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光琛道:“正是考虑到李定国,所以让玄初和马宝二人去。马宝原本便是西营将领;玄初又曾是蜀王(刘文秀)麾下,此二人去,必能说服李定国!如今天下局势,相信李定国也能看明白,他只能同我们合作!”
方光琛停顿了片刻,又继续说道:“玄初之口才不在学生之下,相信他去了缅甸,必能说服李定国!”
“那好吧,本藩这就让马宝和玄初去缅甸!再加上汪士荣,有他们三个,可保此行万无一失!”吴三桂点了点头道。
刘玄初接到了吴三桂的密令之后,一口答应下来,表示自己必能迎回圣驾。毕竟刘玄初本来就是蜀王刘文秀的人,如今天下局势已经十分明朗,天下四分五裂,以琼州军实力最为强大,其次是吴三桂和满清旗鼓相当,若是吴三桂和满清争战,两边实力都会受损,但是吴三桂又已经不可能同满清合作。除了这三家之外,还有李定国白文选,夔东闯营,尚之信,耿精忠等军阀。吴三桂唯有同李定国联手才是上策。
吴三桂问道:“玄初,可是闯营与我乃是死敌,不可能合作;尚之信被打怕了,也不可能背叛王逆;耿精忠左右摇摆,仅仅凭借我军和李定国,能否同王逆、闯营和尚之信三家相抗衡?若是实力相差太大,即便皇爷在手中也无可奈何啊!”
刘玄初分析道:“尚之信不敢背叛,可是尚之孝可以和我们合作!那耿精忠,王爷也能去争取一下,毕竟祖泽溥、祖泽清两人和王爷您的关系……”
“老夫明白了,耿精忠也可争取一下!”吴三桂点了点头道。
刘玄初道:“带到驱逐了鞑子,大帅您,李定国,耿精忠便是我大明的藩王,三藩联手,再加上一个给尚之信制造麻烦的尚之孝,又有皇爷在手,可以对付王逆和闯营。而那闯营和王逆又不是一条心,就算无法击败他们,至少我们可以偏安一隅,保得王爷子子孙孙的荣华富贵。”
第四十一章 工业化发展()
这两个多月来,王新宇都留在东番枪炮厂。蒸汽机已经问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可是太多了,有了蒸汽机之后,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首先要制造转炉炼钢炉,用蒸汽机带动转炉和鼓风机,还有建造铁甲舰,改良大功率蒸汽机,利用蒸汽机驱动纺织机,制造新式蒸汽车床等工作需要做的。
经过东番蒸汽机车一个月的紧张工作,一台功率最大的蒸汽机问世了,这台蒸汽机达到了六十马力,能够驱动火车以每小时三十五公里的速度行驶。
“蒸汽机的功率还是太小了,就这样功率的蒸汽机,怎么可能驱动铁甲舰呢?”可是王新宇对这台蒸汽机的功率还是很不满意。才六十马力,一艘一千五百吨级的铁甲舰上安装十台这样的蒸汽机,才能使得船速达到四节左右,速度实在太慢了。更何况,一艘船上不可能安装那么多台蒸汽机吧?主机多了,操作起来十分麻烦,传动装置复杂,而且非常容易出差错,造成多台主机输出功率不同,甚至损坏传动部件。
六十马力的蒸汽机,最多造出小火轮。
要真正造出防护力强悍,火力凶猛的铁甲舰,至少需要三千马力以上的功率,采取双轴推进的方式,安排双主机,一台蒸汽机也需要一千五百马力。即便是三千马力,也就只能让一艘两千吨左右的船航速勉强达到十节。
“要造更多的蒸汽机,需要气缸要更大啊!”薛凤祚说道。
需要制造出更大功率的蒸汽机,也就意味着必须造出更大的汽缸。
汽缸内壁需要保持光滑,不借助机械很难打磨,因此汽缸内壁是用加工火炮的炮膛镗床加工而成的。不管是手摇式镗床,还是水力镗床,体积都不会太大,也就意味着无法制造出更大口径的汽缸。
“我们一步步来吧,一下不可能造出大功率的蒸汽机,先用蒸汽机来驱动口径比较大一点的镗床,然后用造出来的蒸汽机,再驱动口径更大一号的镗床,再造出大一号的蒸汽机,这样一步步进行,最终一定可以造出几千马力的大型蒸汽机。”王新宇说道。
