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的两广总督,当初平定靖江藩之乱也立有大功,却不想还是没能保住晚节。有了他带头,两广各地官员降清者更是趋之若鹜。好在,当地的士绅百姓大都还是心向大明。自从李虏率军攻入广西之后,广东境内的缙绅、百姓起事者无数,如原礼部左侍郎张家玉招募乡勇在东莞起事反清,陈邦彦聚集义师于高明县、谋划进攻顺德、广州等地的清虏等等。一想到有这些忠臣义士在,朕心里面多少又宽慰了些许。不过,在上月中旬,清虏自衡州退兵后不久,朕便得到了一条消息,身处广州的伪清两广总督佟养甲面对广东境内风起云涌的抗清义师,已经发出檄令让攻入广西的李虏率主力回援广东。如此一来,形势便又有些不容乐观。广东境内举事反清的缙绅义士等,虽有满腔报国热情,但却并无执掌军旅之经验,各部义师也是仓促组建,恐怕无法与李虏麾下的精锐之师相抗衡。朕身为天子,实在不忍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对大明忠心耿耿的缙绅义士陷入危局、以至于一腔报国热血付诸东流!”
说完这些,隆武帝郑重地看向了庞岳,道:“现在,朕想听听庞爱卿的看法。如果朕派爱卿再率大军前往广东,为当地举事的缙绅义士提供支援、乃至收复失地,爱卿可愿为朕分忧?”(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一章 新的任务(下)
庞岳先是一怔,随即心中便是潮涌澎湃。其实,通过昨日与马进忠的商谈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再联系到隆武帝宣他前来衡州的旨意,他便隐约预料到了这一结果。但等到真正确定隆武帝会将这一重任交给自己时,他依然不能保持内心中的平静。
在原来的历史上,由于永历朝君臣的无能,李成栋凭借着并不强大的兵力几乎横扫两广,无人能够阻挡其兵锋,仓皇逃跑、奴颜屈膝的南明地方官员和守将数不胜数。但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在这一种形势下,依然有许多心怀大明的士绅百姓毁家纾难、举事反清,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抗清三忠”:张家玉、陈邦彦、陈子壮。这三人都是原来的朝廷官员,后因种种原因归家,面对清军的肆虐时依然没有忘记自身的担当,义无反顾地组织起乡勇民壮向清军发起反击。此外,与他们共同起事反清的缙绅义士还有许许多多,尤其是在李成栋率主力攻入广西之后,广东境内的抗清义师几乎是风起云涌。可是,由于永历朝廷的腐朽无能和缺乏担当,这些大大小小的抗清义师没有能得到有效的组织和支援,最终在李成栋率主力回师广东之后被各个击破,张家玉、陈邦彦、陈子壮等举兵反清的缙绅义士几乎全部壮烈殉国。
在前世,庞岳每当看到这些史料时,总会为清军的猖狂永历君臣的怯懦无能而感到愤慨,为忠臣义士的鲜血最终付诸东流而感到无尽的遗憾。但在那时,所有过往皆成定局,他也仅仅只能愤慨和遗憾而已。而到了这一时代,自己却能够去与那些义士并肩作战、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组织这一系列悲剧的发生,一想到这里。庞岳便感到发自内心的振奋、激动以及一种光荣的使命感。随后,满腔的热忱化作简短有力的一句:“承蒙陛下如此信任,微臣敢不效死?”
“好!”隆武帝满含赞许地点了点头,在他眼里,庞岳除了眼光和能力出众之外,更难能可贵的还是这种果断的行事风格以及对自己的绝对服从。
“庞爱卿能有如此担当,朕心甚慰之!”隆武帝说道,“早在爱卿来到衡州之前,朕便召集群臣商议过多次。不过,眼下朝中有许多文武大臣认为。南侵湖广的清虏退去不久、湖广战事刚告一段落,各军镇也尚未完全恢复元气,不宜再起兵戈。爱卿身为武将,执掌军旅、屡立战功,对军务大事的见解也一向卓于常人。现在便与朕说说你对两广清虏的看法,你觉得。他们的实力究竟几何?我朝若现在出兵两广。能有多少胜算?又能取得何种战果?”
