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氏荣华-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清婉的活动范围有限,多是在林氏的产业周围打转,偶尔去卢氏家学拜访一下石慧石贤而已,所以身边留的人并不多。

    林家的主要保护目标还是林玉滨。

    把信寄出去,林清婉便开始准备夏收了。

    今年苏州一带有些干旱,好在这两年林清婉让人将流经爵田的那条河扩宽了不少,又挖了那么多池塘,春夏之交时储存了不少水,所以最后小麦水稻都没旱着。

    只是人辛苦了些,好在地里算得上丰收了。

    地都是越种越肥的,这两年林清婉又让人往地里撒了不少的肥料,本来还粗糙的土地被养得土细了不少,加上水肥皆足,今年的小麦长得特别好。

    如今地里已是黄橙橙的一片,方大同空着一条手臂走在林清婉的身侧,伸手扯了一条麦子给林清婉看。

    “都是实心的,今年的收成不比去年的差。”方大同高兴的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道:“姑奶奶,找个好日子开镰吧。”

    “回头我问问天气,若这几天太阳都好,我们就开镰。”林清婉举目望去,一望无际的小麦和水稻,小麦是黄的,水稻还是绿油油的,往左则是成片的桑园,再往左则是一片果园。

    她嘴角忍不住上翘,问道:“到时候让牧园把牛都赶过来,人也能轻松些。”

    方大同眼睛一亮,更加高兴了。

    今年牧园又添了不少牛,最关键的是,头一批养的牛犊子长大了,已经能拉犁干活儿了。

    开春那会儿就帮了不少忙,现在夏收,牛倒不辛苦,只要拉拉车就行,比开春那会儿可悠闲多了。

    现在方大同为农庄的总管事,可牧园,桑园和果园却是分开管理的,他要用牛还得问过钟大管事才行。

    这下林清婉直接下令,可比钟大管事说的话还管用。

    “方大叔有空不如到牧园那边走走,”林清婉道:“钟大管事现在管的事多,农庄这边他只怕有些顾不过来,所以我打算叫你把牧园一块儿管了。”

