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人要不要。
这人听见郑亦金说要五个金板,把脸转过来,用眼睛瞟了一眼鸟笼,然后又把头扭到一边,对鹦鹉吹声口哨,说道:“太便宜了,这么便宜的鸟笼子,好不到哪里去,我不要了!我的鹦鹉花三百个金板买的,不能让他住进五个金板的鸟笼子。那样太委屈我心爱的鹦鹉了。”说完转身迈着悠闲的步伐,从郑亦金身边走过去了。
郑亦金一听,一只鹦鹉花三百个金板买的,太舍得花钱了。这人真是个花钱大手大脚的公子哥。我得想个办法,让他买我的鸟笼子才行。想到这里,他客气的说道:“这位大哥,我的鸟笼质量好,你买了绝对不会让你后悔。你看我的鸟笼子有五个金板的一个的,还有十个金板一个的,还有三十个金板一个的。”说完,他随手往后面指了一下,说道:“就是那个鸟笼子,上面雕刻了图案,还刷了木胶,低于三十个金板我可不卖。”他心里知道,这十个鸟笼子都是一样的,但是,他想试试这个有钱的公子哥,如果提高了价格,他到底买不买。
公子哥走出几步远,听到郑亦金说有三十个金板的鸟笼子,转身走过来,傲慢的说道:“给我拿三十个金板的鸟笼子,让我先看看。”说完冲着笼子的鹦鹉,又吹了一声口哨,冲着鹦鹉说道:“听话,给你换房子。”
郑亦金心想,这个公子哥对于价格高的货物很感兴趣,可能就喜欢价格高的商品,以为价格高才能配得上他的身份和地位吧。我随便这么一说,把价格提高了这么多,他倒是想买鸟笼子了。看来,我开始吆喝的价格太低了,给人一种价低货物不好的感觉。
忽然,他如梦方醒,心里一下子明白了,对啊,我这是在富人居住的地方卖鸟笼,可不是摆地摊,富人购买商品的想法和穷人有些不一样。他们对价格高点的商品不太在乎,只要质量好一点就行。我对这几个鸟笼的质量很有信心,都是父亲亲手教给我做的,确实精致结实,再加上图案的点缀和木胶的光泽,我的鸟笼子也应该算是上等商品吧。我把货物的价格提高了,也是应该的,也不算是违背商业道德。
商业道德这个事情,是他在上个世界就很明白的事情。他记得商业秘笈里曾经说过,商业道德是商人做生意讲声誉,保证商品质量的起码道德。
想到这里,他高声说道:“大哥,我这就给你拿三十个金板的鸟笼子,你稍等。”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七章越贵越卖货()
第十七章越贵越卖货
郑亦金赶紧放下扁担,解下鸟笼子,顺手拿起一个,递到这位公子哥手里,说道:“大哥,你看这鸟笼子多结实,多好看,上面还有图案,刷了一层木胶,还能防水。”他的心情很激动,感觉心脏在“砰砰”乱跳,他真希望这位公子哥看了以后,真的给自己三十个金板,然后买走这个鸟笼子。因为他也没想到自己竟一口说出三十个金板的价格,而且,说出这个价格以后,这位公子哥竟然停下脚步,来看自己的鸟笼子。
这时,公子哥接过郑亦金递过来的鸟笼子,托在左手上,眯着眼睛扫了一眼。忽然,他眼睛睁大,瞪眼看着鸟笼子,情不自禁的说了声:“真不错!”然后把鹦鹉笼子递给郑亦金,说道:“帮我拿一下!”
郑亦金赶紧伸出双手,轻轻接过鹦鹉笼子,小心地捧在手中,说道:“大哥,你看仔细了,我做的鸟笼子真的很好!”
公子哥把笼子捧在手里,用眼睛上下不停的扫视着,甚至每一根木杆儿他都仔细观看。他一会儿凑近了看,一会儿往前伸直胳膊看,嘴里不停地说道:“好,好啊!真好!”
