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掠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马掠三国- 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并没有给司马懿留下多少施展才华的空间。

    当然,随着司马懿在曹魏政权中地位的日益提高,司马氏家族的交往圈与婚姻圈,也同样水涨船高,随之改变。

    后期的司马懿他长期在中央的仕宦生涯,大大拓展了他的人际网络,与曹魏亲贵密切的交往、共事、联姻关系,使得司马爵的权势网络深深地植根于曹魏政权的内部,形成了“三祖之寓于魏世”的特殊政治局面。

    也正是通过司马懿数十年仕宦生涯的经营,其在曹魏政权中积累了广泛的人事资源,并与川荀氏、陈氏这样具有全国性声望的政治家族建立了关系,其婚烟网络也突破了乡里地域的界限,先后与泰山羊氏、东海王氏这样的两汉名族经学世家联姻。

    这一权势网络的编织形成,标志着司马氏家族从一个地方性的大族逐步成长为在曹魏政治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政治家族,司马懿在曹魏政权中所积聚的力量对于魏晋之际的政治变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不过,司马氏家族的发达并不始于司马懿,而是从东汉初年就开始了,强大的地方势力资源加上儒学的学术地位,再加上精明的政治抉择,导致了司马氏家族日后的崛起,也成为司马氏家族日后绵延发展的重要原因。

    司马朗的身上,其实也能看得出来,家室之优势。

    大声无音,大象无形。

    说起来,除却荀攸之外,司马朗算是高郅招揽到的第二个气质型美男了。

    这也侧面体现了他们二人的博学,一个人长时间的浸润之后,不由自主整个人的气场就彻底变了。

    一个人的气质,跟其处的环境教育,真的是息息相关的。

    打一个不大恰当的比方。

    十九世纪末正是满清王朝的尾声,而与此同时,我们的国家的文明,因为闭关锁国的错误政策,还依旧处于最落后最愚昧的状态。

    当时有些先进人士先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离开了清朝,前往西方留学。

    这些人在西方学习工作生活了十几年,然后返回了国内。

    那个时候清朝已经灭亡了,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的时期,依旧是落后愚昧的。

    这个时候,这群先进人士的精神面貌是完全不一样的,隐隐有一种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感觉。

    这就是先进文明带来的精神气场。

    当然,随着其后数十年来的改革创新,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进入了新世纪,从海外留学归来的人,除非世界的顶级名校,否则已经没有什么优越感了,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人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同样的,正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文士的交谈圈也只可能会是文士,而不是屠夫,因为谈不来。

    司马氏和其他世家,同样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果我们尽可能地撇开晋代史臣所欲提供给我们的历史虚像,考量司马懿进入曹魏政权之初的种种细节,则可注意到在曹操征辟司马懿一事中,起了关键作用的是曹操的重要谋士荀。

    正是是在他的举荐之下,司马懿才得以被曹操辟举为丞相文学掾。

    司马氏与荀氏在政治上结合,对于魏晋时代政治局势的转折具有重要意义,而与荀氏家族的交游,是司马懿初登政治舞台后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八百八十六 文谋() 
中国有句古话:“胜者王侯败者贼寇。”

    纵观历史,往往军略政治,胜,往往胜于谋略;败,也往往败于谋略。

    由此也就产生了“谋士”这一特殊的社会阶层:学识渊博而不屑于吟诗弄文,足智多谋而不屑于玩弄诡计,成就大业而不屑于贪图小利。

    他们善于谋划军国大事,热衷于成就一番安邦定国的大事业,同样也大多善于谋划自己的身后之事,能够做到功成身退,善始善终。

    各方诸侯麾下都有为其出谋划策之人,从广义上说这些人都可以称之为谋士,其中出类拔萃和出谋划策的主要人物则可被称之为谋主。

    简单点说一个诸侯麾下谋士可以有很多,谋主则可被视为首席谋士,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要珍贵得多。

    自古以来,如果在争霸的道路上,能够拥有一个好的谋士,往往可以有一个不错的开端,甚至再加上几分运气,就能成就一番新的天地。

    往往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比如说春秋时期,那个时候特别有名的管仲,张仪和苏秦都是特别有才的人,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导致这个国家能否覆灭。

    再看东汉,沮授和田丰是袁绍麾下最重要的两位谋臣,但是堪称袁绍首席谋士和谋主的当属沮授无疑:两人原先都是冀州牧韩馥手下谋士,虽然能力出众但却未能真正得到重用,直到袁绍入主冀州后才受到袁绍重用。

    相对而言袁绍更为重用沮授:首先,沮授一来就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平定河北的策略,这个相当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和鲁肃的榻上策,袁绍日后平定河北基本上都是按沮授提出的策略一步步进行;其次,第一个提出类似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也是沮授;最后,袁绍封沮授为监军、奋威将军监统内外,封田丰为别驾,从地位上看,田丰也不如沮授。

