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不少,不过却也难以判断是否是遭遇了重创打击,毕竟天子只率领一部分队伍回城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守城的力量薄弱,外加上战场主要在距离城头两里以外,因此城头上的守军在白天的时候虽然能观望到城外的战局,可却也爱莫能助。尤其是城头上的田秀英参加过当初的清苑南原之战,很明白望远镜内那大致估算规模足足能有一两万披甲左右的建州军主力意味着什么。如果城内留守的力量要想进行有效的接应,整个京城就有失守的可能性。

    在萧轩率领队伍行军并濒临安定门大概七八里,距离东城不过三四里左右的距离上,建州军针对行军中的展开了再一次的攻击。很显然,运动与进攻中的队伍往往是最为脆弱的。

    暂时停留下来并填装好弹药的四十八门千斤及千斤以上重炮在这个时候再一次发威了。真正的炮手所需要的人数并不是很多,夜袭中的炮手们虽然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不过剩下的人在经过重新分配之后仍然能够维持数十门重炮乃至二三百门大将军级别火炮的有效运转,只不过每炮的炮组并非都可以做为炮长,再次承受损失的冗余已经不多罢了。

    数十门重炮乃至上百门三五百斤左右的大将军炮在行进中开火的时候再一次把三四万枚中重霰弹向远处的敌群接连不断的抛射而去,在超过一里的距离上仅仅一分钟内以最快速度展开的三轮开火就让进攻的敌骑遭受了超过两千马的伤亡损失。让建州军明白了在没有盾牌防护的情况下并且还是在白天,哪怕是在行进中展开冲击也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可是持有盾牌的步兵似乎在的中重霰弹威胁面前似乎依然讨不了什么好处,最终只能决定以准备好的车盾进行拦截。

    可是车盾的在野外的机动效果似乎并不比萧轩队伍中那些重炮还有辎重车辆好多少,让整个炮群在进入开火距离的时候已经有比较充足的准备接连不断的在一里左右的距离上以合口实弹展开猛烈的轰击。敌军骑兵趁着车盾防线牵制住主要重炮火力的时候再一次发起了进攻。

    隆隆的上百门大将军炮的炮声中,以分散队形展开连绵不断的敌骑虽然没有被击退,可进攻的势头也渐渐缓了下来。

    单独凭借火炮本身似乎并不能抵挡建州大军主力的堵截和围攻,不过己方队伍内的隆隆炮声乃至带给对方的影响和威慑,也让在黎明时分遭遇沉重打击的队伍的士气似乎稍稍恢复了那么一些。不少官兵在敌军逼近过来的时候也纷纷以三两弹铳炮展开猛烈的开火射击。人数虽然在之前打击之中伤亡了不少,不过有效操作基本火器的人数还是勉强足够的。

    拼着承受不少伤亡损失的代价,后金军队利用兵力上的重组再一次逼近到了距离队伍很近的距离上。在这个时候队伍内内的弓箭手们也似乎从胆寒之中恢复了一丝体力,借助车阵的掩护向利用盾牌逼近过来的建军接连不断的展开放箭。在敌军逼近到近接距离上的时候,一枚又一枚爆破杆雷投了过去。

    如果说在当初清苑南原之战的时候因为整个大军缺乏真正意义上像样能够破甲的弓箭手,在接敌中还会出现不少伤亡损失,不过在这一次进攻的时候损失却已经大大下降了。虽然整个队伍仍然遭受了三四千人的伤亡损失,不过其中多是披甲率并不是很好的李自成所部乃至近卫军与勇卫军各旅,剩余的教导旅精锐在这一波攻势中遭受的伤亡损失却不及千人。

    战至此时,从黎明时分的决战中遭遇爆破防御反击到一连串的炮击乃至近战芥蒂,整个建州军再次遭遇了数千人规模的伤亡损失。黑还勃列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放弃了让大军继续展开进攻的打算。不可恢复的损失虽然仅仅不过一万人左右,可是其中的披甲战兵却占了很大的比例。继续进攻下去的胜负难料,可是就算取胜,整个建州军主力也很有可能元气大伤,因此最终还是放弃了组织大军继续进攻,只是通过不断的远处集兵威胁和零星袭扰企图尽可能的拖延萧轩率领的队伍行进的速度。

