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能在远征当中将后方交由一个自己不能够完全控制的势力来掌握呢?”

    这些话似乎是前来的使者早有预料的,因此在这时也就直言不讳的说道:“国王当然知道两个人或者两个国家相互信任都是很难的。因此也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贵方派遣一个用于联络的使团,常驻撒马尔罕,我国将在哪里集齐全国的兵力。最后你们远征的时候可以随时得到后方的消息。这样我军即便打算反叛也不会构成多少威胁了。皇帝陛下或许不知道。人们常说河中一带丰饶远胜蒙古草原,可那也仅仅是同蒙古人的地盘相比而已,如果同波斯一带相比,那从人口到粮食产出的密度真的是远远不能相提并论。如果仅仅是三四万天下第一等的精兵而不是十万大军,以后如要在远征中就地获取给养,实际上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当年的蒙古人就是通过这样的办法远征波斯甚至马木留克一带的,可不是真的需要维持事实上根本不可能的数千里后勤线。。。”

    听到这样的办法,萧轩依旧有些皱眉。不过这个时候的阿斯特拉罕王朝使者却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在这个年代阿斯特拉罕王朝在富庶方面东不如中原西不如波斯,可是河中一带的女子们的资色却是特别的出众。很多流落到东方的波斯女子其实也不过是河中一带的人。

    因此就笑着说道:“国王知道皇帝陛下治下疆域辽阔,从不缺少财富。马匹算的上我们能够拿的出手的东西之一了,可这些也绝不是唯一的。在撒马尔罕,有很多美丽的女子,来往的客商们无不夸赞。豆蔻年华的少女,还有可以按照客人的需求决定未来的成长,也能让人省心的幼童。皇帝陛下打算需求多少,也完全可以提出一个章法来,今天跟随师团千来的那些女子们就仅仅是个见面礼罢了。。。”

    其实听到这样的话,萧轩本身也是多少有些动心,可萧轩却明白自己现在某种意义上的身份可绝不仅仅是一个皇帝那么简单,某种意义上,还是准备远征的将领乃至超越时代革命领袖。类似这样的资源,只适合自己以某种不为人知的手段秘密的去搞。做为他国的主动进献,自己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因此就客气的说道:“你们也的确是用了心,可此时正值我方大军准备远征之际。此时如此做,我还是担心会对纪律严明的亲军部队的军纪多少造成一些不太好的影响。因此也希望你们能够明白我们的苦衷,这样的礼物是并不适合接受的。。。”

    、就这样,通过欲拒还迎的方法,萧轩收下了一些银钱和马匹方面的礼物,但还是提出了更多马匹方面的要求。并尽可能的利用这种办法拖延时间。至少从表面上看,让一个政权彻底丧失机动维系能力的办法就是将起骑兵变成以步兵为主力的队伍。也只有那样阿斯特拉罕王朝才会这正的丧失大军的威胁。

    萧轩当然不会在哈萨克汗国已经遭遇彻底整顿的情况下还留着这两个地处关键地带的异己政权,而是最终打算彻底摆平这个在西域大门前的政权。不过当崇祯四年冬季,萧轩并没有收到伊犁方向上的建州主力有主动西进的动向,似乎仍然在全力戒备和防御的时候,也打算在这一带展开一定时间的休整,并等待崇祯五年春夏时节以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军为主的力量真正的扫平了建州的威胁并与自己率领的队伍在河中一带完成回师之后,再以决定性的军力优势展开远征。在中亚一带一个积蓄兵力和实力的时间显然是需要的。

    在这个时候,萧轩的选择当然也是尽可能的通过非暴力的手段先从阿斯特拉罕王朝那里获得足够的好处,并花费一些时间了解伊玛目·库里的一些情况,以方便之后以最快的手段完成对这一带地方的巩固性清洗。

    伊玛目·库里乃至伊玛目·库里的国内贵族们最终还是做出了让人难以想象的重大妥协,决定赠送八万规模的战马,以彻底打消那个东方强敌的疑虑。这也让萧轩最终确信,彻底摆平阿斯特拉罕王朝的时机就快要到了。不过战争的借口仍然是自己所需要的。

