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氏荣华- 第2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帝连连点头,提着的心放下一半来。

    其他人也趁机报了些喜讯,好让他高兴一些。

    梁帝的目光扫过众人,叹气道:“诸位皆是我大梁的股肱之臣,老四有尔等辅佐,朕心甚慰。”

    众臣低头表示惭愧,这是梁帝第一次明确表示会传位给四皇子。

    四皇子低着头,压下眼中的泪意,默默地站在一旁。

    皇帝招手叫来他,四皇子连忙上前,跪在脚踏上,皇帝便叹息的拍了拍他的脑袋,道:“你是个好孩子,心软。为君者心软,这是好事,却也是坏事。”

    心软的人爱民,却也容易受人左右。

    若跪在面前的是老二,他只需叮嘱他宽阔心胸就行,若是老大,他则只需教他御下之道就好。

    可对老四……

    皇帝有太多的话想说了。

    也正因此,此时反而说不出话来。

    半响他才道:“朕能叮嘱你的,便是你的身份,你是君,要时刻记着从大局出发,你是个好孩子,朕没有多余叮嘱你的话。”

    “父皇。”

    皇帝挥了挥手,看向长公主和六皇子,招手叫来他们。

    “元华,你向来聪慧,又能干,朕没有不放心你的,”皇帝看着女儿,眼中含着柔情道:“父皇要是走了,你要时常进宫看你母亲,多听听她说话。她在宫里要是闷了,你就带她出宫住一段时日,让她散散心。”

    长公主哽咽应下。

    皇帝拍了拍她的手笑道:“你放心,父亲知你心中所忧,我都给你安排好了。”

    长公主愣愣的抬头。

    皇帝笑着对她颔首。

    这才看向老六,这是他最小的儿子,此时也未曾成年,连亲事都未曾定下。

    皇帝有些伤心,他要是能再多活两年就好了,起码能给老五老六找好媳妇。

    他伸手摸了摸小儿子的脸,道:“我交代了你四哥,你好好读书,等长大了帮你四哥做事,到时候让你四嫂给你找个好媳妇。”

    “父皇……”六皇子心惶惶,扑到他怀里忍不住痛哭出声。

    皇帝眼中带了泪意,拍着他的后背道:“你是个老实孩子,不像你五哥,老实调皮捣蛋,尽给父皇闯祸,但你年纪还小,还是应该活泼一些好。”

    皇帝拍了拍他的后背,目光不由投向殿门,恹恹的不肯说话了。

    林清婉看着抿了抿嘴,正要上前,皇帝便看向了钟如英,招手问道:“如英啊,你还不打算成亲吗?”

    钟如英默默地上前道:“陛下,这世间谁比得上栾哥哥呢?”

    皇帝就微微摇了摇头道:“不是无人比不上齐栾,是你这心啊不愿意去比。”

    他也只是提了一句,然后道:“你和婉姐儿不同,钟家无人,你也该为自己考虑一番,趁着还年轻,找个孩子养在膝下,以后也有个依靠。”

    钟如英却骄傲的扬头道:“陛下放心,便是我老得走不动了,也不必依靠他人。”

    她有忠仆下属,自可以自在一生。

    “那如何一样,”但皇帝也知道她脾气倔,劝不动也不强求,叹气道:“你心中有数便好。”

    皇帝这才看向林清婉,笑道:“你这孩子却是朕最放心的。”

    林清婉笑,上前跪在坐榻上。

    “你心中所忧朕亦知道,然而朕能给你的不多,算起来,你是几个孩子中家底最薄的,当年那片爵田多是荒地,却让你经营成了沃土,可见你们林家人擅经营,不亏是耕读之家。既如此,你那片爵田以后就不收回了,也不拘是不是你的子嗣,随你处置去吧。”

    “臣谢陛下。”

    “你不怪我小气就好,你这两年可为我大梁立了不少大功,然而朕给你的只是些小恩小惠。”

