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氏荣华-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精不知道他临了还被一个太监摆了一道,他完全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流言四起时他已经从梁国启程返回楚国了,路上消息闭塞,他只隐约听到一些自己怠慢姬元的流言,但他并没往心里去,谁知道事情竟会闹成这样。

    更让他无法理解的是陛下竟然拿他问罪,可打压姬元,让他收了自己的傲骨不是他授意的吗?

    宋精此时还没想到林清婉的身上,只是觉得姬元此人枉称君子,竟然也耍这种挟持民意的下作手段。

    等远在苏州的林清婉听说宋精被下狱,而楚帝亲自去姬家跟姬先生手谈一局,并笑着定下新建书院的名字时已过了小年。

    她微微一笑,对易寒道:“回头你把信送去驿站,让人送去给宋精。总要让他知道他这亏是怎么吃的吧。”

    易寒惊讶,“姑奶奶不是喜欢扮猪吃老虎吗,怎么这次这么坦诚?”

    林清婉就笑,“不好让姬先生代我受过,宋家在楚国权势可不小,而我在梁国,他宋家再能耐也不能奈我何。”

    一句话,我就算是告诉你这事是我干的,你宋精,你宋家又能怎么地!

    而姬先生就不一样了,他到底还在楚国,还在楚都,正好在宋家的势力范围下。

    易寒闻言,拿了信便出去。

    林清婉起身伸了一个懒腰,心满意足的道:“这下可以过个好年了。”

第三百零四章 倒霉

    苏州距离楚国不远,也就到京城的距离,但信件毕竟是出国,所以要麻烦些。

    尤其是遇上现在几国关系紧张的时候。

    可谁让楚梁刚何谈呢,哪怕是为了做样子,大家面上也表现得和和气气的,商人们却不管这么多,趁着要过年,正好借着两国和好做做生意。

    林清婉交由驿站的信便也这样混着过去了,但进入楚国就没那么方便了。

    大梁这边还好,梁帝基本上只派人监督封疆大吏的出国信件,林清婉既不是官儿,也不掌兵权,所以只被当做普通信件直接传出去了。

    但楚国对这些却查得很严,尤其宋精的身份还不低,最要紧的是林清婉给他写的信上也没掩藏身份,信封上直接写了自己的名字。

    于是这封信七拐八拐的就先到了楚帝手上。

    当然,楚帝不会每一封有异常的信都会看,自是下面的人检查过后觉得应该让他知道的才会递过来。

    既然到了他的手上,说明内容有他应该知道的事,于是楚帝就看到了这封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就两段话,第一段是林清婉问候宋精,自京城一别后可还好,她对他甚是想念。

    这一段很让人想歪,开信的官员头一个念头就是这两人有猫腻,然而第二段却话锋一转。

    信上的语气依然是温温柔柔的,却问他如今在牢里过得怎样,这份大礼是她特意给他的回报。

    不枉费他在京城时的一番心思,并且表明自己为此劳心劳力,只希望他能在牢里多待些日子,不然她心口的气出不掉,日后还有纠缠。

    信的最末尾祝愿宋精能有一个与以往体会完全不同的年节。

    开信的官员:……所以这到底是有爱啊,还是有仇啊?

    不过他很快回过味来了,这意思是近来闹得大楚不得安生的流言是这位梁国林郡主的手笔?

    还是为了对付宋精?

    这下官员不敢怠慢了,立即把信传给了皇帝。

    楚帝看完一阵复杂,他面色变换了好几种颜色,最后咬牙切齿的问:“宋精怎么这林清婉了?”

    送信的侍卫低头,他不知道啊。

    楚帝狠狠地一拍桌子,怒道:“将随行的属官招来!”

    他们跟着宋精,难道还能不知道?

