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氏荣华-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皱了皱眉道:“二爷才考完,正是要交际的时候,要取一些钱不是正常的吗?再给他送五十两去,叮嘱洗砚和侍墨,跟同科出去玩可以,却不准去那些腌地方,着他们看紧了二爷,若二爷学坏,我唯他们是问。”

    账房连忙应下,然后就小心翼翼的道:“可是老爷,现账上一共就还有五十两……”

    尚平眉头一蹙,道:“我一会儿让人再送一百两过来。”

    倒不是尚平小气,而是这个钱的确不小了,银子的购买力可是很大的。

    当时林家只留下几千现银,那是林江预备好给她们姑侄好几年的生活费。

    要不是林清婉要经营爵田花销太大,那几千两可以供她们姑侄奢侈十年不止。

    尚平在京城的花销虽大,但很少从账上支钱,所以尚府的账房颇有些形同虚设的意思在。

    不过随着尚明杰入住,账房总算是有了更重要的用处。

    尚明杰拿到他爹给的钱,忍不住心软了一下,然后就去找他爹旁敲侧击的问了一句,“父亲,国家与家族摆在一起你会如何选,道义与家族利益摆在一起,你又会如何选?”

    尚平蹙眉问他,“这是这次科举的试题?”

    “……”尚明杰默了默道:“不是,是儿子想问的问题。”

    尚平就绷紧了脸道:“怎么想到了这种刁钻的问题?你只要学好仁义礼廉耻便行,那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要去想。”

    “父亲,这不就是仁义礼廉耻吗?”

    “胡说八道,家顺国益,国昌家盛,只听说过两者相扶相持,没听说过他们还利益相悖的,”尚平急急地打断他的话,“那些话都是些怀才不遇之人胡乱编造出来扰乱人心的,你看朝中哪位大臣不是当了官儿,出仕之后家族越发兴盛的?”

    “而他们为国办事,国家自然是越发昌盛的,你看国家利益何曾相悖?你要记住,家一直是和国摆在一起的。”

    尚明杰抿了抿嘴道:“父亲这明明是狡辩,您明知我问这话的意思,国与家是摆在一起,利益也的确能一致,可怎么可能没有冲突的地方?”

    “比如将士为守过门而亡,可不就是舍己为国,舍家为国了?再比如……”

    “好了,好了,”尚平头疼的扶额道:“为父累了一天,实在是无力与你争辩了,你先下去吧,不是说约了朋友晚上出去玩吗?”

    尚明杰抿了抿嘴,看得出父亲的逃避,他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气,想要冲出胸膛,但他到底忍下了,退后一步行礼退下。

    尚平等人走了才睁开眼睛,问长平,“是谁跟他说了什么,怎么突然问起这样的问题来?”

    长平连忙道:“并没有人在二爷跟前嚼舌头,只不过二爷一向心思敏感,或许是在外面看到了什么心有所感罢了。”

    尚平微微点头,想到他儿子一向纯良,不会掩盖情绪,应该不是发现了什么,所以点头道:“算了,随他去吧,孩子只要闷闷不乐几天就好了。你再去账上看看能不能凑出些钱来,算出还差多少,明儿我去钱庄谈谈。”

    长平应下。

    尚家表面看着光鲜,其实比林家还不如。

    现在林家手上有好几个赚钱的东西,可尚家却没有,要不是每年都跟赵家合作做生意,尚家得更艰难。

    长平理解老爷的难处,叹息着出去理账去了。

    尚明杰气呼呼的往外走,被风一吹,他渐渐冷静下来,道:“回去多带上件披风,晚上我们不回来了。”

    尚明杰跑去找卢瑜他们玩儿,不巧,林清婉刚带着林玉滨出门往皇宫里去。

    他微微有些惋惜,然后就进门拜见杨夫人。

    杨夫人还是很喜欢尚明杰的,所以受了他的礼后就笑道:“好了,知道你们心急,快出去玩去吧。”

