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恒星会军队挟持平民用以阻止兴华集团夜间反击的战术,根本无法成功。
事实上,就在恒星会机械部队攻打过来的时候,刚隆国政府已经觉察并马上采取应对策略。于是,兴华集团集合了兴华集团基地的突击队、兴华帝国的调遣部队、以及刚隆国国防军,在傍晚时分,迅速出击,攻打恒星会留在刚隆国边境的驻军。
要将恒星会军队一网打尽,首先就断其后路,剩下自然就是瓮中捉鳖的事!
毫不知情的恒星会,因为兴华集团的突击,一夜之间损失上千员军官与士兵,军队兵力一下遭到重创,而且此战,的确也切切实实地断了恒星会军队的退路。
这个噩耗,很快就传回到美利坚恒星会总部。
这又一次挫败了恒星会总部各位高层的脸面,听完这个消息后,一众人士的脸色都非常难看!
到了这地步,一切都很清楚,这也就意味着,恒星会只能够放手一搏。
恒星会副会长奥斯顿就很清楚这一点。说实话,情况的发展,有些出乎奥斯顿预料之外。没想到,这才不到一天的时间,战局就变得不确定,和他们这些个恒星会董事们所想象的计划,更是大相径庭。这让奥斯顿顿时更加地审慎。
眼下,局势发展成这样,恒星会的军队似乎也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不计代价,用最快速度攻下刚隆国首都!
在奥斯顿看来,只要恒星会军队占领了刚隆国首都,之后就能以此城市为筹码,进一步威胁刚隆国的政府。目前对恒星会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失去了主动权,如果在一场战争中丧失了主动权,很容易就会陷入困局,而恒星会,一直就很少这么被动。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扭转局势,只要恒星会军队占据主动权,恒星会就不会输。
除此之外,奥斯顿还觉得,他们只要顺利攻下并且占领刚隆国的首都,然后再设法取得兴华集团生产基地里面的技术资料或者产品,那时候,恒星会的得利,就不是这区区一场战争的胜负那么简单了。
甚至,奥斯顿认为,只要把技术拿到手,哪怕是在这战场上向刚隆国退让一些,恒星会都不算失败。
有了决定,奥斯顿更是无视恒星会军队在行进过程中侵犯民众的举动,或者是因此造成的舆论影响,直接下达了最高指示,要求军队不计损失,全速向刚隆国首都进发。
奥斯顿的战术,看似很隐秘,但不过一天光景,易星辰等兴华高层以及刚隆国高层,当发现恒星会的军队居然反常地无视后方损毁,而且像没事发生过一样继续径直南下的时候,便马上意识到恒星会军队的意图,是想要占领刚隆国首都。
因此,奥斯顿以为可以趁刚隆国军方不备而攻打刚隆国首都的算盘,算是没法打响了。
为了迅速应对正朝着首都打过来的恒星会军队,易星辰命令刚隆国总统楚汉斯负责抵御,马上下令军队迅速集结准备出站,并且还要求楚汉斯在保卫首都的时候,务必还要保证平民的生命安全。
楚汉斯遵照易星辰的指示,立即召开全国广播,并且在首都市全市范围内,先是发布了本市即将爆发战事的消息,然后以政府的名义切实并且强烈地表达了保卫国家,保护平民的意愿。
同时,楚汉斯还向首都市民众传播备战的必要条件。比如,首都平民可以携带三天的粮食,离开市区,暂时躲到市郊指定的避难区域。这个区域,虽然是刚隆国指定,但是刚隆国要求各国平民到该区域避难,同时,承诺除了警察维持治安,不在该区域布置任何军事武装。
这个区域有其特定条件,比如,楚汉斯会要求各国监督,保证该区域绝对不受任何战事影响,并且实时面向全球,公平公开地转播区域内的一切情况。一般情况下,只要是有各国关注,那么,恒星会还是一个国际经济联合体,他们还是需要顾忌其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和公信力,自然就不会胆敢乱来。正因如此,这个区域才会是一个适合避战的安全区域。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战争来的很快,还没等刚隆国民众全都躲进安全区域,恒星会军队眼看着就将要抵达刚隆国首都。
显然是因为遭受了一番打击,恒星会军队仿佛是发了狠一般,挺进速度极其的快,而且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刚隆国首都的上空,恒星会的战机,彻底掌握了制空权。
恒星会的进击速度确实太快太猛,而且复仇一般的进攻让刚隆国空军一时无法强势击破!面对恒星会的来袭,刚隆国的空军最多是抵抗,而无法夺回制空权。
夺取了制空权,使得恒星会陆地军队掌握了一个关键的筹码——得到了空中力量的支援。
上下夹击,恒星会军队趁势而上!势如破竹,不计代价,恒星会军队的推进速度,甚至还明显地加快!
