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不像之前我们对付的人那么寒酸了。。。”

    多日的训练在这时多少还带来一些效果,至少此时的少年们想到不按规矩来的一些后果还有皇帝的身份,基本还是按照要求来,不少人都伸出了右手。

    “用寻常的火铳就可以威胁对方的游骑了吧?”

    “是啊,可以用像样一点儿的火炮对付对手正面逼近过来的车阵。难道说敌阵的坚固程度如同午门附近的宫墙一般不成?”

    “对方用弓箭,我军也以弓箭还击啊?我听说马上的弓箭不如步弓射的远而且射的准”

    “还可以用火炮发射霰弹来攻击敌骑。。。”

    不少人都发表意见的时候,萧轩并没有靠自己的想当然来反驳,而是命营中文化水平稍微高一点儿做为临时文化教员的军官士官们将这些意见纪录下来。

    “好,你们说的这些办法是否可行而且有用,下午的时候会有实践打靶的机会,朕也会亲自安排。不过,这些先放在一边。其实大家也可以分成两组一想一想,用什么兵种:火铳、火炮、弓箭,还是或长或短的近兵来组成阵法同对手交战。明天也会按照你们总结出来的办法来进行一些实战模拟对抗。前五都和后五都哪一组取得优胜,将有机会获得至少一天的休假。。。”连日来的紧张和压力,让哪怕一天的休假也让少年官兵们有些兴奋起来。

    接着萧轩继续说道:“之前在午门外的那一战的时候,你们身上的铠甲质量远远超出对方弓手的训练水平,可是当我们面对能开一石弓的关外强敌的时候,恐怕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当然,即便是这一点儿也要测试后才明白。我军要养成一个习惯:大多数事情不能仅仅是想当然的在沙盘和图纸上作业,还要经过尽可能模拟实际情况的校场测试,大家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听到第一次要组织这种对抗“游戏”的时候,童心未泯的少年官兵们也不由的有些兴奋起来。

    临近午时的时候,校场上一名陌生的中年人拉开一张看起来规格不算小的弓。此时整个大明能开戚继光在《练兵纪实》中要求的一石弓的精兵的人凤毛麟角,几乎大部分集中在大户们的私兵保镖或者武将家丁当中。整个御马监内都没有能开折合一百二十磅强弓的人。虽然不至于像传说中的现代中国弓箭界一样能开一百五十磅一石二斗战弓的人不过二三百人,但也并不好找。

    当然帝王毕竟是帝王,尤其是自己这种刚刚以武力奠定地位的帝王,这种并不是涉及太多人利益的事情最终在提前有准备的情况下找到了一名能开一石强弓的弓箭匠人,也找到了不少适合一石战弓的战箭。

    十步左右的距离上,一石左右的强弓射出来的梅针重箭不但穿透了之前曾经分发给少年们的那些铠甲的正面,甚至在铠甲罩着的木桩上都留有明显的痕迹。这也多少让萧轩有些震惊。至少在自己的了解中,仅仅是一石的战弓不应该有这样的威力,哪怕不是上等板甲也一样啊,显而易见,恐怕这些御马监挑选出来的优等品铠甲也不具备正面抵挡一石强弓的能力。

    百步左右的距离上,接连七八箭之后,一石强弓射出来的梅针战箭仍然穿透了之前曾经使用过的铠甲,只不过似乎形成的伤害要小一点儿,没有在撑着铠甲的木桩上流下大的痕迹。

    为了让官兵们清楚战场上遇到真正战弓战箭的后果,每一名少年官兵也都在要求之下看的清清楚楚。

第30章 对抗研讨(二)() 
为了物尽其用,萧轩又开始让早就已经准备好的火器手在不同距离上展开射击。

    火器的威势在少年们的眼中明显要比弓箭好多了,尤其在按照萧轩的要求下以比最初追究绝对安全下的装药量明显更高的规格展开射击的时候。

    或许是因为这些火铳或者三眼铳在之前的午门附近的战斗大多使用过,因此不过是总计二十多发的开火,就有一件火器发生了炸膛。幸好萧轩之前有所防备的用木架开火,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仍然不少少年们大大改变了对火器是一种安全武器的看法。

