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大致的认知。因此也就在这个时候同样在白天的时候下令展开最简单的工事作业,并逼近到距离敌阵大概半里左右的距离上。

    很多法军的军官将领见到这股强敌在原本兵力就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还把防御阵型扩散的不小感觉到之意外,不过在这个时候想起之前在白天时遭遇到的那恐怖而猛烈的火力,也多少有些释然了。这些精悍的强敌可能还不知道此时的自己获得了怎样力量的增援,或许依旧是有着不小的信心以为可以在第二天展开突围。

    萧轩此时利用亲兵秘密的进行联络并询问道:“快速展开行动的事先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么?”

    在这个时候,各个营团那里都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很显然,经过几次训练之后的战场实践,做为最优秀力量的志愿左军对这种业务似乎已经并不陌生了。

    此时,黎塞留手下的一些军官将领在获得了充足兵源的增援之后也有一些人打算在夜间的时候回避一下那些东方强敌强大的投射力量优势展开一次全面的进攻。在权衡了片刻之后黎塞留当然否定了这种打算。因为眼前的这些敌军兵力虽然不多,但此时似乎还不能真正的通过之前的交战确定那些强敌是不是真的只是投射力量十分强大,如果这些人在近战突击中也十分果断凶猛,那么如果在刚刚入夜的时候就展开进攻,很容易导致这股强敌逃脱包围圈。如果是那样,对整个法国带来的威胁将是不可估量的。

    

第316章 决战沙隆(四)() 
    以前的时候萧轩也曾经犹豫过,对于这样关键性的一战不知道是在刚刚入夜的的时候展开攻击好,还是临近凌晨的时候展开攻击好。但经过权衡最终还是下达了在夜幕刚刚降临的时候展开行动的作战预案。

    原因当然也在于此时得到一定规模增援的法军兵力似乎有些过多了。以现在志愿部队总共不过两万人左右的力量想要在追缴中通吃对方根本就是很难做到的事情。而且,整整一夜的时间也变数太大,只能选择在夜幕刚刚降临的时候就给对方决定性的一击。

    志愿部队在白天战斗刚刚落幕的时候就做好了准备,因此很娴熟和精确的再夕阳西下,刚刚从敌军队列的背影中落幕不久,天上似乎很难看见扔出去的灰色铅子的时候,坚韧爆破攻击任务的炮兵就在早已经准备好的三角坑上以最快的速度放入了铜皮箱子并点燃了引信。

    接连不断的爆炸声在夜间很短的时间内就响了起来,炼成一片的光幕犹如一道火龙沿着萧轩所率领阵地的外围猛烈的爆发了出来。

    相比之下黎塞留还有不少法军军官将领们的反应就要好上许多,至少没有把这种诡异的现象下意识的同敌军火药殉爆联系起来。因为在欧洲了,臼炮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火炮,只是敌军这种声势级别的火力还是让人感觉的骇人。因为白天的时候同样装备不少望远镜的法军也并非没有侦查过敌情,敌军这支轻兵入境的骑兵根本不可能有这样多的火炮。

    犹豫也就仅仅是在片刻之后,惊慌失措中准备掩蔽的法军官兵就遭遇到了如同暴雨一般的袭击,二十万斤火药与三十万斤大概一百几十万枚左右的铅弹从一千多个炸点喷吐而出,并沿着巧妙的斜射或者侧射的方向展开了精细的爆破攻击。因为之前的昼间侦查和准备做的好,再加上志愿部队的炮兵和爆破手们比较优良的素质,因此这一连串的袭击就让如雨一般的弹幕覆盖了法军所在的大部分区域。几乎三分之二的法军马匹在这种程度的弹雨面前遭遇到了沉重的打击。至少一半左右的官兵也倍弹雨所覆盖。

    同当年萧轩遇到的建州主力相比,因为火器发展的更为成熟,在这个铠甲渐渐被淘汰的时代西方军队并不是非常重视军队的防护,尽管在十六或十五世纪的时候也曾经有过重装化的年代。

