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在承受了累计近千人的伤亡代价之后,盾车组成的连绵一百五十步左右的盾墙已经逼近到了大概一里左右的位置。大部分火炮发射的大倾角落下来的重霰弹都可以有效掩蔽了。建州军的伤亡密度也在这个时候陡然降低下来,再向前推进一些,早已准备好的盾车后面的建州炮队就会首先以猛烈的火力展开压制了。

第121章 迫近() 
其实在展开前哨炮击之前萧轩曾经想过要不要整个阵型边退边打放风筝,毕竟对方的车盾组成的盾墙之后似乎前进的速度也不是很快。可想到以前的推演,也就放弃了这个打算。放风筝之后在具备运动中开火的情况下才可能。如果时不时的要停下来重新测距开火,这反而影响到火力的发挥,因此也就没有让整个大军后撤。

    对手的距离逼近到大概一里左右距离的时候,萧轩开始下令大阵专门在之前训练过的各大队预备队齐唱那首“保卫者之歌”在所有的军歌中萧轩最终选择这首《莫斯科保卫者之歌》改变过来的歌曲原因当然是悲壮而不消极,而且曲调简单,容易在紧张或者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不走调。

    歌声开始响起的时候,炮膛依旧温热的两个营百余门大将军炮全部集中到了对方车盾盾墙来临的方向上以双倍标准装药在试射之后展开了猛烈的轰击。猛烈的己方炮声伴随着歌声似乎在一瞬间就驱散了临近车盾最前排官兵们的紧张。似乎胜利终将属于自身一样。

    在双倍正常装药标准下,四百斤的大将军炮身管达到了拿战时期野战炮至少接近一半的能量效率。接连不断把七斤重的铅弹以音速三分之二足有的速度射向远方。并在一里左右的距离上保证了对于车盾组成的盾墙至少三成左右的命中率。

    七斤左右的炮弹相比拿战时代三十多磅的海军炮,炮口动能相差十几倍之多。即便考虑到口径弹丸面积更小带来的能量集中优势,破木盾能力也只有拿战时代海军舰炮六七分之一,而这种水平恰恰处于建州军车盾防护厚度的边缘上,威力迅猛的大将军炮七斤弹炮弹在四五百米左右的距离上已不足以彻底击穿盾车,不过当动量猛烈的炮弹命中整个盾车中上位置的时候,却可以打的对手盾车瞬间翻车。

    一时间,原本还算严整的缓缓推进的盾墙似乎开始散乱起来了。在人员不断伤亡之下还想让车盾保持大致的整齐,也只能最大限度的让整个盾墙的推进速度变的更慢起来。

    虽然在盾车的抵挡之下,对车体有威胁的炮弹命中一发也无法造成数人伤亡,可是这也让包括黑还勃列乃至岳托在内的不少八旗将领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如此威力而猛烈的炮火,自从起兵以来浑台吉黑还勃列还是仅见。百门左右不逊色于盾车数量太多的火炮显然给整个盾阵的前进带来了严重的阻力。看样子:如果打算推进到百步左右的距离上,就算用备用的盾车不断填补被轰的散架的盾车的空缺,也根本坚持不了多少时间。

    “只要是能开一石以上的弓箭手让各队弓手轮流准备!”黑还勃列这时候也看出了眼前的强敌相比之前那一股未知西洋式对手的长处和弱点。长处在于火器火力更为犀利实用,规模更大。而且懂得用车盾来掩蔽自身。弱点也很明显:那样式还算熟悉的明军家丁级铠甲在之前的比对中恐怕是根本无法跟那些西洋钢制板甲相提并论的。

    此时的萧轩所率领的近卫营或者勇卫营就像一壳坚硬的蛇蛋,能够让任何逼近过来的对手都在全力施展的火力面前遭受沉重的代价,然而如果对方逼近到中近距离或者近距离,那双方弓箭投射能力和防护乃至近战技艺上的差距就会充分显露出来。

    当残破不堪的盾车组成的盾墙逼近到大概二百步左右距离的时候,两千多门建州小型抬炮也轮番展开了猛烈的火力。同时投入投射压制的还有五千多名能开一石力以上战弓的弓手在接近极限的距离上展开了抛射。