    就这样,萧轩最终还是让当地两名非常出众的贡献上来的少女走进了自己临时的大帐。田秀英一开始的时候虽然也有些忧虑,但这种事情上终究也不好去说什么。

    然而,这样逍遥的日子没有过去几天,就传来了那些进贡而来的河中少女打算刺杀并被萧轩及暗中布置的贴身护卫当场拿下的消息。这着实也让田秀英感觉到了巨大的震惊。只是在得知萧轩最终无视之后,才平静下来,可却改变了之前对这个河中王朝的态度。

    本章完

    

第290章 松懈的撒马尔罕() 
萧轩在哈萨克汗国的整顿中在某些方面就有所收获,因此当然不会拿身家性命冒险。田秀英也只之后才知道,那不过是为了名正言顺向阿斯特拉罕王朝摊牌的某种手段罢了。

    在消息散布出去的时候,五个师三万多人的精兵早就包围了撒马尔罕城并对城防展开了猛烈的夜袭突击。在萧轩的预料当中,做为一个拥有几十万人口,中原以外及其罕见的大城,应该是个不小的钉子才对。即便此时志愿部队的战斗力今非昔比,也应该并没有那么容易就能轻易的攻克这样的大城。可是当志愿部队内的四个师从四个方向上对该城展开突袭的时候仅仅是第一轮佯攻就以弓箭和黑火药手榴弹彻底的压制了城头上的守军,这是之前说什么也没有想到的。从佯攻到总攻的命令也就这样仓促的展开了。

    其实就是志愿部队内的营连军官们也普遍没有想到拿下撒马尔罕这东西方文明堪比南北两京的大城是如此的容易。仅仅凭借一些十分简单的手段,四个师的官兵就从各个方向上攻上了城墙。最初的时候,这似乎让人们一种不真实的恐惧。似乎城内的守军是在某种意义上的诱敌深入一样。因此最初攻上城头的官兵们也就尽可能的以营为单位集中起来准备应对守军的反扑,直到天色开始放亮之后才发起决定性的反击,在太阳刚刚生起不久的时候就拿下了全城。

    在这以此轻而易举的攻城突击作战中,执行进攻任务的四个师仅仅只有十五人战死,五十多人伤亡。城头上大致规模在两万人左右的守军仅仅遭受了上千人的损失就在局面不利的情况下,不是躲藏起来等待着被俘和投降,就是当场准备投降了。

    即便如此,在白天的时候攻入城内的三个师的精锐部队在向着宫城的方向展开进攻突击的时候也是十分谨慎,似乎随处都隐藏着什么阴谋一般。原本繁华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与商人反应到还算迅速,在天亮的时候听到那接连不断的铳炮声的时候就感觉有些不对,没有多少人敢于冒着生命危险来谈风声。少数勇敢出城并站在屋顶上观望的人才终于发现了城头之上多了很多陌生的旗帜,似乎是被完全占领了一般。

    云集在撒马尔罕宫城城寨的守军还是展开了较为激烈的抵抗。然而此时的志愿部队却也早已今非昔比,那些并非城墙的高墙很轻易的就被娴熟的爆破队以爆破战术破坏掉。攻击的队伍在经过之间并不算太长的交战后就突破了宫城附近的防御,歼灭了云集在宫殿附近的人数多达三万余人的守军。

    这些守军多数人在强敌攻破外围的工事的时候也是很快就选择了投降。选择战死的人总共也不过四五千人而已,这当中还包括了很多溃逃当中被追杀的人。

    在攻破了撒马尔罕的宫城,俘虏了很多宫中的太监和宫女之后那种“这可能是一个陷阱”的感觉还是萦绕在官兵们的心头。于是大军又开始在全城展开搜捕和查寻。然而直到第二天的下午,也仅仅是遇到了一些零星的抵抗。

    听到驻守撒马尔罕的六万大军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击败的消息,饶是萧轩在国内的作战中经历过不少类似的作战,却似乎还是感觉到了一丝“不真实感”

    萧轩最终选择一个人在大帐中仔细的思考:会不会是因为这些时间以来的志愿部队巩固性训练乃至意识形态加成和选拔让军队的战斗力空前提高,因此原本应该是一场恶战的战斗也在强悍的己方大军的优秀表现之下而被压制的如此轻松?