用蒸汽机来制造更大的蒸汽机,这个确实是人类工业革命发展的过程,一开始造出的小火轮克莱蒙特号,航速只有六公里的时速,蒸汽机功率也非常小。但是短短几十年之后,就开始出现了功率几千马力的大型蒸汽机。
有王新宇开的金手指在指点,从小型蒸汽机制造到大型蒸汽机,估计不会消耗太长时间,有个十年左右,完全可以把蒸汽机的技术发展起来。
最初工业革命刚开始,也没有人想到过,用蒸汽机驱动车床来制造更大的零件,最初的蒸汽机功率都非常小,人类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发展,现在有人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直接就能一步到位,走上一条正道,就能少走许多弯路。
“同步进行,一边想法把蒸汽机的功率逐渐提升上来,争取在五年内造出大型蒸汽机;另外一方面,多造小型蒸汽机,用来炼钢!”王新宇说道。
如今天下局势混乱,派系林立,各种斗争极其复杂,王新宇也懒得和他们搞什么阴谋诡计,而是把自己的军队发展起来,让自己拥有横扫一切的绝对实力,那样不管多少派系联合起来,都不是他的对手。
至于今后那些士绅集团如果不靠在自己这边,而是给自己使绊子的话,拥有绝对实力,而且对自己绝对忠心的琼州军自然有办法对付他们。
“大帅,南洋公司董事长潘老爷子来了。”有亲兵走进来,在王新宇耳边轻声道。
潘六来到东番了,他是应邀来的,前来东番商议创办南洋钢铁集团公司的事情。自从上海发展起来之后,南洋公司扩张为南洋集团股份公司,总公司所在地由原来的马尼拉,先是迁到新加坡,现在又迁到了上海。这次王新宇让人去找潘六,商议建立钢铁集团的事情。虽然目前南洋公司事实上是王新宇完全掌握,但名义上的董事长还是潘六。
“什么?要让钢铁产量达到一年四亿八千万斤?要那么多钢铁有什么用?能用得完吗?”听说王新宇的计划,要让钢铁产量提高到一年二十四万吨,潘六大吃一惊。
就算是大规模修建铁路,也用不完那么多钢铁啊,当年的铁路可不是完全的铁轨,而是木头轨道上面铺设薄铁皮罢了,一里长的铁路线耗铁都不过五千斤左右,年产量四亿八千万斤钢铁,这一年都可以修多少铁路了。
造兵器?那也用不掉那么多钢铁啊!
“对!要让钢铁产量达到一年二十四万吨,这还是初步计划,以后还要更高!”王新宇点了点头很肯定的说,“那么多钢铁,都可以用得掉!除了造炮之外,还有铁路,今后要淘汰木头轨道,换成全铁的轨道,那样需要的钢铁就多了;还有盖房子,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那也需要消耗钢铁!”
潘六问道:“若是钢铁产量提高到如此高产量,这钢铁的价格就下降了吧?而且要造那么大的钢铁厂,这需要多少银子投资?这投资下去,能赚回来吗?”
王新宇笑着道:“一开始不求赚钱,就算是亏钱,也要投资钢铁!只有钢铁上来了,我们就能用钢铁赚到钱!”
“用钢铁赚到钱?是去抢别人的?”潘六摇了摇头。
王新宇哈哈大笑起来:“也不算是抢别人的,这个世界那么大,有那么多地方未曾开放,我们要占领那么多的地盘,就需要更多的钢铁!只有钢铁,才是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有了更多的钢铁,我们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接着,王新宇又讲出了他的计划:“今后东番枪炮厂也要编入南洋公司,改成南洋公司枪炮厂。还有佛山的铁厂,我们可以把技术卖给他们,让他们也开办枪炮厂。我们的南洋公司目前还不能同东印度公司相抗衡,但是我们钢铁产量上去之后,就能超过他们!”