庞岳思索片刻,答道:“李成栋、佟养甲之流不过跳梁小丑尔,初入两广时麾下兵马不过四五千,加上从福建征召而来的郑芝龙部降军如施福、洪习山等部也不过万人出头,且内部互相排斥、倾轧,郑部降军多遭歧视打压。李、佟嫡系则骄横跋扈,全军人心不齐。这样一支军队本来不足为虑,但由于我朝在两广各地的官员、守将等,对清虏向来存在畏惧心理。听闻清虏兵锋所至,未曾一战便已先失了胆气、非逃即降,即便有少数兵马敢于同清虏交战,也因为平时营务废弛、操练不勤而难以与之相抗衡。因此,请恕微臣直言,两广局势之糜烂,更多的原因还在于我朝地方官员和驻军的怯懦、孱弱,广东清虏貌似气势汹汹、不可一世,实则色厉内荏、隐患丛生。目前,逆贼李成栋虽然已经扩军至两万余,但其嫡系再加上稍具战力的郑部降军仅占了不到一半,余者皆为新近收编的广东降军,战力向来孱弱,不过狐假虎威而已。微臣以为,只要先解决掉李成栋、佟养甲的数千嫡系,剩下的郑部降军未必还会继续顽抗下去,至于其余的广东降军更是不足为虑。因此,朝廷若出兵两广,较之抗击南侵湖广的多铎部清虏,难度上要小上许多,所需的兵马、钱粮也要少上一些。至于战果,若是一切都顺利的话,彻底歼灭虏贼李成栋、佟养甲所部、光复整个两广之地,也并非不能实现。”
听完庞岳所说,隆武帝笑道:“庞爱卿很有信心啊,分析得也在理。听爱卿如此一说,朕的心里也就更加有底了。现在,朕想知道,湖广镇最快何时能出兵?最多能出兵多少?在哪方面有困难?爱卿实话实说便是了,无论如何朕都不会怪罪。”
“谢陛下!”庞岳答道,既然已经确定了隆武帝要对两广用兵,先前早就拟好的腹稿自然也就能派上用场,“湖广镇共有战兵辅兵共八个营,其中一个战兵营留守辰州,其余的七营全部随微臣出征,包括一个骑兵营,三个步兵营,一个炮营还有两个辅兵营。经过此前的连番血战,将士们遭受了不小的损失。有两个步兵营伤亡最为严重,已是元气大伤,估计没有几个月的休整难以彻底恢复过来。剩余的一个骑兵营、一个步兵营和一个炮营再休整一段时间或许还能继续发挥战力。两个辅兵营虽然也损失较大,但毕竟在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直接上阵杀敌,补充一些人员之后也能随军再度出征。如果陛下决定让湖广镇出征的,那微臣便回去抓紧时间对各营进行调整,并让留守辰州的那个战兵营携带一部分库存的盔甲、武器前来,替换下损失较大的两个战兵营、对之前的战损进行补充。如此一来,我镇最多还能出动战兵七八千、辅兵五六千。从时间上算的话,自从上月中旬清虏退走,将士们已经休整了将近二十日,最快在月底可以动身。眼下,最大的问题便是粮草比较短缺,除了这个,其余的问题微臣自己便可以想办法克服。”
隆武帝点点头:“朕知道了,大军出征所需的粮草的问题爱卿不用担心,朕已经让兵部和户部想办法去筹措。估计到出征之前便能筹措完毕。爱卿军中所缺的辅兵,朕也会交代兵部尽快调拨齐备。”
“多谢陛下!”
“无须说这些!只要两广事平,朕也就了却了一桩心事,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隆武帝笑道,“但庞爱卿身上的担子也是不轻,此次出征两广的大军虽然不止湖广镇一镇,但湖广镇却是主力,希望爱卿能一如既往地大展身手,再立新功!”
“微臣定会竭心尽力,不负陛下重托!”
