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刻时间内三十轮左右开火发射三万余发实心炮弹,就让城区中央一些看起来十分坚固的堡垒在这时候看起来变得残破不堪,多一半的建筑都在这接连不断的猛烈轰击之下垮塌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可供掩蔽的建筑体明显少了很多之后,炮火展开轰击的时候所发射的弹丸也变成了杀伤效率更高的重霰弹乃至超重霰弹。在接下来一个时辰的猛烈炮击之中十万发炮弹的轰击之下,超过半数的守军尽管已经做好了不少准备,还是有超过一半的人损失于弹雨制下。

    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看似十分坚固的最后堡垒防线也就变得残破不堪了。接连不断的黑火药手榴弹乃至爆破杆炸出的团团烟雾之下,不断有零星的残敌从废墟中钻了出来。

    虽然在这个时候很度多人依然觉得向那些东方强敌投降的最终结果可能并非很好,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也感觉都,面临战死所要承担的压力远远大于俘死,更有很多人在这最后的时刻选择了自杀。

    清理最后据点的战斗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无法脱困的穆德拉四世最终选择了自杀,已经变得残破不全的王宫内不少女人们也在这个时候最终被俘。

    不得不说,同其他很多地方的政权相比,奥斯曼皇宫中的女人们在质量上还是比较突出的。毕竟越是交通便利而且文明混杂的地方,越容易诞生出很多姿色并不寻常的女子。只不过此时的萧轩在经历过不少事情之后却没有继续学当年李世民的兴趣了。因为谁也不能确定这些俘获过来的女子是安全的,至少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来确定没有太的问题才能决定期归属,不然说不定就会面临某些未知的风险。

    随后,针对残敌的扫荡又在其他一些地方很快施展开来,尤其是当春季来临,不太良好的海况有所减弱,从地中海到黑海船队可以运载着规模不小的队伍针对奥斯曼人的整个控制区进行扫荡的时候。

    萧轩在这个时候也在新亲卫营中召开了一次会议,询问营内的不不少人对于队伍接下来动向的看法。半成多的伤亡损失乃至不到半成的纯损失如果放在以前,那或许根本算不上是什么问题,可是在如今却完全不同。

    出乎萧轩意料的是:虽然队伍中的勾栏乃至自己身边以前的一些女子中也有人伤亡,但经历过这一系列大战,却再也没有人畏惧起来:“君上不必过于担心。下命令吧!不论是整套波斯、瑞典,还是其他地方的残敌,都显然不会让如今的我们畏惧的。。。”

    其实在这个时候还有人想提醒其他一些事情。不过因为种种顾虑还是没有在这个时候当面讲出来,萧轩也猜测到了一二。那就是以如今队伍的战斗力,在深入的作战行动中迫使敌大集团展开决战,那是有很大把握的。可是如果分散开来执行清剿任务,需要花费的时间太多不说,还必然会给队伍带来更大的风险。

    因此也就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率领队伍集中起来展开了出战,春季刚刚带来的时候。运载着六七千人队伍的大军在埃及故地一带登陆,或许是发生在奥斯曼境内的一些大战刚刚过去不久,还没有传到这里的缘故。此时在马木留克旧有的自治地带的一些武装似乎在大军前来的时候仍然没有放弃抵抗的起腿。不过相比冬季的安卡拉一带,春季的尼罗河三角洲一带地形地理环境要更简单也要更有利于航空侦查一些。凭借着优良的望远镜和空中侦察,队伍往往能够在五六十里左右的距离上就发现以前根本很难发现的一些埋伏起来的大军和敌人的队伍。

    就这样,在掌握了绝对信息权优势的情况下,马木留克骑兵准备进行的一些伏击也就渐渐变成了被伏击。在发现敌军大股部队的动向之后。队伍通常会暂时的停下来休整,并在夜间展开谨慎而秘密的行军,快约五六十里左右的距离抵达预定地点,然而从相聚不过几里的多个地方将敌军合围起来。

    同奥斯曼腹地遇到过的一些大规模的抵抗力量不同,在这一带似乎已经不在存在十万人以上的战略集团,三万人左右的主力似乎就是很大的规模了,这也让队伍有条件可以展开一些更具主动性的行动。毕竟几万人左右的敌军战略集团的范围不过往往方圆几里左右的范围,还不至于让队伍在分头行动的时候限于过于危险的境地。

    在完成了大致的合围之后,首先发言的当然是在以前的作战行动中屡试不爽的爆破攻击手段。这种手段弹药回收率高处理容易,在消耗量上的一些缺点也就不再成为什么太过重大的缺点了。三十吨上下的几十万枚重铅弹猛烈轰击出去的时候,大部分埋伏在掩蔽物之下的敌营还没有太多的反应,直到临近被打击只有很短的时间之后才最终反应过来,可在这时候一且结局却早就已经注定了。

    猛烈的爆破攻击带给对方近半伤亡让对方似乎移动都不敢进行的时候,萧轩在这个时候也没有让队伍贸然展开经进攻,而是下令炮队开始尽可能的在这个时候以炮火来解决问题。接连不断的开火再一次响了起来,打击不及以前那样猛烈,可也在很大程度上锁定了最后的结局。短短不过几轮开火就让规模并不算大的敌阵中似如死寂一般。