郑亦金看到这位公子哥很喜欢自己做的鸟笼子,说道:“大哥,上面还有雕刻图案,点缀的鸟笼特别有品位。”郑亦金知道,这时,趁机把商品优点说出,肯定对卖出有好处。
他记得,在商业秘笈中记载,对客人一定要尊重,这样可满足顾客虚荣心,所以他不停称呼公子哥为大哥。他记得里面还记载了一句谚语:褒贬是买卖,就是说买方可以说商品缺点,从而达到降低价格目的,卖方可说商品优点。可提高价格。所以,他看到公子哥这么认真看鸟笼子,他就抓住机会,不停说出鸟笼子优点,这样做,可以让公子哥更容易接受自己的商品,尽快做出买鸟笼子的决定。
公子哥用手上下摸了一下雕刻的图案,脸上禁不住露出喜悦,说道:“这是你雕刻啊?”
郑亦金见到公子哥儿一脸的高兴,知道他对鸟笼子质量很满意,就自信的点点头,说道:“这是我雕刻的,我的雕刻技术和我父亲学的。我父亲是做木匠的,手艺很好,就是钱罐村郑木匠。”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公子哥一听郑木匠,脸上更加高兴,说道:“怪不得鸟笼做的这么精致,图案雕刻的也很逼真。郑木匠前些年给我家做过家具,手艺儿确实好。很多人都知道你父亲是个好木匠。这鸟笼三十个金板,我要了。”
说完,公子哥拿出三十个金板,递到郑亦金手里,郑亦金把鹦鹉还给公子哥儿,说道:“你放心使用吧,鸟笼绝对让你满意!”
公子哥儿走出十几步,回头说道:“小郑,我有两个哥们儿也喜欢养鸟,我告诉他们,让他们也过来买你的鸟笼子,你等着啊!”说完慢慢向着大路西边走去了。
郑亦金用手摸了一下钱袋三十个金板,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自己摆地摊好几年了,从来还没有一下子卖过这么多钱。真没想到,今天来富人区叫卖,竟一下卖三十个金板。更让他吃惊的是,几个没用的树墩子,做成菜板、小板凳、鸟笼子都能挣钱。
他记得商业秘笈上说过,货无新旧,只存贵贱。就是说看似没用的事物,只要动脑子,想出其作用,满足人们某方面需要,就有价值,不管是否贵贱,都能卖钱。
这次,用树墩子做成商品卖,就是这一个道理的真实再现。郑亦金告诉自己,这个道理一定时刻记住,特别是今后经商活动中,要多利用这个道理,开发新产品,才能做到商机无限。
郑亦金正琢磨这些道理的时候,从西边来两个人。一个高个子,一个矮个子。两人都是二十来岁,身上都穿绸缎衣服,皮肤白皙,一看就不是经常干活的人。原来这两人正是公子哥两个养鸟的哥们儿。刚才走的时候,公子哥说过,要给郑亦金介绍两个朋友,来买他的鸟笼子。
两人来到鸟笼子旁边,半蹲身子瞅了一会儿,都情不自禁的点点头,那意思就是说鸟笼子做的真不错。
只见高个子来到郑亦金跟前,问道:“小孩,鸟笼做的不错,还是三十个金板一个吗?对了,忘记告诉你了,我是刚才买鸟笼子那人介绍来的。他说你的鸟笼子,不但质量好,而且上面雕刻的图案更吸引人。说着,他顺手拿起一个鸟笼子,放到眼前看了看,说道:“我就要这个吧。”
郑亦金感觉刚才的公子哥还不错,真给自己介绍了两个顾客,从心里很感激刚才那个公子哥。他嘀咕着,看来有钱人虽然花钱大手大脚,但他们内心也有善良的一面。
他看到高个子挑好了鸟笼问价格,回答道:“既然是刚才大哥介绍的朋友,,也三十个金板一个吧。”
矮个子顺手拿起一个鸟笼子,连看也没看,说道:“我相信你做的质量,三十个金板,我也来一个。”
就这样,他一会儿卖出三个鸟笼,看着鼓鼓的钱袋,郑亦金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他明白了,不同客人,因生活环境不同、家庭富裕程度不同,会有不同消费心理。刚才吆喝的时候,就因为说的价钱太低,所以没人出来买。看着剩下的七个鸟笼子,他想试试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于是大声吆喝起来:“鸟笼子,三十个金板一个,快来买啊!”
