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革宋-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临安朝廷投降都快一年了,残存的宋军龟缩在岭南。怎么突然就出现了北伐山东的宋军?

    大臣们也都觉得这消息不对。他们知道赵嘉仁在海州有些兵力,几年前蒙古军与之交战,战败。灭宋之时蒙古军就选择不与海州的宋军交战。海州的宋军这几年也始终非常安份,安份到蒙古朝廷都选择性忘记那边还有一支武装力量。

    众人一番讨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在海州的宋军突然挑战蒙古军,这是在找死么?

    之后的十几天里面,此类消息突然消失,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让忽必烈大汗觉得之前的事情也许是真的只是虚惊一场。到了七月初,朝廷派出去查看怎么回事的人员带了点人回来。

    平日里,这些身份低微家伙根本不可能出现在大汗面前。此时局面紧急,也顾不上那么多。不过身份低微,言语表达能力就很有问题。有些人吓得不敢说话,有些一被问话就抓不住重点。好在这些大人物见多识广,理解力强。那些被带来的人讲述的也是对他们印象最深的内容,倒也不至于完全无法沟通。

    所有逃出来的小角色们统统表示‘都杀了’‘都被杀了’。蒙古军、蒙古官、回回官、汉人官、小吏,当地蒙古官府以及官府的附随组织统统被清除一空。

    问城池怎么陷落的,有说轰隆一声巨响,大地震动,没多久宋军就杀进城。有说轰隆一声巨响,城墙被掀飞了好大一截,宋军从缺口中一拥而入,占领了城池。

    在城上作战,侥幸逃脱者的介绍的最详细。‘好些南蛮子抬着个大乌龟壳,像是铁铸的。石头砸,弓箭射,开水淋,滚油泼都没用。南蛮子们顶着这乌龟壳子到了城墙下,就开始在城墙上凿洞。也不知道他们用什么妖术,夯土的城墙没多久就给凿出老大的洞。塞进去火药之后,他们就跑。火药炸开,顷刻就将城墙炸塌了十几丈……呜呜呜……我兄弟就在城墙上,被炸的人都找不到……’

    等这些情况说完,郝经和廉希宪对视了一下,还是让一个说话还算清楚的禀报了一件事。

    “那些南蛮子杀了我们的人之后,就在城里到处贴告示,告诉本地汉人,他们只杀鞑……,只杀蒙古人和跟了蒙古的人,不杀汉人。所以让汉人不要怕,只要不跟蒙古人就没事。跟了蒙古人就会被杀……”

    不等这话说完,听了翻译的蒙古贵人纷纷起身叱骂起来,‘该死的宋狗’‘该死的南蛮子’属于比较常见的发言,有些蒙古贵人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想法,怒骂着‘该死的汉人’,这就让郝经等人的脸色变得不那么好看。

    忽必烈目光如炬,登时就喝道:“南蛮就是南蛮,与汉人有什么干系!”

    大汗发话,蒙古贵人立刻就不再吭声。忽必烈又问了几个问题,便让那些从宋军手里逃出性命的家伙下去。郝经先开口说道:“陛下,当务之急就是先派兵去山东援助吧。”

    忽必烈摆摆手,“今日我们先说清楚,以后说到南边,就用宋国、南蛮、宋狗。南蛮的话就是为了让我等自己不和,若是被南蛮挑拨,我等自己先打起来么?”

    蒙古贵人们纷纷低头表示服从,汉臣们则是一脸郑重,对大汗的英明肃然起敬。廉希宪是新疆人,自幼读经史。虽被认为是儒学一派,长相与汉人就不大一样。所以鞑子也好,汉人也罢,他都不敏感。在蒙古贵人与汉臣各有心思之际,廉希宪开腔了,“陛下,宋国这会不会是围魏救赵之计?”