    历史上吕布袭取兖州和纵横徐州,麾下的谋主是陈宫无疑,陈宫原本是曹操入主兖州的主要功臣之一,不过在曹操东征徐州陶谦的时候,引吕布入兖州抄了曹操的老巢;曹操在陈宫手下吃过不少亏,可惜吕布虽勇却非明主,陈宫生不逢时,吕布兵败徐州后陈宫不愿再降曹操自愿赴死。

    董卓的首席谋士是李儒无疑,此人狠辣不在贾诩之下,董卓进京短期内能很快掌控东汉朝局均是出自李儒之谋。

    刘备一生谋士虽然不少,但是真正算得上谋主的却只有庞统和法正两人:刘备前期的麋竺、孙乾、简雍等人只能算得上是谋士,徐庶如果不是离开刘备也算是一位谋主,诸葛亮在刘备生前更多的是负责内政和后勤、外交等方面,也算不上谋主。

    赤壁之战后刘备攻取西川的谋主是庞统,夺取汉中的谋主是法正,可惜这两人死得有点早,对刘备的大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庞统若在,诸葛亮会留守荆州可保荆州不失;法正若在,夷陵之战刘备或许不会遭遇如此大败。

    孙权的谋主是鲁肃:东吴四大都督中唯独鲁肃更多偏向于出谋划策,领兵打仗鲁肃不如周瑜、吕蒙和陆逊,鲁肃的榻上策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成名更早,周瑜死后鲁肃力主孙权将南郡借给刘备。

    从当时复杂的局势来看,鲁肃此举比周瑜的强硬更为符合江东的利益,孙权不仅得到了夏口,还把一部分来自曹操的压力转给了刘备,使得东吴不必从多个方向独自抗衡曹操。

    至于说曹操麾下名气最大的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和贾诩五大谋士,但是荀彧偏于内政,程昱在正史上的角色更像一位统兵大将,贾诩入伙较晚而且明哲保身,所以曹操身边参赞军略最多的是荀攸和郭嘉两人。

    对于能够拉拢到荀攸,高郅至今,都还是有些小得意的。

    毕竟,就连历史上的曹操都曾毫不讳言的说过:“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治军之道,首在将帅。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军队如人体,将帅为头颅,士兵是手足,只有头脑睿智清醒,手足才会伸展自如建立功勋。将帅英明果敢,疲弱之军亦能击败虎狼之师;将帅懦弱无能,虽强悍之师亦难撼疲弱之敌。

    同样的,一个优秀的谋士,在战场上所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更要远胜于武将。

    谋士!

    可以说一名优秀的谋士,胜却十万雄兵!

    谋士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难怪这当时的豪杰,都对一个合格的谋士求贤若渴。

    所以这一次能够得到司马朗,也算得上是颇大的收获,高郅他已经非常的满意了,更何况,还有公孙瓒给予他的数百白马义从呢!

    等回到并州,高郅打算亲自组建一只专属于他的白马义从!

    司马朗带着手下家丁私兵数百人,紧紧跟随,同时心中开始盘算着,投奔的进身之说。

    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是当时人们普遍的价值观,谋士们满腹的治国韬略,如今终于有机会一展胸中所学,正是他司马朗期待已久的,岂会放过。

    二人的心思,不约而同的已经放远于并州所在。

    大军开拔,继续行进。

    林野之中,气息浮动,周围人影、马影密集,在林间、原野上延延绵绵的铺开。

    鸟鸣从林间响起,随后惊的飞起来,原野上响起马蹄一片轰鸣的声音,灿烂的天光变得阴晦,三千多道骑兵身影,纵马而行,奔踏着干燥的泥土,朝远处奔驰而去。

    因为都是清一色的骑兵部队,又有沿途郡县“提供”粮草,减轻了辎重的拖累,所以高郅他们的行军异常的迅速,一路上翻山越岭,穿城过郡,毫不停留。

    很快,大队人马就顺着官道进入了原本的东都洛阳所属的司州地界。

    司州,亦称司隶校尉部;辖郡七,县一百零六;政治地位就相当于后世中国的首都直辖市一样重要;此地得黄河、洛水灌溉,土地肥沃,人口密集,四方客商更是云集于此,经济极其发达,是整个东汉帝国的精华所在。

    原本是曹操占据,现在归属了吕布麾下。

    ??

    妙书屋

八百八十七 剑指朔方() 
狂岚冷风啸,平澜入北川。

    并州,朔方郡。

    作为汉代边疆的北方边郡之一,朔方郡,设置于西汉武帝时期。

    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武帝派遣卫青、李息率兵出击匈奴。

    大军自云中郡出兵,西经高阙,再向西直到符离,收复了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辖地,并在阴山以南的河谷地带设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

    朔方郡,正位于汉王朝国都长安城的正北方,因此取《诗经》中“城彼朔方”之意: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寒风呼啸,微冷拂过大地,马蹄轰鸣如雨点,密密麻麻的震动地面。

