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 创作随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 创作随笔-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男孩不时进来捣乱一番,顾不上和他纠缠,每次拿两块方糖来换取几小时的安宁。

    凌晨,从工作间出来,累得弯腰勾背,穿过一片黑暗向家属楼走去。嘴里不由自地发出
一声声疲劳的叹息。有时候,立在寂静无声的院子里,感动十分凄凉。想想过两个小时天就
大亮,到处一片沸腾,人们将开始新的一天,而我却会拉起窗帘,陷入死一般的沉睡中。

    是的,我已经完全脱离了正常人的生活规律,感觉一直处在黑暗之中。我渴望明媚的阳
光照耀着我。

    体力已经明显地不支,深夜上楼的时候,手扶着拦杆,要在每一个拐角处歇一歇,才能
继续往上走。当你竭力想逃避各种干扰以使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时候,无数干扰却会自动
找上门来,让你不得安宁。

    最可怕的是那些沾亲带故的人。他们并不忙,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找你的麻烦。你在这
里虚构别人的故事,他们在远方的山乡圪里虚构你的故事。据说我的“官”熬大了,为我设
立了好几道岗,栽绒地毯一直铺到机关大门口,吃饭对用的是金碗银勺象牙筷子,专车上刻
着“路遥专用”几个字。这已经是伊丽莎白二世的待遇了。他们谁能相信我披一件棉依浑身
酸疼龟缩在一个破房子里,一天有时只凑合着吃一顿饭,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呢?

    于是,他们纷纷找上门来,叫你安排工作,问你要钱,让你给某某人写信解决某某问
题。我越来越失耐心,有时真想对他们歇斯底里发作一通。

    亲戚,这个词至今一提起来都让人不寒而粟。我曾在《平凡的世界》中借孙少平的口评
论道:“人和人之间的友受,并不在于是否是亲戚。是的,小时候,我们常常把亲戚这两个
字看得多很美好和重要。一旦长大成人,开始独立生活,我们便很快知道,亲戚关系常常是
庸俗;互相设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也常常是亲戚们造成
的;生活同样会告诉你,亲戚往往不如朋友对你真诚。”也许这些情绪极端了一些。记得俄
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在《欧根·奥涅金》中对此也过类似的情绪。我想有人会反对这种看
法,但肯定会有人支持这种看法。姑且作为一个有争议的题目留给读者去评说。另一种干扰
出自周围的环境。说实话,文学圈子向来不是个好去处。这里无风也起浪。你没成就没本
事,别人瞧不起;你有能力有成绩,有人又瞧着不顺跟。你懒惰,别人鄙视;你勤奋,又遭
非议;走路快,说你趾高气扬;走路慢,说你老气横秋。你会不时听有人鼓励出成果。可一
旦真有了成果,你就别再想安宁。这里出作家,也出政客和二流子。一事无成可能一生相安
无事并可能种豆得瓜。在这样一种机关,最有趣的现象之一是:孩子们最忙,晚睡早起,勤
于功课;其次是太太们忙,早出晚归,忙于上班;最不忙的就是文人先生,可以一杯清茶从
早喝到晚。

    如果有企图“成名成家”,不免会有暗潮涌动,让你大乱方寸。由于各人对生活的理解
大有差异,这些冲突就是自然现象。虽然文学圈子并非全都如此,但了不是言过其实。这些
地方虽然听不见枪炮之声,且有许多“看不见的战线”。毫无疑问,我国的文学体制也需要
深刻的改革。这当然是后话了。

    在当时的状况中,我无力对所有的一切做出反应。为了完成作品,即使有屎盆子扣在你
头上,也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我坚信生活将最终会对是非做出判断。31但最大的压力还
是来自文学形势。我知道,我国文学正到了一个花样翻新的高潮时刻。其变化之日新月异前
所未有。文学理论仍然“大于”文学创作。许多评论文章不断重复谈论某一个短篇或中篇,
观点大同小异。

    很多人在愤愤不平地抨击瑞典皇家科学院那几位年迈的老人,为什么不理会中国当代文
学这些成就?

    于是,找来这些作品中的一些代表作,抽空翻了翻。的确有些很不一般的表现。但无疑
和卡夫卡、乔伊斯、福克纳、海明威、西蒙、塞拉、伯尔、伦茨、幸格、伯乐赫斯、马尔克
斯、略萨等西方和拉美现代派大师比较,还有相当大距离,要谈不到超越。可是,必须正视
我国文学发展的这个现实。作为作家,绝不能狭隘地对待各种不同的文学观点和创作,而要
认真分析,认真思考。只有看清你所处的环境,才有可能看清你自己。别人不是唯一的,你
也不是唯一的。

    问题又回到了写作前那个老地方——只能按自己的方式从事自己的工作。当然,这种巨
大的压力是相当严酷的。你感动你完全被抛在了一个无人知晓的黑暗的落里,似乎不仅仅是
用古典式的方法工作,而自己也已经变成了一件入土的文物。这间黑暗的作坊就是象征。只
差几张蜘蛛网了。

