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氏荣华-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尚书便开口道:“邦交国?大楚与我大梁之前倒是有邦交,可前不久大楚已经撕毁了。”

    其他与姬元有旧的大臣虽未说话,却暗自点头,这话不错。

    姬元没说话,而是看向正使,正使便对梁帝笑道:“我国皇帝也是位爱好和平的帝王,贵国若也有意,这邦交可以重交嘛。”

    梁帝沉下脸,转身坐回龙座,冷哼道:“楚帝爱好和平?那为何还主动进犯我大梁?”

    “这多半是陛下误会了,”正使道:“我们两国边界上有些分歧,以至于小冲突一直不断,要不是钟将军太过分,贸然屠杀我大楚士兵,我大楚的将士也不会愤而聚集。”

    “哼,你们倒是会推卸责任,明明是你们楚军骚扰我国边界,钟将军为了保护我国边民合法反击的。”吏部尚书也怼了回去,心里再怎么介怀一个女人统领军队,那也是他们国家的,可不能让人欺负了去。

    对姬元他们有些下不了口,对这黄口小儿还怕吗?

    于是,大楚使臣还没祝寿,大家先你来我往的互相攻击起来了,皇帝坐在上面沉默不言的看着。

    林清婉左右看看,见女眷们都看得目不转睛,都忘了今天是皇帝的寿辰,不由轻咳一声,转身向上道:“陛下,今日是您千秋,这些国事不如稍后再议,我们先给您祝寿如何?”

    她微微一笑道:“臣也正好奇楚国会给陛下进献什么寿礼。”

    正使瞥了林清婉一眼,见她就坐在钟如英的下首,不由微微诧异,心中猜测她的身份。

    脸上却扬起笑容道:“这是我大楚恭贺梁帝的千秋的贺礼。”

    姬元同样也看了林清婉一眼,和还在心里思索的正使不同,他几乎是瞬间便认出了林清婉的身份。

    当今大梁能坐在钟如英下首的女子,除了林清婉还有谁?

    再看她与故人几分相似的脸庞,姬元更确定了。

    这一场口水仗伴随着楚国的寿礼结束,大梁也不欺负他们,请了他们上座,然后大家就开始给皇帝祝寿,顺便观摩大楚送的寿礼了。

    大楚送的寿礼很丰厚,为了表示大国风范,其中还有一柄武帝用过的玉如意。

    虽然这些东西都不能换成现钱,还是敌国送的,但梁帝还是挺开心。

    大手一挥让人收了,然后赏了正使一杯酒,算是感激楚帝的祝贺。

    正使嘴角微翘的饮了那杯酒,他旁边的姬元默默地看着眼前的酒杯没动,心中平静无波,也没有提醒正使。

    这让一直暗暗留意他的卢真,心中一松,这一放松才发现嘴巴有点干,端起酒杯来正要饮一杯就发现对面的林清婉也面容一松,刚把目光从姬元那里收回来,他不由心中一动,就盯着林清婉看。

    林清婉正好收回目光抬起头来看向大殿,就直直地与卢真对上了眼,她微微一愣,然后抿嘴一笑,举杯向对面遥遥一敬。

    卢真挑唇一笑,回敬了一杯,他垂下眼眸想:不愧是林江嫡亲的妹妹,都是人精,这才多大啊。

第二百三十八章 压制

    林玉滨坐在林清婉身后,看着姑姑和卢叔叔一来一往,忍不住眨了眨眼,正好让才落放下酒杯关注这边的正使看见了,他眼中闪过惊艳,看向皇帝笑问,“钟将军神武非常,这个在下是认得的,就不知坐在将军下首的这位是……”

    林清婉双手举杯向他示意笑道:“在下林清婉,宋正使可以叫我林郡主,不过一般人更爱叫我林姑奶奶。”

    殿中响起笑声,钟如英更是肆无忌惮的拍桌子笑道:“就该叫林姑奶奶,哎,小子,快叫来我听听。”

    宋精脸色一僵,客气有礼的叫了一声“林郡主”,然后目光看向她的身后道:“那想来这位便是林公之女林县主了吧,宋某可是久仰县主大名。”

    林玉滨正乐着,闻言一愣,她顺嘴便接到,“我哪有什么大名,宋正使莫不是把我当成了我姑姑?”