    不过从东直门到安定门终究没有太远的距离,也就在中午刚过的时候,保持着作战队形的队伍终于会带了安定门下,再次逼近过来的建州军主力遭遇到的火力和威胁也并不仅仅来自于队伍之内,还包括城头上的一些铳炮火力了。这也让黑还勃列丧失了最终在城外歼灭萧轩所率领的核心主力的机会。

    见到黑还勃列似乎依旧有些不安的样子,岳托等人也劝道:“按照城内的探子之前的估计,现在成立城外整个京城的明廷天子禁旅像样精锐应该已经不到万人了吧?如果排除一些随军工匠,我估计也就只剩下六七千精锐。这点儿力量面对辽东军外加其他一些地方正在赶过来的护国大军,估计也就是凭借京城防守而已。他们可以巩固与训练队伍,别人甚至是我们也同样可以扩展乃至积蓄自己的实力。而且就算人口减少一半,还运入不少,这顺天府内的存粮也坚持不了太久的,困守孤城本就已经陷入不可挽回的劣势之中。。。”

第179章 兵临城下() 
逼近安定门的规模在两万左右的大军完全撤退回城也大致花费了一个半左右的时间,随时组成比较严密的方位以防止城外的强敌准备趁机夺门,毕竟不少的重炮还有车辆的回城终究是要利用城门的。队伍先是在城门外组成完整的军阵,上下掩护的情况下先撤后阵,最后逐步减少侧翼乃至所有辎重车辆,最后以最快的速度将人也撤退入安定门内的瓮城之中。一里以外距离上围拢云集着的建州精锐见到似乎没有什么机会,也就暂时放弃了夺门的打算。

    当两万多人的队伍彻底退入城内的时候,之前没有感觉到的疲惫之感涌上很多官兵们的心头。在安定门内负责指挥的田秀英还有另外几名亲卫军的军官们并非第一次经历战阵,只是见到这支归来大军的状态就知道很多情况可能有些不妙了。

    负责接应的城头上的官兵们也很自觉的没有询问有关这一次南下外出之类的战况,或者清点人数之类,只是到了夜幕降临下来,城头上的守军接连不断的以早就准备好的火器击退建州军主力的试探性进攻,萧轩乃至身边的不少官兵们也都完成了轮休之后,田秀英才在天亮的时候试探般的询问道:“这一次出征没有遇到什么大事吧?妾身见到似乎有一半的人手似乎没有归来,教导旅乃至近卫营与勇卫营各队也是如此。是不是原本的计划有变?”

    经过整整一夜,关于此时萧轩也早就有了自己的态度,并没有隐瞒什么,直言不讳的说道:“这一次南下,在临清遭遇了一次恶战,伤亡损失两千多人,纯损失千余人。也缴获到了不少的铠甲和几十门重炮,之后的作战还算顺利,你们应该也都了解到了。只不过临近京城还有一天路程的时候,队伍遭遇到了以前没有预料过的建州军主力的一次爆破攻击和夜袭,之前那些满载而归并且去的时候不曾带过的炮弹,就是敌人在爆破攻击中投过来的重弹。在几十万三斤重弹的爆破攻击之后建州军主力又趁机展开夜袭。如果不是几名工事内的小战士还算忠于职守并且反应很快的启动了防御爆破反击,说不定整个大军就有可能损失在外面。经此一战,归来还算勉强堪战的教导旅官兵已经不及四千人了,就是加上留守的骨干也不过六千之数,城外不仅有建州军的主力,辽东集团也很有可能趁机对京城展开围攻。如今的当务之急还真是之前我们预想的那样,时先把城牢牢的守住再说吧,这件事至少在军队内部也没有必要隐瞒。。。”

