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由于统治国家的捷克人刚刚从哈布斯堡王朝的压迫下脱离不久,心怀愤懑的他们,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经常带有沙文主义的表现,以至于丝毫不讲究策略。居住在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不仅对他们昔日的主导民族地位无比怀念,更憎恶在地方上作威作福、仿佛土皇帝般的捷克官员,憎恶布拉格不时发生的对他们歧视的事件。
随着希特勒在1933年上台,国社党的那一套理论也宛若病毒似的蔓延到了苏台德地区;“苏台德德国人党”很快建立,并在短短两年内就得到了几乎所有苏台德日耳曼人的拥护。该党领袖汉莱因是个狂热的**分子,他完全听命于柏林的命令,并时刻准备着为国家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在希特勒的计划当中,捷克斯洛伐克乃是和奥地利并列的、必须要被消灭的国度。这不仅在于这个国家有数百万心向柏林的日耳曼民众,更因为它那引人觊觎的坚厚工业基底,可以大幅增强德国的战争实力。此外,消灭捷克斯洛伐克还可以解除德国东南部的威胁,同时对波兰形成三面合围之势——自从后者重新独立以来,任何一届德国政府都将其视为必须要拔除的眼中钉肉中刺!
从1938年4月起,希特勒就指示汉莱因不断在苏台德地区挑动局势:“苏台德德国人党应当提出捷克政府所不能接受的要求。”与此同时,希特勒也开始厉兵秣马,准备用武力踏平这个国家,囊括他所想要的一切。在苏台德日耳曼人遭遇不公正待遇的客观背景下,希特勒的战争行动似乎显得极为振振有词:今天的德国已经再不是1918年的德国了。既然捷克政府不愿给予苏台德日耳曼人以“公平待遇”,那么德国就要替天行道,将这个暴戾恣睢的野蛮国度从地图上消灭掉。
5月31日,希特勒钦定了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最终期限:四个月后的10月1日。这个专断的决定登时在陆军当中引起了一片恐慌的反对浪潮。以勃劳希契为首的陆军被希特勒的胆大包天给惊呆了:因为从军事层面来看,近期对捷克动武简直与自杀无异。德国与捷克的边境是由天然的苏台德山脉、厄尔士山脉、和舒马瓦山相连而成,在此经营了20年的捷克人早已将这里的防线修筑得固若金汤;即便是当前德军精锐尽出,要想突破这片被公认为是仅次于马奇诺防线的连绵阵地,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而由于捷克政府和法国签订有同盟条约,德国对捷克的进攻必然会引起法国的动作;一旦法国向德国发起进攻,刚刚兴建2年的西壁防线无论如何也挡不住100个法国师的兵锋。倘使德军主力部署在莱茵河,则或许还有一战之力,然而那时的德国,却早已将全部主力都用在攻打捷克人身上了。此外,英国也极有可能会和法国一同行动,届时德国就又将卷入到与1914年相似的绝境之中!
陆军总参谋长贝克坚决反对希特勒这一发疯般的举动,认为这只会将德国带入毁灭的深渊当中。他深信,德国如果对捷克斯洛伐克发动进攻,就会引起欧洲大战,英国、法国和苏联都会反对德国,而美国将成为西方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德国要取胜,实无希望。仅仅缺乏原料这一点,就使它无法赢得战争。
为了获得同僚们的支持,打消希特勒的这个念头,贝克给他的新上司勃劳希契上了一个措辞尖锐的条陈,逐点批评了希特勒的论点。他还指出,如果希特勒固执己见,高级将领应立即全体总辞职;在这种情况下,战争就打不起来,因为那样就没有人来领导军队了。
然而贝克所没有料到的是,自己的同僚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铮铮傲骨。在希特勒的咆哮威胁中,勃劳希契等人很快就像受惊的鸽子一般选择了退缩。凯特尔更是宣称,他决不能容忍最高统帅部有任何军官,再对元首的决定持批评埋怨、动摇犹豫、和消极悲观的态度。而以约德尔为代表的少壮派军官,更是完全拜倒在了希特勒的魔力之下;他们将希特勒视为俾斯麦以后最伟大的政治家,对元首的遵从几乎达到了盲从的地步。
第147章 意外邀请()