    很多建州将领都明白之前的交战经验表明:对付那种钢制的西洋板甲或许需要一石五斗以上的虎力强弓手才能有效杀伤,不过对于一般明军铠甲来说,即便是还算像样的铁甲,八斗弓也够了。一石力的弓在抛射中也会给对手的披甲兵不小威胁。

    弓箭手群在前,火炮群在后,一百五十步范围上的数千后金投射力量以最大限度展开火力的时候,尽管因为距离过远的缘故效率上大打折扣。密如飞蝗一般的火力还是最大限度干扰了大将军炮手的有效开火射击。官兵们只能尽可能低着身子集中在前沿避免那接连不断覆盖过来的弹矢,并且以抬炮时不时的填装后展开猛烈的还击。可即便如此,前沿参战的官兵遭受的伤亡也一下猛然增加起来。在对方数万重箭和两三万抬炮弹丸的轰击之下,面向敌军主攻方向上的车盾也开始变的残破不堪。

    见装,建州军主力开始继续推动同样在之前炮火的轰击之下有些残破的盾墙不断的向前逼近起来,集中在正面越来越大的压力,也不得不让阵型原本就不算稀薄的万余大军被进一步压缩,除了少数依托车盾掩蔽的人外,更多的人向后退去。萧轩也很明白,近卫营和勇卫营所装备的铠甲虽然是明军中的上等货,但仍然远无法和建州工匠这些年来积累起来的存货相提并论。在一石力以上的重箭面前是完全不安全的。

    战至此时,近卫营和勇卫营已经有近千人伤亡损失,集中力量进攻的建州军也在前哨战到近接战中遭受接近两千人的伤亡损失。一成左右的伤亡损失率,其实已经接近这个时代一般军队的极限了。然而这个规律对于总是能在关键时刻表现出过人勇气和意志的建州主力面前却是完全不恰当的。那些披甲兵似乎就像文艺复兴时代的瑞士步兵一般在遭受了如此沉重的打击之下似乎依旧没有士气衰退的迹象,仍然按部就班的一点点扭转着战场上的局势,从正面乃至各个方向上向近卫营与勇卫营的大阵压缩过来。

    感觉到战场上的时机似乎来临的黑还勃列也在这个时候果断的下达了全装甲骑兵展开侧后冲击的命令,哪怕没有步兵人墙的有效迫近掩护,队形尽可能的分散一些也要逼近到重箭集火骑射的距离之内,为破阵创造条件。

第122章 落后条件下的杀手锏() 
这一次展开冲击作战的建州铁甲骑兵总共不过千余骑左右,却分成了至少十几排纵深,每排不过数十骑。不仅仅是骑兵有铠甲,马匹的正面也拥有铠甲。中国古代铠甲发展到晚明,在形式上相比唐宋也多少有些进步。不仅仅是上臂有铠甲,双臂内侧也有环片围绕。甚至不仅仅是如影视的八旗战兵那样仅仅是身上拥有铠甲,面部也一样有《窃明》中长生军的铁面。明军无法生产出质量合格的铠甲,不代表建州军那里无法把铠甲推进到板甲出现之前的一个巅峰。

    在建州第一排数十铁骑由宽及窄,由远及近,斜着逼近到大概百步左右距离上的时候。密集空心方阵中左侧的近卫军官兵中的少年们也开始接连不断的展开依托车阵展开了放箭。

    然而,这种之前对付寻常建州轻骑兵乃至农民军十分有用的作战方式,却几乎对逼近过来的建州铁骑几乎没有效果。除了在一二百步左右的距离上猛烈的零星抬炮开火造成了对手一些人马倒下之外,接连不断在很短时间内射出去的上千支箭似乎连对面铁骑一个身影倒下的例子也没有看到,在这之后几乎很短时间内,这些铁甲骑兵的还击就到了。

