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娶媳妇,怎么让孩子随母姓?”
“第一个孩子姓的是尚,隔一个才姓林!”
“那和入赘有什么分别?”跟尚老夫人拍桌子的是旁支的一位老人,排行五,他跟尚老夫人同辈,搁以前他自然是不敢的,因为尚老夫人是实实在在的老太君,他却是地里啃食的泥腿子,虽然家里地不算少,但他也是下地的。
可现在他却是不惧了,因为现在他们一样是庶民了。
尚老夫人一辈子都没这么被尚家人顶撞过,气了个倒仰,指着外面吼道:“好,你能耐,有本事你去回绝了这门亲事,知道我们家为什么能安然无恙,也没连累到族里吗?就是因为有林家出面。”
“你去吧,去吧,然后我们一大家子一块儿流放去,”尚老夫人吼道:“你以为到时你们又能落得什么好?一样被牵连。”
尚老五脖子一缩,有些底气不足的吼道:“那也不该入赘!”
“不是入赘,”尚老夫人沉着脸继续分辩,“让孩子随母姓,那是因为林氏嫡支也没后人了,给几个孩子过去承继林氏有什么不好?”
尚老五冷笑,“这话也就哄哄自己,谁信啊?”
门外的尚明杰怒极,推门就要进去,却被尚丹菊一把拉住,将人拽到身后冷笑道:“所以说我们女人亏,辛辛苦苦生个孩子,想让他随母姓便这么难,难不成那孩子不是从我们肚子里生出来的?倒好像你们男人有多能耐似的。”
声音不小,屋里的人听得一清二楚,尚老五脸色一变,丫头片子也敢跟他呛声,他起身就要出去教训人。
却听到尚明杰抚掌应和道:“就是,要我说孩子便全随母姓又如何?难道换了一个姓,他就不是你的孩子了?他是血肉换了,还是骨髓换了?如果单以姓论亲近,那是不是随便抱来一个孩子,随了自己的姓,那就比亲生的孩子还要亲了?”
就听尚丹菊冷笑道:“所以我才不要嫁人呢,我好好一个姑娘家到了夫家任劳任怨,最后还要受人糟践,生个孩子连冠自己姓氏的权利都没有,生孩子做什么?”
这下不仅尚老五,尚老夫人也脸色发青了。
尚老五瞪圆了眼睛回身看尚老夫人,怒问,“你们嫡支就是这么教孩子的?”
尚老夫人就觉得心口疼,还没缓过一口气来,就又听一道冷哼声起,她一个激灵,立即看向门口。
尚丹竹陪着林玉滨过来,就站在院子里,本来屋里人说话他们不该听到的,奈何尚老五和尚老夫人气急,说话都是吼着的,所以她们听了全场。
本来林玉滨脸色只是有些不好,正想转身避开,以免尚家尴尬,就听到了尚丹菊说的话,她干脆也不走了,直接冷哼一声上前,对面红耳赤的尚明杰道:“二表哥,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就随我姓吧,等第二个孩子再随你姓。”
尚明杰想也不想就点头答应,“好!”
林玉滨脸上这才展开笑容,拉了尚丹菊道:“走,随我去花园里散散心。”
屋里的尚老五和尚老夫人脸色都难看起来,尚老夫人更是直接捂了胸口。
尚明杰也怕尚丹菊留在这里会被骂,让尚丹竹把她们都拉走了,这才进去。
没办法,他怕祖母气出个好歹来。
一进去,尚老夫人果真捂着胸口叫难受。
尚明杰便上前扶住她道:“老太太,您别生气,四妹妹不是在顶撞您。”
至于在顶撞谁,那就是不言而明了。
尚老五脸色难看,张嘴就要骂,尚明杰就突然抬起头来道:“五爷爷,族里要是介意我孩子的姓氏,那我们这一房单分出来就好了。”
尚老五瞪大了眼睛,“你什么意思?分宗?”