“这便好!出征两广一事。朕意已决,不过还有一些细节尚未敲定,还需要与诸位臣工商议一番。庞爱卿便留在衡州随时等候召见,并立即派快马赶回长沙大营,让湖广镇各营将士尽快赶来衡州等候出征的命令。嗯…就按爱卿之前所说。伤亡最大的两营将士可以先回辰州休整,由原先留守辰州的将士前来接替。”
“微臣遵旨!”
这时候。隆武帝又郑重地说道:“以爱卿先前之战功。封侯亦不为过。但朕考虑到,爱卿年纪尚轻,在爵位上晋封过快难免会引起他人非议。不过,若爱卿此次能彻底击败李虏、平定两广之事,朕绝不会吝啬于封爱卿为侯!有次大功在,他人亦将无话可说!”
“微臣谢陛下隆恩!”庞岳赶紧起身叩首拜谢。
“平身吧!现在谢恩还为时过早。能否晋封侯爵还得看你自己的表现。”隆武帝笑着抬了抬手。
其实,封不封侯,倒不是庞岳最关心的。他还有另外一件事在心中筹划了很久,准备趁隆武帝心情不错的时候一并提出来。
听到隆武帝说平身。庞岳却未立刻起来,而是继续道:“陛下隆恩,微臣没齿难忘,只是心中还有另一个不情之请,还望陛下不要怪罪!”
“难得你主动向朕提要求,说来听听吧!”隆武帝笑道。
“是!”庞岳道,“经过之前与清虏的交战,微臣更加看出了水师的重要性。此次,若是湖广镇的编制内有水师,微臣断然不会让清虏屡次派出偏师沿水路绕过我军本阵袭击后方,全军将士也不会差点被清虏逼入绝境。因此,微臣恳请陛下给湖广镇增加水师编制,以便让我镇将士能够应对更多的突发情形,更为有效地为国杀敌!”
“这不是什么难事,湖广境内水路纵横,爱卿身为湖广总兵,麾下拥有一支水师也无可厚非。好吧,朕准了!水师的兵员额度暂定为三千,最高将官定级别为参将,等到两广之事一了,朕便通知兵部拨下一些经费和战船等,用于湖广镇组建水师之用。”隆武帝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谢陛下!”
“怎么,爱卿还有什么请求?”见庞岳依然没有起身的迹象,隆武帝不禁好奇地问道。
庞岳心中不停地纠结着,因为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要提的事情可能有些过分,弄不好会把隆武帝惹恼,甚至连之前答应下来的事情也不再答应。
“爱卿这是怎么了?有什么难处吗?你不说怎么知道朕一定会动怒、拒绝?”见庞岳头一次如此支支吾吾,隆武帝不禁打趣道。
考虑再三,庞岳最终还是开了口:“微臣斗胆请求陛下给湖广镇再增加一支海上水师编制,并在广东沿海划出一处港湾用作水师停靠之用。”
果然,隆武帝的笑容收敛了不少,眉头也微微皱了几分,道:“湖广镇深居内陆,要海师作何用?”
“或许,在将来某一日,湖广镇的将士可以通过海路进攻清虏,微臣便想未雨绸缪。”
听到这里,隆武帝轻笑了一下,意味深长道:“爱卿果然是未雨绸缪,一想便想到了如此之远。可你是湖广总兵,不是广东总兵!”
庞岳没有说话,默默地跪在原地。隆武帝也陷入了沉思,没有开口。一时间,御书房中出奇地安静了下来,多少显得有些压抑。
不知过了多久,伴随着一声轻叹,隆武帝终于开口打破了沉寂:“不管怎么样,庞爱卿的忠心和报国之志,朕是从不怀疑的。爱卿要求组建海师,想必也有一定道理,朕就不多追问了。这样吧,如果爱卿此番真能击败李虏、平定两广,那这个请求朕答应了也无妨。”
“微臣叩谢陛下隆恩!”庞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二章 紧锣密鼓
ps: (感谢“zmyzmzzm1”书友的月票支持和“飞翔的杨胖胖”书友的打赏!)