    忽必烈微微点头,“宋国这是在学我们蒙古。”

    这回答有些怪异,汉臣中大部分人都有些不明白,蒙古贵人们大部分都微微点头。

    面对如此巨大的文化差异,忽必烈就稍微解释了一下。蒙古当年征服各地,就是对当时诸国统治体系进行摧毁,摧毁一遍不行那就摧毁第二遍,只要这么一遍一遍的消耗,那些国家肯定坚持不下来。现在蒙古开始汉化,就如同汉家王朝一样,开始出现孤立于武装力量之外的固定统治体系。

    廉希宪听完之后觉得忽必烈这话简直是无的放矢。他继续问道:“陛下,我们难道不要去援助山东么?”

    “援助?哼哼!”忽必烈冷笑起来,“宋狗若是肯占领城池就好啦!他们此时大概只是挨个城杀过去,得知我们派兵前往的时候就跑。”

    廉希宪对忽必烈的判断很是不解,辛辛苦苦占领的城池为何不继续占领。宋国丢失了那么多土地城池,为何不靠占领城市补回来?就在他准备继续说几句之时,郝经开口了,“陛下,即便宋国如此,我等也不能坐视不理。派兵前往吧。”

    忽必烈遗憾的点点头,开口说道:“戈尔滕,我命你带骑兵前往山东逼住宋军,若是那些南蛮子拖拖拉拉不肯走,你就牵制住他们,等我们后面派兵上去围歼他们。”最初两句,忽必烈还能控制住情绪,后面两句的时候,蒙古大汗的情绪开始变得激动起来。

    “遵令!”有过与宋军作战经验的戈尔滕万户立刻起身回答。

    “命郭守敬加快兴建从大都到大运河之间的水道。”忽必烈继续下了新的命令。

    整个朝会期间,蒙古大汗一句都没提在江南的蒙古军。

第18章 南北之动(中)() 
朝会结束之后,新任京兆尹廉希宪去找了执政郝经。今天的朝会局面大出廉希宪意料之外,他不理解为何郝经突然就变得比较支持战争了。

    郝经让廉希宪坐下,接着给这位新疆儒学者讲述了些忽必烈大汗没办法讲的事情。

    汉臣们一直努力推动蒙古汉化,希望蒙古能够停止战争,休养生息。那时候的他们觉得自己的主张是如此正确。此次宋军杀进山东的情况有些戳破了汉臣们的一厢情愿。蒙古能够主动选择和平是建立在蒙古拥有军事优势的基础之上。当宋军的战争能力开始展现出力量,当宋军开始模仿蒙古军,不是以占领而是以破坏为目的的时候,局面就和以前完全不同。

    对出现这样的结果,郝经是很痛苦的。可他不得不选择面对现实。而更年轻更率直的廉希宪听了郝经的解释之后却竖起了眉毛。

    “平章,宋国已经投降,作为精华的江南、两湖都已经归我蒙古所有。便小有挫折,也不至于到应付不来的程度吧。”如郝经所料,廉希宪表达自己对郝经的反对。

    心里面叹口气,郝经只能讲的更深一些。现在宋军大杀蒙古朝廷的人,和蒙古当年完全一样。开始汉化以前的蒙古对这种手段比较免疫,因为军民一体的游牧制度让统治体系与军事体系完全合一,想摧毁蒙古统治,就要摧毁蒙古军队。蒙古军原本就没有一定要固守的对象,一看打不过就可以跑。可汉化的蒙古就不同了,他们同样有在固定据点里面的管理系统。宋军正在以强大的攻城能力不断摧毁蒙古的管理体系。

    廉希宪这次有些明白了其中的问题,但是他还是觉得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平章,这和之前宋国北上没什么不同。我们若是能击败他们,最后不还是一样么?”

    郝经苦笑起来。这样的看法大概就是廉希宪个人政治视野的极限,所以廉希宪理解不了忽必烈。有些话郝经也没办法继续说下去,因为廉希宪理解不了。可此时也不能不说什么,郝经只好说道:“那赵嘉仁自幼就是豪杰,他的火器厉害,这才敢如此做。兵凶战危,哪里有必胜之理?”