    因此,在这种猛烈的夜幕弹雨打击之下尽管集中起来的兵力更多,却遭遇到了更为严重的打击。而且此时代的欧洲军队在作战意志与士气方面似乎也并不比从河中到俄国波兰一带所遇到的敌军强大多少。因此仅仅是一次爆破攻击就让包围方向上的大部分敌军。

    在夜幕之中的弹雨袭击刚刚落幕的情况下的,早就准备好的萧轩所率领的骑兵主力以最快的速度踏上了战马,也并不顾及什么队形,而是向着四周敌军曾经云集的地方展开了猛烈的冲击。经过志愿部队曾经的推演,在这种情况下的夜战追剿中骑兵和步兵之间相比前者的伤亡损失风险仅仅是在敌军有防御准备的情况下会高不少。而如果敌人的防御准备有很大可能已经被瓦解或削弱,那么骑兵在这种夜战追剿的过程中的效率却不是步兵可以相提并论的。当然,这样的夜间散骑突击追缴对夜间相互识别乃至马术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并不是远征部队中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即便在此时做为拳头力量的志愿左军来说也只能说是多半人能够做到如此。

    在猛烈弹雨之后,连绵不断的射箭声、零星的黑火药手榴弹所辉映出的光芒,甚至肉搏乃至下马步射的声音此起彼伏。骑射是很吃训练时间的一件事情,不是一两年就能够做到弓马娴熟的。不过如果是在不考虑队形的情况下仅仅对几米外的目标“补枪”而已则并不需要太大的训练时间投入也能做十分突出。

    这一场战场清剿进行的速度要比萧轩原来的预想快不少,大概不过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整个战场上的铳炮声就渐渐停歇下来,大概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各个骑兵队在确认敌军伤亡损失严重并被彻底击溃的情况下开始点燃了火把逐步收拢队伍,并在作战发起后大概一个时辰有余的时间内在新的战位内完成了集结,举着火把的骑兵在外围机动着,防止已经被彻底击溃的残敌进行的逃脱。

    随后,步兵队伍又进行了不少时间的拉网式战场打扫,外出负责侦查的骑兵才渐渐发现数里i的零星光芒。

    冬季的西欧入夜要比中国的北方早不少,午夜来临的时候,这一次突击作战的基本情况也渐渐的汇总了过来。虽然很难进行精确而详细的统计,还是大致可以确定一个范围。

    “这一次敌军的伤亡损失至少在十万人上下,马匹也差不多是这个规模。被缴获之后面前能够利用的马匹也多达三万多匹,而且还算堪用的四轮马车估算也有少则万余左右的规模多则可能达到一万五六千余左右的规模。车辆的完好情况没有来的及详细检查。。。”

    “爆破攻击几乎是用了队伍所携带和后备的大部分弹药,不过缴获也算是颇为丰富。质量比较突出优秀的火药缴获就多达三十多万斤的样子,还有类似规模的铅弹。之前我军打出去的弹药要大部分可以回收。。。”

    “法军当中也有至少三千人以上的还算像样的工匠,看起来或许是因为之前的爆破攻击太过恐惧的缘故,对我们的敌意虽然有,但好像比预想的情况要好上不少。”

    “这一次缴获的燧石枪足有两万七千支左右的规模,其中配备铳矛的至少上万。。。”

    听到亲兵营内的官兵们这样说道,萧轩也渐渐开始意识到这一次胜利的意义是有多么巨大。

    本章完

    

第317章 全速前进() 
    在战场打扫完毕的情况下,萧轩仅仅是在最初的时候感觉到一丝兴奋,但随后也很明白在大军渡过马恩河之后很可能就深入到了西欧最为核心的地带。自己的对手恐怕不仅仅只有法军残余力量。很可能还包括英国人、荷兰人、还有这个时代看起来最为强大的仅仅陆军就有二三十万规模的西班牙人。数十万敌军研究虎视眈眈的情况下自己只取得一个歼敌十万人左右的力量是明显不够的。必须不惜马力的以最快的速度对巴黎城展开围攻。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冒一冒轻骑突击部队和辎重及炮兵部队适当脱节的风险,只要脱节的距离不超过三四十公里勉强可以保持联络的范围就足够了。