尚明杰点头,冷淡的道:“对,分宗,这样族里也不用生气了,我也不用委屈自己的妻儿,岂不是两全其美?”
哪里两全其美了,虽然现在嫡支落难了,但家底依然是他们旁支不能比较的,哪怕不能像以前那样依仗嫡支,但偶尔上门相求,对方还是帮得上一些忙的。
分宗之后他们还怎么上门?
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聘
尚明杰见他们沉默,便冷笑一声道:“五爷爷不如回去和叔伯们商量一下,我等你们的答复。”
尚老五张了张嘴,见尚明杰目光清冷,早已不见前些年见到的懵懂天真,脸色变了变,最后甩袖而去。
尚老夫人自然也察觉到了孙子的变化,一时面上复杂不已,“明杰啊,你真想分宗啊?”
她低声劝道:“虽然他们平时帮不上忙,可有宗族在,别人有所忌惮才不会欺负你们啊,分宗之后势单力薄,只怕随便一人就能欺负你,且林氏宗族那边只怕也不会消停,你若无宗族依靠,他们岂不是要欺到你头上去?你不为自己想想,也为将来的孩子们想想啊。”
尚明杰就笑道:“我知道祖母,您放心好了,族里不会舍得我们分宗的,我就是吓唬吓唬他们。”
“那刚才你答应玉滨第一个孩子随她姓的事也是吓唬他的?”
尚明杰就安抚她道:“祖母,孩子随谁姓并不要紧,紧要的是人要信守诺言,既然话已出口,那便成了诺,焉能不遵守?”
尚老夫人气,“那刚才你还出口了分宗的话了呢,你怎么不说是诺言,而是吓唬了?”
“那也看对象啊,”尚明杰一脸无辜道:“我没事吓唬您老人家干嘛?”
尚老夫人还想说话,尚明杰便握住她的手道:“祖母放心,我不仅要照顾好自己,也要照顾三妹和四妹的,便是为了她们,我也不会让人觉得我好欺的。就是林家也一样的。”
尚老夫人便一叹气,往后一靠道:“算了,我老了,是管不了你们了。”
尚老夫人只觉得力不从心,疲惫的靠在迎枕上没说话。
尚明杰便握紧了她的手,跪在她的膝下静静地等着,半响,尚老夫人心绪平静,叹了一口气道:“罢了,你们去吧。”
“祖母,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我还等着您帮我带孩子呢。”
尚老夫人脸上这才露了一丝微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脑袋道:“我知道你是好孩子,玉滨也是好孩子,去吧,别让她久等。”
尚明杰担忧的看了她一眼,这才起身退下。
等他走了,尚老夫人才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想了想将南春叫了进来,“去请周老夫人来一趟,既然已经下定,那就把婚期也定下吧。”
南春惊诧,“老太太,少爷不是说要过了中秋再说?家里现在都没准备。”
“尚家虽没落了,但准备聘礼的钱还是有的,明杰赚的那些就留着给三姑娘她们做陪嫁吧。”第一个孩子都要姓林了,只怕林清婉睡着了都能笑醒。
既然事情都到了这一步,自然要早点成亲,这样说不定她还能看到第二个孩子出生呢。
要是不看到尚明杰在江南站稳脚步,尚老夫人觉得自己死也不瞑目了。
为了能保住尚家,她太委屈明杰了。
林玉滨回到家,林清婉才知道尚家发生的事,她努力压下上扬的唇角,一脸平静的对林玉滨道:“姓什么不是姓?我看丹菊说得对,既然明杰都应下了,那第一个孩子就随你姓吧。”
林玉滨就羞赫的道:“我当时生气,只想着反驳一下五外公,倒没想二表哥直接就应下了,然后还坚持。不过我也觉得第一个孩子随我姓好。”
林玉滨趴在林清婉的膝盖上道:“这样姑姑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林清婉一顿,然后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道:“傻孩子,现在比以前可要好多了,一点儿也不辛苦。”
林玉滨笑笑没反驳,但她心里知道,姑姑能在嫡支没有男丁的情况下维持今日的局面,真是一日都不敢松懈。
周老夫人代尚老夫人上门请期时还怕林清婉怪罪,毕竟太快了,谁家下定后到请期不隔个小半年?