    本章完

    

第481章 清洗() 
阿巴斯二世的第一位首相在亲自了解到了那些东方精锐的强大战斗力之后也纠正了过去的政策,在刚刚回师之后不久就亲自发来了投降的降的降书,表示愿意接受裁剪军队并将整个军队成本的三分之二以上做为税收上交帝国。同时还愿意接受东方皇帝的一切要求。

    不过在这个时候,萧轩却并不为之所动,而是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用欧洲各地抽调了自从泰西戡乱以来前所未有的阵容。除了萧轩所率领的核心精锐,一共有大概二十五万左右驻防在欧陆各地的常备力量从各个方向调集而来,展开了一次规模空前的进军。

    当然,表面上看,这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如今整个东方几乎消除了主要文明地带大多数还算像样的对手,整个泰西一带的戡乱也早已取得成功,强大的力量似乎在这时候早已压服了各地的抵抗,完全有能力抽调这个规模的力量。

    可是如此庞大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其中还包括了大部分陆上和海上的主要将领,更重要的是集中在一路而不是兵分多路,这似乎就完全不符合以往的一些基本作战原则了。因为从过去的对内戡乱战争到远征海外,萧轩似乎从来不是规模制上的崇尚着,有限的资源总是集中在尽可能少的兵力之上。

    “如果说当年西征的时候面临强大而众多的对手,还有集中规模庞大兵力的需要。可是如今已经非同寻常,那波斯王朝怎么能够跟当年的整个泰西相提并论?君上这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也许没有太多的企图,只是想将整个波斯一股而下也说不定。集中起来的行军,归根结底最终还会分头展开针对各个地方的清�行动。。。”

    大军云集的过程中,不少人都似乎感觉到了有些非同寻常。让此时的萧轩没有完全想到的是,队伍之前在南俄沿海乃至奥斯曼腹地两场惊人的作战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也震慑住了不少人。使很多原本蠢蠢欲动的人在这个时候都不敢有所行动。

    就这样,规模庞大的队伍最终还是在黑海东岸一处似乎并不是太适合集中大军的地方云集起来。

    而且按照安排,大营的部署和安排也同以往发生了很大的不同与变化。在以往的时候,即便是军队中的非精锐非亲卫力量,如果不是地方的治安或民兵武装在扎营的时候平均每万人的营区面积至少有一平方里左右的规模。可如今云集起来的二十几万大军连营的范围却只有五平方里左右,营垒挨着营垒,而且按照命令除了最外围修建起还算像样的壁垒,大部分营区还没有修建像样的工事。这还不说,在命令之下快速赶来的万人规模左右的外地民兵队伍还骑着马,以最快的速度收缴了队伍用于工事作业的很多器具。备用的火药火炮乃至****也被彻底的接管起来。

    直到这个时候很多人才明白:这不是要集中兵力远征波斯,而是要对聚集起来的各地驻军展开一次清洗。如果是正常的情况下,恐怕在这个时候不少人都会开始鼓动军兵作乱起来。可是萧轩那完全不同寻常的战绩乃至威望在这种情况下还是遏制住了大部分人企图闹乱子的可能。不过在这个时候也有一些小规模的营啸出现了。

    对待这种“旧作风”萧轩也完全没有手软。很快将闹事的人聚集起来之后进行严厉的甄别审讯,并处决了其中的的部分肯人,还将上千首级堆放起来示众。同时萧轩率领的精锐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也从各个方向开始从陆路方向上包围了集中起来的各地驻军。刚刚接管的海上船只这个时候也做好了开炮的准备。

    很显然,萧轩这一次展开远巡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解决中东一带还残留的那些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威胁的对手。而是清理整个泰西至河中一带的整个统治体系。

    如果说远巡之前的时候,萧轩只是从输送过来的利益太少判断可能有不少的经济问题,那么自从南俄沿海大战乃至针对奥斯曼的进剿过程中则可以确定不仅仅经济上的问题存在,甚至还可能存在严重的通敌问题。在如今的军事体系下要做到这一点,那就并非是如同过去的旧军队里一样只要少数将领有那个决心就够了,还必然涉及到更广范围内的一些基层军官。

    就这样,在黑海岸边,一场大规模的甄别和询问展开了。整个二十多万泰西至南俄一带驻军中的数千排和排以上军官中的四分之三都在在很的程度上被新移民中选拔出来的人替换。其中炮兵、辎重、战斗工兵等对于如今军事体系上要害岗位上的军官位置几乎都由如今新亲卫营内抽选的人阶梯。

    在强大的压力之下,整个上层更换的过程中总的来说没有发生太多的问题。在经过大概半个月左右的整训与磨合之后,军队的控制权异手,以前很多难以察觉的问题也就在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浮出了水面。

