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氏荣华-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六叔没反对,而是对下人颔首示意,立即便有丫头将火炉支在一旁,林玉滨就坐在小凳子上看火烧水泡茶。

    下人们陆续退出,三人这才开始肆无忌惮的说话,先是十一叔怼八叔,“八哥,婉姐儿和大姐儿好容易回来一趟,你就不能让人好好过个年?”

    八叔懒得理他,而是借着这个话题和林清婉道:“你看,你十一叔都说你回来得少,别院离这又不远,你就不能常回族中看看?婉姐儿,你可别忘了,老宅才是我林家的根儿。”

    林玉滨不忿他的说教,提着没烧开的水就要给他泡一杯茶,林清婉暗暗扫了她一眼,对八叔笑道:“去年事情多,这才回来的少了些,今年应该能抽出时间来,就怕到时候八叔又要嫌弃我常回来了。”

    林清婉顿了顿道:“正要找三位叔叔商量呢,到六月我要去扬州一趟,到时候会带玉滨在扬州住一段,到时六叔的寿辰我就赶不回来了。”

    “什么事能比你六叔的寿辰还重要?”八叔很不高兴,今年六叔五十九,是大寿,到时候肯定要大办的。

    老人都是逢九过大寿,他们这个年纪对此正在意,六哥过寿她都不回来,那过两年轮到他过五十九,她还能出席?

    六叔却一愣过后反应过来,轻声问道:“是二郎那边孝满了?”

    “是,我要回去祭祀,还要除服。”

    八叔怔了一下才想起来六叔说的是谢二郎,到今年六月,的确就满二十七个月了。

    三人沉默下来,最后还是六叔幽幽一叹道:“去吧,多陪陪谢夫人。”

    八叔一个激灵回神,问道:“谢夫人还住在你那儿?”

    林清婉奇怪的看了他一眼,点头道:“婆婆在我那里调养身体。”

    八叔便正色道:“婉姐儿,你可别忘了,你现在已经归宗,是我林氏的人,这胳膊肘可别往外拐。”

    林玉滨“嚯”的起身,冷声质问,“八叔公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姑姑何时做过有损林氏的事?”

    林清婉也沉下了脸,不过她先瞪了林玉滨道:“放肆,有你这么跟长辈说话的吗?便是长辈错了,也该好声好气的劝诫,哪有这样声对声的,比着谁的声音大吗?”

    林玉滨低下头。

    八叔的脸色在林玉滨开口时便难看不已,此时见林清婉训她,正要插嘴说一句,就听林清婉已经指了梅林道:“罚你去把六叔公的梅花修剪好,还不快去!”

    林玉滨一脸后悔的福身告退,六叔连忙指着剪刀道:“小心些,别剪了手。”

    又对林清婉道:“你也是,孩子要慢慢教,可别把她吓坏了。”

    八叔气得倒仰,叫道:“六哥,这晚辈不敬长辈……”

    “那也得长辈值得尊敬才行啊,”十一叔笑呵呵的道:“我看大姐儿说的不错,八哥,婉姐儿从没做过对不起林氏的事,这一年多来反而对族中多有帮扶,你可不能胡乱冤枉人。”

    这也是六叔不计较林玉滨失礼的原因,他儿子是林润,他比两个堂弟知道的更清楚些,林家现在需要仰仗林清婉的地方多着呢,而且这孩子性子刚毅,可不是老八可以随意训斥的。

    现在她跟林氏一条心,两边互相帮扶,他可不想她因此心中有芥蒂,真把人往外推,到时候吃苦受累的还是他儿子。

    林润这族长可不是好当的。

    六叔瞥了一眼八叔,暗道:老八又忘形了。

    八叔被俩人气得脸色铁青,见林清婉也沉着脸,心里虽有些犯怵,但还是道:“我这不是怕她被谢家拉拢过去吗?”

    这话与其说是解释给六叔和十一叔听,不如说是敲打她的。

    林清婉一笑,“那公公和婆婆肯定是给我大好处了,不过有好处总比没好处的强。”

    八叔一愣,反问道:“怎么,有了好处你还真投靠过去?”