初秋骄阳灿烂夺目,其炽烈的温度丝毫不亚于盛夏时节,那份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让身处欧洲的人们不禁想起了1914年时的情状。在24年前的那个同样是秋蝉嘶鸣的燥热八月里,战争的炮火从塞尔维亚边境迅速蔓延到了整个欧洲,而欧洲也由此遭到了一场痛彻骨髓的惨重浩劫。持续四年零三个月的世界大战,给无数家庭带来了灭顶般的灾难。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悲泪足可汇成长河,而他们心中的绝望伤口,更是在有生之年都永远无法愈合。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当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光阴徐徐成为历史之后,欧洲人民又惊恐万分地发现,战争的阴云又如同挥之不去的梦魇般、于八月的初秋笼罩在了中欧上空。
在中欧,德国要求捷克政府必须给予苏台德日耳曼人以“民族自决”,否则就要用他所认为合适的一切手段来让后者办到。而捷克政府的态度竟也是异常强硬,称这是自己不容外人插手的内政、同时不断用后台大哥法国来警告德国的行动。苏台德地区每天都在发生骚乱。8月末,捷克政府在苏台德区宣布戒严,并开始有秩序的抓捕制造混乱的“苏台德德国人党”分子;该党党魁汉莱因逃脱追捕进入德国境内,宣称当前唯一能解决危机的办法,就是将苏台德区并入德国。
尽管身处远离风暴核心的德国北部,方彦仍是感受到了这份黑云压城似的战争气氛。从9月1日起,海军总部下令停止休假,所有人员立即返回岗位报到;方彦也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刚怀上第三胎的西尔维娅,前往威廉港随时听候司令部征召。毕竟,如若法英因为德国对捷克的进攻而对德宣战,德国海军就必须全力出动。
此时,方彦入目所及,整个威廉港都是一片如临大敌的紧张模样。港口司令部的官兵正夜以继日的忙着对各处关键设施实施防空伪装,同时架设高射炮,舰队也是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奉命驰骋于广袤的深蓝。
面对海军上下的紧张严肃态度,方彦却是有些提不起精神来。没有人能比他更清楚当前的现状:英法根本不愿意为了捷克斯洛伐克,而投身到一场新的欧洲大战当中,哪怕后者是小协约国中唯一还忠于巴黎的仅存硕果。更何况今天英法连同世界上其他绝大部分国家一道,显然还硬是由衷地相信,希特勒的全部要求,不过是要为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他的同胞申张正义而已。
因此,当前的局势看似山雨欲来,实际上却只是空有雷暴不见云雨。如果不是要维护自己的名声,方彦都准备让西尔维娅搬到威廉港附近住下、继续和她夜奏笙箫了。
“约纳斯,你似乎一点都不担心战争会爆发?”看到方彦那气定神闲的模样,和他交情深厚的奥托满是不解的询问道。方彦没有回答,却是反问了自己老友一个问题:“那么,你对战争又是持什么样的看法,是支持还是反对它?”
奥托轮廓分明的脸上流露出几分沉重和凝肃,道:“约纳斯,我相信整个海军、乃至全体德意志国民,都不愿意看到战争再度降临到我们身上。”
“世界大战中,德意志有多达200万军人为国捐躯;我的家中有三人战死,父亲也留下了终生无法愈合的残疾。然而德意志所得到的,却是极尽屈辱和痛苦的凡尔赛和约。如果说遭受战争痛苦最为深重的国家,那么在西方诸国当中就只有可能是德意志!更何况,今天我们还远没有具备能向英法复仇的实力,即便只同法国作战也是难以取得胜利。这些天里,我每天睡觉前都在向上帝祷告,乞求祂能将和平的曙光带到欧洲大地上。”奥托有些激动地说道。
方彦轻吁了口气,一丝感慨的神情悄然爬上了他的脸庞。正如奥托所言的那样,今天德国民众对战争的态度,已经较未谙世事的1914年有了天壤之别:那场持续四年多的世界大战,早已将他们心中的幻想、激情、和热血摧毁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了对饥饿、劳累、病痛、死亡的煎熬地狱的那种发自灵魂的恐惧和战栗!
很多时候,只要一想到那四年的消耗战,德国人民就仿佛害了梦魇般心神剧颤,再无任何重蹈覆辙、复起战端之念。实际上,如果不是希特勒攫取了全部大权、并且在战争的道路上一意孤行的话,那么延续民主体制的德国在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对外政策,必定会比高举绥靖主义大旗的英法还要软弱迁就,因循苟安。
然而个人的力量就是可以如此的改天换地,强大非凡。希特勒仅靠他自己的政治手腕,就把这个国家重新引导进了对外扩张的复仇轨道;而用不了多久,他又将以天纵般的军事直觉,使德意志民族在短短两年之内登临他们一千年来所从未达到的权力峰巅,一跃成为从伏尔加河到比利牛斯山的无上主宰!
