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为了能够运送更多的力量上岸,负责指挥登陆行动的周大勇当然明白在敌军海上主力舰队渐渐逼近的时候,一场多佛尔附近的决定性意义上的夜间海战是不可避免的了。

    本章完

    

第329章 夜间海战() 
    联军海军上将西德尼没有还是没有想到敌军的那些小船在夜间的有效组织联络竟然是如此的娴熟,似乎夜间带来的困难根本不存在一样。也没有想到这些小船的航速是如此的迅速,在不过两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内从临近多佛尔的铳炮声来估计就已经有少则两三万,多则三五万左右的兵力很有可能完成登陆了。如果海军主力不能趁此机会在岸边重创登陆之敌,那么不仅很多人未来的前景是渺茫的,就连家乡的不少亲人也都会遇到巨大的威胁。

    因此,联军海军主力在西德尼的率领下没有打算等到天亮之后才去行动,而是早就做好了与敌军夜战的准备。在舰船上不仅装备有不少加农炮,还针对性的配备了很多臼炮乃至榴弹用于威胁逼近到近距离上的目标。

    当然,联军舰队的主要目标是那些似乎刚刚完成了登陆的东方强敌,海上决战的最终爆发似乎是那些进攻者的快船在很大程度上更为主动一些。

    仅仅是稍作休整,在卸载了不少物资之后尽管很多船员在这时候都有些疲惫,可仍然发挥出了比之前航度的时候似乎更为明显的速度优势。唯一面对的问题是在夜间的情况下因为很难发现敌舰目标,战场也过于广泛,因此在一开始的时候接敌作战比较散乱。在很地方,往往是主动进攻的明轮小船陷入了绝对优势兵力和吨位的敌军舰船的猛烈围攻之中不得不展开突围。

    不过在更多的情况下,倒也总能形成五六艘以上的万斤小船对付敌军一艘主力海船的作战态势。如果是在白天进行海战,这样的差距也显得过于悬殊,吨位上至少有十倍上下的差距,火力和兵力也处于下风。然而在拥有主动性和航速优势的情况下进行夜战,交战的局面却大大好于之前预想的效果。

    在遇到近距离的敌船的时候,船团中早就填装好火力的炮船往往首先以链弹展开近距离上的猛烈开火,最大限度的削弱夜间操船本就十分困难的敌舰的航速,随后尽可能的远离敌船并进行第二轮开炮的准备。因为开炮的距离往往在六七十步左右大概百米左右的距离上,因此尽管在小船上用船头重炮进行有效的开火受海浪影响往往太大,也能有一半以上的命中率。当联军舰队的大部分风帆战船都收到了航行上的明显影响之后,船团展开的围攻才最终展开。

    最初的时候,进攻中的小船还是低估了敌帆船在近距离上抵抗的火力,猛烈的开花榴炮弹的爆炸声乃至重霰弹的猛烈开火中,不少逼近到近距离上的小船虽然铁皮保护的外壳还能勉强的应对敌海上力量的这种威胁,可是明轮却有很多在敌军猛烈的火力和弹雨下遭到破坏,让进攻的一些船只陷入了被动之中。

    很快周大勇就下定了决心,在见到海战的主动权完全为己方所掌握的情况下开始下达了展开爆破攻击的命令。一道道火光突然间在海面上喷吐出来,巨大的黑火药火箭动力推动者爆破船在十丈左右的射程距离上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如同自杀攻击一般逼近对方。随后在上千斤黑火药的猛烈爆炸声中,不少联军主力舰只也在这种凶猛的攻击之下很迅速的就沉入了水中。

    与之对应的,十丈左右的有效推进射程似乎还是太近了,不少在点燃推进火箭引信之后跳入水中的官兵们在猛烈的爆炸声中不是被震昏,就是在震昏之后伴随着沉入水中的敌舰带来的漩涡一同被卷进了大海之中。然而,尽管这种爆破攻击付出了几百人伤亡损失乃至上百艘小船的代价,可却依旧相比之前预想的作战情况要好上很多。

