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的宣传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多大的效果。超过一年甚至两年以上的军营生涯,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不少思想还很简单的少年人在军营的矛盾中也变得思想更聪明和复杂起来。

    然而,在一整天迅猛而激烈的攻势之后,进攻之敌的进攻势头果然迅速的萎靡了下来,这让已经有些萎靡的士气又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不少。

    此时,天主教联军展开的攻势也开始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之前很多人都认为,以二三十万斤还算像样火药为基础的猛烈攻势加上之前对进攻的充分准备可以摧枯拉朽的瓦解巴黎一带还算勉强像样的敌军防线。可当这种猛烈的进攻没有奏效的时候,临时起义的义军在火药上的相对匮乏的短板迅速就体现了出来。

    在这个时候,有人提议继续展开进攻,不给守军以喘息之机,也有人觉得如果再经过几个月的备战,集中在队伍内的工匠们在制作出更多的火药和攻城器具或许能够带来更为决定性的效果。

    最终,联军统帅只得做出一个看起来还算是折中的选择,也是军事会议之前同自己身边一些还算有过同东方之敌战争经验的人们商议之后的结果:那就是首先停止进攻大概十天左右的时间。首先利用还算拥有火药随行中的一半左右制作爆破杆用于坑道战,并且制作一些简陋但积攒起来可以在短时间发挥近距离火力的木制铳炮,这样或许会面临更多一些的伤亡风险,可是杀伤对手的效率却会大增。在守军兵力似乎并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还是有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这一轮进攻不能奠定胜负,那就等到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以后临时制作出更多的攻城器材在展开进攻。实战中的天主教联军还发现以较轻的弹丸单独展开爆破攻击或是运用一些传统的火绳枪是极为浪费的火药运用方法。更重的榴弹集术集中在近距离发射可以用更少的火药量达到更好的效果。

    就这样,在经过了十天暂时的休战之后激烈的交锋再一次展开了,这一次进攻的天主教联军在进攻中也终于变得更聪明了一步,不在将火药武器平均运用。而是学习传说中的东方精锐从二三十万大军中选拔出百里挑一的二三千名敢死队运用爆破攻击火器并在其他精锐的乃至弓手的掩护之下展开进攻。这一轮进攻彻底打破了僵局,在短短不过三四天的时间内,新都的外围防线就被突破了。如果不是那独特的如同放射状的坑道防御体系,陈新所率领的第十一军集团几乎会是败局已定。

    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城中的守军终于打算进行一次冒险。让气球班的那些孩子们携带能够维持半个月左右的给养利用春季从西面而来的暂时海风向东飞行,争取在城外守军的控制范围之外落地,并通过昼伏夜出的方法逃过异族民众的威胁抵达莱茵河一带的援军驻地。

    这种任务如果让寻常七八岁到十来岁的孩子来做几乎没有多少可行性,然而气球班那些经过专门选训过来的儿童总还是同寻常人有很大不同。此时的陈新也只得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谋求最后一丝生机了。

    或许是在以前经受过类似的训练,并且在长达两年的西征作战乃至一年的戡乱作战实训中从技艺到心理素养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气球班的孩子们对于执行这样的任务已不在有几年前第一次乘气球升空时的恐惧,坦然的接受了这样重大的任务,在天色还没有完全亮起来的一个黎明就携带好给养,做进了温暖炽热如冬季的路边一般的起飞前的气球吊舱。

    风箱内的热风在专门的工事内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就让那载重量不算太大,吊炉之外只能携带一个全副武装的儿童的孩子们升到了空中。这一次不在有如同风筝线一般的丝索链接在地面上。泰西的初春时节的清晨虽然比同季节的中原北方温暖一些,但当气球飞到了几百丈如云一般的夜空中之后还是让人感觉到了独特的寒冷。

    尽管经过的高空做作业不止一次,可是在这时候两人为一组的小女孩们还是感觉到了一丝以前的任务没有过的恐惧和胆寒,只得按照之前的记住的要求打开了热气球上的一个微小的阀门并让炉中的火变得更更小了一些,也就在这时热气球才开始缓慢的从空中似乎稍稍降低了一些。所有的这一切似乎都要靠自己的双脚来掌握节奏,当气球下降太快的时候孩子们也只得赶紧关上气球上的阀门。

    本章完

第364章 降落() 
    天色渐渐了亮了起来,相比中原一带第一次进行凌晨升空试验的时候,这一带的天亮过程似乎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的时间,但云层一般高度的孩子们还是在天空逐渐变得如同傍晚一般深蓝色的时候就看到了下面广阔的陆地,还有身后不远的方向那偶尔传来的炮声和爆炸声,也正是这些声音让人们知道起飞之后的距离还并不算太远,不能太快的就降落到地面上。

    同当年第一次升空的兴奋与紧张不同,在经历了几年的艰苦学习训练乃至实战之后,如今的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已非当年可以并论,第三气球特选班内的三名同伴如今因为在战争乃至各种事故中丧生,只有六对人十二个孩子最终幸存下来。很早的时候这些不过开蒙年纪的女孩们就了解到了哪怕在高空中的时间并不长也是极为危险的一件事情。即便在以前的训练和演习中有过严密的估算和测试,可是实际驾驭热气球自主降落的时候还是有可能因为速度太快而翻车,因此孩子们只能宁可升空忍受寒冷,也要认真而谨慎的控制热气球的阀门和炉具。

    就在这时候,在距离新都外围三十里外的一队负责外围警戒的天主教联军骑兵军官在偷懒休息仰望天空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天空中似乎多少有些异样。

    “哦上帝,那是什么?是天使么?”

