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次试探性的进攻损失不小,却也让这支东方军队的优势和命门都开始有效的暴露了出来,那就是太过依靠霰弹乃至弓箭实力带来的效果了。只要以稍稍有所防护的重装步兵在夜晚的时候展开突击,敌军那看似强大的阵型就很有可能被轻而易举的击溃。

    虽然这个时代的欧洲战场上已经很少有全身甲的身影了,不过华沙城内还是拥有不少四肢武装方面的全身甲配件和军备,合乎规格的数量虽然只能武装起不过几千名官兵,不过那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了。钢制的盾牌就更多。

    就这样,在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天主教联军的攻势在第二天天色刚刚蒙蒙亮的时候再一次展开了。这一次一开始的时候仍然是以松散的骑兵组成幕墙在六七十步外遮蔽,让重装步兵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然出现在对手面前以求最大的杀伤效果。

    与很多古代传统军队不同,志愿师各部也是一支拥有着必要战争知识的队伍,见到那些银光闪闪的重装步兵在举着金属盾牌的情况下展开进攻的时候,各个连队早就准备好的铳炮手也就在第一时间展开了猛烈的开火与还击。

    同传统�火****不同,志愿师各部的火铳开火即便在临战的情况下也要沉稳的多,似乎如同在训练场上开火射击一般,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不少看似装具防护还算齐全的人在猛烈的铳炮射击之下被击倒,整个敌军重装部队也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开始后撤起来。

第308章 有限火力() 
包括华伦斯坦在内的联军在重装部队的进攻失利的之后才终于明白眼前的这股强敌拥有怎强的战斗力。长期的战争让很多人将领在军事上拥有者其他地方的军事贵族们做没有的悟性。仅仅在弓箭之类冷兵器上强大的军队是并不足畏惧的。因为除了极个别天赋格外突出的人外,绝大多数自幼训练的弓箭手射出的箭支都是能够被钢盾再加上优质的全身甲所抵挡的。只不过此时的欧洲军事竞争早就过了比拼车盾与重甲防护的时代罢了。只要重拾十六世纪的军事体系,就能抗衡那些在十四世纪就已经被欧洲人玩剩下的“古代巅峰”军事体系。

    然而,对方的铳炮竟然能够在规格再单兵持有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射出让真正意义上的重装步兵都无法正面抵御的重型弹丸,则完全让军事体系上升到另一个层次上。要知道为了让火器能够威胁真正意义上的重装板甲,欧洲人可是花费了几百年的努力。

    不过唯一让联军将领们庆幸的是:这些东方强敌的指挥却太过保守了,并没有如同不少预想的那样在防御取得完美成功之后就发动猛烈的反击击溃对手。否则,这样一个在炮兵与火器乃至长弓箭术方面似乎翻版当年英格兰长弓的敌军将是所有欧洲军队梦魇。

    “或许只有夜战才能真正击溃那些强敌,发挥我军在兵力上的优势,真正的击溃对手”那些东方强敌在从火炮到火铳与弓箭上的极其突出让很多人这样想到。通常来说,一支投射力量强大的军队往往是畏惧近战甚至是夜战的。

    华伦斯坦当然也并没有放弃争取胜利的期望。在夜幕渐渐降临的时候,浩浩荡荡的骑兵重新集结起来,准备配合真正的步兵精锐给予那些强敌以决定性的一击。当然为了避免在夜间发生误伤或者提前暴露目标,同古时候的很多军队一样,在执行夜间袭击任务的时候通常是挑选原本主力部队中少数比较精锐力量来完成这种任务的。因此数万联军主力真正用于夜战的突击力量也就一万两三千人而已。

    在远处借助树林的掩蔽正在隐蔽集结的波立联邦军队并没有隐瞒住自己。萧轩所率队伍内早已升空的侦查热气球上早就传来了敌军在夜间完成作战集结的消息。

    “要不要用炮火给两里外的那些敌人们提个醒?”一名亲卫营内的作战参谋军官如此说道。萧轩当然知道,这样说的出发点也是不希望己方的大军同那些敌军爆发真正的大规模冲突。因为那样很有可能会暴露志愿部队的真正战斗力。竟要有效的遏制对方的进攻避免无谓伤亡,又不能一战把对方吓垮,毫无疑问就是此时志愿部队作战的根本目的。