那样等一套流程下来便去了一年,可以把姑娘留久一点。
可她前几天才带了尚明杰来提亲,下定,现在就请期也太快了些。
林清婉却笑眯眯的接待了对方,在她表明了来意后她想也不想的点头道:“也好,玉滨也担心她外祖母呢,她早点嫁过去也好照顾老太太,只是她这一走,家里就剩下我一个人,多少有些不舍。”
周老夫人闻音知雅,立即笑道:“这是自然,别说是你们这样的人家,就是寻常百姓家也不舍得自家女儿早早出嫁的,您放心,我会让尚老夫人选靠后一些的日子,我看中秋后就很不错。”
林清婉就抽了抽嘴角道:“还是太早了。”
“那回头我选了日子来给您定?”
林清婉颔首,“劳烦周老夫人了。”
“我既做了这个媒,自然要让你们两家都满意的,且这两个孩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和我家孩子一样的。”
周老夫人笑眯眯的转到尚家,和尚老夫人笑道:“我说老姐姐有福,您还不信,你那外孙女担心你呢,让林郡主都吃了醋,却又不好不全孩子的孝心,所以我一说,林郡主思考了一下便答应了请期,只是她也不舍得孩子,所以想把时间往后靠,总要给她们姑侄过这最后一个中秋,日子最好定在年前年后。”
尚老夫人虽然知道这是好话,但也听得很舒服,想到自尚家出事后玉滨一直对她照顾有加,脸上的表情便好了些,露出笑容道:“我知道她姑姑舍不得,只是那孩子也不是远嫁,反正就在一个城里,就是每天见面都行。”
尚老夫人略一思索道:“年后太晚了些,俚语虽俗,却也有道理,娶个媳妇才好过年啊。我看都把日子定在年前吧。”
周老夫人笑着应下,就问,“那具体的日子?”
“待我问过庙里的师傅再说。”
她动作快得很,第二天就带了尚明杰上庙里问吉时,第三天就请了周老夫人上门。
周老夫人看到这三个日子,忍不住笑出声来,“老姐姐啊,你可真够老奸巨猾的,这日子选的。”
尚老夫人心情大好,自得的道:“您只管拿去给林家选,就是选的最后一个日子,我也不介意。”
周老夫人抽了抽嘴角,拿去给林清婉看了。
她昨天暗示日子要在中秋后,最好是在年前年后一段时间,结果尚老夫人选的三个日子还都符合。
一个是八月二十一,中秋后,中间一个则是九月十九,最后一个则是十月初九。
难为尚老夫人能在这三个月每个月里都选出一个吉日来,周老夫人没有立即去找林清婉,而是先回了自家,把嬷嬷找来,俩人自己推算日子。
她身边的这位老嬷嬷是会看日子的,算了一下两个孩子的八字后笑道:“这三个日子都是极好的,尤其是这十月初九的日子,看来选日子的人极上心。再往下虽还有两个好日子,却都比不上这个。”
周老夫人便笑道:“也是尚家运气,过了七月忌讳就少了,所以好日子不少,要在上半年,只怕难找到这样的好日子。”
她收了单子,笑道:“既然日子是真的好,那我明天就去林家走一遭,过不多久我们就能喝喜酒了。”
老嬷嬷就笑道:“到时大奶奶也快生了,这才是双喜临门呢。”
周老夫人笑,想了想道:“回头和夫人说一声,让她多备些礼给大奶奶带去看尚老夫人,尚林两家既然要结亲,那尚家就不是那么容易没落的。”
但尚家现在的确捉襟见肘,他们适时的支援一下也好。
林清婉毫不意外的选了最后一个日子,然后两家就要开始准备为两个孩子的婚事准备起来。
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不短,却也不长。