    好在第一部全部完稿了。

    暂时把桌面完全清扫干净,只留下二十本稿纸放在那里。

    静静地抽了一个下午纸烟,不停地喝了许多杯咖啡,然后一个人在苍茫的暮色中来到古
城墙下的环城公园。望着满城灯火,想了许多事。过去的、现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别人
的;家庭的、个人的;社会的、国家、世界的。只有这个时候,才完全离开作品,可以想想
别的事了。同时想应该用一整天时间去买几身衣服,买一点像样的生活用品,把自己打扮一
下。一年多来,一切生活都是凑合着过,边件换洗的衬衣都没时间去买。并不是完全轻松了
下来。

    没有。远远没有。更严峻的问题就横在面前。

    按当时的文化形势,这部书的发表和出版是很成问题的。首选当然是因为这部书基本用
所谓“传统”的手法表现,和当时文学的文学潮流背逆;一般的刊物和出版社都对新潮作品
趋之若鹜,不会对这类作品感兴趣。另外,全书共三部,这才是第一部,谁知后面两部会是
什么样子——关于这一点,说实话,连我自己也不踏实,怎么能让人空信任呢?更重要的
是,全书将有一百万字,这么庞大的数字对任何一家出版单位(尤其是杂志)都是一个沉重
的负担。有些杂志和出版社已表现出回避的态度,我完全能理解。

    大概由于我曾是《人生》的作者,还有定程度的可信任性,因此问题还算顺利的解决
了。我至今仍然怀着深深的警意感谢当时《花城》杂志的副主编射望新先生和中国文联出版
公司的李金玉女士,他们用热情而慷慨的手接过了这本书稿,使它能及时和读者见面。第一
部发表和出版后的情况在我的意料之中。文学界和批评界不可能给予更多的关注。除过当时
的文学形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如前所述是因为这是全书的第一部,它不可能充分展开,更
谈不到巨大高潮出现。评论界保留态度是自然的。不过,当时还是有一些我国重要的批评家
给予第一部很热情中肯的评论。这里我主要指出北京的三位,他们是蔡葵、朱寨和曾镇南。
蔡葵是我国主要研究当代长篇小说的专家,他可能在完全掌握我国长篇小说的大背景上来考
虑一部作品。因此,他的意见是十分重要的。他自始至终关注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给了我
许多鼓励和关怀。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这些帮助对我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朱寨是一位很有
造诣且经验丰富的老一代文艺和批评家。从中篇小说《人生》开始,他就给予我的创作以十
分深刻的理解和评价。他和蔡葵一起为《平凡的世界》开始,得到某种承认而竭尽了全力,
这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另一位当时很瞩目的批评家曾镇南,对于这部书有十分透彻的理
解,并对第一部写了一篇重要的批评文章。他的分析和批评使人心服。由于几位我国当代重
要批评家的理解,使我在冷落中没有丧失信心。当然,从总的方面看,这部书仍然被冷落
的。包括一些朋友,对我有一种说不出的疑虑,我也完全能感觉来这一点。

    我是心平气静的。因为原来我就没抱什么大希望。而眼前这种状况;也不能算失败。最
重要提,我自己心里很清楚,对第一部的某些疑问,正是二三部我将要解决的。我不能要求
别人耐心等待我的工作,但我要耐心准备解决许多问题。

    这样,便产生了一处急迫感,急迫地想投入下面的工作。我想我能给挑剔的批评界提供
一些比第一部更好的东西。

    客观地说,尽管第一部我已费尽心机竭尽了全力,但终究是没有经验的产物,很多地方
有遗憾,甚至是笨拙的。另外,按老托尔泰的原则,第一部我明节制的。现在看来,他虽然
没有满足批评界的期望,但为我下面的描写和展开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在我的心中,三部已
是一个统一体,我已经看见了书的全貌。因此,就不能对批评界的意见过分计较,他们只是
就现的第一部发表看法。

    总之,第一部的发表和出版,没有给我带头什么大欢乐,也没有遭受巨大打击的感觉。
它只带来更刺激,促使我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下面的工作。

    我急迫地、但也晚缜密地开始重新检讨第二第三部的构思内容。许多原来苦心经营并十
分满意的构建被毫不犹豫地推倒。有些河流被引向了新的河床,甚至整个地改变了流向。有
些素显然成了一堆废物,而新的空缺需要马上补充。

    至于从《人生》开始一直到后来某些评论向我提出的一些重大责难,他们仍然没有能说
服我。由于我忙于自己的创作,没有精力和他们“抬杠”,只能任他们去说。

    同在,我也许就一两个主要问题可以谈谈自己当时的认识了。

    从《人生》以来,某些评论对我的最主要的责难是所谓“回归土地”的问题。通常的论
就是我让(?)高加林最后又到了土地上,并且让他手抓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着一
声“我的新人哪……”由此,便得到结论,说我让一个叛逆者重新皈依了旧生活,说我有
“恋土情结”,说我没有割断旧观念的脐带等等。首无应该弄清楚,是谁让高加林们经历那
么多折磨或自我折磨走了一个圆圈后不得不又回到了起点?