    使团的属官们战战兢兢地进宫,跪在地上不敢言语,听皇帝问起在梁国的事,他们不敢怠慢,连忙竹筒倒豆子一般的全说了,可重点全是他们怎么努力与梁国周旋,却依然辩不过梁国君臣,这才不得不退后一步签订和约的事。

    皇帝可是以谈判不利的罪名办了正使,这是要轮到他们了?

    几人战战兢兢,诉完苦便开始请罪,楚帝不耐烦的道:“谁问你们这些,朕问的是林清婉,宋精与林清婉有矛盾?”

    姬先生不出手,在楚国不占理,也不占利的情况下想要从何谈中占优势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份和约他早有预料。

    他气的是宋精不能给楚国带来利益也就算了,还让他和楚国丢了各大面子,大损威仪。

    属官们想了想才想起皇帝问的是梁国的林郡主,他们想了想后谨慎的道:“因林清婉给洪州支援粮草之故,宋大人对此人很是不喜,所以在第一次见面时颇有为难,可也只是言语上的冲撞。”

    楚帝面无表情的问,“他就没做过什么特意针对林清婉的事?”

    两国是对手,别说只是言语冲撞,就是打一架也不至于记恨到这种地步,要说宋精没做什么,拉他下皇位他都不信。

    属官们绞尽脑汁的想,见皇帝眼神越发冰冷,他们吓得脑门上全是汗,还是一个属官仔仔细细的将宋精做过的事回忆了一遍,最后微微瞪大了眼睛。

    楚帝一直留意着他们的表情,一看便知他想起来,冷哼一声道,“说!”

    属官就说了,最后小心翼翼的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道:“但此事没成,我们没想到林家如此重视那小姑娘,身边不仅有护卫,还有暗卫,所以根本没把人冲开,这事便不了了之了。”

    楚帝咬牙切齿的问,“不了了之?你们不是露了行迹吗?”

    想到后面被拔除的不少钉子,属官们羞愧的低下头。

    楚帝气得就将案上的折子砸他们头上,怒吼:“一群蠢货,害不了人还不会把屁股擦干净吗?”

    他还一直以为这是姬元的手段呢,搞了半天是一个女人出手,目标还不是他,他完完全全是被连累的!

    林清婉要是楚人,此时早就脑袋搬家了,可她不是,她是梁人,楚帝再恼再怒也碰不到她。

    那就只能找他能碰到的人撒气了。

    姬元他不好动,毕竟全天下人都看着呢,但宋精没问题啊。

    最要紧的是,先前楚帝最恨的还是姬元,但从刚才知道这不是姬元出的手后对他的恨意就减了大半,现在全冲着宋精去了。

    本来他还觉得宋精背了锅,心中有所愧疚,想着等过完年等这事淡了就找个机会把人放出来,可这下子他全改主意了。

    他为什么被人骂,他的骄傲为什么被人踩在脚下?

    全因为他!

    要不是他出手对付林清婉,尾巴还没擦干净,他至于被牵连吗?

    皇帝一怒,伏尸百万!

    当然,宋精没那么惨,他好歹也是皇后的侄子,宋家的嫡子,可想要快速出狱是不可能了。

    皇帝把属官们轰走,便让人把信丢去给宋精了,连宋家的手都没过,直接送进牢里给宋精。

    然而宋精竟然没觉得不对,接过狱卒的信后还惊奇了一下,他跟林清婉很好吗,怎么她还给他写信?

    林清婉自然收不到宋精的回信,然而她却是能收到消息的,还是四皇子特意送来的。

    梁国留在楚都的细作回话说,宋精在牢里吐血了,病得还挺重,宋家给请了大夫,宋家家主还特意进宫去求皇帝,想要皇帝网开一面放宋精回去休养身体。

    然而楚帝残忍的拒绝了他们,大夫可以请,但人不能走。

    四皇子还和林清婉八卦,“听闻楚帝本已心软,大家估量过完年宋精便能出来,也不知为何,楚帝突然恼怒,如今他也猜不透宋精何时能出来了。

    而梁楚和约是宋精签订,不知楚帝是否会借此反悔。”

    又道:“虽然宋精倒霉我乐见其成,但总怕何谈之事有变动。”

    林清婉:……

    她还真没想到这一点,而且楚帝为什么会这样她也不清楚啊,本来嘛,只是为了平息学子们的怒火,等事情淡了人自然就可以出来了。

    她本来也没想借由此事关宋精多长时间,不过是想着让他名誉受损,再关些日子,让他受些教训。

    不过,林清婉摸了摸下巴,吐血啊,总不可能是收到了她的信后吐的吧,至于吗?