    少年们发现,即便是在四五步左右的距离上,那些火门铳打出的实心铅弹也只有三分之一打破了挑选出来的包铁棉甲,哪怕十步左右也难以造成太大的影响和危害了。

    当然萧轩的心中十分清楚,并不是火门铳这种武器的威力天然有什么问题,只不过是明朝工匠体系下哪怕是挑选出来的此类火器,也远远达不到威胁哪怕性能并不是很好的铠甲的水平罢了。至于由此可能让这些少年们带来的对单兵火器的畏惧心理,萧轩并不太过担心。对于这个问题萧轩也有过不少深思熟虑:自己这五百多名少年差不多距离自己管理的边界极限并不算太远了。假如自己这个平庸将领最多也只能如同年级主任那样管理一千多人的话,这些人即便不完全是新营的军官,夜视做为家丁一类核心骨干来用的。让这些人去做火器手,那就不如家丁们的合理用途:督战队来保证更多人的作战秩序,这更需要的很显然是冷兵器作战能力而不完全是火器作战能力。火器只是赐予这些人在必要的时候最低限度的作战能力罢了。

    除了威力测试之外,萧轩还进行了利用沙漏限定时间的实战瞄准射击训练。就是让御马监马术还算不错的人全身披甲并用盾牌掩蔽主脑袋,然后拖着一件风筝一般的“头靶”在四五丈远之外的后面。之后随机抽选士兵用力量不是很大的弓箭或者火器来射击这样的移动靶。

    最终在经过了几轮测试和调整之后的结果是:还是火器的命中率更高一些。三步以内,哪怕是初学者对于这样移动头靶命中率用单兵铳等火器也能够达到五分之一,可初学者用弓箭命中率就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原因也很简单,面对高速移动的目标,即便之前萧轩告诉了众人要注意提前量,可是在放弓的时候总是掌握不好这个提前量。大致估算在每秒七八步距离速度的骑兵在侧着移动的时候,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内靶子的移动距离往往也有一米之远了。只有打步兵靶拖把或者速度比较慢的靶子,并且距离在五步以上的时候,弓箭的优势才会体现出来。

    尽管在射击的准确率上无法和单兵火铳发射实弹相比,不过当萧轩按照时间来测试单位时间内的累计命中率的时候,即便是抽选出来刚刚能够做到不掉箭的初学者,单位时间内的命中数仍然超过火器。

    当然在运用斑鸠铳或者大一点儿的像样火绳枪进行开火的时候,尤其是用这样的火铳发射铅弹的时候,情况才发生了一些变化。命中头靶或者手靶一类“薄弱部位目标”在各种距离上面对弓箭才都确保了优势。

    经过这一系列测试之后,至少已经有三件铠甲被打的千疮百孔了。萧轩并不在乎,又挑选出了几件在此时的明军中质量算是顶级的铠甲来做测试。这一次的测试是如何最有效率的在中远距离上对付不仅有铠甲,甚至还提着重型盾牌防护的目标。

    为了启迪少年官兵们在兵事上的智慧,这个问题萧轩主动的向众人问道:“你们说:五十步外带有盾牌的重防护目标一石的强弓也射不穿,甚至斑鸠铳也不行,用什么方法杀伤这样的目标最好?”

    在经过之前半天一夜的开导之后,此时的少年们思维也不似完全不开窍的外行了。

    “用大将军炮。。。应该什么盾牌也挡不住吧”

    “大将军炮数量太少,也太浪费了,哎?用二将军炮发射大霰弹怎么样?”