    原来为了避免消息的走漏,不仅仅是整个各地驻军体系的军官层,就连基层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当然,通敌之人并不是主流,但波及的范围也并不算小。数百名从基层到高层的军官乃至超过万名士兵骨干因为这种原因而遭到了公决,大概三分之一约七万人左右的涉案官兵被新调动过来的海船运走,萧轩没有讳言等待这些人的将是承受一半劳改死亡率的的惩罚。

    不仅如此,以往在驻军中积累下来的不少矛盾也在这一次全面清洗当中得到了整肃。根据这一次大规模清洗排查的结果。六年以来总共包括数千万两的地浮财规模的硬通货乃至数以十万计的女子重新归公分配。整个欧陆和泰西一带工匠体系管理权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更换。整个清洗和排查持续了接近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才渐渐的落幕。

第482章 城内反击() 
当然,萧轩也没有期望仅仅是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整肃和清洗就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虽然从理论上说既然在古典时代就存在波斯帝国那样三千里范围的帝国,中世纪就存在从西班牙到唐朝边境的阿拉伯帝国,文艺复兴时代就出现了西班牙那样第一个日不落,更别说把势力伸向远东的俄国。统治边界的极限恐怕在就超越了中国历代王朝边疆。不过当自东方而来政权把整个北半球的文明地带都囊过在内的时候,“边重心轻”的隐患还是在这个时候体现出来。虽然此时的东方不是拿破仑战争时代的英国,独立战争或者美英战争那样的机会在短期内未必存在。可辽阔海外地区的离心倾向总是不可避免的。

    萧轩所能够想到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只有“流水而不腐”了。针对其整个数万人规模的上层统治层乃至整个驻军体系定期进行轮换。并且不似美英在北美殖民地那样保留甚至转移生产力,而是某种意义上做为真正的殖民地来经营,或许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获得大量的利益。

    萧轩在临近波斯地区并不算太远的地方展开的大规模清洗也让此时的阿巴斯二世乃至波斯的首相感觉到压力顿时一轻。毫无疑问,在正常的权力逻辑之下,刚刚进行了这样的大手术,那么针对波斯的远征可能也只能最终不了了之。却没有想到在春季还没有完全过去,夏季还没有真正来临的时候,萧轩再一次针对波斯一带展开了作战行动。虽然之前进行大面积清洗的二十多万大军多以不可用,可是能够投入作战的可靠力量仍有五万左右的规模,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足够了。五万人左右的作战力量以三个旅战斗群为一路兵分三路从其他几处要道在春季的泥泞渐渐过去的时候展开了行动,而萧轩亲自所率领的规模在五六千人左右的核心主力则直逼中部都城伊斯法罕。

    面对强敌从各个方向上的压境,特别是萧轩所率领队伍的长驱直入。虽然并不是很了解那些东方之敌强大的阿拔斯二世有集中兵力在外线展开决战的打算,不过长老理事会最终还是采取了更为保守和老成持重的办法。因为根据之前获得的一些内部消息。那东方的强敌有一种能够在云层一般的高空中以珍贵的望远镜发现敌情的手段,这样以来,尽管在波斯境内有很多方便设伏的地方,可却没有人能够保证在野外的作战中不面临马木留克人那样的被动。

    于是在动员之下,各地还算像样的堪战大军从各个方向上开始向伊斯法罕一带集结。同奥斯曼帝国相比,萨菲波斯的战争潜力要小上一些,而且精兵主义的影响更重,整个王朝堪战兵力的规模也略小,不过因为在统治方面的封建性更小的缘故政令在很大程度上更为畅通一些,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就在伊斯法罕一带集中了包括皇宫卫队在内的二十二万人的力量,乃至都城大概十万人左右动员起来的民庄,从某种角度上说似乎并不比当初的伊斯坦布尔的防御兵力薄弱。当然,也正因为萨菲王朝在之前的作战中并没有遭遇到伤筋动骨的损失才能在都城一带集中起如此庞大的力量。

    在这个时候,攻入波斯境内的其他三路大军却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去进攻伊斯法罕,而是继续按照原定计划针对目标区域范围内的各地展开大规模的清洗。应该说同拥有不少基层贵族的奥斯曼境内的基层相比,萨菲王朝的基层就没有那么巩固。在外来力量的进攻面前很多地方都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当然,在波斯境内,萧轩并没有采取奥斯曼境内不少地方那样极端的政策,也并没有通过打算“杀人换种”的方式来解决当地的问题,更多是采取如同河中乃至旧疆等地不少地方那样“人滚地留”的策略,虽然也带来了规模不小的反抗,却终究没有遭遇到奥斯曼境内那样此起彼伏的挣扎。

    在伊斯法罕城内的不少守军见到只有区区数千敌军赶到的时候,很多军官将领也似乎改变了以前的看法:“似乎完全可以确定,从那军队的模样和装备来判断,定是那东方国王的近卫无疑。只要我们集中精锐力量吃掉他们,或许就能为整个民族立下罕见的奇功。。。”

    只是当初跟随大军一起出征参加过安卡拉一带交锋的很多军官将领才更为持重一些,因为很多人都见识过这些非同寻常的军队拥有着怎样恐怖的火力。

    为了平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