第四百八十五章 同意

    林清婉含着泪道:“于陛下来说是小恩,于臣来说却是大惠。”

    皇帝笑,“你这孩子呀……”正是处处妥帖。

    他的目光又不由的落到殿门处,犹豫着没有开口。

    他的异状自然不止林清婉一人发现,然而在场的人没一个开口说话,林清婉突然就有些心酸,她想到了那天她走出病房时祖父的目光。

    多年过去,许多事情都模糊了,但她却一直记得祖父那道依依不舍的目光,那是一种对她的留恋与不舍,更是担忧。

    她不由膝行两步,伸手握住皇帝的手。

    皇帝惊讶的低头看向她,林清婉就笑道:“陛下,今儿天气很好,又临近过年,不如把二殿下召进宫来说说话吧。”

    “他已不是皇子,如今是庶民。”话是这样说,他还是不由看向四皇子。

    林清婉就笑,“那就让他以庶民之身进来便是,您不是皇帝了,不还是父亲吗?这天下,谁能拦一个要见孩子的父亲呢?”

    皇帝心中一动,看向林清婉。

    林清婉却似乎没发觉,自然的说道:“还有五殿下,您想不想他,臣派人去接他回来好不好?”

    “林郡主!”闵尚书忍不住叫了一声。

    林清婉目光流彩,抬起头来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们,威势渐重,“闵尚书,两国已履约,五皇子此次出使蜀国的任务便算完成了。”

    “可……”

    “诸位大人若是有其他打算,那就是另一件事了,等五皇子回来再议就是,”林清婉截断他的话,强势的道:“说起来,与外国之事皆属我理藩院所理,之前我不在,劳烦诸位大人了。”

    几位尚书面色一变,不由看向四皇子和卢真钟如英三人。

    若把五皇子接回,再想与蜀国交换质子就难了。

    蜀国那边显然也是这个意思。

    但这次钟如英和卢真皆没有出言反对,而四皇子更是低声道:“父皇,昨晚儿臣便派人去蜀国通知五弟了,但要换回五弟,还需理藩院出面。”

    皇帝仔细的看了看四皇子,见他神情不似作伪,提着的一颗心突然便松了下来。

    他靠在迎枕上,笑道:“好,好啊。老五顽劣,你做兄长的,多担待些,等他回来,他要是做错了,你就打他,骂他。长兄为父,你大哥不在了,老二那样,你三哥身体又不好,你拿出做兄长的威严来,该怎么教训就怎么教训。”

    皇帝说到这里微微一叹,看向一旁候着的太医院院正,“老三怎样了?”

    院正连忙躬身道:“殿下已经能下床了,陛下安心。”

    自从皇帝下朝会后昏迷,三皇子便守在皇帝病榻前,结果把自己折腾得病了,据说前两天还咳出血来,不过是瞒着皇帝罢了。

    皇帝又看向四皇子,“你三哥当年受伤,缺医少药,到底救治不及时,这才留下了病根,以后你多照顾他些。”

    “是,父皇放心。”四皇子抬头,眼眶微红道:“儿臣去让人请二哥进宫。”

    皇帝微微抿嘴,没有说话。

    四皇子便起身退下,让人去安排二皇子进宫。

    皇帝便松了一口气,与林清婉对视一眼。

    如果四皇子都能接纳二皇子,自然不会亏待五皇子。毕竟五皇子以前只是个熊孩子,但二皇子可是想要四皇子命的。

    闵尚书等人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但见梁帝面容越发红润,精神也越好,到底没说出反对的话来。

    此时,谁也不想惹皇帝生气。

    皇后端了一碗饺子进来,她笑道:“你尝尝,馅儿是我调的,皮也是我擀的,许久不做了,也不知合不合你的口味。”

    皇帝接过来咬了一口,连连点头笑道:“还是以前的味道。”

    俩人相视一笑,林清婉等人识趣的退下,让他们夫妻俩单独相处。

    皇后看着他们将门关上,这才回头看皇帝,见他眉眼间的愁绪消了不少,便伸手摸了摸他的眉角,笑问,“这是说了什么好事,这么开心?”

