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兴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中兴路-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此,当进攻明显遇到了困难和障碍之后,杨吉儿汗也就毫不犹豫的下令全军准备在夜间组织撤退转移,避免夜长梦多。然而就在这时候,猛烈的爆炸声接连不断的从之前敌军的阵地方向上响起了,似乎如同防守中的敌军囤积的****发生了殉爆似的,那火光几乎照亮了方圆几十丈内的地方,烟雾也几乎彻底的将敌阵笼罩了起来。

    就在包括杨吉儿汗在内的一些哈萨克人将领设想着这是不是一个天助的反败为胜的机会的时候,如同暴雨一般的****从天空中降落下来。上万斤黑****在几百个炸点上喷吐而出的八十万枚七钱上下重量轻霰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覆盖了数万哈萨克大军主力所在广阔范围。

    或许是数千人能够携带的****量有限的缘故,还并不能单单依靠爆破攻击的手段就给敌军人员歼灭性的打击。毕竟那些如同强弩一般速度的七钱弹丸对于稍微拥有一点儿像样防护的战兵也很难形成像样的威胁。可是对于马匹则完全不同了。

    时代的变迁让哈萨克人主力骑兵中也并没有多少真正的重骑兵,在这样如雨一般的弹幕打击之下,接近一半的马匹不同程度的负伤,彻底的陷入了混乱。而那些轻装的辅兵也有三分之一的人在这样的弹雨中遭到了损失。

    数万马匹乃至上万人的损失虽然没有让哈萨克人的主力真正的伤筋动骨,可是也彻底的打掉了包括杨吉儿汗在内不哈萨克将领同这样的强敌交战的信心。在渐渐的控制住敌军爆破袭击带来的混乱之后,杨吉儿汗迅速下令队伍分三路撤军,在制定的后方重镇重新集结。可是当大军开始撤退没有多久,激烈的铳炮声和交火声就在距离原来战场不远的地方激烈的展开了。

    “怎么回事?是敌人增援的大军赶来了么?”杨吉儿汗有些惶恐的说道。

    “四面八方在几里之外都是那些可怕强敌的援军。。。”一些归来的军官将领们这时候也开始有些惊慌失措的说道。

    “怎么可能?那些东方万里远征从准葛尔草原过来的强敌没有足够的后勤依托,就算我们以前的侦查有误,也根本不会超过三万人多少,怎么可能有足够的兵力在那么大的范围内有效的组织起像样的包围圈?”杨吉儿汗身边的一名谋士也十分不可思议的说道。

    不过对战场悟性并不算差的杨吉儿汗很快就下定了决心:“将队伍集中起来,向西北方向集中兵力展开突围。那些人很可能是凭借精兵战力��优势托大罢了,我就不相信,他们能有效组织起那么大范围内的包围圈。。。”

    杨吉儿汗的判断当然是正确的,志愿右军二师确实是一个诱敌的陷阱。只是没有人能够想到志愿部队的隐蔽和机动是那样的完善罢了。

第287章 全歼() 
为了有效的迷惑对手避免暴露目的,南下集中的志愿部队主力分别是另外四个师中的两个团,仍然有一个团左右的兵力在原定位置上执行诱敌的任务。八个很早就南下的团级单位一万三千人左右伏兵为了避免暴露,不得不集中潜伏在距离志愿右军二师三个方向上二十多里外的位置上,并在敌军的夜袭展开之后才以最快的速度逼近过去展开包围圈。

    这样的行动不仅需要在隐蔽作业中完善乃至严格的纪律,对夜间大范围的协同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并非寻常队伍可以执行,但对于经过多月巩固训练的志愿部队来说这些似乎已经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了。

    当包围圈最初展开的时候,队形仍然十分稀薄。在突围敌军主攻方向上两三里左右的区域内执行阻击任务的,仍然只有十分稀疏的一个团左右的兵力。如果这个时候的哈萨克人主力还拥有着完善的马队冲击能力,在不利于战斗力充分发挥的夜间相差几十倍兵力的情况下是不论如何也挡不住对手的拼死突围的。

    可居在这个时候,一连串的火光伴随着猛烈的爆炸声,又让刚刚遭遇过爆破攻击打击的哈萨克人主力回想起不久之前遭遇到的事情,原本猛烈的冲击一下就萎靡下来。可在这时候却来不及调头与转向了。同之前留守部队以轻霰弹为主要爆破攻击手段不同的是这一次的爆破攻击主要运用的是做为抬铳弹丸主力的三两重弹,上百个炸点以横向方式平射而出的数万枚三两重弹虽然没有给突围主攻方向上的哈萨克人以歼灭性的打击,却仍然让对方因为陡然间遭受数以千计的伤亡损失而彻底的陷入了混乱之中。