    她一个姑娘家,这几年又在守孝,根本没扬名,哪里来的大名?

    宋精笑道:“虽未听说过,可看县主风姿卓然便也知将来必会名扬四海,便当在下提前恭贺了。”

    “贵国都这样信口开河吗?”林清婉接过他的话问,“不管真假,先吹一通?”

    卢真立即顺着这话沉着脸道:“那看来贵国并无诚心谈和,只怕现在谈了也没用,过后你们多半还是要撕毁的。”

    “那还谈什么?”陈尚书立即讥讽道:“趁早离开,也免得浪费我们的时间与精力。”

    其他大臣也纷纷口伐,毕竟他能“无中生有”的说林玉滨出名,自然也可以“无中生有”的说些谎话来糊弄他们,他们对大楚使臣的诚信表示怀疑。

    宋精一呆,他只是看见美人便忍不住顺口说了一句,怎么就扯到诚信上来了?

    坐在他身边的姬元依然垂着眼眸看桌上的酒杯,一言不发,好似没看到他们的正使在被人针对一些。

    立在宋精身后的属僚忍不住暗暗扯了扯姬元的衣摆,恳求的看着他。

    姬元微微偏头看了一眼他的衣摆,依然紧闭着嘴巴不说话。

    一路上他便提点过,身为使臣,该说话时要说,但不该说时便闭紧嘴巴,毕竟对方还年轻,又只那么几段外交经验,在大梁的主场,还是应该谨慎为上。

    奈何对方不听,干他何事?

    能提醒那一句已经是他最大的让步了。

    姬元干脆闭目养神起来,他的态度大梁的君臣都看到了,不说梁帝,就是大臣们都精神一震,又联合起来挤兑宋精。

    宋精还是有几分聪明的,且口齿伶俐,不然也不会被任命为使臣了,但他到底年轻,论谋略心机还比不上这些大梁的老臣,因此没两个回合就败得不要不要的。

    他强撑着脸上不变色,忍不住去瞥姬元。

    姬元依然半垂着眼眸不说话,宋精见了,心中不由一阵气恼,皇姑父还以为这人会尽心辅佐他帮扶大楚呢,结果呢,眼见着他被为难竟然一句话都不说。

    为人臣却不尽臣责,算什么教书育人的先生?

    这许多的事都是大楚进犯引起的,见大楚的使臣被挤兑,皇帝心情很好的就着喝了三杯酒,然后就有些上头了。

    以免失仪,皇帝果断开口替宋精打了个圆场,然后大家继续吃吃喝喝,看看舞,听听歌,皇帝闭目养神。

    宋精瞥了一眼林玉滨,再不觉得她可人了,又瞥了一眼林清婉,竟破天荒的觉得美人也可恶起来。

    看怼下了宋精,林清婉就心满意足的吃吃喝喝了。

    不过是个外戚中的纨绔,还敢肖想他们家玉滨,林清婉看到他看向玉滨的目光时,恨不得把他的眼珠子挖出来。

    钟如英显然很有同感,凑到林清婉耳边道:“真想把他那眼珠子挖下来。”

    宴席渐渐放开,殿内的人在举杯又祝福过皇帝后便走动起来,卢真便率先拿起了酒杯走向姬元。

    也有青年才俊走到了林玉滨几个女孩身边,举杯敬她们酒,并交谈起来。

    这是每一次宴会都有的项目,未婚男女们一起相亲啊!