最后王新宇又提到:“吕宋岛是我们的领土,迟早有一天要把西班牙人赶走。他们留在那里做生意可以,总督必须是我们的人。”
第四十二章 包衣出关()
在王新宇的指点之下,经过东番科学院和东番枪炮厂一个月的努力之下,特大型高炉在东番枪炮厂新开辟的基地开始建造,同时施工的,还有一台大型炼钢转炉。
建筑工地上,两条完全用铁制造的轨道从外面的铁路线延伸过来,一台刚刚完工不久的蒸汽吊机喷着白烟,喘着粗气,在轨道上缓缓行驶,抵达放置建筑材料的地点,蒸汽吊机发出轰鸣声,通过滑轮组,把沉重的建筑材料吊起来,随后蒸汽吊机移动到目的地,把重达数吨的耐热材料稳稳当当的放置地面上。
“不错,有了这个东西,我们就能造出大型高炉了!”陈水根很满意的说道。
正在施工之中的大型高炉有七丈多高,相当于六层楼的高度,直径为四丈,高炉内部的容积达到了六百多立方米,这台大型高炉,每天可以炼出生铁一百吨左右。而与之配套的炼钢转炉,只要十分钟时间,就能把五吨生铁炼成粗钢!
这种炼钢转炉,是拿白云石来烧制,做成耐火材料,在炼制钢铁的过程中加入石灰,使得铁水里面的磷可以燃烧掉,让氧化磷同石灰混合。
至于铁矿石去硫的过程,在硫'酸'厂就能进行了,硫铁矿被送到硫'酸'厂去,通过燃烧的办法,把硫和铁分离出来,产生的二氧化硫变成制造硫'酸'的原料,矿渣可以运送到钢铁厂用来炼铁。
中国的铁矿因为含磷量比较高,所以在当年能够用来炼铁的铁矿不多。有了碱性转炉炼钢法之后,就能把难以炼钢的磷铁矿炼成钢材。
原本大型高炉和炼钢转炉因为没有大型机械可以对这两种炉子进行操作,存在工人难以操作的困难。现在拥有了蒸汽机之后,可以使用蒸汽机带动鼓风机,送入更多新鲜空气,使得大型炉子可以运转起来。蒸汽机还能带动转炉,同时带动空气压缩机,把空气压缩成高压空气灌入转炉内,让铁水里面的杂质燃烧,从而把铁水炼成钢。
“大帅!”有亲兵来汇报了一个情报,“鞑子正准备向朝鲜用兵,要灭掉朝鲜的藩国,把朝鲜变成伪清的一个行省。”
“灭朝鲜?那是好事啊!等鞑子征服了朝鲜,把朝鲜变成一个行省,我们再去把他们解救下来,朝鲜就是我们的行省了!至于藩国,就没必要还给他们了!”王新宇冷笑道。总之对高丽棒子他没有丝毫好感,大清天兵要出兵灭朝鲜,那可是大好事。
……
千里之外的辽东大地上,一支身穿鲜艳铠甲的军队正在向朝鲜方向推进。这支军队,就是准备进入朝鲜,把朝鲜的藩国取消,变成大清一个行省的满清八旗军队。
农历九月份,深秋的辽东已经十分严寒。原本在京城住习惯了的旗人们才不愿意在这个季节出兵,可是在初秋的时候,粮食还未收上来。中秋季节左右,粮食收成,但是华北的粮食根本就不够用的,清廷派人去南方高价购买粮食的办法,再加上就地征粮,好容易凑齐了军粮之后才能出征。
这次出征朝鲜,清军一共出动了十二万两千大军,都是由八旗和包衣组成的军队,兵力的组成为:两千关外精锐八旗,三万京城八旗,两万刚刚从绿营抬入汉八旗的新八旗兵,剩下的六万人全部是包衣阿哈。
两万新编入汉八旗的原绿营兵,多半是以火器为主;最精锐的两千关外八旗,每个人都能开强弓,把箭射出一百五十步远,而且箭术相当强悍。
新包衣潭继平也走在队伍中,他推着一辆大车,车上载着粮食、刀枪、弓箭和帐篷。尽管这时候的辽东已经开始降雪,气候异常寒冷,可是比起他在流浪途中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是好过多了,现在至少每天可以吃饱,还有厚厚的棉衣可以穿,头上戴着一顶棉帽,走在气候严寒的辽东一点不觉得冷。因此,潭继平对自己包衣的身份十分满意。