    至于吗?

    当然至于,宋精不蠢,收到信后先是一怒,然后便发现了不对,这信的褶皱不对,再想到信不是家里人送的,显然不是先到宋家手上,那是到谁手里就很容易想到了。

    就在他心中忐忑时他爹怒气冲冲的来问他又做了什么,陛下竟然不愿意放他,还连带着他也被训斥了一顿。

    宋精怒火攻心,一个没忍住就吐血了。

    他爹吓了一跳,再一看轻飘飘从他儿子手里飘下来的信还有啥不知道的,合着他们都找错了对手,敌人不是姬元,而是梁国的林清婉!

    一时又怒又怜惜他儿子,然而没办法,皇帝正在气头上,他们都不敢进宫求情。

    但宋精倒霉啊,本来他一路从梁国赶回楚国,路上奔波劳累,吃不好睡不好的,还没进城就被带着直接到牢里来了。

    虽然狱卒不敢亏待他,家里也一日三餐给他送吃的,但再好能有家里好?

    加之又是住在牢里,连各说话的人都没有,本来心中就积累了怨气,身体也疲累,再被这来回的刺激,一口心头血就吐出来了。

    然而一直撑着的身体便垮了,先是夜里发了高烧,一直到第二天都没推。

    这下宋家害怕了,也顾不得楚帝会生气了,连忙进宫求情,连皇后都搬出来了。

    然而楚帝铁了心的要撒气,根本不给宋家开口的机会。

    宋爹又怒又伤,心中对楚帝也不满起来,是,这事是他儿子没办好,可他的初衷是好的。

    他折腾这些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大楚?

    不过是因为年轻不谨慎,可你罚也罚了,这黑锅他也背了,你还想怎么样?

    说不是黑锅?

    谁不知道谁啊,大楚臣子们都知道,流言说的一点儿也不查,皇帝就是在打压姬先生,现在这锅他儿子已经替他背了,他却只记得他儿子的错处是怎么回事?

    林清婉并不知道她这一封信还让人家君臣生隙了,因为她根本没料到楚帝会看他们的信啊。

    她就是本着怎么拉仇恨怎么写的,她要是知道楚帝会看,肯定得再多写点。

    现在林清婉也不知道,但这不妨碍她的开心,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越晚越让人疼。

    君子诚不欺她。

    林清婉喜滋滋的收了四皇子的信,转身便让人给林府多送些鸡鸭鱼肉和禽蛋过去,“务必把先生们伺候好了,让他们不要想着离开。”

第三百零五章 送行

    前几天,第二批书终于也到了,他们选的路不好,中途被雪困在了山中,所以才耽误了这么久,一到这边大部分人都病倒了。

    作为大师兄,姚时当然不可能离开,所以便又耐下性子照顾师弟们。

    但这两天大家病情好转,他又提了离开的事,林清婉哪舍得放他走啊,借口阅的书还未造册完毕把人留下了。

    又从林家的藏书里扒拉出两本珍品把人给勾下了,不过她总觉得只怕也拖不了太久,也不知道今年江陵府的战事到底会不会发生。

    姚时也在忧心此事,所以他拉了杜斯一起帮忙抄书,将林清婉给的两本珍品都抄下来后便与林清婉告辞,他说什么也要回江陵去。

    林清婉就劝道:“此时天气寒冷,往北还大雪封路,您何必再等一等?”