    林清婉放任林玉滨跟几个女孩子一块儿去玩,眼角的余光却一直打量着那几个男孩,以及林玉滨的神色。

    见那几个男孩看见林玉滨眼中也都闪过惊艳,但目光清朗,不见一丝猥亵,林清婉暗自点头,只要不像刚才宋精一样冒犯就好。

    林清婉收回目光,看向对面正说话的卢真与姬元,想了想,起身端了酒杯过去。

    姬元看过来,微微坐直了身体。

    林清婉举杯敬他,“姬先生,家兄曾在先生那里听过课,算来您与家兄有半师之恩,这一杯酒我替家兄敬您。”

    姬元心中叹息一声,端着酒杯起身道:“令兄于民于世皆有大恩,我比之差远,哪敢受他的敬,该当我敬令兄才是。”

    说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姬元再次叹道:“若是令兄还活着……”

    要是林江还活着,那大梁的实力肯定会更强,江陵只怕会是另一种情况,他们姬家可能也会与现在不同。

    林清婉同样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对姬元微微颔首后退开。临走前对上一旁宋精的目光,她忍不住挑唇一笑,微微颔首道:“宋正使可要吃好喝好,让我们大梁尽一尽地主之谊。”

    宋精已经领教过这位郡主的厉害,扯了扯嘴角道:“林郡主客气,我会尽心品尝的。”

    双方错身而过,这一天除了祝寿和时不时的埋汰下大楚使臣外不再提和谈之事。

    实在是姬元出现的太过突然,双方信息不对齐,所以他们得先查查。

    所以皇帝很是任性的当殿宣布他过大寿要与民同欢,不仅让人在城内重要地方放烟花爆竹,还多放大臣们两天假,让他们回家好好休息休息。

    毕竟前面一个多月大家又要打仗,又要给他准备寿礼也很累了,没见崔尚书都累得中风了吗?

    于是众臣欢快的应了,但出了殿还是得暗暗加班,各种渠道都用上了,务必最快的速度把姬元为何跑到大楚去,还出仕的事查清楚。

    可这并不是一时能查到的,但他们不能一直这么拖着不上朝,所以曾到江陵求学过的朝臣还以学生的身份上门拜访姬元,旁敲侧击原因。

    只可惜姬元嘴巴很紧,且谋略心智皆不在他们之下,他们根本探不出啊。

    就是卢真也一样,但他毕竟对姬元了解多一些,因此多问了两句,“姬先生,您孙子今年应该也及冠了吧,不知现在是在江陵,还是大楚?”

    姬元顿了一下后道:“他在大楚。”

    卢真微微讶异,然后便笑问,“那令孙女呢?”

    姬元垂下眼眸道:“她也在大楚。”

    卢真就忧心道:“先生若有难言之处不如告诉学生,学生或许可以帮您。”

    他也有些怀疑楚帝把姬家人作为人质要挟姬元,若果真如此,江陵府的学生们不会坐视不管的,唾沫都能把他淹死。

    姬元却摇了摇头,叹气道:“你多想了,楚帝对我很是礼遇,并没有胁迫。”

    姬家的事复杂得很,姬元一时也不知该如何与卢真说,且他们交浅不好言深,毕竟他们现在所属的国家乃敌对,就算他不是心甘情愿出仕的,也不愿将大楚的内政暴露在大梁面前。

    姬元不愿深说,但卢真多少有了些猜测,锁定了方向后就好查了,出了门没多远就吩咐手下,“去查查姬先生的孙子与孙女,尤其是他的孙女。”

    手下低声应下,才出去又撩了帘子进来道:“都护,前面是林郡主的马车。”

    卢真撩开帘子看过去,林清婉也正撩了帘子看过来,俩人相视一笑,林清婉笑道:“卢大人若不忙,一起喝杯茶?”

    “好。”

    俩人就近选了一家看上去还不错的茶馆进去,找了个包厢后,林清婉亲自给他沏茶,“倒是巧,还以为不能在临走前见您一面呢。”

    卢真笑道:“我难得回一次京城,所以这次与陛下多请了几日假,倒比京中的同僚们闲暇功夫还多,郡主若有事找我,只管去卢家好了。所以郡主不用特意在路上堵我。”

    林清婉挑眉笑道:“如果我说真是凑巧,卢都护也不信吧?”

    “信,”卢真举杯笑道:“浩宇的亲妹妹,这点信誉还是有的。”

    林清婉便哈哈大笑起来,然后道:“我还真是特意在这里堵卢都护的,毕竟我认识的人中,也就您和姬先生最熟了,所以有些话自然也只能问您。”

    卢真挑眉问,“不知郡主想问什么?”