    尚明杰想到她孤零零的一个人在家,便踌躇道:“夫人不如跟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吧,听说今年陛下千秋,户部和礼部联手准备了不少烟花,专门等着中秋这日与民同乐呢。”

    杨夫人笑着摇头,“你们去吧,我不爱热闹,且这烟花哪儿看不是看?我就在家里等她们姑侄回来,正好这天越来越冷了,我在家给她们看看热水。”

    卢瑞早不耐烦了,扯了他一把就对杨夫人行礼道:“那夫人我等就先下去了,晚上给您带好看的花灯回来。”

    杨夫人好笑的挥手,“去吧,去吧。”

第二百五十五章 放榜

    中秋过后考官们便开始抓紧阅卷,三天内要出成绩,本想过完中秋就回家的林清婉决定等成绩下来了再说。

    而且,她也想看看她不在苏州,林家能出什么事。

    卷子很多,将试卷污损和明显没答够三分之二的试卷直接淘汰,这便筛去很多了。

    剩下的则要慢慢看了。

    考官们分了组,一个大佬带着几个属臣一起阅卷,卷子是不糊名的,基本上看过内容,再扫一眼名字籍贯,阅卷的人便知哥大概,他会中还是不会中了。

    一个考官摸到一份试卷,阅完后笑眯眯的道:“这份卷子不错,评不上甲等,乙等却是没问题的。”

    旁边一人听闻,连忙凑过来问,“哦,是哪家才俊?”

    那考官便去看名字,笑道:“尚明杰,是苏州人士,咦,莫非和工部的尚大人是一家?”

    “是了,今年尚大人家的公子的确参加了科举,我看他这两天都愁眉不展的,或许是在为尚公子的成绩忧心?”

    “这倒不必忧心了,”那考官把卷子放在一边,笑道:“这份卷子是必中的,没想到儿子倒比老子要出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大家都听出了他话中的讥讽,微微一笑没说话。

    另一组的考官也抽到了一份好试卷,笑道:“我这份也不错,还同样是苏州人士。”

    再看一眼生辰,一寻摸,忍不住摸着胡子道:“今年苏州尽出青年才俊啊。”

    “待我等找找,可还有。”

    相比中年进士,大梁的官员更喜欢年轻的进士,因为他们年纪小,身体好,耐使唤啊。

    什么脏活累活都可以丢给他们干,最要紧的是,年少活的久,有时间让朝廷培养,换个中老年,等你才把人培养出来,他年纪就很大,干不动了,简直是在浪费资源。

    以为考上了进士就能出仕当官,走上人生巅峰了?

    考上进士,不过是正式学习的开始,为官之道是其中最细末的一项,最主要的还是要学如何处理公务,平衡朝内外矛盾,带领地方,甚至是国家繁荣昌盛。

    所以虽然不忍心,但在同等条件下,考官们会优先选择年纪比较轻,身体比较强壮的考生。

    所以考试要趁年少啊。

    大家扒拉出好几个文章写得不错的年轻考生,笑眯眯的把卷子放到一边,继续看。

    那些扬名许久的才子的文章得取出来仔细看看,若能取就取,还有那些大佬们打过招呼的门生也要扒拉出来看看,文章不是特别差的就放到一边,和先前选出来的试卷进行二次审核。

    栗丰的卷子并不出彩,所以一早就被考官丢在了淘汰的卷子堆里。

    首官扫了一眼选出来的试卷,觉得不够数,接下来他们还得再淘汰一次,至少得有三百份试卷才行,而现在选出来的还不到两百份。

    怕属官们太过严格,首官便去翻被丢的试卷,不一会儿就选出了三份,他蹙眉问,:这几份卷子都是谁阅的?

    众考官看了一眼,忙起身侍立,瞄了一眼后纷纷摇头。

    首官身后的一名考官连忙出列道:“是下官阅的。”

    “都是?”