    “只怕再等下去我会后悔的,”姚时叹气道:“我知道郡主的意思,然而江陵是我故土,我是必须回去的。”

    林清婉见他神色坚定便微微一叹,“那我给先生准备些东西,您打算何时启程?”

    姚时没想到林清婉那么轻易就放他离开了,不由一怔,然后面色微微缓和下来,“宜早不宜迟,我明日一早就走。”

    林清婉就看向他的身后,“是先生一个人走,还是……”

    姚时也看向身后的师弟们,杜斯立即道:“大师兄,我跟您一块儿回去。”

    “大师兄,我们也跟您回去。”开口的都是祖籍江陵的学子,他们是奉师命出来送书的,不然都不会出来。

    姚时就微微蹙眉道:“不急,待我先回去探路,你们在苏州等我口信。”

    杜斯却道:“既然要回去,那就一起回去,路上也好有各照应。”

    姚时还要劝说,其中一人便道:“大师兄,你在这儿心难安,我等也是一样的。”

    姚时便不再说话了。

    林清婉目光扫了一圈,确定人数后便道:“那先生们休息吧,我回去给你们准备准备。”

    又对其他人笑道:“其他先生就不要急着离开了,天气寒冷,冬天赶路能去半条命,大家不如在苏州将这个正月过完,待春暖花开时,你们若想回乡,在下再给你们安排。”

    其他人纷纷拱手道:“就怕打扰了郡主。”

    “谈何打扰,你们千里迢迢的为我送书来,岂不是我更打扰你们?”林清婉笑道:“何况你们皆是姬先生高徒,而我林氏与姬先生有旧,照顾亲朋本就是应有之义。”

    大家见林清婉好客,而这段时间来他们在林府的确住得挺自在的,林家放在这里的下人很少,除了些岗位,其他进出照顾的都是他们自己带来的人,林家主人又不住在这儿,在这儿住着就跟他们在书院里差不多了。

    林清婉走了,其他师弟这才围着姚时他们七嘴八舌的挽留,“师兄何必急着走,此时天气那么冷,路不好走,人也受罪。”

    “江陵如今被楚梁包围,危机重重,师兄们就是回去也做不了什么,且还可能落入孟帝之手,先生离开江陵,孟帝可是积累了一肚子的怨气,就怕他迁怒于你们。”

    “不错,师兄们不如留下吧,待开春后再回去,不然就再等等,等局势再明朗一些。”

    姚时抿嘴,“知道为何林郡主不再劝我吗?”

    师弟们一愣,然后犹豫着道:“因为师兄态度坚决?”

    “因为她懂我!”姚时瞟了他们一眼道:“无论任何,我的家在江陵。”

    惊蛰也没想到姑奶奶那么容易就放弃了,忍不住道:“您不是计算着在阅附近圈块地办个讲堂,让姚先生他们去讲课吗,怎么就放他走了?”

    林清婉叹气,“江陵毕竟是他的故土。”

    就是她,哪怕明知无用也会想着回去看一看的,说到底他们这样的人还是不够理智。

    林清婉叹气道:“只希望他们师兄弟能够平安无事吧。”

    这段时间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所以林清婉给他们准备了不少东西,除了衣服鞋袜,还有被子,汤婆子,甚至碳都给他们带了不少。

    除了他们要坐的马车,另外专门腾出一辆来装些食材,她向来好享受,于这种细节最细心不过,所以连锅碗都给他们备好了。

    姚时他们第二天看到这一溜的马车时感动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段时间他们一直被热情招待,特别是姚时,好几个家族冲他抛出橄榄枝,甚至周刺史都代替梁国出面挽留他。

    姚时有一段时间还特别怕走不了,却没想到他那么轻易就能脱身,且还能被如此郑重的对待。

    杜斯他们也觉得心暖暖的,因为他们娘都没有这么周到啊。

    几人眼含热泪的拱手与林清婉和林玉滨作别。

    林清婉连忙虚扶,让林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