    是生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而不是路遥。作者只是力图真实地记录特定社会历史环
境中发生了什么,根本就没打算(也不可能)按自己的想象去解决记加林们以后应该怎么
办。这个问题同样应该由不断发展的生活来回答。作者真诚地描绘了生活,并没有’异虚作
假”,同时不神经直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认识,这一切就足够了。高加林当时的生活出路,
不仅我无法回答,恐怕政治家也未见得有高明的回答。站在今天来阔谈高加林的这一问题当
然容易,连街头卖菜的大娘都知道他未必就一定要回到土地上去——何必要摆出一副事后诸
葛亮的架式来郑重“指出”。要是这样来论证作品,除过斜幻小说家,所有的作家都属“旧
观念”。

    另外,高加林虽然回了故乡的土地(当时是被迫的),但我并没有说他就应该永远在这
土地上一辈子当农民。小说到是结束了,但高加林的人生道路并没有在小说结束时结束;而
且我为此专门在最后一章标了“并非结局”几个字。

    至于高加林最后那一声沉痛的呼喊,那是人物在特定环境和心境下的真情流露。首先不
应该谈论是否应该有这一声呼喊,而应该讨论这声呼喊是真情的流露还是伪饰的矫情。实际
上,这声喊叫混含着人物许多复杂的思想情绪,并不像某些偏执的批评家从观念上看到的那
么简单;其中主人公的难言之隐一般读者即可体味。

    换一个角度说,高加林为什么就应该有一点所谓的“恋土情结”?即便这土地给了他痛
苦,但他终究是这土地养育大的,更何况这里有爱他的人,也有他爱的人。他即使想远走高
飞而不成,为什么就一定要诅咒土地?如果是这样,这个人就是精神变态者,而不是一个正
常人。任何一个出身于土地的人,都不可能和土地断然决袭。我想,高加林就是真的去了联
合国,在精神上也不会和高家村一刀两断。

    由此,引出了另外一个话题,既如何对待土地——或者说如何对待生息在土地上的劳动
大众的问题。

    是的,我们最终要彻底改变我国的广大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的生
活观念和陈旧习俗,填平城乡之间的沟堑。我们今天为之奋斗的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目标。
这也是全人类的目标。

    但是,不要忘记,在这一巨大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也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其中就包含着
我们将不得不抛弃许多我们曾珍视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永恒的痛苦所在。

    人类常常是一边恋栈着过去,一边坚定地走向未来,永远处在过去与未来交叉的界线
上。失落和欢欣共存。尤其是人类和土地的关系,如同儿女和父母的关系。儿女终有一天可
能要离开父母自己要去做父母,但相互之间在感情联系上却永远不可能完全割会,由此而
论,就别想用简单的理论和观念来武断地判定这种感情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

    那么,当历史要求我们拔腿走向新生活的彼岸时,我们对生活的“老土地”是珍惜地告
别还是无情地斩断?

    这是俄罗斯作家拉斯普京的命题,也是我的命题。

    哲学的断定是一回事,艺术的感受是另一回事。艺术家的感受中可能包含哲学家的判
定,但哲学家的判定未见得能包艺术家的感受。理性与感情的冲突,也正构成的艺术永恒的
主题。拉斯普京曾写了《告别马礁》,揭示的正是这一痛苦而富于激情的命题。我迄今为止
的全部小说,也许都可以包含在这一大主题之中。《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卷六第三十章可以
看作是我从一个侧面专门为此而写的一个小小的“特定”。

    我国不幸的农村问题是历史形成的;是古老历史和现当代历史形成的。政治家、哲学家
和经济家都可以理性地直接面对“问题”,而作家艺术家面对的却是其间活生生的人和人的
感情世界。毫无疑问,广大的落后农村是中国迈向未来的沉重负担。

    但是,这个责任应由历史承担,而不能归罪于生活在其间的人们。简单地说,难道他们
不愿意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得更好一些吗?命运如果把他们降生在城市面把现在的城里人安排
到农村,事实又将会怎样?城里人无权指责农村人拖了他们的后腿。就我国而言,某种意义
上,如果没有广大的农村,也不会有眼下城市的这点有限的繁荣。

    放大一点说,整个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在内)不就是全球的“农村”吗?因此,必须达
成全社会的共识:农村的问题也就是城市的问题,是我们共有的问题。

    这样,从感情上说,广大的“农村人”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也就能出自真心理解
他们的处境和痛苦,而不是优越而痛快地只顾指责甚至嘲弄丑化他们——就像某些发达国家
对待不发达国家一样。

    作为血统的农民的儿子,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我对中国农民的命运充满了焦灼的关切
之情。我更多地关注他们在走向新生活过程中的艰辛与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