    方大同聪明,除了识字少外没别的毛病,所以林清婉打算慢慢的让她接手钟大管事在农庄这边的工作,到时候总领整个农庄。

    而不是只负责粮食这一块儿。

    随着林家产业的扩大,钟大管事要做的事也多了,甚至本来只负责林府事务的林管家都被他拉去分担。

    没办法,林氏纸坊,织坊和绣坊发展得太快了,就算织坊和绣坊没了铺面,但因为林清婉在农庄里种了不少桑树,每年养蚕的数量都在增加。

    同样的,产出自然也在增加。

    在大家都没反应过来时,林家每年出的锦绫绸缎已经占了苏州很大一个比例,不少外来的布商都是冲着她家来的。

    所以不知不觉间织坊已经扩大到需要加修房子了,所招的织娘也已经达到了林清婉才回苏州时的三倍。

    钟大管事本来还没在意,因为他的主要精力还放在纸坊和书局里,一心把竹纸和草纸发扬光大。

    还是四月那会儿一群小姑娘穿着同样的衣裳现身尚丹竹的笄礼上,让苏州的夫人小姐们注意到了林家的绣娘,然后便有人找了关系向林家下订单了。

    绣坊本来都进入淡季了,硬是收了这么一批订单,下单子的人还都是苏州有头有脸的人家。

    绣坊的管事不敢怠慢,连忙找上头的钟大管事请示。

    钟大管事这才注意到,绣坊好像开了一条财路,连忙带着绣坊的管事巩固起来,那段时间开门迎客,让有意下单的夫人小姐可以上门选定服饰的样式,花样,甚至连绣娘都能选择。

    当然,作为一名合格的商人,钟大管事当然要顺便推荐一下自家织坊里出的布料了。

    这一下就不得了,织坊的生意也爆了一下。

    这些夫人小姐都有钱得很,不然也不会到绣坊来订做衣服了,看见那精美的布料当然也没忍住买买买。

    零卖和批发的价格当然是不一样的,钟大管事虽没按市价要她们的钱,却也比批发价格高了不少。

    这么一批出去赚到的利润……

    总之钟大管事都心动了,犹豫着是不是重新开一家布庄,也免得总是便宜了那些来批发的商人。

    不过想到多便不精,如今林家人才有限,只怕店铺开出来也很难管理好,说不定还会与那些布庄绸缎庄起冲突。

    所以钟大管事想想就算了,可这下他总算是留意到了织坊的变化。

    织坊的人好似有点多了。

    再去看库房里堆积的蚕丝和坐在院子里捡丝的女工,他默默地转身,“不是织坊的人多,而是少了啊,蚕丝太多了啊啊啊……”

    其实这真的不怪织坊和桑园。

    谁让他们种的桑树有些多呢。

    那些不太肥沃的地除了种果树便是种桑树了。

    可水果的销售很成问题啊,所以当初种的时候钟大管事更喜欢种桑树。

    所以桑园建得有点大,而池塘边堆的地基,大一些的田埂等都种上了桑树。

    这不能怪栽树的长工短工们啊,他们家地少,一直都是这样利用土地的,不然留着那么宽的田埂地埂长草多可惜啊。

    偏桑树的成活率还挺高,养了一年,桑叶越来越多,这到了第二年,桑园的管事总不能眼看着桑叶落在地上浪费吧?

    所以就大批的进蚕茧了,除了从庄户里选人养蚕,还能从附近的村庄招些女工,也算是帮衬乡亲了。

    反正打上去的报告只要有理,姑奶奶都会给他们拨钱的。

    所以去年的蚕养得多,生丝自然就多,织坊的织娘们忙不过来便只能加招织娘,到了今年,桑叶更多,蚕更多……

    精力一直放在纸坊和书局的钟大管事都惊呆了。

    他不可能任由桑园和织坊这样没有章法的扩张下去,这眼前看着是好的,但于长久发展来说却未必好。

    所以他就更忙了。

    这一忙就顾不上其他的地方,所以他便和林清婉提议,将农庄的事交给别人来管,到时候他便不过问了。

    林清婉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方大同,钟大管事也提议他。

    他的理由是,“方大同忠心,聪明有手段,为人却又仁厚,我冷眼看着,他手底下管的庄户都对他信服得很,想来管着整个农庄应该也可以。”

    所以人选便暂定了他,可他需要学习的事情还多着呢。

    因为钟大管事很忙,所以方大同只能暂时跟着林管家学习。

    林管家首先带他去看的是粮库,不是放在外面的粮库,而是建在后院,紧邻着山脚下的那一排粮库。

    石头房子,从外面看着就是一排排低矮的下人房,跟对面的一排房子没什么差别。

    但其实对面的房子真是下人房,是府中护卫们的住所,可紧靠着山的这一排却是粮仓。

    林家真正的粮食储存地。

    每年方大同都要带着庄户们把粮食运到这里来,他当然知道,可他并没有仔细的看过里面的布置。

    这一次林管家把他领了进去。

    里头和对面的房子一样矮,但却是打通的,不像对面分了一间间。

    里头还分出了好几条走道,林管家领他直直走到墙边,也不知碰到了哪里,墙面向右滑去,露出一块大石头。

    方大同:……

    费了半天劲儿就让他看一块大石头?

第二百零三章 野心

    林管家便笑道:“你没进过这里吧,这块石头是后山的山石。”

    他又摸索了一下,这才推开那块石头,领着方大同下去。

    那是一条很宽的走道,并排走四个人都不成问题,地上有两道车轴印。

    跟着林管家往里走了百来步,前面便豁然开朗,岩壁被撬开,里面的空间足有庄子的打谷场那么大。

    要问他为什么看得这么清楚,当然是因为岩壁上用琉璃封着好些灯啊,里头虽不算亮堂,却也不那么黑。

    不过往上看,他还是没看出这洞有多高,因为上头是黑的。

    他目瞪口呆的看着这里面堆成小山一样的粮食,咽了咽口水问,“这都是我们家的?”