郑亦金这样喊了几嗓子后,没想到真的出来一些人,他们来到鸟笼子旁边,赞赏着鸟笼子精致的做工,很快七个鸟笼子卖光了。
郑亦金一下子收获三百个金板,心里美滋滋的,甭提多高兴了。
他来到一家酒店,给爹爹买了几瓶不错的酒,然后又买了一些吃的,一路小跑赶到家中,把卖鸟笼子的经过给父亲说了一遍。
郑亦金取出给父亲买的酒,找了一个吃饭的碗,把酒倒端到父亲跟前,然后又把吃的拿出来,父子俩边吃边聊。
郑昌看着儿子高兴的样子,心情很好,端起碗大口喝一口酒,然后抿抿嘴,说道:“孩子,你知道为啥鸟笼子一下卖那么钱吗?”
郑亦金说道:“是因为富裕人家,相信价格高了,就会质量好的原因吧!”
郑昌点点头,说道:“有句俗话叫‘越贵越卖货’就是说的这种情况,这是一种有钱人的心理,他们信赖‘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更相信‘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的道理,于是他们在你卖几个金板的时候,不会理会你的。但在你喊出三十个金板时,他们感觉鸟笼子一定不错,于是纷纷花钱购买了。”
郑亦金虽再上一个世界二十多年,已积累了很多经商知识,但在这个新世界,还有很多新知识需要学。刚才父亲讲的这些,他认真的记在心里。
郑昌继续说道:“学会木匠,是一门儿手艺,充其量让你一辈子不饿肚子。你如果真想挣钱,还要学会经商才行。经商可是门儿学问,是一门儿大学问,必须经过刻苦学习才能获得这些学问。我说的学问,不是书上讲的理论,这是一种应用,就是经商的经验,这才是真正的学问。”
郑亦金听着父亲说的这些,心里感觉自己要学习的知识还很多,暗自下决心,以后在这个新世界,一定要多挣钱,一定变成富足人,拥有花不完的金钱。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八章学费()
第十八章学费
郑亦金从来没有和父亲这样高谈阔论的说经商事情,以前父亲总板着脸,一本正经的给自己说几句话,然后就去干自己的事情。
郑亦金想,自己最近跟父亲学了一些木工技巧,把树墩子锯割成菜板,做了几个小板凳和鸟笼子,还学会雕刻图案,心里有一种收获感。最近感觉开始喜欢上木匠这个职业,如果用心学会这门手艺儿,就和父亲说的那样,最起码一辈子保证有饭吃了。
更重要是父亲把一些很有用处的经商经验告诉自己,这些经实用性很强,什么“生意三金”、“有钱人的购买心理”等,在菜板、板凳、鸟笼售卖中得到了有效验证。拥有这些实用性很强的经验,然后和自己的木工手艺儿结合,还愁以后挣不到钱吗?
郑亦金正美滋滋得考虑这些事情时,忽然听到院子有人说话:“请问,这是郑亦金家吗?”来人声音很洪亮,在屋子里也听得很清楚。
郑亦金感觉这个声音很熟悉,曾经在哪里听到过。他赶紧来到院子,定睛一看,来人认识,是前一段时间测试老师赵农商业大师。他赶紧说道:“赵农大师,赶紧到屋子来吧。”
赵农来到房子里,郑亦金向父亲介绍了赵农,搬来一把椅子,让赵农坐下,然后倒了一碗酒,端到赵农跟前,说道:“赵大师,我和父亲正聊一些经商事情,你是专业人员,以后我不明白的问题,可以请教你吗?对了,这是我给父亲买的酒,你尝尝味道如何?”