    林清婉抬眼直直地看向他道:“那要看八叔能给我什么好处了,不然我为林家任劳任怨,到最后还落得埋怨,那多亏啊?”

    三人目瞪口呆。

    “谢家好歹是我婆家,虽然二郎已逝,但以后我是要与他同葬的,能不能吃到林氏的香火我不知道,但谢氏的香火我是一定吃到了。”林清婉脸上带着淡笑道:“死后不能享其殊荣,那就只能看活的时候了。”

    “所以,八叔能代替林氏给我什么好处?”林清婉目带寒星的迎着他惊诧的目光问,“让我可以无怨无悔的为林氏付出?”

    八叔抖着手指指向她,“你,你,”他憋了半天道:“你莫不是忘了,你是我林氏的女儿,你怎么能不向着林氏呢?”

    林清婉微笑,眼中压抑着怒火,“因为女儿就如同水,一泼就没了,家族都不向着女儿,女儿为何就一定要向着家族呢?”

    这下连六叔都变色了,这话连他先前的问题也影射了,显然也是给他的回答。

    四人一下沉默下来,皆默然不语。

    林玉滨站在梅树后,手里攥着剪刀,眼睛闪闪发光,正是呢,凭什么就因为她们姓林就非得怎么样,但家族却一直防备着她们?

    姑姑从未倚靠过家族,反而对家族多有帮扶,八叔公不说感激,却还声声质问,这是觉得姑姑做的都是应该应份的?

    林玉滨只觉胸中荡着一股雄心,看着无言的三位叔公,想着她以后也能像姑姑一样就好了。

    至少在她反驳长辈说的话时,姑姑不用开口罚她以逃避长辈们的责怪,而是能像姑姑一样,长辈们也要认真思考她的话。

第一百三十章 粮价

    林清婉还是前年四月他们见过的模样,但在他们的心里,她的份量早已不同。

    哪怕她说的是气话,三人也得仔细的思量。

    十一叔在想过后,竟然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他看看六哥,又看看老八,最后轻咳一声道:“婉姐儿,你别跟你八叔一般见识,这气话伤人伤心。”

    林清婉却正色道:“十一叔,我说的不是气话。”

    她看着三人道:“我是林氏的人,对林氏有莫大的感情,所以我愿意付出。可若付出得不到回报也就算了,连感激都得不到,再多的感情也会消磨殆尽的。”

    林清婉肃然道:“我与谢氏除了二郎和一纸婚约外牵扯并不多,但婆婆疼我,谢家人也敬我,感情是可以培养起来的。”

    三人色变。

    感情是可以培养起来的,那她对林氏失望,谢氏再对她好,她是不是就站到谢氏那边了?

    八叔张嘴就要训斥,但对上林清婉那双清朗的眼睛,便又噎住,一时别扭不已。

    六叔也有些接受不能,在他心里,不论家族如何那都是家族,族人怎能不想着家族,而向外呢?

    可他又觉得林清婉说的没错,感情是可以培养的。

    “六叔,八叔,十一叔,人心是会受伤的,我不想如我父亲一样受伤,所以侄女若有不到之处,还请三位叔叔见谅。”

    三人心中一突,这才想起庚午之祸和林智来,六叔立即道:“婉姐儿,你八叔并没有其他的意思,不过是不会说话。纸坊的那些事你自己做主就好,那配方本就是你家工匠研究出来的。”

    十一叔道:“是啊,是啊,我们年纪大了,这些事你们这些年轻人自己琢磨就好。”

    八叔虽不服气,但还是低着头算默认了。

    林清婉挑了挑嘴唇,“多谢六叔理解。”

    果然,还是得时不时的敲打一下才行啊。

    梅树后的林玉滨听得目瞪口呆,惊讶的来回看三位叔公。

    坐在桌子上的四人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气氛微缓,林清婉起身拎起烧开的水给他们泡茶,面上带笑道:“三位叔叔,刚才是婉姐儿无状,还请叔叔们见谅。”