    至于缴获过来的那些大量的马车,还有很多用不上的马匹,为了防止做为敌军很有可能利用的军事资源,在天色渐渐亮起来的时候队伍抽出人手进行了彻底的破坏。破坏掉了这一战一切带不走的车辆和火炮,并且破坏掉了一切带不走的马匹。这一次队伍没有按照过去的节奏尽可能的隐蔽行军了,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尽最大的努力权力展开行军前进。要因此在白天的时候,整个队伍在渡河之后就浩浩荡荡的以强行军的节奏展开了前行。为了让马车以最快的速度展开行军,不但马车普遍半载,而且普遍浪费性的以三匹中型马拉载。当然两万人的部队所运用的马车也并不算多,仅仅只有两三千两左右而已,同时跟随队伍前进的依然有一些还算像样的辎重马。再加上这西欧腹地一带的交通条件似乎比多沟壑与山区的亚洲好了很多,因此有的时候马车在飞奔前进的时候似乎可以同骑术不那么精良的马匹一样快。

    在之前的远程突击中,萧轩携带的不少马匹耗尽了马力,在补充了不少勉强堪用并且能够被驯服的中型马之后至少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挥了最快的速度。

    就这样在整个志愿军左军利用拷问出来的俘虏那里获取而来的信息奔向巴黎的第一天,全军前进距离估算下来明显超过二百里,甚至可能达到二百二十里左右的程度。同时,透支节奏的强行军也在白天的时候淘汰掉了不少似乎并不是很合格的马匹,大军队伍内也补充了一些当地缴获和强行整掠而来的民间马匹。

    进攻到欧洲腹地的时候,这些已经在很早的时候就拥有不少人烟的欧洲腹地真正富庶的一面也就在这个时候渐渐的体现了出来。在法国腹地不少农田和村庄内随时征集而来的不少马匹似乎都拥有准备好的马蹄铁乃至村内相关的铁匠。两万多人以人多马的骑兵军团往往不用花费太大的功夫就能从行军的途中很轻易的征集到足够的粮食和草料。在之前漫漫的征途中,队伍经历过不少人眼稀薄的地方。此时再回想起过去的经历似乎给人震惊的感觉。

    “据说在汉代的时候,似乎从来没有中国商人曾经去过罗马并返回过。唐宋的时候,更是很少有人来到这极西之地吧?”休息的时候萧轩也不由的感叹。不过仔细的想来,萧轩其实也多少有些庆幸东西方文明之间的核心距离是如此的遥远。从很大程度上说早在周代的时候,中华文明的基本格局就应确定下来了,那就是大一统的格局、拥有广阔人口基础的格局、发达的农业剥削潜力的格局。这些再加上早期的一些哲学精神,导致中国的近代化转型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面临比欧洲要多的多的困难。

    如果古罗马时代东西方的交流更密切一些,对于更有预谋和更重视使用技术的当时西方来说,很可能东方如造纸乃至铁制农具一类的相关技术很有可能更早传到欧洲,则也很可能让欧洲比较早的进入到近代化时代。如果这个时代的西方还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没有俄国这个最终被排斥在外的文明可以借助和依托的话,那么中华崛起之路说不定比历史位面反而要面临更多的变数。。。

    仅仅是两三个时辰的短暂休息,在天色还没有完全放亮的时候整个大军又开始以最快的速度展开了向北面的方向展开的行军。浩浩荡荡的队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掉队现象,这让萧轩在率领队伍前进的时候不得不放弃一部分辎重负担,并且让骑兵队中掉队的官兵同辎重队汇合,才算勉强保证了在第二天强行军的时候队伍没有出现太大的危机。