    游散的边骑,保持着他们巡逻备塞的策略。

    这些边郡,几乎每年都被鲜卑抄掠骚扰。少的时候来个百十骑,多的时候成千上万。

    春日间青黄不续来打打草谷,秋日中膘肥马壮也去一趟抢粮食,就连冬日里草原上寒蔽不堪,也要来寇边抢点衣服御寒。

    在这种情况下,当地官员认为过去朝廷每年派兵卒轮流守卫边境,但这些兵卒不熟悉敌情;不如选派携带家眷前往垦殖的人员,修筑起高大的城墙和深广的壕堑。

    于是,他们特意在城外和城墙上布置防御工事的前提下,再在城内兴筑一座子城,城内长宽各约150步;在重要战略地方和交通要道上建筑的城郭,城内的居民不要少于一千户。

    这项建议后来在武帝时,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由守卫边境的士卒屯田和内地移民实边,既是保证新置郡县有重兵驻守,以备随时应战,又是避免远途运输,就地解决军需口粮。

    高峻的阴山,本来就是一条天然屏障,秦汉长城通过这一带崇山峻岭时,只是在一些较为低矮的山岭以及平坦的川地上筑有长城。

    在陡峻的山峦上只是在岭颠或山麓筑有烽燧,以便瞻望和传递信息。

    汉军在山谷口外修筑的小城,驻兵戍守,管领附近的烽隧。

    这些规模不大的小城,秦代称为“戍”,汉代为“障”和“塞”,也只有都尉治所的小城面积较大些,才称做“城”。

    鸡鹿塞,为朔方郡西部都尉治所窳县西北方的一座军事小城。

    小城全用石块垒砌,用大石块垒砌城墙外侧,外表垒砌整齐,中间填充较小的石块和砂子。

    南面城墙正中开设城门,宽约3米,并加筑有方形瓮城,城墙的四角还筑有外向突出的角台。

    进入城门后,见有一条紧贴南墙东半部内壁砌起的斜坡形蹬道,看上去颇有所用。

    夕阳下的余晖照亮大地,这座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岁月沧桑的城池散发出一股风雨飘零的孤寂感。

    按理来说,长期遭受外族洗礼的小城,应该是冷寂人烟稀少的。

    不过,此时,小城城外上空,却是透着一股肃杀之气,下方一座延绵无尽的大营屹立在哪里,各个身披铠甲的精锐士卒一脸的凝重之色。

    一个个将士,顶盔惯甲、手执兵刃、整齐肃穆的屹立在漫天的冷风之中,寒风夹杂着冰冷的凉意,就像一把把小刀子般刮过众人裸露在外的脸庞和手背上,带来一阵阵刺骨的寒意。

    如果从天空之中俯视下去,但见那

    密密麻麻如蚂蚁一般无边无际的黑色人影,整齐的在城内分布,无数的长枪大刀散发着金属独有的寒芒在夕阳的照耀下生辉。

    风中摇曳着一张‘吕’字大旗,正在风中猎猎作响。

    这片旌旗,代表着并州之主,吕布对此地的拥有权!

    值此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各处割据一方的大小豪杰无数。

    纵使是抛开武力上的强大,如今鲸吞并州、司隶二地,北压凉州,俯揽长安,势力范围跨兼两洲,麾下带甲之士十数万之多的吕布,已然成了一番气候。

    不过在陈宫等人的叮嘱下,他并没有因此松懈,毕竟,天下争霸,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目光顺着军营一路寻去,只见在宽敞的营地中央,身高九尺,气宇轩昂的吕布傲然屹立。

    头顶束发金冠,身披百花战袍,外罩唐猊兽面铠,腰横狮蛮宝带的他,手中一把方天画戟,看那沉甸甸的样子,至少重达百斤,但在吕布的手中玩转的却像一根稻草似的,轻若无物!

    眼睛漆黑如墨,犹如吞噬万物的黑洞一般,任何东西碰上去都啊有去无回,不过此时却含着一丝笑意!

    看似淡然的面孔,可却散发出着一股与生俱来霸道气势。

    眼前的吕布,却是将强者二字刻在了骨子里,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空气中都充斥着一股难言的压迫感。

    本是俊朗的相貌却没有丝毫柔弱或是儒雅之态,棱角分明的线条仿佛在阐述着什么才是真正的男人。

    尤其是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一袭血红色的西川红巾百花袍横肩而挂,更是平添威风。

    画戟在手的吕布瞬间身体散发出一股前所未有的肃杀之气,一时间空气中充斥着一股凝重之色。

    吕布双眸微微一眯,瞬间一股透着霸气的杀气回荡在虚空。

    “马来!”

    吕布咧嘴笑了起来,随后紧咬牙关,下一秒陡然松开,极力张大嘴发出野兽般的嘶吼,画戟脱离了地面,轰然朝前方斩了过去。??

    与此同时,一道红色身影窜出,吕布轻轻一蹦,跨坐于上。

    他和坐下的赤兔马已经浑然一体,人马合一了。

    宝马通灵,你对它好,它自然也会对得起你,人和马整天泡在一起,互相熟悉,配合演练。

    要知道,之前刚刚获得赤兔的时候,为了和赤兔马培养感情,吕布甚至一度亲自做了马夫的工作,每日刷、洗、饮、遛,半夜起来加水、添料,都快成为了他的乐趣。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和赤兔马也因此是亲密无间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