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革宋- 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日起来,乃是十二月初十,制科学校开始考试。刘景文的儿女本就读过书,上了预科班之后,两人都去上学三年级。连考三天,改卷完毕出了成绩都到了十二月十五。十二月十七日,学校放假一个月,下学期报道都到正月十五。儿女的各科成绩都在八九十分,在班上名列前茅。这让刘景文也很满意。

    因为大宋与蒙古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和平协议,共和四年的正月终于不再禁止群众娱乐活动。整个临安城都因为即将来到的元旦而热闹起来。刘景文正准备采办年货,没想到熊裳竟然找上门来。熊裳在户部做官,原本与刘景文只是见过一两面。前些日子在饭铺又见了一面,刘景文完全没想到他会跑来拜见自己。

    两人见面之后,熊裳还带了四瓶朗姆酒,这礼物倒是让刘景文觉得有些价值。他笑道:“不知熊兄弟送这样的礼物,要我做什么。”

    “刘兄。我想问问你给赵太尉的两汉资料都是什么。”熊裳单刀直入的挑明来意。

    刘景文脸色登时就沉了下来。熊裳一看连忙说道:“刘兄,我断然没有要和你争功的意思。现在刘兄靠这个在文史馆吃饭,兄弟我很清楚的。”

    见熊裳还算知道规矩,刘景文脸色稍稍好了些。熊裳接着说道:“不瞒刘兄,上次在饭铺吃了饭。我就问了在我家在临安附近的亲戚,没想到局面真的和掌柜所言一样。百姓手里有了可以出来买卖的东西,我家亲戚讲,过去一年多他用过的交钞比他过去十几年里用过的只怕都多些。既然如此,兄弟我就想问问刘兄,赵太尉读的两汉史料是怎么回事。”

    进士们各有专长,刘景文也是有过在崇政殿说书梦想的进士,自然不肯将自己的一些本事简单的卖弄。再想想看,他觉得与熊裳搞好关系也不是坏事。简单取舍,刘景文说道:“不知熊兄弟可否看过制科学校的历史课本。”

    “没有。”熊裳回答的很干脆。刘景文就拿出了自己儿女的课本给熊裳看。赵嘉仁所用的课本里面专门有两汉经济制度的部分,熊裳读完之后沉默下来。

    “便是不算茅塞顿开,至少也指出了个方向?”刘景文笑道。他作为两汉文献专家,看了之后都忍不住拍案称赞。

    “这……,也没讲透。”熊裳还是给课本挑了毛病。

    “给孩子们读的课本,只是要他们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若是真的是想研究,再去找专门的书籍看就好。”刘景文简单的答道。

    熊裳虽然对此颇有想法,却也知道此时并非讲这些的时候,他继续请教起两汉的问题。西汉时代国家先实施黄老,而且西汉‘酷吏’横行,对地方豪强进行了无情打击。

    东汉时代门阀与田庄兴起,国家依旧能在渔业、林业等事情上进行统一安排。即便是农业体系崩溃,各个势力瓜分了中央拥有的东西之后,还是能打得起仗。汉以强亡,可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

    汉史专家只是简单讲述了两汉中央政府拥有的巨大权力,以及经营的巨大产业。熊裳心中就生出钦佩来。怪不得大汉的国土上能突然群雄并起,仿佛所有官员都是处心积虑的野心家。原来当年崩溃的是大汉的粮食与财政,兵库林木等装备和资源并没有被崩溃,这种规模足以武装起几十万军队,反倒成了让战火熊熊燃烧的助力。

    弄到了这些赵嘉仁关注的内容之后,熊裳就身体告辞。他也是进士出身,知道这种询问的分寸。若是继续询问下去,只会引发刘景文的不满。而且他也觉得自己有了想法,从种种迹象上看,赵太尉的并不准备让和平延续下去。正如最近签订的汴梁议和书上先规定,这份议和的期限是三年。

    走在街上,熊裳只觉得心里面翻涌着诸多想法。三年时间可以让赵太尉从容收复长江以南的各个地区,重建当地的管理,并且做好未来开战的调动。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根本不是议和,这只是一场停战。那么熊裳到底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送走了熊裳的刘景文就没有那么多想法。熊裳还有未来的仕途,刘景文的仕途之路已经终结。他只能把自己的所有期待都放在孩子身上。按照学制,他的两个孩子得再上九年学才能参加制科考试。那时候女儿刘颦颦二十四岁,次子儿子刘默二十二岁。刘景文是在三十岁上才考上进士,他的两个孩子若是能一次考上,可还是标准的年轻进士。

    不过是九年时间,刘景文并不认为刘家会因为自己的错误选择而彻底倒下。只要朝廷给机会,家族就还有希望!