好在玉滨的嫁妆早有准备,林清婉现在也不过往里添一些罢了,简单得很。
尚家那边则要忙一些,定下了日子,尚家就要开始买宅子布置新房,哪怕今后不住,林玉滨嫁过来时也得是在他们自家的宅子里。
还有聘礼等也都要准备,哪怕知道他们现在不论准备多少聘礼都比不上林玉滨带的嫁妆,可尚老夫人也不愿意委屈了尚明杰和林玉滨,几乎是倾其所有的准备。
尚明远虽肉痛,但也支援了一笔银子,让尚大太太在家里好好的闹了一通。
至于尚二太太,因为某些原因,抄家时她是被抄的最干净的,所以除了含泪的目光外,她什么都不能给尚明杰准备。
尚老夫人便是年老体弱也不愿意用她,生怕她经手财物后做下丢脸之事。
对于这个儿媳,她是最了解不过。
她现在没钱,要是有机会碰到钱,那肯定是不会干净的,于是尚老夫人将尚丹竹和尚丹菊使唤得团团转。
一开始两个姑娘还手忙脚乱,到后面倒摸到了那种精髓,渐渐上手。
尚家这边的准备也开始有条不紊起来。
尚家把宅子准备好,林家的人便开始上门丈量房屋,早早的准备家具,等把家具摆好,尚家的聘礼便也准备妥当了。
十月初一,良辰吉日,尚家选在今日下聘,一路敲敲打打的将聘礼送到了林府。
不错,就是林府,过了重阳后,尚老夫人便带着人住进了新买的宅子里,叫人布置新房。
而林清婉也带了林玉滨住回林府,玉滨要出嫁,那肯定是要从林府出门的,所以只能从别院搬回来,而前院的学子们早早就搬到了文园里。
第三百七十六章 哄人
倒不是林清婉赶客,也不是他们不好意思住了,而是因为姚时自回到苏州后便在文园开课,吸引来了一大批学子,姚时的师弟们自然要过去帮忙。
林清婉见了便让人圈了块地方,砍掉大部分的果树,开始在里面建造房屋。
这部分林清婉让人用篱笆将其与文园其他客舍隔开,取名为求知苑。
历时四个月,房屋已经建好,姚时他们可以在里面教课,应该说,任何人,只要想传授技艺的都可以借这块地方。
而旁听的学子只需要向文园上交一部分钱作为束。
这些钱,林清婉只取四成,剩下的六成则作为报酬交给先生们。
每一堂课的收费都不相同,但却有范围,在五文钱到二十文钱不等,这主要取决于先生们的意愿,当然,文园这边也会提一部分意见。
大部分的课程都会收费,但有时文园也会邀请先生前来免费授课,这部分钱由文园出。
也有的先生会借文园这块地方免费授课,只要先生要求免费,那文园便不会收钱,只不过每旬免费的课程都有限。
而姚时的课程几乎每一堂都是免费的。
林清婉也乐得供他,可以说,求知苑现在的人大部分都是姚时引来的,一开始他只是因为亡国,且离开故土,所以心情郁闷。
阅里到处都有人,留在林府又总是被师弟们围绕,叽叽喳喳的总没各消停。
在苏州转了一圈,发现这时候反而还是文园能找到一块清净的地方,于是他就到文园来了。
找块地方蹲着,弹弹琴,叹叹气,然后就把到文园里办文会的几个书生给吸引住了。
人家找了两天终于找到了藏在桃林深处的姚时,三人便搭上了话。对方不认得姚时,所以少了两分恭维,也是因此姚时才有开口的**。
一来二去的,姚时心结打开,见他们读书有些问题总解不开,就帮他们讲解了一下。
于是三人下次再来便带来了更多的朋友。
一来二去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