    不过回忆同哈萨克人交手的过程的时候,却最终让萧轩否定了这种看法。毫无疑问:这些驻守撒马尔罕城的六万守军同哈萨克那六万主力比起来,仍然是差距明显。更何况前者还拥有一座勉强还算像样的王城的加成?

    只是很快就有消息穿来,越来越多的撒马尔罕军队正在城外的埃米尔夏宫一带集结。这才似乎让萧轩有些忽然所悟

    并不是所有的政权都是中原那样兵力充足,佣兵百万的国家。整个阿斯特拉罕王朝总共也不过十几万的可用兵力。如果这些兵力全用于守城,不说就根本没有多少机动兵力用于开拓和交战。军队驻扎在这样繁华的大城毫无疑问对军队的战斗力本身也是一种严重伤害。

    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大概在很早还是帖木儿汗国的时候,这里的统治者就如同东瀛日本一样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城墙的寄托。把真正的核心王宫连同城堡一样都部署在城外。

    之前萧轩觉得城外那些堡垒驻守的兵力并不算庞大,显然不如撒马尔罕城更拥有吸引力,这才吧攻击的重点放在撒马尔罕城,不过现在看来,对真正意义上的要地的作战准备也应该进行了。

    “撒马尔罕城内的火药与弹药收获如何?”萧轩在向各师负责人询问之后也向军情方面的负责人询问道

    “各师报上来的数字应该是大致属实的。虽然阿斯特拉罕王朝的军队以骑兵和传统冷兵器为主,不过仅仅在城头上就缴获到十来万斤火药,而且品质看起来还不算太差。弹药重新熔铸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储备中。。。还是以七斤弹为主么?”

    “以三十斤重型弹为主吧!如此之外以重霰弹为主,可以先测试一下极限距离上的三十斤重型弹对于城内还算像样的石质建筑的效果,如果不行,适当增加也不可。相关设表和参数也最好尽快的通过测试整理出来。。。”

    就这样,以进攻城堡筑垒地带为目标的攻坚准备也在夺取撒马尔罕城之后很快展开了。最终的结果当然也让人有些凝,经过测试证明,至少需要五十斤左右的铅弹以有效精度范围内的一里左右极限距离抛射,才算有很大机会能够重创那些石质目标

    本章完

    

第291章 埃米尔夏宫() 
在大军临近的时候,伊玛目·库里再次派出求和的使团,还企图进行一些辩解。不过这一次在萧轩打定了主意以武力来说话的时候就没有再给对方这样的机会了。哪怕这样的和谈或许能够为攻坚备战拖延一些时间。

    全部重型铅弹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试探性的爆破攻击战斗就展开了。为了让那五十斤上下的铅弹在攻击的时候拥有更好的精度。发射坑除了专门的火烧加固准备之外还用延展性和易加工性能比较好的铜皮对抛射坑进行仔细的加固。火药的质量批号和弹丸的形状重量都进行看起来还算仔细的检查。也就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枚发射的重型铅弹就从一里以外的距离上准确的命中了一处石质的城堡建筑。

    从五百米外抛射过来的五十斤上下的重铅弹的能量足足有数万焦耳,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形同炮弹了。可是动量带来的打击力却远远超过这个时代寻常的野战炮炮弹,几乎同规格最大的十五吨配重的配重投石机在二百步外发射的一百四十千克重型石弹差不多。不过让人们在一开始有些灰心的是:哪怕威力这么巨大的弹丸,似乎也没有在一开始砸开对方的城堡。