    当杨吉儿汗以最快的速度重新整顿队伍准备展开突击的时候,从四面八方收拢过来的至少三个团也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原本就遭受了不少伤亡打击的情况下再次遇到上千精锐弓手在夜间的围攻与攒射,很短时间内再次遭遇数千伤亡损失的情况下,哈萨克人的主力不可避免的被迫向后溃退下去。毕竟,千年少强国的河中一带,即便是相对强势一些的哈萨克人也没有建州主力那样坚韧而强悍的伤亡承受能力。当准备突围的哈萨克主力被迫向回溃退过来的时候,留守的志愿右军第二师也展开了猛烈的火力打击那些溃逃下来的敌军。

    为了避免夜间中敌军趁着进攻的混乱仍有少数残余精锐突围,在包围圈的收拢方面,各部都是相对谨慎的,没有如同以往的作战的那样贸然发起总攻,而是逐步收缩包围网。即便如此,仅仅不过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针对不到四万残敌的包围网虽然看起来仍然并不厚重,但也并不明显存在什么太大的漏洞了。志愿部队在这种情况下,才展开了决定性的突击。

    在之前的作战中,给哈萨克人主力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基层士兵也能有劳展开的如同神箭手一般的火力。然而让哈萨克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强敌展开的徒步近战进攻也是犀利异常,往往有勇气让带着钢矛矛头的火铳在逼近到长兵近战肉搏距离上才展开猛烈的开火,并在之后展开毫无畏惧的近战突击。

    士气和技战术方面悬殊的差距让激烈的战斗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就落幕。同很多南方明军精锐或者建州主力不同,这些哈萨克人的主力明显并没有在危机的情况下死战到底的意志,在战斗无望的情况下有不少人选择主动投降或是倒下装死。

    为了避免可能的意外,志愿部队各团还是很谨慎的首先让那些人在固定的地点交出武器与装具,直到天色渐渐亮起来的时候才进行最后的战场清点。也恰恰是在这一个寒冷的夜晚,很多负伤较重的哈萨克人失去了生命。

    当天色完全亮起来进行战场打扫和最终清点的时候,仍然有三万多名还算健全的俘虏。来不及更换士兵装束并进行相关准备的杨吉儿汗乃至很多哈萨克人的将领们也很快被甄别了出来。

    “伟大的皇帝陛下!您强大的军力举世罕见,这并非虚夸之词。皇帝陛下也必将开创出即便是当年的蒙古人也都最终没有开创出来的伟业!只不过天下实在太过广阔,即便击败了对方的军队,也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治理。有的时候遇到坚固的工事和坚城,也需要更多的仆从来让无敌的军队减少伤亡。。。”杨吉儿汗很显然并不是一个特别拥有英雄气概的人,或者说能够在河中一带成长起来的人物,威信的意义没有蒙古草原上那么重要。何况此时的杨吉儿汗十分清楚,如果这六七万哈萨克人的主力包括军官将领内在都遭遇到团灭,那么可以说先祖开创出来的伟业毫无疑问的会彻底衰败下去,再无翻身机会,因此不论如何,杨吉儿汗都觉得在这个时候应该争取求存的机会,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上百万哈萨克人。

    如何对待中亚一带的民众,萧轩当然也早有打算。因此,负责领兵作战的志愿一师师长没有多少犹豫的说道:“你和你本人或许还多少有些价值,一些各族重要的头目也是如此。我不过为了减轻河中一带百姓的负担,我军当然不会救凭借你们这一番话就轻易的放虎归山。你们手下的一些军官将领是必然要遭到清洗的。。。”

    萧轩在出兵前的方案部署中,终究是没有采取卡廷森林的那种办法,而是花费了一些功夫和时间,让一些懂得哈萨克语的商人亲自在被俘的士兵们当中做工作,没有花费太大的代价就找到了千余名平时总是受到老兵和长官欺压的下层士兵。这千余名哈萨克人中的“翻身战士”也就成了清洗敌军所有军官乃至老兵骨干阶层的“刽子手”?