第86章 赵太尉开始折腾临安(上)() 
大宋共和四年是年,结束战争状态的临安城在元旦期间完全热闹起来。

    在这个万众欢乐的时间里,所有警察全体不休息,大家正常上街巡逻,消防局也时刻准备有可能出现的火警。

    元旦,秦玉贞自己带着孩子们前往赵知拙家。此时赵家其他两兄弟已经带着家人到达,老头子家里面挤满了人。赵知拙随口问道:“三郎去参加朝贺了么?”

    按照规矩,在京城的官员在大年初一是要给官家朝贺拜年,官家也给大家拜年。秦玉贞应道:“今年没有朝贺。三郎去给临安城里的警察们拜年去了。”

    “给差役拜年?”赵知拙大惑不解。

    秦玉贞自己其实也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然而赵嘉仁这么做,她当然也不敢阻拦。就在此时,赵嘉礼的儿子跑到秦玉贞面前问道:“三叔母,明年能不能到三叔家过年。”

    秦玉贞一愣。她能感觉到赵家三兄弟之间的关系。老大赵嘉信稳重可靠,老三赵嘉仁才气纵横。老二赵嘉礼无论是人品或者才气都显得存在感不强。而赵嘉礼又与赵嘉仁非常不亲近。

    更重要的是,赵家长辈还在。去赵嘉仁那里过年得赵知拙答应才行,轮不到小家伙说了算,也轮不到赵嘉仁或者秦玉贞说了算。想到这里,秦玉贞笑道:“过年就要到爷爷家来过年。不能去其他地方。”

    “可是三叔母,我听说三叔家好大好大。”小孩子率直的说道。

    赵嘉仁现在住的是以前贾似道的‘后乐园’。那宅子坐落在西湖边,的确不小。但是秦玉贞可不敢在这里张扬,她笑道:“可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大。”

    正说话间,旁边的赵夫人就插话进来,“咱们大家在临安这么久,还真没到过三郎那里过年。不如今年就去吧。”

    赵知拙听自己夫人就这么突然说起来,就想起自家老婆早就说过几次想去住在赵嘉仁那里,现在的这套大房子就换了二儿子赵嘉礼的那套小房子。赵知拙其实也知道赵嘉礼和赵嘉仁兄弟之间比较冷淡的关系,所以他觉得这么做好像不太对劲。

    但家里的事情还是女主人说了算。最重要的是赵嘉仁并不缺东西,他怎么都不至于到了要和兄弟抢老爹手里产业的地步。于是赵知拙凑趣的说道:“便去住住。”

    秦玉贞没想到她来给公公婆婆拜年,竟然变成了不得不请公公婆婆到自家的局面。但是此时也没有别的办法,她连忙说道:“那我先回去准备一下。”

    “都是自家人,有什么好准备的。我们带床被褥就好,若是没有正屋,和仆人住在一起也行。”赵夫人爽快的说道。

    听到老太太竟然有搬去后乐园住的打算,秦玉贞感觉懵了。必须得说,秦玉贞并不讨厌公公婆婆。可不讨厌并不等于她就欢迎。这么多年了,秦玉贞很享受成亲之后只与赵嘉仁一起生活的环境。不管是在福州、泉州、广州或者临安,不管房子住多久,房子大或者小。那都是她与赵嘉仁的家。她并不习惯和别人分享她的家。

    突然间就变成了这般局面,秦玉贞也完全没了办法。她只能做最后的抵抗,“此事是不是先告诉三郎一声。”

    “我去他那里住,还需要先告诉他?哈!”赵夫人随便摆了个婆婆的姿态,就轻松压倒了秦玉贞。

    于是赵知拙这边也不吃饭了,叫上仆役随便带了些东西就向赵嘉仁的‘后乐园’而去。

    等赵嘉仁慰问了警察和消防人员回到自己家,一进门就见到原本还算清静的院子里鸡飞狗跳,被小家伙们折腾的几乎要沸腾起来。就在他感到讶异之时,小家伙们就冲了过来。嘴里还喊着:“三叔,你回来啦!”