赵农是个爽快人,说道:“好啊,你如果问一些关于经商的事情,我一定给你详细的解答。”他端起面前的这碗酒,放到鼻子上闻了闻,点点头,说道:“好酒,我喝一口尝尝味道如何。”说完,他“咕咚”喝了一口酒,伸出大拇指说道:“酒的味道真好!”
郑昌看赵农是个爽快人,就直接问道:“赵大师来找郑亦金,有什么事情吗?”他心里也嘀咕,这么多年,家里很少来客人,像这种有身份,有地位的商业大师,如果没有事情,不会到自己家来的。
赵农又喝了一口酒,抿了抿嘴,脸上露出喜悦,说道“对了,有个好消息告诉你们!郑亦金被推荐到托古尔城的初级商业学校上学了。”说完,他从衣服口袋取出一张书本大小的红色入学通知书,放到桌子上。
郑亦金一听,高兴的一蹦老高,说道:“太好了,太棒了!”忽然,他一下子平静下来,老实的坐到凳子上,没有动。这样的大事情,还是让父亲来决定吧,自己还是别高兴的太早了。他小声地问道:“爹爹,我可以去吗?”
他期盼着父亲答应他去上学,因为这样他可以学到更多这个新世界的商业知识。既然来到这个新世界,必须学会这个新世界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为今后挣钱打下坚实基础。
郑昌拿起桌子上的入学通知书,看了一眼,说道:“孩子说快速跑没合格,他怎么还能得到推荐?”
赵农就把他和钱影如何帮郑亦金得到被推荐的事情说了一遍。原来,自从郑亦金测试不合格,委托两位大师帮忙后,两人就琢磨如何帮郑亦金。两人在路上合计,郑亦金年龄还小,最好的帮助就是想办法让他到学校学习。可入学最基本条件是快速跑和脑电测试都合格才行。
两人找到托古尔城内的商业组织团体会,把郑亦金的情况说了一下,团体会的赤会长,为这个问题,召开了专门的九人团体小组会议。大家伙感到郑亦金这种情况很特殊,经讨论,最后九人都同意给郑亦金增加一次补考机会。补考时间放宽到两年以内。然后,赤会长亲自找到托古尔城初级商业学校的校长,说明郑亦金的特殊情况。校长听了郑亦金脑电测试有火球的事情后,竟然同意郑亦金先来商业学校上学。就这样,商业学校就给郑亦金下发了入学通知书,开学时间就在十天后。
赤会长对赵农和钱影说道:“这是你们两人发现的特殊人才,所以,还是你们负责去送通知书吧。”
钱影和赵农都争着要来,最后赵农说道:“不就是送个通知书吗,我自己去就行了。”就这样,赵农一人来到郑亦金家里。
郑亦金听完赵农的话后,心里特别感激他和钱影两位商业大师。庆幸自己测试后,立即追上两位大师,说明了自己的心愿。开始说那些话的时候,还感觉很不好意思,可见,不管干啥事,有时还需要勇敢的表达自己的心里想法,才会促进事情的成功率。
郑昌听完赵农说完这些,心存感激之情,他感觉来村里测试的这两位商业大师都是热心人,郑亦金遇到这么好的两个人,算是幸运。他端起碗,喝了几口清香扑鼻的酒,抿抿嘴,说道:“真的辛苦你和钱影两位大师了,这件事情的成功,多亏你们两人的热心帮忙。”
他知道,人的命运就是这样,如果遇到贵人相助,就能有一个美好人生。他也很希望孩子能去商业学校上学,可他知道,到商业学校上学的学费很贵。自己这几年没有积蓄,木工活儿干的也不多,挣点钱都让自己喝酒赌博了。交不上学费,如何去上学啊。就算自己同意孩子去学校学习,可没学费怎么办?
想到这些,郑昌叹了一口气,皱着眉头,说道:“孩子学习是个好事情,我尽量让他去吧。”
赵农见到郑昌这种奇怪的说法,感到纳闷,让孩子上学这是一件好事,很多孩子想去都去不了,他竟然说尽量去。不行,我得问问他,是不是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
他抬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