    而且夜间海战的实战情况也似乎论证了之前的一些推测:在这个时代,火力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压倒船只防护力。要以小船上的火炮在炮战中击沉敌船,即便是在敌舰机动性上明显限于被动的情况下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爆破攻击虽然不可避免的要付出很多勇敢官兵们的代价,却最终以还算能够接受的伤亡损失就取得了巨大的海上胜利。

    黎明的曙光已在归途中出现的时候,追缴逃亡的残余敌船的小船舰队不敢继续在夜间的海面上恋战,纷纷以最快的速度向时不时升起烟花信号的岸边逼近而去,并终究在天色亮起来之前完成了一波航渡。

    多佛尔附近的海战尽管战果因为很多船只的沉没很难评估,但仅仅以总共不过两千多人的伤亡损失就在夜战中击沉了估算在四五十艘左右的主力舰乃至四十艘以上的巡航舰,毫无疑问是明显的取得了海战的胜利。很多官兵们甚至可以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天色完全放亮,敌军的海上主力也不一定有勇气和决心在白天同航渡的船队展开正面交锋了。

    让萧轩也不得不有些钦佩的是:遭遇了那样大的重创,残余的大概百余艘联军海上部队主力似乎还是没有丧失希望,在多佛尔展开支援性炮击的同时做好了在白天找回场子的准备。

    萧轩终究没有打算冒险在白天同依旧拥有相当规模的联军海军主力展开交锋,而是到了黄昏的时候才下令整个船团再一次展开起航,以最快的速度增援海峡对岸。

    在这时候,登陆的三万五千多名官兵同集中起来的联军主力在多佛尔一带的激战也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上。白天天亮的时候,联军海军舰队的至少三千多门海军炮再一次展开了猛烈的炮击,不过这一次发射的并不全是用于攻坚的实弹,而是有很多半磅重左右的重霰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给工事还不完备的登陆部队以不小的杀伤。而到了中午之后,早就在南面有所准备的联军陆上部队主力大概七万人左右的兵力有渐渐的云集起来,配合在海面上的联军舰队主力对登陆部队展开了夹击。

    本章完

    

第330章 滩头胜利() 
    陆上展开进攻的联军虽然有两倍左右的兵力,但或许是因为缺乏西班牙人那样准备的缘故,战斗力算不上特别强悍。此时的英伦三岛刚刚告别长弓时代几十年,或许是拥有更多优质硝矿来源的缘故,对于火绳枪的威力在某种程度上更为看重,因此并没有准备太多的钢盾、全身甲。当然,在火药武器战法上却有很多效仿。

    然而这些火器战法手段却并不适合对付登陆的志愿部队精锐这种力量。从陆路方向上联军因为缺乏靠谱的防护准备,部署上岸并做好了开火准备的上千门中重火炮每一轮开火都能杀伤上千名看似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联军。

    在猛烈的火力之下很短时间内就遭受了上万伤亡的联军不得不在逼近到队伍一里左右的距离上的时候就停了下来,拼劲全力的利用地形地物掩蔽,很难展开有效的进攻。

    地面上进攻的联军尝试着展开了几次动用了不少火药的爆破攻击,也似乎形成了不小的声势并且把弹丸抛射到了一里以外的距离上,然而这种攻击方式在白天抛射打击一里外已经有所准备的防御目标并没有给上岸的大军带来太大的威胁。

    不过海面上猛烈的炮火则完全不同。当这些海军舰炮也开始以重量合适的霰弹展开攻击的时候,几乎每一轮开火能给队伍带来数百人的伤亡,哪怕队伍已经开始形成了最基本的卧姿或蹲姿的散兵坑与浅浅的壕沟也一样。队伍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常识将队形的分散的更散开一些,然而即便如此,在临近黄昏的时候上岸的三四万登陆部队也在联军舰队的轰击之下伤亡万余人。哪怕是一里距离以外的陆上联军主力也感觉到了一定伤亡威胁,至少近千人遭遇到海上火力打过来的霰弹的误伤。