    “我想问问姬先生去了大楚,那他收藏的那些书呢?”林清婉道:“陛下赏了我一座楼,我打算尽可能多的收藏天下书籍,办一间阅,您看他可会愿意借我些书印刷?”

    卢真一愣,他以为林清婉想问的是姬先生为何去了大楚,没想到她竟是为书而来。

    其实林清婉昨日在皇宫里就想问姬先生了,但初次见面就跟人借东西不好,她只好按捺下来。

    可到了今天又突然发现她跟姬元没有交钱,贸然上门也不好,还得要个介绍人啊。

    林清婉把她认识的人想了一圈,还是觉得卢真最合适。

第二百三十九章 进退两难

    卢真垂眸想了想道:“姬先生毕生都致力于教育,我想他不会拒绝的,我可以帮你问一问。”

    林清婉就起身谢道:“那我先在这里谢过卢都护了。”

    找了个时间,卢真又去拜见姬元了,和上次不一样,这一次他在屋里停留的时间很长,而且走时还把姬元给带走了。

    本来还安然坐在屋里喝茶的宋精忍不住一惊,放下茶杯诧异的问道:“他跟着卢真走了?干什么去了?”

    属官哪知道他们去哪儿了?

    他不过是奉命来回禀罢了,不过他不敢这么回答,找了个借口道:“那卢真身边跟着不少护卫,下官等不敢跟上。”

    宋精拢眉想了想问,“姬先生应该不会背叛我大楚吧?”

    属官想了想摇头道:“姬先生不是那种人,他要么两边不靠,不帮大楚,也不会帮大梁,真要两国选一国,也该是我们大楚。姬小姐可是要做我们太子妃了。”

    宋精眉头微松,点了点头道:“那就好,等姬先生回来了告诉我一声,虽然不怀疑他跟大梁里通外合,但也要知道些大梁的情况,这于我们谈判有好处。”

    属官应下。

    姬元是与卢真去见林清婉了,他对林清婉的阅很有兴趣,虽然知道这一趟搞不好会被人怀疑,但他还是去了。

    让天下人皆识书知礼是他毕生的理想,他愿意为了两个孩子折节,却不愿意放弃这个理想。

    林清婉的这个阅其实与他的书院有异曲同工之处,就不知道对方是真心想办这个阅,还是为了收买人心。

    若是第一种自然好,但姬元希望两者皆有,这样这栋阅才能长久。

    有理想,有利益,一件事才好做,比如他在江陵办的那所天下书院,当初能办起来是因为当时皇帝心怀天下,心中有理想,也想拢尽天下人才,所以他才办得起来。

    而现在,孟氏心中只有利益,不再有与他一样的理想,天下书院也就散了。

    林清婉收到卢真的信息后便在状元楼里定了位置,姬元到时她已经提前候再包厢里了。

    看到卢真的马车停在楼下,林清婉便带了林玉滨和林佑下去接人。

    姬元下马车看到跟在林清婉身后的一男一女,忍不住一愣,林清婉没给他们介绍,而是侧身笑道:“姬先生里面请。”

    姬元微微拱手行礼,“林郡主客气,您先请。”

    俩人一起往楼上走,林佑和林玉滨又请了卢真先走,这才毕恭毕敬的跟在后面上楼。

    状元楼里还算热闹,且大多是京城人士,大家不认识林清婉和姬元,却多少觉得卢真面熟,一时不由看过来。

    林清婉目不斜视的把姬元请到包厢,林佑机灵的和林玉滨一起给大家泡茶,然后就恭手退到林玉滨身后站好。

    坐着的三人只有林清婉身后站了俩人,倒衬得她势大似的。

    她显然也没料到这一点,忍不住一乐,对两个孩子道:“你们也坐下吧,卢都护和姬先生都不是外人。”

    卢真微微一笑,“正是,你们都坐下吧,不然你们姑姑只怕要不自在了。”

    林清婉就对姬元笑道:“让姬先生见笑了。”

    林清婉这样大方,姬元当然不会小肚鸡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