    考官一噎,白着脸点头道:“是。”

    首官就面无表情的道:“进士三年一考,碰上朝中大事还会直接取消,有的人一辈子可能就能参加一次进士考试,所以我们对每份试卷都应该慎之又慎。”

    他将这几份试卷交给身旁的人,严肃的道:“每一份试卷背后都牵扯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本官不要求你们绝对的严正公平,这东西也没个标准,却绝对不允许尔等在这等事上徇私报复!”

    说罢,他指了那几份试卷问那考官,“本官问你,这三份试卷你为何擢落?”

    考官额头上冒着冷汗道:“下官以为这三篇文章皆是辞藻堆砌而成,所言无物,粗粗一看还好,深看却并无观点,所以下官便擢落了。”

    意境这种东西是看各人的,你说有,我却硬要说没有,何况这是策论?

    光棍点的直接说我不喜欢考生的论点,首官也不能拿他怎么样,这就是为什么林清婉说现在的科举是极度的不公平。

    不糊名,很大程度上录取与否取决的是考官的好恶,有时候连首官都不能干涉底下考官的阅卷。

    现在也一样,虽然知道这人阅卷不公,首官此时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但不代表他什么都做不了。

    首官叫来两个考官,让他们重新将地上被淘汰的试卷再筛选一遍。

    俩考官:……

    不能恨首官,他们只能暗暗瞪了一眼同僚,正是傻缺,科举中徇私是常态,但谁也没做得这么过分,竟把好卷子在第一轮就刷下,这是嫌命太长了吗?

    俩人苦逼的开始过文,有的扫一眼就能丢下,有的却要细细的看,工作量瞬间增加了两倍。

    首官并没有离开,直接盘腿坐在地上跟着他们一起选择,然后就翻出了栗丰的试卷。

    倒也还行,勉强可以进入复选,首官正要丢到一旁几份试卷上,瞄到卷头的名字和籍贯便一顿,他点了点指头,前几天老任找他们说的那个很擅长治水的后生叫什么来着?

    首官想了想,提笔在上面画了一个圈,交给一旁的考官道:“先放在一边,回头看看能不能给他挤出个位置来。”

    属官认真阅读,半响才道:“这文章平平,名声也不显,大人为何要取他?”

    “是工部尚书看中的人,似乎很擅治水。”

    “哦,”考官理解了,也在上面画了一个框以作记号,这种事也不少见,总有人在某一方面很有天赋,早早的得到部门首官的留意,反正这些人最后也是被分到地方和六部,只要真的有才,他们是愿意给大家多一条路的。

    于是栗丰的卷子就被放到了一边。

    三天后,礼部开榜,考生都早早的聚在榜下等待。

    栗丰也在,一大早他就和同乡一起站在了榜下,满头大汗的等着礼部开门。

    他那同乡是商人,一边擦着汗一边安慰他道:“别紧张,你不是说行卷送出去了吗,我觉得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栗丰默默地道:“……我不紧张,倒是何兄要不要先喝点水?”

    这汗出的有点多啊!

    何同乡哈哈笑道:“不必,不必,我这不是紧张的,我这是体质问题,我是打小就爱出汗!”

    话音才落,礼部大门慢慢打开,一队衙役跑出来分开众人,隔出一条路来。

    礼官便捧着已经抄好的红纸出来,高声道:“榜单一出,此次进士科考一共录取一百三十六名,现开始唱名!”

    录取人数一爆出来,人群瞬间骚动起来,这一届竟然录取了这么多,要知道上一届才录取了七十九个啊。

    虽然榜单还没贴,但大家先激动的抱在了一起,录取的人数越多,他们的可能性便越大,今年来对啦!

    就是试卷没誊抄完的周通都燃起了一股希望,目光炯炯的看着前面。

    礼官展开红纸,高声唱名道:“第一百三十六名,河中府栗丰!”

    被记载人群中,连个头都没冒的栗丰一呆,他这是,考中了?