    那远处一次次如同黑雾一般的霰弹打击,终于开始让陆上负责指挥的联军相信:在这样的火力支持之下几乎没有多少军队还能拥有像样的战斗力。因此,进攻准备再一次开始了。

    不过在半里左右距离上早就填装好弹药的中重炮群再一次猛烈开火彻底粉碎了准备在陆上展开进攻的联军决战的欲望,至少在人们来看:在白天同拥有如此火力的登陆之地展开决战是不智的,至少在夜间或许还有一丝获胜的可能。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从海面上传来的隆隆爆炸声还有交锋的场面鼓舞了登陆部队的士气,也最大限度上的震慑住了依旧围拢在登陆场周围的联军。

    联军地面主力最终还是没有选择撤退。因为在英国人看来:那些登陆之敌最大的长处就是远程炮火比较猛烈了,在近战中:就算再精锐的队伍,只要是步兵,在这重火绳枪大行其道的年代也未必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从维持士气和控制部队的角度考虑,在海上的联军舰船渐渐被驱逐之后,地面上的联军主力仍然打算展开一次有效的防御作战,取得最基本的信心之后再向北展开撤退。

    因为不少船只要维持海上清剿任务,新一轮登陆的兵力仅仅只有两万人之多,并且重炮的密度不再像原来那么大了。马匹也往往因为晕船晕岸的缘故一时难以有效投入到实战之中,但两万增援力量的加入依旧让整个队伍彻底恢复了进攻的能力和士气,在夜幕降临下来的时候立即针对联军在外围刚刚构筑好的壕沟与土墙阵地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在这个时候有过不少同东方强敌交战经验的欧陆流亡部队已经开始溃逃了,可孤悬于海外的英格兰等地军队在信息和经验上落后了“致命的一拍”还是带来了关键性的影响。夜间的交锋中,精锐弓箭手再一次展现出了曾经在东欧乃至其他不少地方所表现出来的实力。

    其实参战的英军也有不少人装备了全身甲乃至相应的面甲,然而“重甲战争”远去数十年之后,真正像样的头等板甲乃至骑士板甲已经不再流行了。除了财大气粗的西班牙人,英国很多军队装备的铠甲不过是铁质的二三等军需品标准的铠甲。英国人以己度人的认为,这样的板甲或许就能够有效的抵御住精锐弓箭手的威胁。却没有想到不要说是相比十六七世纪的英国人,即便相比十四世纪长弓兵还在巅峰的时候,东亚大陆在兵源选拔、物力投入开支潜力、复合长弓相比单体弓等多方面的优势也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精锐弓箭手质的优势。那些远远不如西班牙人的铁质铠甲在一石二三斗力的强弓直射面前终究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

    再加上熟练的黑火药手榴弹协同掩护下的夜间近战能力,尽管登陆部队第一轮进攻中投入的并鼓励即你进只有英军残余兵力六成左右,但还是取得了摧枯拉朽的胜利。

    整个夜间的交锋在临近午时的时候渐渐的结束了,除了大概两万左右英军骑兵乃至拥有马匹的力量最终逃亡之外,数以万计的步兵、炮兵乃还辎重兵都渐渐的留在了海滩上。

    这时候,在真正的击退了联军海上力量的封锁和威胁之后,新一批三万人左右的力量登上了海岸,至少万余左右的骑兵也因为马匹渐渐恢复过来,从而具备了在白天展开进攻的能力。

    此时包括志愿左军与志愿右军乃至革命军一二三军主力在内的七八万野战力量几乎全部有惊无险的度过了加来海峡。萧轩此时也再也没有多少犹豫,在队伍展开了初步的休整之后就在天色还没有完全放亮的时候指挥队伍以师为单位兵分多路对英伦南部的残敌展开了全面的进攻。