新编入汉八旗的张阿四身上披着一件白色的棉甲,头戴避雷针头盔,手持一支长枪,神气的走在队伍中。张阿四对身上的这套盔甲,心底是充满了自豪感的。曾经他只能羡慕的看着八旗老爷穿着这一身神气的盔甲,如今自己也穿上这身盔甲了。
张阿四之所以会被抬旗,也因为他对琼州军充满了仇恨,因为南洋精盐让他失业。还是满清朝廷好,打掉了奸商,给他们发了粮食,现在又让他们当兵。
这个年代的关外,基本上都是无人区,随着满清入关,原本在关外的大部分八旗和包衣都入了关,关外只留下少数八旗兵驻守。从山海关到盛京,一路过去荒无人烟,官道两边一人多高的杂草已经枯黄,天上飘下少许雪花,落在枯黄的杂草上,北方吹过大地,显现出一片凄凉的景象。
八旗佐领额图浑转身喊道:“弟兄们动作都快点!等去了朝鲜,大家都能发财了!”
其实对于这次出征朝鲜,到底有多少胜算,额图浑心中却是完全没有把握。
越是往北走,气候就越发严寒,不过八旗兵的装备还算好,特别是御寒装备,每一名八旗兵身上都至少批了两层棉甲,即可抵挡朝鲜人的火铳弓箭,又能御寒。由包衣阿哈组成的辅兵身上,也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头戴棉帽,把脑袋遮得严严实实的。
所幸的是,气候还没到最冷的时候,天空中只是飘落一阵小雪,便雪过天晴。若是在这个季节降了一场大雪,人马和车辆走过,地面就会变得泥泞不堪,军队将会步履艰难。
农历十月初,八旗大军抵达奉天府盛京城。
此时的盛京城内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多尔衮当年入关,带走了盛京城内大部分的人口。这次八旗兵入关,城内剩下的人口也几乎都去了关内,只剩下一些被流放到这里的罪犯,还有一些走不动路的老人。
辽东将军达都和副都统阿穆尔图,带着留守盛京的两百余八旗兵迎接出来。这次八旗天兵出兵朝鲜,清军猛将达都和阿穆尔图都将会随军出征,城内只留下吴玛护带着大约三万包衣阿哈留守盛京城。
第四十三章 进入朝鲜()
出关的八旗兵在盛京居住了一段时间,刚来到这里几天的时候,天气越来越冷,额图浑对关外严寒的气候还真的不适应,毕竟在京城呆惯了,京城最冷的时候都没盛京这个时候那么冷。不过居住上几日之后,额图浑逐渐有些习惯。
盛京城内的房子墙壁特别厚实,新包衣潭继平忠心耿耿,每天都把炕给烧得热乎乎的。坐在热炕上,喝上一杯南洋产的烈酒,浑身上下火热火热的,十分暖和。
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身下有热乎乎的热炕,整个屋子里面都是暖和的,一点不觉得冷。
“只要不出去,在这屋子里面还算不错的!”额图浑自言自语道。
不过不出去是不可能的事情,图海和几个可恶的将军、都统他们每天都会强迫旗人们离开温暖的屋子,在冰天雪地里练习骑马射箭。额图浑被迫离开温暖的房屋,在外面吹着寒风骑马射箭,那滋味别提有多难受了。
额图浑在心中暗暗诅咒达都和阿穆尔图等人,他期盼着能早日杀入朝鲜,好好的在朝鲜劫掠一番。
八旗兵在盛京等候,就是为了等候鸭绿江冰封。只要冰层结得厚实了,八旗兵就会冲过鸭绿江,杀入朝鲜境内。
又过去了半个多月,到了十一月初的时候,清军探子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