    萧轩没有下令展开夜间炮击。在暗中侦查热气球仅仅凭借火光的引导下以大规模炮击在这样远的距离上打击敌军还是会让这个时代的军队感觉到太过匪夷所思,也有很大概率会吓退对方。尤其是萧轩得知当中不少人马并非波兰军队的时候。

    “点起篝火,让防御方向上三分之一的弓箭手和火铳手应付敌军可能的进攻就可以了。”萧轩下令道。

    伴随着接连不断划过夜空的烧红弹丸指明进攻的方向,隆隆的马蹄声在夜间渐渐的如潮水一般响了起来。也就在这个时候,在距离萧轩所率领的大军临时胸墙阵地大概二十步左右的距离之外的一道临时壕沟内火光突然间在敌军进攻的方向上燃烧起来,将前后大概一二十米的距离缓缓照亮。前排的官兵将钢盾搭载低矮胸腔上准备躲避可能降落下来的侧射或抛射攻击。

    正如预料中的那样,天主教联军也尝试着在夜间展开猛烈的炮火及霰弹尽可能的减少进攻之前可能遇到的威胁�然而那道明亮的火光似乎仍然如通一道天堑一般。同以往曾经面对过的一些会战相比,对面的开火并不剧烈,可是却似乎在火光后面异常的沉稳和准确,似乎那些人感觉不到这是战场,而是靶场或者行刑场一般。精锐的夜袭队在遭遇了上千人的伤亡损失之后感觉到恐惧的不少前线军官主动终止了进攻,尽管整个队伍似乎仍然没有达到极限。

    “我觉得我们必须重新评估这支强敌的战斗力了,他们很可能并不似我军之前感觉到的那样简单。”

    “是啊,他们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如果我军的主攻方向事先没有泄露,对面所有强敌都具有那样的水准的话就太可怕了。。。”

    战场进行到这个时候,嗅觉比较敏锐的古斯塔夫留下的一名瑞典将领首先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在这个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指责这名新教徒是起了畏惧之心才这样说。因为进攻中的不少天主教联军的将领们也这样说。但波兰人很显然不愿意好不容易轻到的联军就这样轻易离去,在沉默片刻后郑重的说道:“诸位也都是带过兵的人,都知道一支真正如此精锐的部队需要花费怎样的代价,面临怎样的成本。除非整个东方人都是一个原本就非常善战的民族,才能让这数以万计的大军都具有这种水平。可如果一个自古就有强悍民风的国家还会在当年被蒙古人征服并且直到不久前才拿下中亚三大汗国么?很显然,最坏的情况下,这几万人马很可能就是那些东方人举国的精锐了,消息中渐渐逼近过来的援军断没有这种水准。。。。。。”

    “可是敌军的炮火如此强大。。。”

    “再强大的炮火也终究会耗尽****,只要我们组织起足够的人力承担伤亡并以筑垒战术同那些人对耗,并尽可能的困住他们,就一定能够赢得最后的胜��。。。”

    此时的华伦斯坦也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选择尽一切办法尽可能的让这些东方强敌留在华沙城外,而不是任期进军欧洲腹地。

第309章 反击() 
天色渐渐亮起来的时候,伴随着点点升起的白烟,隆隆的炮声再一次响了起来。萧轩还是下令让炮手们尽可能控制射速,并按照攻城战时长期炮击的条例来射击那些在一里的距离之外已经开始显露出来的低矮土墙。力求尽可能准确的开火。

