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随后大概三十年的时间里,各种技术发明乃至短板接连不断的补齐,从照相技术、电容电池的一系列进步,电动机床的一系列发展,电灯、留声机、机械乃至雏形的电子计算机、电影乃至诸多化工产品在巨额科教投入的情况下接连不断的涌现出来,时代似乎也在并不算太长的一代人的时间内接连不断出现以前根本难以思议的不少变化。

    历史上的二十世纪上半叶,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只有百分之二左右的水平,而劳动生产效率的增长可能还并不比二十一世纪初期那个间歇期强多少。十九世纪就更是如此。

    然而在萧轩不惜任何代价乃至血本的科教乃至技工投资之下,大概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整个时代的主要核心技术就足足前进了大概二百年左右的时间。从崇祯三十年算起的三十年内,则用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进步到了二战时代前后主要技术水平。

    本土人口在增加到两亿左右的时候,城镇人口增加到了一亿五千万,整个工商业经济规模也从接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的水平,进步到了二十世纪初五十年代美国的水平;劳动生产效率的增长率长期保持在平均每年百分四到百分之五左右的快车道,并且长期在经济增长上保持两位数上下的水平。

    做为一个靠先发原创技术带来进步而非进出口贸易乃至后发积累的后发国家做到这样的成就,成本当然是高昂的。在这三十年的时间里,教育与科研投资从国民经济的大概百分之十左右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到整个国民经济的三分之一,几乎如同总体战时期的列强一样,整个社会都变成了一个大号的科研院所乃至附属工厂及学校体系,远非历史同期可以相提并论的投入终究也带来了远非历史可以相提并论的投入。

    当然,同历史上20世纪五十年代相比,整个社会的技术格局短板还是十分明显的。比如在基础科学乃至理论数学、理论物理方面,实际上就明显落后于时代,生物乃至医药技术方面未必强于二战时代的苏联;石油化工领域乃至诸多试验仪器科学方面更是只有二战时代苏日一级次强国家的水平。******项目因为涉及的动员范围太广,仍然只是在缓速的进行中。战列舰及其相关的海军技术更是长时间的停留在鱼雷艇与驱护舰的层次上。毕竟在这个大一统格局的时代,并不存在列强竞争格局之下才会独有的一系列技术。

    经济与时代上的突飞猛进,也让萧轩以前曾经忧虑过的许多事情在这个时代已经并不成为十分让人担心的事情。民智越开化,在独特的历史条件下君权反而越巩固。曾经的年代里,少数上层搞秘密政治就能够左右朝局,然而当不需要秘密警察乃至军队内的组织,不需要所谓的革委会体系乃至大量的劳改分子,甚至比需要领袖靠宣传机器塑造出一个“老大哥”形象。如果有人胆敢“诽谤”君主及其亲属,甚至不需要告密者大众就会自发的维护领袖的时候,一切也都开始变得有些不同了。

    崇祯六十年的时候,萧轩已经成为了一名暂时还算不上太过高龄的老人,可是在��个时候,萧轩却觉得还有一些事情是自己有必要在自己还没有彻底丧失执政能力的时候来完成的。那就是让整个政治秩序从近代君权社会向一个正常的现代社会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过度与转型,或许也只有如此,自己的使命才算真正完成?

第四百九十四章 广播讲话与尾声(终)() 
萧轩默默的看着手中的两份已经草拟好了的演讲提纲,在权衡了许久之后,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自己虽然在改造文明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这六十年来用了很多的功夫,可是一个文明的基本格局乃至思维模式、历史习惯却是没有那么容易改变的。六十年的时间归根结底还是太短了。好在很多曾经可能的隐患乃至问题都在以前的时候爆发过了,摊牌过了,如今的自己经历过曾经的腥风血雨才能有如今的从容。

    当萧轩走上足够容纳二百万人规模的广场前的广播大厅内的时候,已经放下了之前的犹豫不决,拥有的只是坦然和从容。

    当萧轩身着新时代的便装出现在广场前的时候,似乎是发自内心真挚和热情的“万岁”呼喊声此起彼伏。萧轩等待了大概十分钟之久,等待着这种声音渐渐的自觉平静下来,整个广场开始变得鸦雀无声的时候才沉着的开始了自己向民众和军队一次至关重要的演讲。这样当着包括军队主体士兵在内的二百多万进京军民的广播似乎已经并不是第一次了。整个社会文化乃至宣传舆论在以前的成熟也终于让张凡可以避免很多套话,在这样的场合之下也能直抒胸臆。

    “我想有一天技术的发展会让所有的人都能万岁,只不过,我或许是赶不上那一天了。我思前想后,还会觉得要趁着现在最身体还硬朗,讲话中气还算十足,不容易被假冒,召集这样一次二百万现场听众,亿万场外听众的现场广播,直接对广大军民坦诚我对于以后的一些安排。用过去的话说,可以叫‘传位遗诏’吧。”

    “一个甲子以来,我们克服了无数困难、经历了无数质疑,也经历过多次内战与动荡。现在时代的发展终究证明了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我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保证继任者或者下下个继任者也会遵从下我制定下来的战略目标与宏伟路线,同时也并没有把握以后你们的子孙,或者是几十年之后的你们仍然能够在那时的条件和环境下做一个顾全大局思虑长远的人。只有人民和君主,两个在社会结构中相比精英阶层和资本及权贵阶层相比较言更弱小势力结合成巩固的同盟,才能最大限度上的保证在社会生产力真正发展到可以满足所有人的欲望之前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危机,所以:之前给每一名军民们发下去的民主基本法就是保证社会最大限度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

    萧轩的讲话持续的时间并不算短,大概足足能有三个时辰之久,而且也并不怎么慷慨激扬或者富有感情,更像是寻常会议上的领导发言。可是不一样的地位、经历、历史却让其带来的效果完全不同。在谈话结束之后,已经在广场上很久时间的军民们并没有怎样懈怠的情绪,依旧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此时的萧轩却依旧似乎有些不自信,世上真的存在可以长期保持健康运行的秩序吗?恐怕未必。哪怕自己对于传统的民主宪政机制有各种修正,规定继任者二十二岁到三十五岁才能参选。并通过加强君主任期为二十年,最多四十年的方式解决一些传统民主社会中的弊端,并让三分之二的参选推举权及传媒体系控制在君主手中以平衡可能的民粹力量也是如此。

    不过最终萧轩还是释然了,因为时代早已不同。就算秩序乃至政权更迭又怎样?近代中国从庚子年八国联军到21世纪也并非没有出现过社会秩序乃至制度更迭,还不止一次,然而工业时代完全不同于农业时代的技术与经济发展前景终究会让“周期律”变得没有那么太过值得顾虑。

    “圣上!天色不早了,该是晚膳的时候了。。。”此时萧轩身边一名少女亲随恭敬的说道。

    自从多年之前那场变乱让萧轩失去了很多曾经的亲人起,那少女就是挑选出来的萧轩身边的贴心人。

    “演讲前我的准备似乎是充足过头了些,现在并不饿,呵呵。还是先回房休息去吧。。。”萧轩似乎前所未有的轻松的说道。

    梦境中,萧轩再次来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上天又有新的使命交给自己了。
111191 。
111191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