就这样,不过短短的半天时间,恒星会的军队已经长驱直入,迅速突破刚隆国都城外的军事防线,抵达距离刚隆国首都城市约二十公里的地方。
面对强敌压境的困境,刚隆国的军队,肩负重任,无法再退。
虽然楚汉斯命令军队可以视情况而定,为保存实力可暂避锋芒,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坚实盾牌,身为国家战士的他们,自然不能轻易出让自己的首都。若不然,刚隆国首都一旦被占领,恐怕只会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且不说民心会大跌,单是国破家亡的惨痛和耻辱,任何一个刚隆国子民都无法承受。
国家军队是如此,身为刚隆国最高领袖的楚汉斯,则更是如此。在楚汉斯自己心里,早有清晰的立场——无论刚隆国的军队是否能够抵挡恒星会军队的侵袭,楚汉斯他自己都不能逃。
刚隆国不能避,兴华集团上下也不想避。
兴华集团的生死存亡,也早已和刚隆国的生死存亡相连。兴华生产基地,自打从莫桑国搬到刚隆国以后,刚隆国的安稳,才是兴华生产基地可以发展的根本;同时,兴华生产基地之所以有这搬迁的举动,也正正是因为易星辰看重刚隆国的环境条件。
易星辰没有想过再搬迁集团,那只会是劳民伤财的错误决策,既然不搬,那么,刚隆国就是兴华集团的地盘,即是兴华帝国的地盘,所以,维护刚隆国的国家安全,实际上也等于是维护兴华生产基地的安全,两者早已息息相关。
于是,在楚汉斯下令军队出击后不久,易星辰也随之下令,命令兴华帝国部署在蓝水星的军事势力,全部投入刚隆国战场。
除此之外,易星辰还特别动用了一个很重要的高端战斗力——暗战小组。
区别于兴华帝国的军队,易星辰下令暗战小组停止对恒星会外围分部进行打击,而是给了暗战小组一个特别的命令。
这个特别任务,就是针对恒星会董事会常务董事的根基——重要高层与财团产业,进行不间断的打击活动。
实际上,动用暗战小组来执行这个任务,是因为这个任务的难度系数,其实远远高于与恒星会的军队直面交战。因为,暗战小组需要横跨数千里,登陆美利坚大陆,并且动用秘密情报以及周密而精细的行动部署,才能有机会完成。这就决定了,必须起用精锐战斗力,而且兵力不能安排过多而引起敌方注意。无疑,暗战小组更胜一筹。
当然,此次的敌方是实力强大的恒星会,为了保证行动的胜利,易星辰命令兴华帝国在蓝水星的情报力量,全力协助暗战小组。为此,兴华集团情报部门,适时动用了暗线——美利坚的安娜。
安娜,恒星会前董事成员的女儿,而她本人也是原属恒星会高层会员。当然,是原本。但自从她上次作为主使者,指使一伙人在兴华集团于刚隆国首都举行的展览会上行劫,而后来被兴华集团抓获,并被刚隆国判刑之后,基本上,安娜就已经一直被兴华集团控制着,成为了兴华集团在恒星会内部发展的暗线。
而之所以发展安娜成为兴华集团的暗线,也是事出有因。因为此前兴华集团动用青龙战甲,在美利坚大城市进行破坏,自那以后,美利坚一方吸取教训,在国防力度上特别加强了不少,尤其还加大清剿境内任何和兴华集团有关联的个人和组织,以至于兴华集团随之受到影响,兴华集团情报部门也就因此损失了不少暗线。对于兴华集团而言,要想迅速重新建立新的立足点和行动线,无疑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是需要时间来堆砌的,所以,兴华集团要重新扭转局势,只能在发展新的暗线之前,首先尽可能地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和人员。无论如何,兴华帝国暗战小组,想要在美利坚城市隐蔽地展开任何行动,都是需要美利坚的内应给予配合,方能使行动的胜算增加,以及全身而退。在一点上,眼下,安娜就是不二人选,是能为兴华集团行动人员提供安全的隐蔽住所和打掩护的最佳人选。
有了安娜的照应,暗战小组的行动,也的确增加了几分顺利。
就在恒星会军队入侵刚隆国的那一天,兴华帝国的暗战小组,便抵达了美利坚大陆的东部地区,选择恒星会高层目标与准备一击必杀的袭击行动。不过,恒星会的高层多数都聚集在大城市中,暗战小组的袭击行动,必须谨慎行事,如若不然,恐怕很容易招来美利坚官府的武装力量。
且不说如果战斗扩大,必然会波及平民,引发社会舆论而对兴华集团不利,就是在眼下,对兴华集团而言,扩大战斗自然也是雪上加霜的事,毕竟,兴华集团与刚隆国政府在寻求国际社会支持的时候,确实是不宜扩大战争甚至成为引发战事的一方的。
所以,对于这些已经顺利抵达美利坚大陆东部地区而正准备袭击行动的暗战小组,易星辰等高层的命令是,采取斩首的行动方式。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但这一次,易星辰的部署,执行起来却不是十分顺利。
战局在不断地变化,以至于,国际局势也随之不断地变化。第二天,行动迅速的恒星会军队,就已经兵临城下,抵达刚隆国首都市边缘。
不仅如此,恒星会似乎还准备好放大招了。兴许正是因为过往的教训,这一次,为了摆脱国联大会方面再有舆论压力的影响,美利坚代表,已经提前一步在国联大会上明确公开表态,刚隆国国内发生的战争,实际上是非洲内战的延续,国联大会应该干涉,要求刚隆国当局撤除军事对抗,做出和谈的态度,并且停火。
不仅如此,美利坚代表还向国联大会提出草案,进一步向刚隆国当局施压——提议向刚隆国派遣和平部队。
但是!美利坚代表所提议派遣的和平部队,虽然也是遵从中立立场的维持和平为原则,肩负阻止局部冲突扩大化的重要使命,但是,美利坚一方这一回却是明确表示,和平部队需要是主要由美利坚与欧洲小国部队组成的联合部队。
在美利坚代表一方表态完毕之后,华国、兴华岛等国随即就当场提出了反对意见,态度更是鲜明且坚决!