“我相信,以上帝的仁慈,祂一定会满足奥托你的这个虔诚的心愿。”方彦正面看向自己的好友,目露精光的说道,“然而,祂却不会永远都对你表现出如父母溺爱般的垂怜和青睐。终有一天,战争会再度降临到德意志之上。那就将是决定未来五百年民族命运的殊死搏斗。而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积蓄力量,并以无畏的勇气,迎接那股空前的巨浪风暴的到来。”
奥托有些茫然地看着方彦,他实在不明白面前之人的底气究竟是基于何种原因;单就当前的局势来看,与英法的欧洲大战似乎已经是不可避免。奥托深吸一口气,道:“不管怎样,我都不想再看到一场残酷的消耗战。但愿元首能够永远展现出他的天才,用和平的方式得到德意志所需要的一切。”
晚霞黯淡,斜阳低垂,结束当日轮值的方彦伸了伸懒腰,随即满含笑容的向周围同僚问候致意,以轻快的脚步朝着下船的舷梯快速走去。然而,旁边的军官们,却鲜有人流露出与方彦相似的乐观情绪。他们人人表情凝重,仿佛未来等待自己的是地狱恶鬼;即便是有寥寥几名军官跟随方彦走下军舰,也只是在码头附近散步,丝毫没有要到距离港口稍远的咖啡厅、或是会馆里就餐休息的打算。
见到这一情景,方彦无奈的摇了摇头。当前苏台德危机正处在持续发酵的紧张阶段,这片面积不过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俨然成为了欧洲的“新巴尔干”,在看不到有丝毫回转趋势的情况下,舰队官兵鲜有人离舰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虽然在战争爆发之前,一国普遍会向另一国先下达数小时的最后通牒,按理说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来让海军舰队官兵准备就位。但武装力量的行动却显然不会等到政治宣战时才展开。如果形势需要,舰队甚至会提前十天半月就采取行动,而这就需要人员和军舰都处在时刻能够出征的预备状态!
不过,由于方彦笃定英法不会为了捷克人而与德国开战,他也就对此没有任何心理压力了。退一步说,即便是真的拉响了紧急警铃,方彦也能保证在规定的15分钟内返回军舰。他洒然一笑,像往常般准时走进了那家装饰精致的咖啡馆;过不多时,他所点的食物就丝毫不落的被侍者端了上来。
十几分钟后,饱餐一顿的方彦满意地擦净嘴角、走到柜台前准备结账;华灯初上的港口一片宁静,繁星点缀的夜空清朗而又幽蓝。正当方彦认为今天又是一个普通的日子时,柜台前的老板却推回了方彦的纸钞,微笑说道:“中校先生,几分钟前已经有人帮您付过账了。那位先生让我转告您,有一位您的故友正在‘艾尔’会馆内等您。他希望您能在用餐后跟随他上车,前去和那位故友会面。”
方彦怔了一怔,转头望去,果见大门外有辆黑色轿车停在路边。他眼眸微微眯起,脑中霎时间转过了无数个念头。自从希特勒当政以来,自己接到的邀请没有一百也有八十,然而却从没有任何一次的邀请方是如此藏头露尾,连真实身份都不愿对自己说明。尽管方彦心中并不想对这种不明身份的人进行接触,但思量片刻的他,最终还是朝轿车走了过去。这里是毗邻军港的内城区域,四面均有海军宪兵设卡把守,在整个德国,还没有哪方势力敢在这里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是布罗姆中校么?请您上车吧。”身着艾尔会馆制服的司机向方彦恭敬行礼,随即微微欠身,为他拉开了后排的车门。方彦深深看了眼前之人一眼,打消了向这名司机询问的念头;等到了目的地,幕后主使自会在自己面前现出原形。
第148章 游说与改变()
方彦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骤然掀起了滔天巨浪。
为了向国内和世界展现出自己不可撼动的坚定意志,希特勒已经在刚刚过去的9月上旬,发出了今年整个欧洲的最强音: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他的大军都将在10月1日之前进军苏台德,哪怕是与英法苏三国爆发大战都在所不惜。换言之,希特勒已然破釜沉舟,以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再没给自己留下任何回寰的余地。
然而现在,琳娜却说要避免这场进攻苏台德的军事行动,这显然和希特勒的既定政策出现了极为尖锐的对立。而以方彦前世今生对希特勒的了解,在这种决定命运的关键选择上,下定了决心的后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丝毫的退缩和迟疑。
这种种迹象,都让方彦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之前他从未关注过的秘密组织。它是在庞大狰狞的国社党压迫下顽强存活的不屈火星,7。20事件的震天爆炸,就是它在蓄谋多年之后、基于祖国救亡图存所发出的绝响一击!
一念至此,方彦心中陡然大震。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琳娜竟然是密谋分子的成员,时过境迁之下,原本只是纯粹商人的她竟然也和政治有了如此紧密的牵连。更让方彦感到难以捉摸的是,琳娜选择的劝说对象竟然会是自己;她难道不知道,自己和希特勒有着极为密切的私人关系?如果不是希特勒的赏识,方彦自问自己根本不可能在短短五年之内,就从上尉蹿升至中校级别!
琳娜似乎没有感受到方彦的变化,只是神情沉重地向方彦讲述德国在苏台德挑起战端,所将引发的严重后果。陆军主力无法突破捷克人依托山脉修建的坚固防线,而只有12个师防御的西壁至多只能坚持3个星期;英国将在大海上封锁德国,波兰和苏联也将像兀鹫鬣狗一般,在德国摇摇欲坠的时候,疯狂冲上前来分食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