    “不可能,天使应该不是那种模样,怎么会是带着似乎火光的云朵。。。”

    在这个时代,望远镜还并不是一件十分常见的东西,即便是在军队中也是如此,通常只有少数高级军官将领才携带它。按照之前陈新的想法,热气球似然在天色刚刚亮起来的时候仍然有可能被在几十里外巡游的敌人发现,可这经过之前的演练评估,这究竟是概率太小的一件事情。

    这时候,一名骑兵团长赶了过来,并用质量还算像样一些的五倍望远镜去观察那似乎同天空的蓝色有些类似的奇怪云朵,才终于看清了那奇怪云点的面貌。

    “东方之敌东侵的时候,我曾经在军阵之前见过那种奇怪的气球。当时觉得那么小的气球根本不可能拖动成年人升空,现在看起来的确是有些蹊跷。那上面似乎真的有人影在晃动。我可以保证,上帝不会制造这么简陋的东西,他们是敌人的某种用于侦察联络的工具!快,报告将军!”

    就这样,孩子们的热气球终究还是城外巡逻的天主教联军发现了。虽然在大概一刻钟的时间之后,热气球继续向东飘荡了二十多里,可在这时数以千计的马队也终于行动起来向着各个方向展开了行动。

    因为经过特别的选拔和训练,在高空中时刻并不忘记观察地面的孩子们这个时候也发现了地面上的异动,明白在这时候绝对不能轻易的降落下来,因此只能尽可能的架大炉火,尽管这样做的风险依旧很大,因为军队在总结热气球的使用经验证明如果在降落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燃料用于升降控制在降落的时候就会遇到极大的危险。

    尽管在这个时候为了在本就规格不算大的热气球内安装给养,燃料携带的并不多,可孩子们还是不得不冒险一试。

    “炉中的燃料还剩下最后一升的的时候再让热气球从四百丈以上的高度下落吧!”这个时候做为领航人员的热气球第二十一组的两名十来岁的小女孩也只能这样下定决心道。

    空中的态势也极为不利,因为云层过于稀薄,孩子们最终只能让热气球上升到六七百丈左右高度的时候才开始悄悄的让热气球下降,而在这个时候炉中的燃料似乎也所剩的并不多了。

    为了防止燃料消耗的过快,孩子们只能在关闭炉火的情况下任由热气球下降。高空中的寒冷似乎让热气球内的热气在没有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之后就开始渐渐降低下来,整个热气球也开始由慢到快的缓缓下降。

    最一开始的时候,热气球下降的速度并不快,可是在又经过不到一个时辰左右的飘零之后降低到二三百丈左右的时候速度就开始陡然加快起来,让空中经验丰富的孩子们也知道应该到了不得不以展开炉中最大的火力的时候了。

    可是当热气球的热空气刚刚烧热不久的时候,气球的高度也降落到几乎要逼近地面上的高度,当吊篮衰落到地面上的时候,巨大的冲击几乎让两个孩子短暂了昏迷了过去,如果不是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降落的时候最大限度的应付降落速度,让吊篮的底部还有用于缓冲的弹簧和棉花,毫无疑问这一次落地行动就会让孩子们彻底昏迷过去。

    “赶紧走!我们不能停留在这里!”从短暂昏迷中刚刚醒来的孩子们就似乎听到了从地面上隐隐传来的马蹄声,可这是也顾不了太多,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展开撤离,并寻找在白天暂时的藏身之处了。

    孩子们都记得空中条例上曾经说过在这样的异族地区,当地民众是不可信赖的,因此即便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或者哪怕面临需要自杀牺牲的绝境也要尽量避免躲避在当地的陌生人家中,要尽可能的选择利用卧姿掩体隐蔽自己,并且每个孩子都学会了构建伪装工事的技巧。

    可即便如此,时间似乎也有些过于紧张了,当敌人开始追赶过来的骑兵马队开始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时候,第二十一组的孩子们仅仅是刚刚来的及挖下一个仅仅能够容身的卧姿散兵坑还来不及准备各种被覆掩盖。