    萧轩所率领的志愿部队之前为了快速的机动并没有携带太多三五百斤身管级别的改进型大将军炮,仅仅是以最多二百斤身管的轻型野战炮展开轰击。可即便如此,对于那些并不坚固并且在一夜之内刚刚垒起来的土垒来说只要以封口实弹命中也能迅速将土垒打塌并杀伤之后仍然在继续作业的不少人员。渐渐的,主要负责修筑工事的波兰人放弃在白天修筑土垒的做法。

    当夜晚再次来临的时候,拼着遇到不少伤亡损失,华沙一带的波兰军民又在队伍阵线大概更近一些距离大概三百米左右的距离上修建了超过一人高如同堤坝一般的土坡工事。这一次,在天色渐渐亮起来的时候再次轰塌和破坏这样的土堤工事就明显消耗了队伍所携带的不少火力和****。见到以炮火来消耗这些人力推起来的土堆有些得不偿失,萧轩也就渐渐的放弃了这种做法。

    很显然,这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华沙城内外的波兰人,仅仅不到三天的时间,土垒工事就逼近到距离萧轩所在的营垒大概百步到一百五十步不等的地方。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到了这个时代的重火绳枪与轻型火炮的直接交战距离上了。

    波兰人花费不小代价修建起来的围困土堤果然没有白费。当联军主力随后依托土垒同那些强敌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展开交锋的时候果然就避免了不小的伤亡。

    “那些东方强敌表现出来的炮术、箭术甚至是火铳运用能力的确在这个时代的欧洲人面前都算是顶尖了。可是我听说那传说的东方军队并不注重这种细节,更擅长兵法和战役?”谨慎的来到土堤上观察了一阵战场之后的华伦斯坦在这个距离上凭借望远镜和敏锐的观察力也终于发现了一些异样:在这样不利的作战局面下,那些东方强敌官兵的神色却似乎根本没有一般的情况下军队在面临大战的情况下应有的紧张与压抑,顶多是一些烦躁罢了。这说明了什么?

    临近傍晚的军议上,华伦斯坦决定撤军,不在为了波兰人而在这些强敌面前冒险了:“我听说又有一支东方大军似乎正在以很快的速度逼近过来。我有一种预感。不论是白天的战斗还是今天白天之前的那些战斗。我们面前的这些东方人都没有真正的使出全力。如果他们展开全力进攻,特别是配合将要面临的援兵和强敌,那么恐怕转入颓势面临强敌进攻的就是我们了。。。”

    听到这样的话,不少波兰人的军官将领当然也感觉到紧张起来:“如果因为敌人的强大就选择避而不战,这样就能避免那些黄祸么?正因为那些东方人无比的强大,我们才必须选择取得一场至少足够能够用于谈判的胜仗。只要在今后的几天,我们投入更多的力量用于防御战备。。。”

    见到华伦斯坦此时的神色似乎有些不以为然,波兰人最终也做出了重大妥协,从金钱到领土都做出了巨大的让步才最终换取华伦斯坦最终同意在这华沙附近同渐渐逼近的东方强敌展开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决战。

    就这样,联军利用土堤工事展开的围攻仅仅持续了不到一个白天就暂时告一段落。在这样距离上的火器与火炮对射终究还是给队伍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伤亡,而且杀伤和歼敌效果并不理想,还消耗了不少****。如果这样束手束脚的作战持续下去,萧轩样并不能保证一定不会给士气带来严重影响。正在考虑��不是敌前展开接近全力的反攻,即便不能给敌军主力以歼灭性的打击也要让最大限度的重创敌手争取最大战绩。

    然而也就在黄昏将要来临的时候,负责在几百丈接近云层的高度上负责联络性侦查的孩子们从空中用竹筒传递下来了刚刚看到的消息:相距规定距离的两处点燃的炊烟,像是孩子们在野外玩火时点起的白烟一样。

    这是事先约定的一种通信暗号,意味着后续部队已经按照预期部署到了距离战地大概一百五十里左右的地方,全力马队行军应该能够按时从敌军的侧后展开包围攻击。

    得到这样的消息,萧轩的心总算落了地下令道:“让各团连做好准备吧!反击在黎明的时候展开。需要注意的是:在天亮前夕的时候各队要尽可能的做好防护准备,最大限度的避免误伤。马匹暂时集中到已经挖好的掩体内取。当爆破攻击之后,全军要以最为果敢和迅猛的行动给敌人以歼灭性打击。。。”