    皇帝又吃了一口饺子,这才哈哈的笑道,“也不知是不是林家的人都这么贴心,我这还未曾开口,婉姐儿已提了让老五回来的事了。她是理藩院尚书,外藩之事归她管,就是闵卿等人联合起来也越不过她去。我看老四也被她说服了。”

    只要有朝臣支持,老四自己又愿意,老五回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而他所担心的也不过是他走了以后,老五独身在蜀国,大梁会放弃他。

    爹当皇帝和哥当皇帝,待遇还是不一样的。

    皇后便嗔笑道:“还真以为她会读心术啊?”

    “原来是梓童,”皇帝握住她的手笑道:“我就说嘛,她怎么这么了解朕的心事,梓童,悦悦,谢谢你!”

    听到这个小名,皇后忍不住眼睛一热,靠在他怀里说不出话来。

    皇帝默默地抱着她,“老四心软,你帮我多看看他,老二那个孽障,你不必管他,老三,老三啊,你帮我多照顾一下他的孩子,老六我交给了老四,只是老五还得你多费心。”

    皇帝轻轻地絮叨着,“我知道,我是等不到他回来的,但只要他能平安回来,我这心愿就算了了。朕这一生有过十一个孩子,能生下来的只有九个,我和你说,那是上天不愿他们在这世间受苦,所以才把他们带走的,那是我无能,护不住他们,可老五,我真的不想再失去一个孩子。”

    皇后见他把她夭折和流产的四个孩子都算上了,不由流泪道:“我知道,我都知道,你放心,我会盯着他们的,一定把老五换回来。”

    皇帝就对她轻声笑道:“你也放心,我们只有元华一个女儿,我都给她安排好了。”

    皇后满心的激动被浇得透心凉,她不由抓紧了皇帝的手,问道:“你安排了什么?”

    皇帝但笑不语,拍着她的手道:“很快你就知道了,她是我们的女儿,我是不会亏待她的。”

    皇后顿时有苦说不出,她这段时间不是让长公主礼佛,就是参道,就是怕她参与朝政。

    但此时看着像个孩子一样做了好事等着她夸奖的皇帝,她蹦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她笑着颔首道:“我放心。”

    殿外,闵尚书拦住林清婉,蹙眉道:“林郡主,你既为朝廷官员,那就该以大局为重。”

    “什么是大局?”林清婉停住脚步,沉着脸斥道:“出尔反尔,背信弃义就是大局吗?少以大局的名义做些损人利己的事,我只知道不论石昀是皇子,还是普通百姓,他都是梁人。我承诺了他只要约定一结束便接他回国,也承诺了保他安全,那我便不能不守诺。”

    “一个人和一个国,是,国为大,但你们别忘了,国就是这一个又一个的人组成的,”林清婉连珠炮似的道:“现在必须要五皇子为质吗?”

    “不需要!”林清婉道:“此时不比当初,必须要交换质子两国才能安心合作,现在战事已消,我们多是办法维持住两国的关系,不过就是难一点,需要付出的多一点,诸臣劳累一些就是了,为何却要枉顾信诺置留蜀数百人的性命于不顾?”

    闵尚书脑袋一懵,回过神来道:“留蜀也未必就会丢命,林郡主怎么……”

    “你也说了是未必,”林清婉沉着脸道:“他们是未必会丢命,但我大梁朝廷却必定失信了,闵尚书,一国朝廷若没了信誉,谁还愿相信我等为官者所言?”

    说罢甩袖而走。

    钟如英憋着笑跟上林清婉,走到了花园里,冷风一吹,林清婉脸上的红潮这才淡了些。

    钟如英在她身旁笑道:“说得义正言辞,只是你怎么心虚了呢?”