    “队伍里的这些佛朗机好像也没测试过,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人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道。萧轩这个时候还是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毕竟自己在这个问题上了解的也并不是非常清楚。就这样,校场上的铳炮声再一次接连不断的响了起来,各种炮、各种霰弹、各种装药标准,不同距离的防护水平。

    整整接近一个半时辰的时间内二百多次开火射击,足足又彻底用坏了十套优良的卡夹,也终于让少年官兵们对这些挑选来的火器效能有了一个比较充分的认识。

    “圣上,这样看来火器的效能的确在弓箭之上。至少不论是什么样的目标总有办法对付。。。”

    “是啊,弓箭虽然也能对付一定范围内的目标,可命中率也太低了,数倍的射速也不能弥补十倍以上甚至二十倍的有效命中差别啊,算起来还是。。。还是。。。”

    “还是三五倍的实效差别。。。”

    这样结果其实也并不出乎萧轩的预料。毕竟:哪怕这些挑选出来的火器档次水平虽然不高,可它们如果连初学者弓手的效能也都没有,就不会自大明开国以来就在军中扮演重要角色了。

    萧轩也没有打算用嘴说,而是直接让那名物色过来的箭匠师傅重新进行了一轮测试,除了远距离威胁重盾披甲的目标以外,单论针对“薄弱部位靶”的射准单位时间命中数,则至少是一门大将军或者二将军炮发射霰弹的时候才能相提并论。

    萧轩因此也就直言不讳的以洪亮的声音高声询问道:“你来说说,像你这个程度的射术水平。资质一般的人如果弓箭充足,练习条件也充足,大概多长时间能够有这个水平?哦,朕指的是五斗猎弓水准的射术。。。”

第31章 弓箭与火器() 
那名箭匠思索片刻之后谨慎的回答道:“回圣上,资质寻常的人,如果平日里力气活没有太过荒废,勤加练习,大概三个月就可以开四五斗之弓。如果是十中选一,力量和身材比较突出的,大概十天左右的勤加练习掌握要领之后就可以用四斗或者五斗左右的猎弓了。至于射准,人人资质各有不同,平庸者来说。不求快,但求准,箭箭都能了解成绩,并且用心调整,指点得当,少则二三百箭、多则七八百箭的实训,当能有所成就。。。哦,人人悟性并不相同,所以。。。所以在下也不敢保证必然能够如此。只是说在下这些年来很多功夫都没有用在弓箭上,手上的把式已经荒废了。如今合格水平其实也只是当年年少学武时的一般经验了,百步射二五尺人靶、二十步射头靶大小的靶心,用的还不是八斗以上的硬弓,三箭至少中二并不是太过难的事情。。。”

    听到这样的话,萧轩心中也就多少有了些底,为了更有说服力的依据还是向那名箭匠询问道:“如果要求在高一些呢?必然说要设中百步外的一尺靶、五十步外的头靶。。。”

    那名箭匠多少也有些紧张的回道:“这。。。过了百步中二五尺靶三中一的准头,犹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往往就会变得越来越难了。因为前者不过是熟悉弓箭的特性,后者则要熟悉和感悟自己的身体,在下当年那名习武的师傅恐也很难做到用弓箭射中百步外一尺左右的靶子,还要三箭中二。。。”此时这名箭匠无意中见到萧轩似多少有一些失望之色,便接着说道:“固定的靶子射准虽难,可若是之前校场上测试的那种由人马携带的活动靶,或许相比初学者提高水平,并不是那么难。。。”

    萧轩也没多说什么,直说道:“那你就来亲自试试吧!先熟悉一阵也无不可。第十箭才开始用沙漏计成绩,你也无需有太大的压力”

    就这样,按照萧轩的安排,这名箭匠在初步熟悉了一下比较趁手的四五斗猎弓之后按照之前测试的标准开弓放箭,命中率一下就上去了,至少十倍以上于之前的少年,单位时间内的命中率也至少是普通士兵运用寻常火门铳甚至小号佛朗机一类抬炮的数倍以上。