    约定的时间将至的时候,萧轩下令各炮炮位首先展开猛烈的火力威慑和吸引住敌人,并展开一些小规模的突击牵制住土堤外敌军的主意力。

    临近天亮,当一枚橘黄色的信号火箭升起的时候,萧轩迅速下令队伍停止开炮和反击做好最终反击前的防御准备。大概也就在片刻时间之后,一连串猛烈的爆炸声如同远处的一阵战鼓声般传了过来,紧接着的是人马的嘶鸣声与喊叫声,似乎土堤外的敌军已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也就在这个时候,进攻的炮号声才终于响了起来。萧轩迅速下令志愿师各部队展开全线反击。

    早就在之前束手束脚的开火和作战中憋闷了多场战斗的志愿师官兵此时终于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借助着天亮前夕的曙光光芒展开了猛烈的反扑。

    紧随其后的是伴随着密集弓弦声的哀嚎乃至手榴弹投弹带来的再一次密集的爆炸声,紧接着激烈的战斗也在连绵数里的整个战线上爆发起来,志在彻底歼灭对手主力集团的内外夹击展开了。

第310章 继续向西() 
在萧轩原本的印象里,华伦斯坦为核心的联军主力怎么说也是曾经应付古斯塔夫等新教联军的神圣罗马帝国主力。再加上同波兰其余的精锐联合起来,是一股并不算弱小的力量。即便大军会师之后想要歼灭对方也要冒不小的风险,恐怕也要遭遇四位数以上的伤亡才有可能。

    可是在黎明时分之后萧轩率领的反击部队同周大勇所率领的迅速赶来的包抄堵截部队几乎只用了一刻钟的时间就完成了回师,大概在半个时辰左右,战斗的高潮就开始在天色蒙蒙亮的时候落幕了。剩下的,就是志愿部队主力与革命军主力对战场彻底的清理,以防有什么重要的人物逃脱。

    随后,大军再次以最快的速度对华沙城展开了进攻,这一次因为有不少还算像样的中重攻坚火炮的参与乃至波兰军队精锐主力在之前的作战中损失殆尽,虽然在城内华沙王宫附近的时候仍然遭遇到一些抵抗,可近十万人的攻击战斗却终究没有再遇到什么波折。在数百门中重火炮的隆隆炮声的直射乃至接下来志愿部队官兵娴熟的攻击中,顽抗的波兰王宫最终变成不再有太过剧烈抵抗的一座废墟。

    “队伍的伤亡损失情况如何?马匹乃至火炮****方面的缴获粗估呢?”在作战刚刚结束后不久,萧轩就询问道。这一次作战似乎总是透着某些诡异。

    “华沙临近地区这一战的伤亡损失终究还是有一些,战死一百七十多人,负伤五百四十多人,其中纯损失大概接近五百人的样子。华沙附近的这多次战斗消耗的****也不算少,初步粗估****三十多万斤,****一百五十万斤上下的规模。不过缴获也同样丰厚,缴获的****数虽然略少,不包括来不及抽查的只有二十一万斤左右,但****的质量还算优良,几乎都是过去我军标准内顶级水平的****,发射出去的****在一天之内完成大部分回收应该不是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一战又有大概三万匹开算勉强能够当下驯服的马匹暂时可以利用。我军虽然无法做到如当初建州正规骑兵或者当年的辽国骑兵那样一人三马或者四马,但也勉强实现了一人双马,而且很多都是质量还算像样的中型马。。。”

    “伤亡损失还不都千人?”从参谋军官那里得到的消息让萧轩多少有些震惊,但也很快陷入了沉思。

    “志愿部队在白天打扫完战场之后,入夜休整之后凌晨的时候就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