    赵嘉仁抬眼看向自家夫人,却见她一脸无奈。招呼完小东西们,赵嘉仁私下一问,这才知道自家爹妈要搬过来住一段,赵嘉仁登时也觉得有些紧张。和秦玉贞一样,赵嘉仁婚后也没有在家里住进亲属的经验。在世纪的时候,赵嘉仁自己还是个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单身狗。

    但是赵嘉仁也完全找不到反对的理由,最后他只能安慰妻子,“没事。若是我们都顶不住,便搬出去住。让爹妈在这里住就好。”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起饭,赵嘉礼的儿子就大赞赵嘉仁的家真的好大。赵嘉仁笑道:“要不了太久,你也能住大房子啦。”

    “能有三叔你这里大么?”小家伙兴奋的问道。

    赵嘉仁抬头看了看二哥,就见二哥挤出不那么发自内心的笑容。收回目光,赵嘉仁对着自己的侄子说道:“那个没办法比较。那会是三层小楼。”

    听了这话,众人都是一愣。赵嘉仁和赵嘉礼的关系好不好,那是兄弟两人的私事。然而大家都知道赵嘉仁是个不打诳语的家伙。他既然敢说有这种三层小楼,那就应该是真的有。

    赵夫人立刻问道:“可是马尾那种三层小楼?”听到这个问题,赵家的成年人都眼睛发亮。

    “正是那种小楼。想在临安上下水系统,以现在的城区根本办不到。既然如此,那就干脆新建城区,建成一个新区,就把一个老区的人迁走。就这么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拆迁。总是能让临安好起来。同一条河里有人倒马桶,有人大水做饭……呃……想起来就恶心!”说到后来,赵嘉仁还用挺夸大的动作手捂胸口做干呕状。

    听了赵嘉仁最后这句,秦玉贞也忍不住觉得一阵恶心。赵嘉仁本就非常注意卫生,秦玉贞对福州马尾的房子本身评价也就那样。她其实对上下楼梯也未必就有那么高的兴趣。然而社区里面的水渠供水是秦玉贞极为欣赏的对象。

    每天能够使用那种清冽的饮用水,真的是绝大享受。至于赵嘉仁描述的那种‘临安风情’,秦玉贞见过之后就绝不想再去见第二次。

    赵家人都在福州待过,提起那种三层小楼,赵嘉礼的眼睛就亮了。然而赵嘉信却忍不住问道:“三郎,若是在临安搞这种东西,只怕是要花不少钱吧。”

    赵嘉仁对大哥笑道:“有些时候,花钱也未必就是坏事。”

    对这么高深的说辞,赵家的成年人们竟然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第87章 赵太尉开始折腾临安(中)() 
不仅赵嘉仁的亲戚团聚,大宋政府在元旦理论上放假七天,大家也都走亲串友。因为朝贺取消,杨太后就在宫里接见了她的亲戚们。当年杨太后被封为杨淑妃之时,推恩杨家亲属幼节等三十四人升官给差事。然而现在还有脸前来的人已经只剩了七八人。

    此次来看亲戚的杨家人为首的就是杨太后的哥哥杨亮节。杨太后用最新流行的麻辣火锅招待亲戚,众人围坐桌边,桌子中间是沸腾的红色汤料。味道主要是以麻味为主,姜末的辛香与辣椒的辣味又恰到好处的提升了味道,这顿饭的味道的确非常过瘾。至少陪坐的张世杰觉得很过瘾。

    然而杨国舅停下筷子之时,就恨恨的说道:“看宫里如此冷清,太后,赵嘉仁欺凌皇室,居心叵测啊!”