    经过这整整一个上午的测试,萧轩心中的底气也更足了不少。虽然还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萧轩相信:只要不把自己手下的这些人当寻常士兵看待,不惜成本,或者说不惜每年每人几十两银子成本的砸训练,至少在射准这个方面一定会超过使用火器时候的效能,于是就似乎信心十足的对众少年们说道:“火铳的弹丸与火药是由工匠们决定的,更多不是由训练所决定。而弓箭的效能却是由你们的训练所决定。之前你们不过是第一次摸弓而已,距离入门还差的远,今后通过训练提升的空间实际上还很大,可是火器再如何训练,其提高的效能也是有限的。对于中远距离上的一些重防护的目标甚至是同我们一样的车阵目标,弓箭或许总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太好用,这是无法替代铳炮的地方。可是当对手逼近过来,要更好的威慑和压制对手,寻常的火门铳就起不到弓箭的作用。至于抬枪还有像样的斑鸠枪,整个北直隶像样的此类火器至少三分之一都集中在这御马监了。其余一大半都在辽东前线各军阵手中,我也无能力用这些像样的火器武装所有人,因为据说这种火器的制造也非常不容易。。。”

    这些话在校场上经过了不少测试的少年们并不是所有人都完全确信,毕竟谁也没有把握今后仅仅靠训练就达到那位中年箭匠的水平,可是萧轩接下来的话却让很多人都感到了一丝兴奋与激动:“更为重要的是:你们这数百人并不是寻常的士兵,以后即便不是新营的军官也会是队长士官一类的重要骨干。你们需要以身作则发挥实力来遏制敌人,但更重要的一项任务其实是:监督士兵们交战,因此你们必须学会督阵的技能,不仅仅是弓箭,还包括最基本的白之术。让那些在战阵上很可能因为亨受过大压力而动摇的士兵们了解道:你们要比敌人更可怕,才能让整个战阵在强敌面前多一分安全感。。。”多日来的纪律训练之下,这样的话还是让数百名少年们都低低的一阵激动的欢呼声。

    “好了,通过这一大上午还算比较充实的测试,你们对火器和攻坚都有了更成熟的了解。今天上午没有运动量太大的训练,因此中午吃饭之后的午休时间你们也别完全闲着。好好动脑子想一想,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迎接明天第一次展开的实兵对抗演练吧!小队讨论出结果之后可以回报给各都,前五都一个时辰后来朕这里报告,后五都一个半时辰之后来朕这里报告。。。”

    就这样,在充分调动少年们的积极性与思维之后,仅仅一个午休的时间,各都队的少年们还真是提出了不少阵法战法还有方案,不过总结起来大致可以归为三类:一类是比较重视铳炮火器霰弹,尤其是炮手。弓手要求低近射,应该说这一类的比重是比较大的。还有一类是不论远距还是近距,只要在有效覆盖范围之内,弓手就要与火器手一起抛射的方式掩护敌军。还有一类更为罕见一些,认为车阵不易太死,要留有散兵出击的空间,以攻代守等等。三大类中,对单兵火门铳、抬枪的比例也各有不同。

    似乎这些提法看起来也多颇有道理,让萧轩一时也有些无所适从,不过在权衡片刻之后萧轩还是觉得自己暂时还是不要如过去的自己那样在穿越架空历史小说中当自己是名将和上帝比较好,正确的认识十有七八应该是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第32章 编配初成() 
从九月十一上午校场测试开始,一直到九月十二日已过熄灯号的亥时,排除少量睡觉和休息时间之外的三十个小时,包括萧轩在内的整个新营全都用在了测试与研讨不同阵法方面。

    在萧轩还算一知半解的知识体系的辅佐之下最终的结果到似乎还没有偏离的太远。这个时代的欧洲,仅就步兵来说是火绳枪与长矛的天下,骑兵是矛骑兵的天下。当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