    他身旁的何同乡尖叫一声,推开身边的人就抱住栗丰叫道:“你考中了,栗兄,你果真考中了!林郡主果然和大臣们举荐了你!”

    众人又是羡慕又是嫉妒,还夹杂着些惋惜的看向栗丰。

    虽然是最后一名,但是他考中了啊!

    栗丰也惊呆了,他知道自己的本事,已经打算好若是落榜回头便去参加明经考试。

    虽然三十五岁去考明经是丢脸了点,但好歹是条出路不是。

    谁知道竟然中了,天啊,他竟然真的中了进士!

    礼官对俩人的兴奋充耳不闻,继续往下念,“第一百三十五名,广晋刘光!”

    “嗷嗷嗷,是我,是我,我也中了,我也中了……”

    礼官每念出一个名字,底下就是一声欢呼,然后周围的人一边竖起耳朵继续听,一边抽空和欢呼的人恭喜,眼中满是羡慕。

    此时,不管对方名次如何,能考中的都是英雄。

    林佑他们也亲自来听榜了,此时正落在后面,但礼官的声音也听得清清楚楚,见名次都过了一半还是没有他们的名字,不由急躁起来。

    周通已经知道自己没可能了,他卷子没誊抄完,就是被录取名次也低,都过半了还没有,那估计是没可能了。

    所以他左右看看,道:“会不会我们一个都没中?”

    卢理和卢瑞忍不住按下他的脑袋,就是尚明杰也忍不住拍了一下他脑袋瓜子,怒道:“别乌鸦嘴!”

    话音才落,就听考官宣道:“第五十八名,苏州卢瑜!”

    卢瑜一怔,然后张开大大地笑脸,林佑大松一口气,回过头一捶他的肩头道:“恭喜!”

    尚明杰也高兴了,“好歹不是颗粒无收。”

    卢瑞和卢理深以为然的点头,一颗心总算是安下了。

    卢瑜的名次不低,回头族里再运作运作便又是一颗闪亮的星星。

    “第五十三名,苏州尚明杰!”

第二百五十六章 高中

    礼官合上红纸,交给衙役去贴,轻咳一声喝了一口水,这才接过另一张红纸继续念,“第五十二名……”

    尚明杰的文章做得好,是他们出来对答案后便知道,卢瑜都得了五十八,他得了五十二倒也正常。

    只是林佑微微有些失望,他的文章自认是比不上尚明杰的,这时还没他的名字,估计就是没有了。

    念头才闪过,礼官已经平淡的继续念道:“第五十名,苏州林佑!”

    礼官轻咳一声,忍不住又喝了一口水,这是青年才俊都集中在了四十名到六十名之间?

    他心内暗道:首官大人这排名习惯数十年如一日啊,就不能改改吗?

    栗丰也听到了林佑的名字,这四天他可没少去了解林家。

    毕竟他是林郡主举荐的,以后除非他改投阵营,不然在官场他就是林郡主一系的。

    所以他当然知道林郡主有个侄儿今年也参加科举的,听到这个名字他便松了一口气,挤出来左右看看,便找到了乐呵呵聚在一旁的六个年轻人。

    他连忙笑着上前行礼,“恭喜林公子高中。”

    林佑连忙回礼,笑问,“多谢兄台,不知您是……”

    “在下栗丰,正好与林公子同科。”

    林佑精神一振,笑道:“原来是栗先生,先生不知,这几日我姑姑可没少在我等面前夸您。”

    先前林佑闭关读书,并不知道有人给姑姑投卷,还是出来以后才听说的,更让他惊异的是,姑姑竟然为了他亲自去找任尚书。

    所以他对栗丰也好奇得很,此时得见,他干脆的邀请他一起回郡主府。

    栗丰高中,的确要先去拜谢林清婉,“林公子稍等,我与同乡说一声,这便随你同去拜见郡主。”

    何同乡早在一旁等着了,自然也听到了他们说话,等人一过来便拽着人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