    张世杰本人也认为赵太尉是个很大的威胁,不过听了杨亮节的话,张世杰心中一阵的恶心。这人心里面除了利用杨太后夺权之外大概剩不下别的东西。从临安逃到了福州之后,杨亮节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赵嘉仁交出权力。那时候众人公推赵嘉仁为左丞相,大宋左丞相拥有人事权,赵嘉仁立刻下令让杨亮节到琼州当知州。

    杨亮节脸部扭曲的向禁军统领江万载提出干掉赵嘉仁的要求,六十多岁的老头子江万载听了之后只是笑了笑,说道:“杨副统领病了,送他下去养病。”从此,杨亮节就被赶出了决策圈子。

    张世杰对于已经致仕的江万载统领很是钦佩,换成他的话只怕就没办法做出如此果决的决定。此时杨亮节脸上的戾气与张世杰印象中相比看着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完了杨国舅的脸,张世杰又转向杨太后。就见杨太后脸上虽然有些不屑,却明显有被说动的意思。这下张世杰就觉得心里面一阵不安。江万载为首的大部分临安禁军一起前往福州,在忠诚上绝不比跟着走的杨亮节差。张世杰觉得连江万载都不敢让杨亮节掺乎进来,杨太后就更不该接受杨亮节的意见。

    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张世杰就听杨亮节说道:“太后,宫内如此破败,便让赵嘉仁修缮宫殿。堂堂大宋,连这么一个体面都没有了么!”

    杨太后叹口气,“国家艰难,修缮宫殿花费甚多。”

    杨国舅大大的叹口气,“太后,你也见过福州马尾,那么一大片的土地都是赵嘉仁的。他在马尾建了几万座三层小楼。那些钱都能花,哪里会没钱修缮宫殿呢。”

    提起这个,杨太后的神色里面就明显的不快。就连张世杰回想起那位那成片的美丽建筑时也一时没有言语。赵嘉仁当上左丞相兼枢密使之后,就将福州城留给南下的那帮人,他自己带着部属以及选中的人在马尾办公。

    因为公事,张世杰也曾经不少次到马尾去,以福州市区与马尾的距离,每次多多少少都要在那边住几天。即便已经离开了福州好几年,张世杰也经常回想起那整洁的社区,宽阔漂亮的街道,舒适温暖的小楼。社区美丽喷泉不断涌出的甘霖清水更是张世杰难以忘记的美好体验。也就是在那时候,张世杰终于知道富可敌国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在张世杰陷入回忆之时,杨亮节恨恨的说道:“太后,所谓的国家艰难全都是赵嘉仁编造的借口。赵嘉仁并非没钱,他只是不肯把钱拿出来罢了。若是太后觉得不妥,等之后的朝会上太后宣我上殿,我定然当众戳穿这奸贼的真面目!”

    “这……”杨太后觉得杨亮节要是这么搞,貌似有些不妥。她本想出言拒绝,可开口后又觉得杨亮节这么做不妥,然而朝中也就只有杨亮节这样的才肯为她出来说话。其他的大臣哪怕是同样反对赵嘉仁,却也不敢公开与赵嘉仁这么对着干。

    张世杰则是完全听不下去了,他举起酒杯说道:“杨国舅,大过年的何必说这些让人生气的话,来我们兄弟喝两杯,猜猜枚。热闹一下。”

    杨亮节最初不想端起酒杯,不过好歹在太后面前,他带着勉为其难的表情端起酒杯和张世杰碰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张世杰端着杯子,脑子里考虑着到底是看在杨太后的面子上把酒喝了,还是干脆一酒杯砸在杨亮节脑袋上。

    虽然张世杰很不喜欢赵嘉仁,此时他发现赵嘉仁对付杨亮节的粗暴手段颇为合适。如果杨亮节这种人真的能用,前禁军统领江万载就不会在赵嘉仁贬斥杨亮节之后,干净利落的把杨亮节撵出禁军。所以张世杰能理解杨亮节的反应,现在这位杨国舅也只剩下国舅这么一个‘称号’,而杨国舅始终认为张世杰是江万载的人。

    有这样满心怨毒的家伙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