    萧轩在思考片刻后终究没有下令再熔铸其他规格的重弹,而是仍然以五十斤左右的重铅弹在一里左右的距离上展开尽可能精确的爆破攻击。一连至少十五次爆破攻击,至少十次左右的命中似乎都没有带来怎样的效果,这也让爆破队的官兵们开始有些灰心起来。

    萧轩也没有想到敌人的宫城城堡建筑会有如此的坚固。在临时制造出来的五十斤重弹并不算多的情况下,命中十次敌坚固城堡之后就没有再展开爆破攻击,而是让轻炮队以连为单位展开对爆破攻击后的城堡所进行的试探性炮击。

    因为万里远征的携带需求,队伍内最终的炮不过是百公斤身管左右的二将军炮,在运用优质黑火药和一定程度上超标准装药发射的情况下才能把七斤重弹以估算半倍音速的标准发射出去。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当这样的炮击再进行到第二轮,第十七次以炮弹命中敌城堡群的那处坚固堡垒的时候,原本看似坚固的石堡轰然间垮塌下来至少一小半,不少守军的哀嚎让临近的官兵听的清清楚楚。很显然,那些充其量数万焦耳动量却不是很大的野战炮炮弹说什么也不会有这个效果的,之前的爆破攻击终于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样同炮击相结合的爆破攻击还带来了一个好处,那就是因为大多数弹丸无法在第一时间轰破那石质的墙头,所以不少在坚硬石壁抵御之下反弹回来。这让至少四成左右的铅料处于可回收状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萧轩继续以这种爆破攻坚和火炮相互配合扫清外围一些重点障碍的打算。毕竟如果硬攻敌军精兵把守的城堡筑垒区,谁也无法确定终究会遭遇到什么程度的伤亡损失。

    就这样,接连不断的炮击与爆破攻击持续了整整五天的时间,在五百多发精确爆破攻击的五十斤重弹乃至上万发野战炮炮弹的精确轰击之下,虽然整个埃米尔夏攻的大部区域还算完好无损,但是至少那些威胁十分巨大的较高城堡建筑在隆隆的炮声与爆破声中渐渐垮塌下来。

    萧轩不愿意让队伍养成过度依赖炮击和爆破攻击的习惯,毕竟类似这样的筑垒地带和城堡在欧洲乃至中东很可能数不胜数,就算在以后的作战中有不少缴获,完全依靠野战炮和爆破来攻坚也是不堪重负的。

    因此在守军觉得这样的爆破和炮火准备还应该远未结束的时候,随着多个方向上抵近爆破作业带来的爆炸声,早就有所准备的突击和攻坚战斗在濒临埃米尔夏宫的第六天的时候终于展开了,数以千计的精锐弓箭手,志愿第一师第一团的所有双管燧发枪手全部投入了作战。一时间,枪铳声和弓弦的破空声此起彼伏,突击战斗也在各个方向上全面展开了。

    因为第一时间投入攻击的兵力并不算多,也不过一万人左右,而且没有太大规模的炮火掩护。所以在最一开始的时候,伊玛目·库里仍然认为仅仅凭借防御中的精兵们就足够在防守中击溃狂妄对手的进攻。但从亲卫那里传来的消息却越来越令人不安,这让多少有些作战经验的伊玛目·库里也觉得有些不知所谓。难道这么明显的防御优势,兵力同进攻的对手相比也并不处于明显的弱势,怎么会连有效的还击都很难展开了。

    直到全副武装的伊玛目·库里亲自来到濒临战斗前线的地方的时候,才发现那些敌军从射术到临战发挥能力远非自己的想象。在以前同波斯人或哈萨克人的交锋中,伊玛目·库里不是没有见过射术精锐的作战力量。但是几乎全员都能达到这种水平的,却几乎不存在于任何百人队以上的队伍中。少数将领或国王的核心亲卫或许有或者超过那个水平,可战场发挥水准能达到这种程度的却是凤毛麟角。

    哪怕箭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