    嘴里说着这些陈词滥调,看到廉希宪微微点头,看着是理解了这种陈词滥调,郝经心里面生出一种孤独感。如果对面的是忽必烈,蒙古大汗肯定已经理解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但是郝经不到走投无路的地步,是不会对忽必烈把话挑明的。

    宋军这次采取的手段不仅是军事,他们正通过不断摧毁蒙古朝廷在汉地的管理体系,将蒙古军与蒙古控制的汉地剥离开。忽必烈是蒙古大汗,在蒙古的根本利益面前,汉地是完全可以抛弃的。蒙古贵人们眼中的汉地不过是一块被蒙古征服的土地而已。一旦蒙古军队与汉地的联系被完全剥离之后,蒙古单纯为了战争的胜利而在‘毫无关系’的汉地作战之时,他们对待当地汉人的态度必然非常残暴。廉希宪对此却有误解,他认为蒙古大汗忽必烈会为了坚持汉化的理念而牺牲蒙古的传统……

    得知赵嘉仁在北方汉地吆喝出‘汉人不杀汉人’,蒙古执政郝经相信赵嘉仁对此已经有所准备。在临安朝廷总投降,宋国残余缩在岭南这么一个蛮荒之地的时候,在蒙古面前竟然出现了这么棘手的敌人。虽然对蒙古的军事力量依旧有信心,郝经还是对之前蒙古和宋国没能达成和平协议而深深遗憾。

    在大都的郝经执政对蒙古的军事实力很有信心,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信心甚至比在江南的伯颜大帅更强烈。

    忽必烈大汗在朝会上并没有提起在江南的蒙古军,他在朝会结束之后派遣八百里快报把最新的消息送给了伯颜大帅。看完了八百里快报送来的消息,伯颜大帅的脸色依旧冷淡。在阿术围攻扬州失败后,伯颜就考虑过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局面。虽然这是非常糟糕的考虑,他也不得不做进行准备。因为战争本身就是很糟糕的东西。

    伯颜大帅不想分兵回去,削弱在江南的蒙古兵是宋军的期待。兵力不足是赵嘉仁现在还不与蒙古军争夺江南的原因。赵嘉仁再善战,他也不可能在临安朝廷存在的情况下组建一支十几万人的军队。这个看法从抓获的大宋皇族、宗室以及投降蒙古的宋国文武官员那里到了明确的答复。

    如果蒙古军在江南的兵力只剩下三四万人,伯颜相信他就可以看到赵嘉仁麾下三四万宋军向蒙古军发动进攻的局面。

    以拖待变也不是个办法,从赵嘉仁那边弄来的火药已经用尽,蒙古生产的火药完全无法与赵嘉仁的火药相比。伯颜便下了密令,再次派人通知在福州的间谍,要他们用尽一切手段都要弄到赵嘉仁的火药配方。

    十几天后,伊布哈兹出现在福州城内。大食商人长期在泉州一带做生意,福州也是非常重要的贸易城市人。当伊布哈兹经过现在的福州街头,回想起十年前的盛况,心里面就无比惆怅。这里曾经有好几万大食商人,他们曾经掌握着大宋整个南海的贸易,他们拥有巨大的财富,每到海船进出港的时候,数量庞大的船只上都悬挂着真神的旗帜。

    随着赵嘉仁彻底摧毁了蒲家,随着大宋航海行会的崛起,属于大食商人的一切化为泡影。进出港口的船只比以前更多更大,然而船上飘扬的都是航海行会的旗帜,在船上与港口忙碌的都是宋人。他们只进出于宋人的商馆。大食人的商馆要么出售给宋人,要么改换做了别的生意。

    有船队的大食人选择离开,留在福州的人口不到以前的半数,大部分的日子越过越糟。看着那些垂头丧气的大食人,伊布哈兹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些兄弟的命运。

    到了一处挺大的院落,门口的人见到伊布哈兹过来,便探身出去看看街道。见街道上并没有可疑的人,看门人这才让伊布哈兹进去。在主要的建筑中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他们整齐的坐好,听着智者讲述。

    “在大蒙古,蒙古人是一等人,我们和色目人是二等人,北方的汉人是三等人。在大蒙古,三等人敢对二等人和一等人动手,那是要杀头的。前一段,蒙古大汗就处决了好些汉人,因为他们居然在做生意的时候打了上等人……”

    智者绘声绘色的描述大蒙古的美好生活,听讲的大食人各个如醉如痴。有人心痒难搔,忍不住发问道:“那要是上等人杀了汉人呢?”