    三人相视一眼,皆接过茶喝了,六叔笑道:“也是我们关心则乱,婉姐儿不嫌我们唠叨就好。”

    八叔抿了一口茶,砸吧砸吧嘴道:“我还是不爱这清茶的味道,应该再加些姜片和乳酪一起煮的。也不知从哪儿兴起的,现在人都改喝清茶了。”

    林清婉抽了抽嘴角,坐下道:“我倒觉得这清茶的味儿更好,八叔只怕是还不习惯,再过三个月,茶园那边也该送来我们家的份例了了,到时候我给八叔匀一些,您尝尝那个味儿。”

    茶园虽然已经卖出去,但当时便做好约定,每年茶园都要给林家一定的份例的。

    不多,不过五两左右,但对爱茶的人来说,一两都难得。

    八叔并不怎么爱茶,不过听林清婉这么一说,心里也好受了些,刚才被她顶撞的恼怒消了不少。

    叔侄四人便就着茶开始聊天,从茶叶聊到了水土,又从水土聊到各种作物,六叔便叹道:“幸亏你兄长提醒我们早做准备,这两年我们族里很少卖粮食,倒是躲过了这一劫。”

    “是啊,听说现在外头的粮价都涨到三十五文了,”十一叔摇头,“现在才正月,到了三四月还不知道要涨成什么样呢。”

    “那得看和南汉的这场战事什么时候结束,”八叔转了转眼珠子道:“趁着现在粮价还可接受,我们不如也囤些粮?”

    林清婉脸色一落,六叔更是直接斥道,“老八,恶意屯粮,虚高物价是大罪,你都多大了年纪了还去争这蝇头小利?”

    八叔撇撇嘴,“现在屯粮,过个一两月说不定就能翻一番,那是小利吗?”

    六叔面色沉凝,十一叔“噗嗤”讽道:“然后再让人指着林氏的鼻子骂?八哥,祖宗积累下来的功德都要叫你败坏了。”

    八叔吹胡子瞪眼,见六哥脸色越发不好,便憋了气道:“我又没真的要做,不过是说说罢了。”

    林清婉不知该说什么了,她揉了揉额头道:“八叔最好只是说说,如今南边战事正酣,这是大梁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陛下和朝中诸位大臣是不会允许有人哄抬物价,作乱后方的。”

    林清婉目含警告,“现在过年,所以朝廷没管,但出了这个年,只怕陛下和诸位大人就要有动作了。”

    过年这段时间,周刺史亲自带了人下乡安置流民,可见其用心的程度。对待流民尚且如此,他又怎么会允许苏州的百姓生乱?

    谁也不知道南汉这场仗要打多久,现在粮草都还是从国库里出,可要是拖得太久,江南这一块肯定是要再收军税的,甚至还会征兵役。

    这时候不管是周刺史还是陛下都不敢放任粮价疯涨,不然不等打下南汉,他们大梁先乱了。

    三人闻言,精神立时一震,问道:“婉姐儿是提前得了消息吗?”

    林清婉抽了抽嘴角道:“我猜的,陛下是个励精图治的人。”

    三人一脸的不相信。

    林清婉也不再解释,见天气阴沉,多半又要下雪,便将在梅树后转悠来转悠去的林玉滨招来,告辞道:“六叔,我看这天气不怎么好,我先回去了,明日再来给三位叔叔请安。”

    六叔立即招来管家送她出去,道:“既然回来了那就多住一段时间,家里缺什么少什么便让人到我这里来取。”

    林清婉应下,和三位叔叔告辞。

    林玉滨也跟着行礼告退,对于她先头失礼的事没人再记起,大家都想着苏州的局势和南汉的战事呢。

    白梅看到主子们出来,立即要把马凳放下,林清婉就挥挥手道:“让马车先回去吧,我们走着回去。”

    这里距离老宅不远,但也不算近,要走路得走上一刻半钟。

    想到最近运动少,精神有些短,林清婉就牵了林玉滨的手道:“现在风小,我们慢慢走回去。”