    如同没有人规定甲骑具装必须是近战骑兵,波兰翼骑兵往往也配备有火器一样。这些全铁甲建州骑兵在逼近到三十步以内距离的时候也十分娴熟的展开了重箭侧射,交叉过来的重箭很快造成了左翼位置上近卫军官兵接连不断的伤亡。多数人在建州军巨大的压力下不得不向后撤退,似乎就像建州铁骑十分熟悉,在明军中见过不止一次的时候那样。

    就在蜂拥而至的建州铁骑以交叉侧射控制了整个大阵左翼的时候,在骑兵掩护下抬着盾牌的建州重装步兵也通过马匹以最快的速度从其他方向云集过来。

    步兵往往会骑马并可以利用马匹,兵力也占据优势,让指挥水平并不算差的建州军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实力,娴熟的在整个战场上集中精锐用于决战突击。

    就在这时候,低着身子在紧贴着车阵的死角位置上的近卫军亲卫营精锐开始用数十排早就填装好火药和铁箭的精良火器攒射打算靠近到车阵十几米到二十米位置上展开更严峻侧射的建州铁骑,接连不断的猛烈火力也让第一排的建州铁骑损失了二十多匹马和十余人。然而在更远一些的位置上,缺乏尾翼稳定也没有旋转稳定的火器弩钢箭大多横着拍到那些铁骑身上,形不成有效杀伤了。

    见到这些,满洲大军终于感觉到了破阵的希望。当披甲步兵携带着各种专门的梯子、炸雷、短炮之类专门用于攻破明军车阵的工具与火器逼近。虽然车盾来不及转移过来,可为了最大限度的防备对方威力不那么大的火器和箭支带来的威胁,很多人力背负的盾牌也迅速立了起来,在很近的距离上以最快的速度展开逼近。

    几乎与此同时,为了牵制其他方向上的兵力,从正面到整个右翼,建州大军几乎全力投入最后阶段的冲击。依靠强弓手射出的如雨一般的利箭还有短炮抬炮手发射的几乎无法有效抵御的弹丸,从各个方向上压缩了整个万余人大军的空间。

    重箭也在这时候突然间向纵深抛射,就连萧轩身边的亲卫营也开始有人在建州大军的重箭之中倒下。《保卫者之歌》的歌声也似乎受到了影响。而不论躲避在如同棺材一般车厢内的周玉凤与袁妃还是做为一名亲兵陪伴在萧轩身边的田秀英,在这个时候也似乎意识到最后的时刻到来了。

    “皇上,这一仗我军要败了么?”田秀英在这时决然而低声的问道。

    “有这个可能,但应该不是现在。。。”萧轩平静的说道。随后再次命令观察敌情的官兵用与长矛差不多的杆子把一名幼儿举到战场之上的空中,迅速的在猛烈的箭雨扑过来之前放了下来。这名挑选出来的幼儿在巨大的紧张之下也是几秒之后才反应过来:“敌。。。敌。。。军大队多半应该进入到射界内了。。。”得到这个消息,萧轩迅速命令传令兵将准备好的烟花弹向天空中射了出去。

    就在这之后,车阵掩护死角之下的二百多名少年精锐战士在屈着腿平躺着身子的情况下悄悄打开了偏厢车车盾下面一处小门后的插销,打开了那扇直径不过一尺左右的小门。小门的外面似乎还是偏厢车车盾的盾面,只不过在某一个位置上,车盾外面有一处只有不到一分厚度的脆弱薄木板。薄木板伪装物的内力是个漏底铁锅一样的装置。

    同建州军那样的真正强手应该如何对抗,是萧轩一年前就在思考的了,而且这也不是秘密。只是在严格的推演中,不论采用什么靠谱办法,都不能让成军最多一年的队伍去对抗兵力占优势,而且铠甲弓箭还有多兵种配合能力有萧轩描述的那么强大的关外强敌。炸雷或者手榴弹一类的东西当然也在考虑只内。只是这个时代的黑火药手榴弹的效果极其不理想,就算是做成铅球那么重,也没把握面对真正重装的对手构成有效杀伤。而且另外一个重要隐患是:引信在此时东亚环境下也想不出靠谱的解决方案,很容易被对手扔回来,更不要说在面临绝境近战的情况可能连头都冒不了的情况了。