    林管家含笑点头,“这个山洞不算秘密,护卫们都知道,你们这批庄户多少也猜的出来粮库里另有机关吧?”

    他伸手拍了拍岩壁道:“这个洞是天然的!”

    当初他家老太爷看上了山上那口冷泉,所以把这周边买下来当庄子,但其实第一次设计的宅子是建在另一侧的。

    偶尔发现了这个山洞后这才把房子建在这边,刚好堵在了进口处,再稍加扩建,本来只容一人爬行进来的洞口便变成了这样。

    为了不让人发现,老太爷还让家里的工匠装了机关,沿着那片建了一排房子,本来是放杂物之用,直到林清婉回来,这才改成粮仓。

    这个山洞其实是逃命用的,林管家并没有告诉方大同这点,只是告诉他,“林家每年大部分的粮食都进了这里,你现在看到的便是去年的粮食,等这批麦子收割回来,这里面的粮食就要卖出去,再把新粮运进来,你既要当农庄的总管事,那以后这些事自然也是你负责的。”

    方大同咽了一口口水问,“我能带庄户们进来?”

    林管家含笑点头,“家里的下人,护卫以及你们这批庄户都是信得过的。”

    这于他们来说是储粮的地方,真正的奥秘之处他们也不会知道,且当年老太爷发现这个山洞的事并不是秘密。

    当年,跟随在老太爷身边的人可有好几家的家主呢,他们家里未必不知道,不过是后人可能一时想不起来罢了。

    真正的机密之处是在这些墙体的后面。

    “我们林家有三家合得来的粮商,开春和三四月那会儿已经卖出去两批,剩下的这一批是要在夏收后卖出,记住,价格可以比新粮低一些,但不能低太多,我们家的粮食虽是上一年的,但都好得很。”

    方大同点头。

    林管家带他看过里面的粮堆,伸手摸了摸,粮食的确很干燥,而不远的地上还有好几堆印子,显然之前这里是堆满粮食的。

    “现在粮价还高,为何不现在卖出?”方大同疑惑道:“虽然麦子未收,但可以看见今年是丰收了。”

    “粮食未入仓,一切都不要太早下定论,虽然夏收后再卖亏了点,但这点亏我们林家吃得起。”林管家教他道:“从老太爷起,林家便有屯粮的习惯,以前这地方用不上,但林家在苏州,扬州,江都,杭州都是有粮仓的。”

    “除了灾年意外,其他年份皆是收粮后卖一批,开春出手一批,三四月青黄不接时再卖一批,留下的那批则等待夏收后在新粮之后卖出。其他大族莫不如是。”

    方大同忍不住嘀咕,“难怪年年丰收,市面上年年缺粮。”

    林管家听了就笑,摇头道:“粮食一下入市,对百姓才是最不好的。粮铺的粮食未必会降价,但粮商们的收购价却一定会低。”

    林管家管着林家的粮库十几年了,对这些最了解不过,他背着手叹道:“朝廷对粮价的控制力弱,也就几大家族肯用心,粮价才能如此平稳,不然……”

    他摇了摇头,当中只要有一家改了心意,市面上的粮价就得崩。

    林家才卖出那几个大农庄后本来是失去了这个地位,可如今林清婉将这爵田经营出来,各家虽未明言,但其实是又默默地将林家重新接纳回来了。

    因为今年他们林家收到的年礼又厚了三成。

    既然联盟依然存在,林管家他们就得遵守游戏规则,所以他叮嘱方大同,“记住,一定不能在夏收和秋收后抛售粮食。”