    此时,任尚书等人也正含笑看着闵尚书,摇头笑道:“她说的不错,倒也理直气壮,就是脸太红了些,不免显得心虚。”

    闵尚书就翻了白眼道:“挨骂的不是你们,你们倒是说风凉话,那这质子到底还换不换了?”

    任尚书就淡淡地笑道:“这是理藩院的内务,我工部不好多言啊。”

    其他几位尚书:……

    狄尚书轻咳一声道:“林郡主倒也没说错,虽说召回五皇子,需要更费心去经营两国关系,但也只是费心而已。如今陛下的情况诸位也看到了,若能有其他方法维持住大局,何必不全了陛下的心愿?”

    闵尚书等人沉默。

    马尚书就淡淡地道:“罢了,这也是理藩院之事,到时累的也是理藩院,既然约定已履,便将五皇子召回吧。”

    马尚书这理由也不过是说说而已,外交之事是理藩院为主,但出了事,各部还能置身事外吗?

    肯定都得跟着忙,但此时没人再反驳。

    之前只是没人提,他们便也不愿费事,能走捷径,为何不走?

    但既然林清婉愿出头,又为这个怼了他们,而四皇子明显站他们那边,几人便不必要为这事在这时候还让皇帝不痛快了。

    六部巨头都在这儿,他们达成了统一意见,这事便都不需要拿到朝会上去议论就能定下了。

    等林清婉平静下来,一脸淡然的跟钟如英回来时,六部已经同意,特意派了跟她关系最好的任尚书去与她说。

第四百八十六章 驾崩

    任尚书看着她笑道:“此事是我们思虑不周,毕竟现在陛下情况不同,换做其他时候,自可以大局为重。”

    显然他们虽同意了,却并不觉得他们的提议就有错。

    林清婉这一次没反驳,的确,若梁帝不是这样的情况,她也会同意这个提议,想办法说服五皇子继续留在蜀国的。

    可这世上哪里有如果?

    她情绪有些低落的守在外殿,很快,有内侍带了二皇子进来,林清婉抬头看去,一时怔住。

    她已经好几年没见过二皇子了,可上次见他还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即便是后来受了挫折,也只是有了些颓丧,现在的二皇子却是鬓发微灰,脸上满是风霜之色。

    她不由看向其他大臣。

    闵尚书等人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来,钟如英却淡淡地瞥了他一眼,眼中含着讥讽和嘲意。

    林清婉起身走到她身边,钟如英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二皇子被四皇子领进去,不多时,里面便传来了二皇子的哭声,外殿的人皆不动如山的站着,老半天后,三皇子也被人扶着进去了。

    皇帝看见三皇子,脸色这才微缓,细声与他说起话来。

    半天后,诸臣才被叫进去。

    御医守在塌边,默默地低着头,而皇帝的脸色已有些不好,长公主大惊失色,冲上去跪在他的床边,小声叫道:“父皇!”

    皇帝抬眼对她笑了一下,然后看向卢真和崔正等人,轻声道:“朕将四皇子和大梁交予你们了。”

    “陛下!”众臣纷纷跪下。

    皇帝微微一笑,看向四皇子,轻轻地道:“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如今楚汉已灭,我大梁势最大,你有能臣辅佐,又有智将,朕没什么可担忧的,只希望你能记住这两句话,无为即有为,顺其自然吧。”

    “儿臣谨记。”

    皇帝的眼皮渐渐沉重,他留恋的看着眼前的人,轻声叹道:“朕是舍不得,但朕这一生无悔矣。”

    皇后看着他慢慢将眼皮合上,心中一跳,不由伸手去摸他,“陛下?”

    皇帝的嘴角微翘,却没有如往昔一样应他。

    院正上前试探,手才摸出去便脸色一变,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头重重的磕在地上宣布,“陛下,崩了”

    皇后这才感觉到心脏处有密密麻麻的痛意涌出,她捂住胸口既说不出话,也哭不出声。

    长公主和三皇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