    在经过无数的论证和设计修改之后,最后还是把希望放在了足有五十斤重大概三十多公斤的万人敌上。以这个时代东亚的火器威力,三十多公斤重的“万人敌”有效杀伤范围也不过与六百多克的二战正常列强标准的手榴弹威力相当。有效杀伤持重盾的披甲重防护目标,还是不很可靠。解决方案就只能靠一半体积的陶泥与数两级别的重铅弹制作“重霰弹预制破片炸弹”可这样整个炸弹的结构就很脆弱了。哪怕从一米高的地方扔出去都很容易碎,最终想来便只能采取这种方法了。

    另外一个好处是如此设计,爆破攻击则有相当的突然性,不容易被人扔回来。经历过几次实战的萧轩,当然明白这类兵器攻击突然性的重要意义。手榴弹在现代战场上的效率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明着来的很容易躲过杀伤区。

    

第123章 “弹炮协同”与近接车战() 
在躲避在偏厢车车盾之下的少年官兵精锐们准备进行爆破攻击的时候,逼近到五步距离以内的满洲重步已经开始从正面和左翼同时展开进攻了,不仅以精准的弓箭压制让抬炮手和火炮手都难以有效展开攻击作业,就连已经退入下一道防线的官兵们也开始遭遇到越来越密集的重箭箭雨的袭击,不时有人倒下。借助黑甲队搭起来的梯子,不少建州精锐已经突破了外围车盾防线,似乎整个破阵胜利在望。

    就在这个时候,猛烈的爆炸声接连不断的响了起来,在连绵二百步几百米左右的范围上连绵不断的爆炸带来的硝烟瞬间吞噬了车阵附近两丈范围内的一切,一百几十相互倾斜交叉着爆炸开来的五十多斤重的改进型预制破片万人敌炸出了接近两万枚铁弹,吞噬掉了两千人中的至少七八百人。

    就在猛烈的爆炸声之后不久,负责爆破攻击的少年们开始用套筒式的推杆把准备好的第二批炸雷推到三丈以外的距离上通过杆子内部的风筝线火绳管回拉装置引爆那些竹劲木胆,糯米汁和铁弹葺成的直径七八寸左右的炸雷,又是上万枚爆炸开来的铁制弹丸让几百名建州重装步兵在几百克铁弹预制破片如同强弩一般初速的攻击之下被打倒在地。

    虽然那些弹丸无法破甲,然而对于一切非板甲类目标就是寻常盾牌也难以防御。不过,这些大号预制破片的威力又很巧妙的处在车盾阵体系的防御力边缘上。

    接连不断的两次爆破攻击杀伤了至少千余人,彻底击溃了整个正面和左翼进攻锋线上的两千建州主力之后。被弓箭压制的抬炮手和大将军炮手也重新抬起头来向着浓浓烟雾的方向以实弹展开概略的侧射开火。

    火炮以黑火药发射霰弹的效率,实际上在这个时代要比万人敌一类的爆炸装置高,也更节省火药。可依托车阵的爆炸类兵器在这时也显现出了独特的作用:至少在敌军弓箭手能让炮手火器手难以露头的近距离上,可以更有效的扫荡对手,防止对手迫近。只要对手无法迫近到极近距离上压制整个阵线,抬炮手和大将军炮手就能够持续的压制对手。

    这一次连绵不断的爆破攻击还有紧随其后的密集大小弹雨让整个建州大军的前进第一次面临真正的威慑和困难。右翼和侧后的建州散兵这时候也开始尝试着从其他方向上以更为分散的队形展开攻击。负责防御方向上的抬炮手和火药弩的攻击效率虽然不高,却也能有效遏制这种过于零散阵型的攻击。在建州军的一次决定性进攻失利之后,战场格局似乎也完全扭转起来。

    战至此时,整个建州大军的伤亡损失已经超过了当年浑河之战时的三千人,也接近了整个参战兵力的一成五。如果考虑到之前同其他一直强军作战时遭受的损失,那如今两万左右的建州主力遭遇的损失不可谓不严重了。然而黑还勃列看了看那些损失严重的己方盾车之后就坚定了继续展开前进和攻击的打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