    林家庄内的街道都铺了青石砖,打扫得很干净,林玉滨对宗族了解的并不多,从小到大住在这里的时间加起来都没有一年长,更别说如此在宗族里走动了。

    所以她很好奇的四处看了,房屋对称,街道整洁,一群孩子呼啸着从她们前面的街口跑过,哇哇大叫着跑进另一条巷子里,林玉滨不由露出微笑。

    正要收回目光,就见一个穿着大红棉袄的小儿跌跌撞撞的从街口那里跑出,呜呜哭着去追那群孩子,含糊不清的叫道:“哥哥,哥哥……”

    林玉滨瞬间心疼,正想上去哄他,巷子口就跑出来一个大孩子,一把抓住小儿的胳膊,拍了他的屁股一把,抱怨道:“早让你不要跟着了,你跟着干嘛,一会儿哭了又赖我。”

    大孩子一脸嫌弃,但还是弯腰把弟弟背起来,“蹬蹬蹬”的跑去追小伙伴们。

    林玉滨走到巷子口,扭头去看,就见一群孩子正围在一起玩石子,刚才那个大孩子一手拉着他弟弟,一手去和别人玩。

    那小孩连话都说不利索,却不断的拍手给他哥哥鼓劲儿,林玉滨有些羡慕,站在巷子口久久不能回神。

    林清婉站在她身侧,看着那群孩子眼神也不由变柔。

    “姑姑,如果战争打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就见不到这样的场景了?”

    林清婉默然不语,已经有千万家毁在战争中了,这样的场景不知被毁了多少。

    除非天下一统,战事彻底消弭,不然哪敢保证战争就打不到这里呢?

    “姑姑,”林玉滨眼神越发坚定起来,“我什么时候才能像你一样厉害呢?”

    可以被人尊重,可以庇护一方人,可以不出门却能算天下事。

    林清婉笑,“姑姑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厉害的。”

    她知道她指的是什么,多半还是从六叔他们的事那里有感而发。

    “你得让人知道你的能力,这才有敬畏,你再要去做事时才能事半功倍,”林清婉道:“所以首要的便是才能。”

    林玉滨嘟嘴,“可姑姑教的我都学了,现在也不过能理理账目,管管后宅之事罢了,我是想像小姑一样可析时事,不至于事到临头时还一无所知,一无准备。”

    “傻孩子,我教你的可不止是理账目,管后宅而已,”林清婉摇头失笑,“而且你别忘了,你还上着学呢。”

    “我送你去上学,不止是让你学诗书礼仪和琴棋书画的,你们先生能教你的多着呢。石先生出自史学大家,而史书最知兴替规律,”林清婉笑道:“书上的知识多着呢,并不是你读懂便算会了,你还得用于实际才算是融会贯通。”

    “比如,我怎么知道此次粮价上涨是有人蓄意屯粮,虚抬物价?”

    “因为它涨得太快了,”林玉滨道:“我听林安顺嘴说过,这三个月便从十八文涨到了三十五文,涨了近一倍了。”

    就算林家不从外头买粮食,也被这粮价惊到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希望(上)

    林清婉摇了摇头,“每年夏收,秋收过后粮价都会有所降低,然后入春便又涨,遇上丰年,粮价起伏不会太高,今年苏州便勉强算得上丰年。”

    “但先是南汉战事起,然后是流民涌入,现在大梁直接参战,开春本来粮价就会涨,遇上战事涨得快些也在情理之中。我们并不能因为它涨得太快就认为它被人蓄意控制。”

    大梁的粮价一直偏高,因为整体环境如此,国家四分五裂,随时可能打仗,粮价想稳定,想下降也难。

    “那姑姑是怎么看出来的?”

    “分析出来的,有资料的分析才是有理有据,等回家我给你看样东西。”

    林玉滨抓心挠肺,然而现在她们住在老宅,得过了元宵才会回去,只能按捺下性子。

    用林清婉的话说是,“安心过节,其他的事休要多想。”

    林润直到傍晚才带三个侄子回族,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