    关于是否要隐瞒队伍损失的问题萧轩也想的很清楚了:先不说这种谎话对于自身在以后军中权威可能的影响,如果不让城内的官兵们有一丝危机感,主张继续出战各个击破敌军重兵集团的声音恐怕依旧存在。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夜晚夜袭攻城的建州主力刚刚撤走不久,上午的时候负责在角楼之上以望远镜观望查探敌情的战士就发现了自远处而来的浩浩荡荡的骑兵马队。快速行进的马队仅仅不到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就逼近到了城下,看上去在京城外围的四个方向上都似乎能够有效组成还算严密的外围防线。更远的距离上,车队和步队组成的人马也陆续出现了,规模似乎远远超过之前的预料。

    “看样子来敌可不仅仅是十几万辽东军主力,至少应该有二十万人上下的规模。似乎还准备了不少的攻城器具,看来那些人应该是早有准备了。”周遇吉多少有些忧心的说道。算术上不算太差,了解京城范围,见到逐渐云集过来的敌军在距离城头两三里外的距离上都能形成连绵不绝的战线,没有二十万人上下的兵力乃至十大几万人以上的战兵是根本做不到的。周遇吉估算道。

    虽然有一种很坏的可能,可是因为在交战之前谁也没有把握,因此不论是黄得功还是周遇吉又或者孙应元等人都没有武断的说,这二十万人上下的大军就一定不会是建州军与辽东军的合流,虽然看旗号铠甲基本上都是大明的旗号与铠甲。

    萧轩在此时却说道:“做好最坏的打算吧!另外昨天夜里已经部署好的火炮最好也一里以内,距离城墙二三百步的距离上开火,如果不是针对重防护的对手,尽可能的节约弹药吧。”

    渐渐云集起来的大军仅仅是在集结整队的时候于两里之外稍作停留,随后很快就从各个方向上推着盾车架起火炮从各个方向上逼近到了距离城头大概一里左右的距离上,

    点点的白烟逐步连成一线,利用那些大小将军炮还有很多临时制作的松木炮或者简陋的火炮,攻城敌军的第一轮火力准备接连不断的展开了。进攻的目标似乎也很明确,那就是各个城门的正门乃至其后的角楼。

    明军的大多数轻小火炮在抛射的时候也不过刚刚能够把合口的弹丸抛射到大概一里左右的距离上,因此那弹丸看起来轨道清晰可见,似乎如同投石机一般。城头上的官兵在白天的时候只要稍稍注意就能躲避掉其中的大部分。不过那些固定而且防护力并不是太强的城门楼却往往在数百大小火炮的集火攻击之下很快就变的千疮百孔。

    辽东军早就准备好的重炮也在这时候展开了火力,沿着九门城门的方向接连不断的展开射击,很快似乎就让那城门在重炮的轰击之下渐渐破损起来。

    见到京城的城门竟然没有如同宁远之战的时候那样用土石封死,原本对攻城并不抱有多大期望的曹文诏、毛文龙等人也感觉都了一丝成功的希望。如果守城的一方对守城战并不是很熟悉,那么这一次陕西军与辽东军的联兵进攻,或许并不需要预想中的代价就能取得突破,那样的话以清君侧的名义保留住那位皇帝,自立为王也似乎并非没有可能?

第180章 守城初战() 
整个崇祯二年旧历六月二十八日下午,从辽东和山海关城头上运来的二十七门红夷大炮以三门为一组,从各个方向开始对京城门展开了猛烈的轰击。在夕阳传教士的协助之下,一里左右的距离上仅仅以前一半左右的装药量就能在不断的试射之后维持像样的命中率,几乎每个红夷大炮三门炮队的两轮开火就大概率会有一发炮弹命中城门,有的时候则多大两发。在一里左右的距离上针对城门命中率几乎高达两成左右。

    就这样仅仅一个时辰左右时间内大概三四十轮齐射开火,京城的九门从瓮城的外门到内门在猛烈的炮火直射之下似乎轻而易举的被打通了,就连内门中的一些能够看到的工事乃至修筑起来的高墙也在猛烈的炮火之下纷纷垮塌下来。