易星辰很清楚美利坚方代表的意图,自然不会顺应他们的心思,更不会给他们有进一步投机取巧的机会。尤其是,易星辰确实没有多大把握,刚隆国能够从国联大会争取到什么有力的支持,所以,他必须要彻底断绝美利坚一方利用国联大会的机会。当然,即便今天美利坚国没有预先表态的打算,易星辰也没有打算让他们置身事外。因为,恒星会军队的武器装备,多是美利坚大陆生产出来的,显而易见,如果说恒星会的行动,其中没有美利坚大国的支持,那是不可能的。既然美利坚早已经插手,那易星辰认为,刚隆国和恒星会之间的这场战争,美利坚也就没有置身事外袖手旁观的资格了。
除了华国,以及易星辰的兴华岛表明了反对的态度之外,在美利坚提出草案不久,刚隆国代表,也向国联大会提出申诉,主要是控诉美利坚一方违反国际和平主旨,公然支持入侵者,甚至还参与入侵一个主权国家。以防口说无凭,刚隆国的代表,还多了一个举动,陈列出证明恒星会军队和美利坚之间暗中存在关联的证据。
证据是,恒星会军队的武器装备,基本都是美利坚的产品,同时证据尤其指明,恒星会军队作战的军费来源就是美利坚,同时其军队的军人当中,大多数军人就是由美利坚的退役军人组成的。
事实上,这证据,不过也早就是各国都知道的秘密,所以,当刚隆国一方提出申诉的时候,其他国家的代表尽皆保持沉默不语,没有要为美利坚声援的意思。
倒是美利坚始终坚称证据不足,刚隆国诬陷。
而正当国联大会这边在各执一词的争执之中时,另一边,楚汉斯在刚隆国总统府,通过卫星联播,面向全世界,公开举行了一场正式且隆重的新闻发布会,向蓝水星全球发布了一条消息,称近日在刚隆国境内,民间自发组织了一个军事团队,根据入侵者的行为,准备反击入侵者,向入侵者各大城市发起攻击。
楚汉斯为首的刚隆国政府就此郑重表示:这是民众在海外的爱国行为,自发而兴起,但是与政府无关,政府虽然不会以任何方式去支持这种行为,不过也不会进行打压,因为民众有表达自己意愿的自由。
这般俨然针锋相对的话语,经过兴华集团的宣传,就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星球。
这番话,也顿时引起美利坚的警觉,显然,必须加快进攻速度。于是,国联大会仍在召开期间,第三天的上午,恒星会军队继续向刚隆国首都进攻。
恒星会军队的持续进攻,并没有让决心保卫首都的刚隆国军队显露半丝惧色,始终竭尽全力防守首都城市的刚隆国军队,在郊外与恒星会展开了拉锯战,即便没有让恒星会军队即时退兵,至少也让他们不能轻易向前挺进。
在意刚隆国战事的,并非只有战争双方。事实上,由于刚隆国并没有因为战事的发生而即时关闭国际航线,禁止国外媒体的入境,所以,被战事爆发吸引而来的大批媒体,为了得到第一手关于战事进展的资料,纷纷派驻各自的战地记者,不约而同地齐聚在刚隆国首都。
尽管战争临近,有些媒体记者为了安全,主动搬着设备躲进不设防的安全区域内,但是就算在安全区域内,记者们仍然能够清晰听见远处战斗的声音——各种持续不断发射的枪声,大炮的轰炸声,炸弹的爆炸声随着战事越发紧张,这些原本追求第一时间报道战事为目标的战地记者们,也开始因为战争的威胁,近在咫尺,时刻感受到让人窒息的恐惧,而渐渐开始萌生想要放弃报道离开的念头了。
只有少数经验丰富的战地记者,才会对此不以为意,反而更想与刚隆国本土的电视台记者取得联系,或者能自如地在城市内进行采访,甚至随军采访,用镜头第一时间记录下双方的激战场面。
除了这部分不在乎自身安危的记者外,其余人还是留着了安全区域内,毕竟在这里就配有电视机,随时可以得知战事发展情况。
现代战争的残酷程度是远超普通人的想象,无论双方如何克制,大量的伤亡仍然无可避免,惨烈血腥的场面,举目之处,比比皆是。得益于各国不惧战火的战地记者的用心实录,大量关于这场战争的记录视频,显现出这场战争残酷的实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