从行宫出来回到驿馆,庞岳便开始着手安排再次出征前的事宜,给留在长沙的张云礼等人和留守辰州的田世尊、贺震霆等人分别写了一封信,盖上大印、火漆封口。
吃完午饭之后,庞岳将亲兵队队副周天正和贴身亲兵靳勇还有情报司总监马元成叫到了房中。
“靳勇!”
“卑职在!”
庞岳递上一封信:“你带几个人,即刻动身把这封信送往长沙大营,务必亲手交到张副总兵手里!”
“遵命!大人放心,保证送到”
“周天正!”
“卑职在!”
庞岳递给周天正另一封信:“你带几个得力之人,即可返回辰州。时间紧迫,我给你们一人配三马,务必日夜兼程、不得有任何耽搁!回到辰州之后,务必亲手将这封信交到田先生手中!”
“遵命!”
“快点去准备,争取尽快动身!”
“遵命!”
周天正和靳勇下去准备之后,庞岳又对马元成道:“形势紧急,这两封信必须尽快送到,不能有半点差池。为防万一,你再从情报司多挑选几个精干可靠之人,跟随他们一同前往,以便随时和沿途各地情报司联络点接应,以及在必要之时获取支援。”
“大人放心,属下这便去安排!”马元成跟随庞岳已久。早就养成了绝对服从的习惯,因此听到庞岳的吩咐之后,丝毫没有多打听便应诺了下来。
不到半个时辰。两队人马便从驿馆出发,出了城之后分别往北和西北方向而去。
*********
四月初九清晨,长沙城外湖广镇大营。
伴随着一阵隆隆的马蹄声,一队人马从远方奔到了辕门之外,之后勒住马首、下马,牵着马朝辕门走来。
“什么人?停下!”在门口带队站岗的军官大声喝令道。
“是我!大帅亲兵队的靳勇!有腰牌在此!”一身便服、风尘仆仆的靳勇被门口的军官如此一吼,心中多少有些不爽快。同样大声答道,“奉大帅之令,需面呈一封急信给副帅!”
这时。门口的军官已经认出了靳勇,再略一瞟他手中的腰牌。点点头:“原来是靳勇兄弟,进去吧!”
靳勇也不再和他废话,牵着马便进了军营。直接往张云礼所在军帐的方向走去。
……
两刻钟之后。看完了信的张云礼立刻召集各营营官前来中军大帐。
人到齐之后,张云礼向众将出示了手中的信件,道:“大帅亲笔信,命令如下:刚锋、破军二营先回辰州休整、接替虎贲营的防务,其余各营即刻动身前往衡州。”
“子彬兄,是不是又有战事了?”卢启武问道,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甘心,“大帅为何让我们刚锋营回辰州啊?我们刚锋营损失虽然有点大。但也并非不能上阵!不如就让我们营跟着一同前去衡州,等到了衡州我再去向大帅解释!要打要罚任凭他处置。反正我们营不能就这么退出战场,营中的弟兄们也不会答应。”
施琅也有些不甘心,道:“副帅,卢兄说得没错,刚锋、破军二营虽然损失有些大,但经过这么些日子的休整,也并非不能再次上阵。经历过之前的战事,将士们的作战经验更为丰富,多少还是能给全军增添一些助力的。”
听到卢启武和施琅所说,张云礼心中多少有些不悦,若是庞岳亲自下令,可没有人会这么讨价还价,看来,自己长期身居副职从未独立执掌一军,威信上还是略有不足。但张云礼是个涵养很好的人,当然不会将这种不悦表现在脸上,而是心平气和地道:“这可是大帅亲自下的命令,你们也应该知道,我湖广镇一向讲究令行禁止,任何抗命不尊的举动都会受到严重惩罚。况且,大帅如此决定,肯定有他自身的考虑。你们二人主动请战的勇气固然是好的,但或许也会打乱大帅的计划。另外,尊侯也不必如此耿耿于怀,大帅在信中指明,让你把营中军务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