    这个问题代表了听众的心声,听众们都坐直了身体,目光灼灼的盯着智者。智者先理了理自己的白胡子,推了推鼻梁上福州眼镜行生产的玻璃老花镜,这才用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说道:“上等人杀了汉人,赔一头驴就好。”

    哦!!!听众们马上发出了一阵欢喜的声音。看他们眉开眼笑抓耳挠腮的模样,真是恨不得马上就生活在大蒙古的统治下。

    伊布哈兹在外面听着智者讲述这个从北边来的说法,心里面也颇为感动。大食商人在福建路很多地方都有居住,这些居住点串起来就组成了一个情报通道。伊布哈兹只是这条情报通道中福州情报节点的成员。不然的话他也不敢这么大摇大摆的进入福州。

    大蒙古是不是真的如此,伊布哈兹其实也不知道,但是他愿意相信智者所言是真的。他对现在的日子已经受够了,等蒙古灭了宋国,他其实也不求日子如智者所说的那般好,只要能回到大食商人红火的时代就行。

    大食商人自有自己在福州的渠道,伊布哈兹此行带来的是催促蒙古间谍抓紧行动,消息很快就送到了目标手中。又过了两天,在一个休息日,董永年再次被礼部官员的吃饭邀请。

    理论上两人是同乡,在福州这个远离荆湖北路的城市,老乡们会面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见到那张脸,董永年的脸上登时就露出了些厌恶与不耐烦。然而他很快收起这些表情,挤出了笑容。

    进了大食人开设的饭铺,上到饭铺的二楼包间,董永年觉得心中忍不住生出强烈的不安感觉。这里完全处于敌境,若是这些人要突然加害董永年,他大概是很难幸免的。

    在此时,董永年不得让自己回忆起令丁飞那令人厌恶的声音。“你要记住你的心态。你若是把自己当做一个肃反委员会的干事,你和间谍就是敌我关系。可在间谍看来,你和他只是同乡,是被他捏住痛脚的同乡。记忆起来你之前的心态,你厌恶他,你想摆脱他,你又因为害怕被官府知道你们有接触,所以你又不得不对他有所求。恳求他放过你。收起敌对的心情,记住这种不得不合作,又想友好结束合作的心态。只有这样,才不会被识破……”

    虽然一想起丁飞来,董永年就有种负面的情绪。可他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的确在很多地方有可取之处。

    此时伙计端上了茶,董永年连忙结果茶壶,给对面的‘同乡’主动倒茶。

    同乡用居高临下的表情看着董永年的行动,他没有立刻喝茶,而是等伙计离开后开口问道:“董兄弟,你弄到配方了么?”

    “汪哥哥。你还是放过我吧。”董永年哀求道。他原本以为自己说这话的时候会很生硬,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回忆丁飞的话而酝酿起了足够的心情,他此时发现自己竟然完全进入被要挟着的心态,虽然还知道自己是肃反委员会的成员,但是那根本只是知道。此时的董永年只想摆脱被强加的盗窃配方的威胁,回到他习惯的正常生活中去。

第19章 南北之动(下)() 
“太尉,为什么要把火药配方交给那些间谍?”董永年语气严肃,表情也很严肃。

    一天前,董永年拿到了要交给间谍的配方。一硫二硝二木炭的比例,把这些成分碾碎,用荞麦汁混合揉成块,阴干,再切粒。董永年拿到的配方里面主要部分其实就是制作颗粒火药的正确途径。虽然还有些其他部分也许不太对劲。譬如木炭选择含油木料,但是不要太油的木料烧制成的木炭。

    看完对这部分内容,董永年当时就表示自己不会答应把这个给间谍。除非是上头有人给他一个明确的解释。态度坚定的董永年和丁飞等人就被送到赵嘉仁面前。赵嘉仁开口就承认,“给他们这个配方是我决定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