    方大同有些懵懂,但还是点头。

    林管家拍着他的肩膀笑道:“等你以后接触了其他几家管事就知道了。”

    林管家带他把山洞转了一圈,这才出去,“机关我教会你,这事你知道便好。山洞的事虽不是秘密,但也不要大肆宣扬。”

    方大同又不是傻子,自然懂得。

    林管家落下机关,叹气道:“林家以前共有五个粮库,但现在只有这个了。”

    “以后林家的粮库会越来越多的。”方大同野心勃勃的道:“管家放心,林家卖出去的田庄总能再挣回来的。”

    林管家欣慰的点头,“你能有这个目标很好。”

    林管家回去和林清婉禀报,她满意的点头,“选好了后日开镰,通知下去吧,明天让人去果园那边拉头猪回来,给大家吃顿好的。”

    林管家应下,下去安排。

    有些麦田早已熟透,黄橙橙的一片,但也有些还未到收割时,好在这两日太阳好,麦子几乎一天一个样。

    大家先把能收的收了,等把这边割下来的麦子晾晾搬到打谷场,那边的麦子便又能收割了。

    虽然林清婉不用亲自下地,但也得仔细看着。

    别看农庄最后赚的银子不多,却一直是林清婉最重视的。

    林家开镰没几天,其他地方也开始收割小麦,苏州正式进入夏收忙季。

    看着一车车的小麦被拉到打谷场,林清婉就忍不住露出笑容。

    长工和短工们也很开心,每逢农忙,他们的伙食就特别好,不仅顿顿有肉汤喝,运气好还有大块的肉吃呢。

    这边欢欣鼓舞,热火朝天,却不知离这里几百里的地方,有四匹快马正逃命一般的往苏州跑。

    而在他们身后几十里还有一拨人正死命的追着。

第二百零四章 逃命

    “吁”周通勒住马,看着眼前两条分叉口,回头冲尚明杰吼道:“往哪儿走?”

    尚明杰被风吹得眼晕,他定了定神,左右摇摆了一下,最后指了右边的路道:“这边!”

    周通打马就往左边那条路走,尚明杰无奈的跟上,身后的两个小厮默默地跟上。

    四匹马正确的朝着苏州狂奔而去,他们倒是选得干脆了,后面追着的人却在看见岔路口时心中哀嚎一声,纷纷下马研究足迹,他们到底往哪儿跑了。

    他们当然知道对方肯定是要往苏州跑,可被坑了这么多次,他们真的不确定对方会走大家都知道的路啊。

    这两条路都是官道,平时走的人多,马车印,马蹄印,还有脚印等各种印子,等他们分析出来,尚明杰他们又拉开了距离,一路上他们就是靠着这样的技能把人甩在后面的,就是周通都觉得新奇不已。

    天色渐暗,他们的马也累得开始打颤,四人不敢再骑,下马后拉着马走入路边的林子里掩藏行迹。

    洗砚和银泉任劳任怨的折了一根树枝将进入林子的印子消去,这才偷偷的退到林中深处。

    四人可怜巴巴的靠在一起,马累得垂着脑袋喘气,人也没好到哪里去,尚明杰他们已经跑了三天,双腿这会儿连抬起来都艰难,屁股更是已经麻木了。

    洗砚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从里面拿出一块干饼一分为四,大的两块给尚明杰和周通,剩下的只有两个手指一样宽的则分给了自己和银泉。

    周通拿着饼,巴巴的看着洗砚的衣襟。

    洗砚就转了转身,挡住他的目光道:“周少爷,我们的干粮不多了,得留一些到明天,不然我们要是找不到村庄就只能饿肚子了。”

    周通就对尚明杰怒目而视,“都怪你,带的这是什么路,我们这三天尽拿来迷路了。”

    尚明杰默默地低头。

    洗砚不服气,“周少爷,要不是我们家少爷带错路,说不定现在我们早被人抓了。”

    “哼,”周通哼了一声,嘴硬道:“合着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