    当马蹄声似乎逼近到极近距离的时候,两个孩子终于服下了早就已经准备好的自杀毒药,并渐渐的陷入了昏迷之中。

    直到这个时候,一些之前在作战中的巨大疑问似乎才揭开了谜底,原来并不是只有成年人可以被利用,只要有足够的战略价值,即便这个年纪的孩子也一样。

    本章完

第365章 增援() 
    当初春的寒冷似乎有些消散,距离阳春时节并没有太远的时候,莱茵河两岸的工事筑垒区的建设才刚刚告一段落。尽管投入的人数更多,但或许是因为总工期更短的缘故,河两岸要抵御两个方向威胁的工事体系总工程量似乎并不及新都市区内的防御工事总工程量还是在几个月内达到了相当可观的规模。利用缴获过来还有自身拥有的三千多门各种火炮形成了四百多个相聚两里左右的炮垒,形成了以炮台、壕沟体系、足够的骑兵马匹相互结合的防御体系。虽然负责的防线标准即便按照守城的原则也显得很单薄,可还是具有相当的抵抗力,特别是拥有河流做为辅助障碍的时候。

    工事建设渐渐完工,而远处也似乎传来了战事的消息的时候,工事体系内的官兵们终于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战备巡逻。此时负责西河防线兵力集团总指挥的姜海也得到了联军总攻新都的消息,也不得不临时召开了军议。

    “听说这次敌军的兵力规模并不小,按照前线侦查过的情况,至少有新都留守力量的十倍以上。不知道那里的情况怎么样了。”

    “新都的工事体系建设从去年就开始了,我们也帮了不少忙,诸位都很清楚那里的情况。就算敌人的准备非常充分,拥有攻坚的力量优势,也不是短期内能够攻的下来的。”

    “只是谁也不知道那里能不能坚守超过半年的时间。。。”

    讨论的结果当然是暂时那里可能还并不需要增援,不过几个月以后就难说了。然而很多人都清楚,两三万里的距离,是无不论如何都不可能祈求国内增援的力量在这么短的时间抵达的。江海不得不考虑另外一种可能,要不要放弃对新都的增援。因此最终江海也就郑重的说道:“回避问题总不是个办法。如果,敌人将要攻破新都,我们又没有足够的兵力可以起到有效的增援的作用。或者说如果增援对方就要冒防线被对方攻破的风险,那么我们冒不冒这个险?是否应该在必要的情况下放弃新都,也要保证西河放心的巩固和将西河以西之敌歼灭在当地的战略?仅仅从对战略的优劣而不是责任来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如果新都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呢?”

    听到这样的话姜海也不得不郑重的说道:“如果是那样,当然就是另外一回事。必要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放弃西河一带的防线了。。。”

    原本姜海是打算下定决心放弃新都也保证西河防线的,只不过这个时候身边的通信兵突然传来了两个消息:一是中亚方向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东欧一带。二是新都终于有消息送了过来。

    江海在此时也终究没有太多的犹豫,集结了整个西河留守兵力大概三分之二左右约五万人左右的兵力展开了向西开进。在并不缺乏骑兵马队的情况下仅仅不过数天时间就濒临距离新都不过四五十里左右的地方。

    此时整个新都大部分地区已经沦陷了,如果不是特有的火箭信号联络方式让姜海还能确信整个新都还没有彻底的沦陷,几乎就可以是认为天主教联军已经占领了整个新都。

    进攻作战给进攻的天主教联军带来严重损失,不过此时还算有一定战斗力并且能够动用的机动部队却仍然有十五万之多,一场决战也就在新都外围有效的展开了。

    此时的姜海当然很清楚之前的一些情报,这些天主教联军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已远非寻常的农民军队伍可比,如果同几倍兵力的对手展开正面对决,一定会遭遇到严重损失。因此也就只能选择在夜间寻找敌军兵力相对薄弱的西南面展开了夜战突击进攻。

    同志愿部队精锐主力不同的是,西河防线内的兵力也并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经过足够训练投入的精锐,在夜间相比同拥有有效武装的敌军恐怕只有机动和主动权上的优势乃至更多黑火药弹药这一个优势。因此在最初的进攻展开不久,整个大军逼近到原有的新都外围郊区一带的时候,队伍就只能尽可能的集中起来,以一部分兵力做掩护,并尽全力展开土工作业。

    隆隆的炮声在这个时候突然响了起来,炮声不仅仅从城外的天主教联军那里传来,也从新城内接连不断的响起,这让参战部队也都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似乎说明,联军的火药并没有如同预料中那样在之前的攻坚作战中消耗了大部分,而是仍然留有很多。不过好在当五万人左右的兵力拥有起码的坑道掩蔽并且准备了用于被覆的专门盾牌的的情况下并没有在敌军夜间的炮火霰弹袭击之下遭遇太大规模的伤亡。

    如同潮水一般的马蹄声也开始再一次在新都外围的大地上响了起来,数以万计的联军骑兵也在这个时候开始调动和增援了过来。整个西部地区的民间军马虽然征集了不少,但因为很多地方采取马耕,因此如果降低标准和要求当地动员农民军性质的骑兵马队似乎仍然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也让江海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

    猛烈的炮火之后接下来的进攻仍然给队伍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或许是为了弥补几年前的那次大败之后火药不足带来的危机与缺陷,又或许是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