    “是夜幕之后展开攻击还是现在试探着展开进攻?”为了防止可能的意外乃至回避责任,此时的毛文龙还是有所保留的询问袁可立乃至名义上负责领兵总指挥孙承宗。很显然,守军不封城门的做法,尤其是内城城门也不封,似乎直接能够让进攻的一方看到城内部署的不少防御工事的做法太过蹊跷,很有些空城计的味道。

    孙承宗最终还是下达了在白天趁着夜幕降临之前展开一次试探性强攻的命令:“让各总兵准备针对九门的进攻吧,就算不成,或许也能够探出守军的虚实出来。也无需投入太精锐的骨干本钱,让勉强还算堪战不会有太大督战代价的军兵冲在前面,火器手和火炮手准备好盾牌和火器负责压阵就行。。。”

    孙承宗虽然在建军方面还多少有些经验,不过在领兵方面还是有很多短处。下面的不少总兵和营官见到这种形同空城计一般的危险局面,当然不仅舍不得让骨干精锐去冒险,就连勉强还算堪战的寻常军兵,也不愿意就这么在第一次试探中消耗掉,因此投入进攻的多是在大军南下的过程中临时征集起来的的一些丁壮。这些人除了前面的退着盾车、后面的人人携带十分沉重的盾牌之外不仅没有像样的铠甲,甚至连兵器都只有一些仅仅适合在复杂环境下作战的短矛而已。

    这样如果被督战的炮灰们反水,也不会给负责压阵的人太大损失。如果在纪律还能维持的情况下向前进攻,那倒是能够凭借车盾和携带的重盾拥有最基本的一些防护力并且吸引对手的火力。

    城头上从各个方向密集而下的弹丸箭矢在被厚重的盾牌抵挡住绝大部分之后,虽然也有一些不断飞来的更大口径的实弹让人群队伍血肉横飞或者造成种种伤亡,不过总的来看似乎还能够让质量并不算高的队伍勉强维持前进。负责试探性进攻的后面负责压阵的披甲战兵们不仅仅负责督战,同时也开始以还算精良的鸟枪、斑鸠铳乃至抬炮展开了掩护,一时间让城垛之间碎石横飞。从后面集中打过来的炮弹也让城头上瞬间变得危险起来,城门楼上被轰碎的碎片也在这个时候接连不断的掉落下来。

    虽然还有一些守军试图用城头上向下投下雷石或者其他守城器材,也造成了进攻队伍的一些伤亡,不过看起来似乎也没有阻止九门九个方向上总计规模多达两万多临时征集起来的丁壮们展开的试探性的进攻行动。

    夕阳西下,当光线似乎有些开始暗淡起来的时候,城内突然响起了火炮开炮的猛烈炮声,让推着车盾乃至抬着盾牌的丁壮们不由自主的蜷缩起身子将整个身体掩蔽起来。

    内城城门处的重炮展开了火力,掩蔽在土木工事内的炮口几乎是在七八十步左右的内城城门附近直对着外城开火,准确的把十来斤重的炮弹轰入到了车盾当中,带来不少人的死伤和惨叫。当仅仅片刻之后炮声在一次响起来,似乎每一处城门附近根本不只有一门炮在镇守的时候,虽然负责攻城的前锋们所遭受的伤亡损失并不算很多,却也有人开始动摇起来,纷纷抛下了盾牌打算撤退,也有的干脆直接就打算向前面的守军投降。然而不论是向前跑的人,还是向后炮的人,迎接这些人的只有发射霰弹的轻型火炮猛烈的开火,见到似乎已经陷入了死亡的绝境很多人下意识的停止不前,但似乎因为督战杀伤的火力更猛烈一些还是下意识的向前冲去,至少,似乎冲到城门之内起码就能够有一丝哪怕投降的机会?

    负责进攻的明军将领当然也早就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也没有指望这些试探性进攻的力量就能轻而易举的攻破拥有瓮城的城门,其目的仅仅在于让这些进攻的炮灰在城门之下变成尸体罢了。在这炎热并且很可能随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