    越来越多的残敌也在这个时候向伦敦方向云集准备展开最后的决战,因为制海权的异手让很多人明白:主动权已经不在自己这一方了,集中起来死守大城市内的财富争取有条件的和平与停战可能是此时唯一的出路与希望。

    本章完

    

第331章 伦敦炮击() 
这个时候的伦敦人口仅仅是核心意义上的脱农市民就已经达到了三十万人之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过了欧陆一带其他主要城市,这还是在英国本土人口明显少于诸如俄国、波兰、法国这样的国家的情况下做到的。当一个国家超过十五分之一的人口都集中在首都的时候,它很大程度上也就成为了春秋战国时代那种具有中心意义上的都城。从财富到武器制造业乃至上层统治阶级人口都在很大程度上以此时的伦敦为核心利益中心。

    虽然经过之前多佛尔一带从海上到路上的一系列战败,此时云集于伦敦的联军兵力仍然达到了七八万人之多,还有数万伦敦市民乃至退伍的官兵们在这时候利用库存的武器装备全副武装起来,让登陆之后的志愿部队主力及革命军主力要再次面对一次规模不小的主力会战。

    然而通过之前一系列交锋,不论是萧轩还是部队内的各个军官将领们都对这一仗充满了信心。登陆而来的兵力虽然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是在战力和火力上却应该明显的超过了敌人。

    就在大军在登陆后的第一个下午从陆海两路兵临此时的伦敦附近的时候,城内如同战鼓或者雷声一般的隆隆炮声开始接连不断的传了出来,估摸至少两千门部署于陆地的中重火炮用重霰弹打出了骇人的声势,让在城外一时之间还没有做好防御准备的官兵们付出了三四千人的严重伤亡。城内的联军骑兵趁此机会展开了一次猛烈进攻,企图彻底打破包围圈,不过进攻的队伍也拥有声势骇人的火力。再加上队伍的骑步兵也反应过来,还是终究击退了城内守军的反击。

    不过这猛烈的炮火也开始让人们正视起守军的力量来,或许这一次“最后的决战”终究还要花费不少的代价,不可能像之前那样轻松了。

    在城外的部队展开忙碌的战备的时候,萧轩也开始询问队伍现在还拥有的火药乃至弹药规模,情况似乎仍然比想象中的乐观。虽然在夜战交锋乃至海上的对决中消耗掉了不少欧陆作战中缴获的家底,可是在滩头的决战中,大军还是在反击中缴获了不少火炮和弹药,火药方面的净亏损只有二十多万近,重霰弹或炮弹则因为缴获和回收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不少。不过即便如此,火药的规模因为登陆的时候携带能力有限,似乎也没有到可以毫无顾忌的挥霍的程度,仍然在不到六十万斤左右的步兵火器以外炮兵和爆破部队的火药家底左右的规模。

    回想起之前几次爆破攻击的报告与评估,萧轩终究还是决定慎重的对待这种作战方式。至少在西欧的不少作战中,在面临有准备的防御之敌时,单纯依靠爆破攻击本身带来的杀伤效果似乎已经并不太过具有决定性了,奠定胜负也往往是伴随爆破攻击的步骑冲锋起到了主要的效果。

    就在这个时候,城内的英吉利人也终于派出了前来和谈的使者,提出英国人可以在选择支付十万磅折合一二百万两以上的黄金,百万磅折合一两千万两左右白银,还有英伦地区的不少地盘的情况下祈求停战。

    此时此刻,萧轩却没有准备接见对方求和使团的打算,只是告诉那些人:真正意义上的有条件和谈往往要建立在双方在战场上的力量相去不远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在我方的大军进攻真正意义上的受挫之前谈有条件投降很显然还为时尚早。因为我军觉得我军可以提出的条件是要求整个伦敦城内的武装彻底的放下武器并无条件的投降,这不像是你们能够最终接受的。

    登陆之后的第二个早上,围攻伦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