    当然似乎更重要的原因是之前那场大战的消息似乎也开始比队伍以更快的速度先一步的传播开来,大大军前进的过程中虽然遇到过一些似乎打算前来追赶的敌兵,也仅仅只敢在很远的距离上观望,没有敢于逼近到近前。

    这让萧轩意识到:不论大军以怎样的速度展开强行军,对于这个时代可以接力马匹通信还有烟火通信的时代来说,要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就做到出其不意的突袭实际上也是很难的。萧轩唯一可以谋求的是:不知道有没有死在乱军之中的那名还似乎还有些水准的敌方统帅还有一些残兵不要先于自己的大军逼近到巴黎。

    就算巴黎一带的法军提前得到了一些东方的强敌可能逼近过来的风声,但却对自己所率领的队伍还没有足够的了解,那么自己就依旧有可能用并不算太大的代价给敌军以重创,并且尽可能的不给敌军以太多反应过来的时间。

    第二天行军结束的时候,整个队伍在接近两昼夜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大概五百里左右的强行军

    联的态度:有人说**会引起苏联的警惕,苏联未必对一个统一的红色中国多么热心。这就搞错了苏联的国家定位和远东的基本需求。身为超级大国才需要压制其他强国也需要不少的客观资源

    本章完

    

第318章 投降() 
    此时的卢浮宫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风声鹤唳。没有黎留塞的辅佐,之前有过不少军务和政务经验的路易十三乃至在这之前就渐进云集在巴黎一带至少五六万左右预备力量的大军则在萧轩率领大军兵临城下的前一天就得到了风声。归根结底,虽然从巴黎到沙隆的距离不算近,但也不算太远,而且人烟相对稠密。在有充分军事组织准备的情况下溃逃力量中的个别人还是能够通过远超过大军行军速度通过接力换马的方式将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送过来的。

    在敌军兵临城下的前一天进行的紧急军议上,路易十三就了解到了那东方的强敌恐怖的战斗力和作战方式,乃至十数万敌军明明将其围困却在一夜之内被打崩的事实。这一下数以万计的法军兵力再也不敢云集在巴黎城外围组织工事,而是全部在城内挖掘器藏兵的地道来。路易十三乃至欧洲不少还算拥有尚武精神的贵族们中的很多人甚至在这个时候打了如何逃出升天或者躲藏起来的主意。

    毕竟英法百年战争的时间已经渐渐远去,决斗之风虽然依据还流行可终究无法和当年的勇悍相提并论了。此时的欧洲似乎处在一个转型期和转折点,封建时代的勇武渐渐褪色,而新兴的民族主义意识则一时之间还没有兴起。

    萧轩率领的大概一万三千左右的人马逼近到巴黎城外的时候正是从沙隆出发之后第三天临近黄昏的时候,某种时候也是赶时间形成的结果。沙隆时代的决战之后,萧轩已经放弃某种程度上彻底歼灭战的打算,毫无疑问以最快的速度给敌人以重创才是争取的。

    虽然古有“败军先求战而后求胜”的说法,但萧轩也只能在队伍进行了不过一个时辰左右的集结与休整之后就在自身兵力仅有一万三千余人的情况下拼尽全力对仅仅经过了不过一天战备的巴黎展开了突袭。此时的萧轩当然明白:自己必须竭尽全力的速战速决才能避免可能的危险。

    原本路易十三还打算派出使者同对方接触和谈判,可却没有想到萧轩所率领的先锋部队几乎在巴黎城外根本没有停留多少时间,仅仅在夜幕刚刚降临的时候就展开了寻梦的突袭。

    一时之间,黑火药手榴弹的爆破声,守军还击的枪铳声,乃至精锐弓箭手们的还击破空声此起彼伏,这一次作战不在是有来有往的大规模正面战斗,而是从一开始就陷入到了混战与乱战当中。

    应该说这个时代欧洲的军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