    一个古代文明怎样才会遭受重创?只要承载文明的主要剥削阶级被消灭了,也就很容易被外族所吞并和消化了。

    本章完

    

第288章 求和() 
而如果损失了大部分的将领、中层军官,乃至基层老兵骨干,甚至所有的随军工匠乃至武器装具。再要想从零开始诞生出一只起码像样的军队没有数年的时间则基本不可能了。然而萧轩当然觉得这还不够一劳永逸,因此大军在额毕尔河上游取得对哈萨克人的决定性胜利之后以团为单位在冬季来临的时候对整个哈萨克汗国范围内又展开了广泛的扫荡和清理。

    在冬天来临的时候,即便是当地的一些游牧民也不得不在一些沿湖沿江牧场越冬,避免牲畜的大量死亡。而起相比蒙古草原,哈萨克草原的集中度要更高一些,这也为大军的行动提供了不少的方便。

    最一开始的时候面对那些入侵的外族人,哈萨克汗国地方上的各部当然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展开了广泛的抵抗。可当人们逐渐在战场上得知这些东方来的外族人虽然在战场上的手段也很强硬。可是在战胜并且控制地方之后清洗了大量的上层给却带来了各种战备与负担空前降低。不仅如此,不少掠夺而来牛羊和牲畜还相对平等的分给当地百姓,这让后面面临的抵抗越来越弱起来。

    在哈萨克汗国这样的异域比内地不少省份更轻松的基层工作也让萧轩对于哈萨克人的人认识加强了不少。这个民族在斯大林时代曾经因为对苏联体制的对抗和敌视成为过某种“不稳定因素”但从本质上说,却不属于宗教性乃至顽劣性很强的民族,相比周边的很多民族更为“通情达理”。同时,更难能可贵的是大众往往也有比汉地强的多的权益意识和反抗精神。这也让萧轩多少理解了为什么在越南战争美国统治阶级彻底放弃大众而右转,全球贫富差距也在冷战后期及之后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中亚的哈萨克一带群能够在苏联解体后的大环境下仍然保持着相对低的收入差距。

    大军在哈萨克展开过冬的日子里,乌兹别克原一带的布哈拉汗国也从不少逃亡过来的贵族甚至是寻常的商人们那里听到了整个哈萨克汗国发生的令人恐怖的事情。

    同更像一个游牧帝国的哈萨克人不一样,以沿河农耕文明为基干的阿斯特拉罕王朝更像是一个以定居文明和中央集权为特征的农耕王朝。与与此对应的,也拥有更巩固也更富裕的上层。

    伊玛目·库里也在春天来临之前就下令全国范围内进行最大限度的动员,除了规模多达十万人左右的骑兵集团主力之外,撒马尔罕一带的守军兵力也达到了七万人之多。毫无疑问,这种程度的动员是会影响春耕乃至很多人的利益的。

    但伊玛目·库里却郑重的对教内的头目乃至将军们郑重的说道:“过去一些时候,你们可能通过一些渠道已经了解到了我们的传统老对手那里发生的不少事情。这可能是整个河中一带甚至全天下人面对的最大一次考验和关口。如果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我们在以前的征战中亡于哈萨克人或是波斯人,最坏的结果不过是成为奴隶。然而如果我们亡于那些同以往的汉人都完全不同的血色汉人,不仅纵为奴隶亦不可得。他们还会让那些我们当中最为下贱的人们来在我们的尸体上踏上一万只脚而永世不得翻身,这一关,我们不论如何都要过去。。。”

    或许是多年前同波斯人交战中的大败让汗国内的不少贵族都丧失了勇气,在整个汗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外地的情况下。“曲线救国”的主张也并不是没有市场。

    “难道我们动员所有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所有有勇气的人就能战胜那些可怕的恶魔么?哈萨克人也曾经是我们的老对手了,他们的实力相比很多人都十分清楚,可也不过就是一个冬天的时间而已。整个哈萨克人的汗国已经从最基层的贵族与军官开始灰飞烟灭了。我听说最为决定性的一仗,那些恐怖的强敌只用了一个夜晚,就以一半的兵力歼灭了哈萨克汗国的数万主力。。。”

    “是啊!先知都曾经教导我们,如果遇到对付不了的强敌,暂时的臣服是比带来灭亡的抵抗更为智慧的选择。。。”

    伊玛目·库里见到妥协的势力是如此的巨大,也不由的有些动容。毕竟似乎正在上升期的扬格儿汗乃还整个哈萨克汗国短时间内的灰飞烟灭也让伊玛目·库里也开始怀疑就算不惜代价,就真的能够让汗国幸存么。

    不过为了避免一些麻烦伊玛目·库里此时仍然郑重的说道:“不论是战是和,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都是需要有巨大的勇气和魄力的事情,你们自己的想一想,如果来袭的强敌提出上不封顶的无礼要求,比如让我们举国投降,我们的底线究竟在哪里?为了和平,我,还有你们,需要牺牲些什么。。。”

    阿斯特拉罕王朝求和的使团在春天还没有来临,哈萨克汗国一带的基层变革也还没有真正的巩固下来的时候就到来了。

    “尊敬的皇帝陛下,阿斯特拉罕王朝前来向天朝朝贡,弥补之前长期不同中原往来的亏欠。这一次我们的国王不要求任何的回赐,只是单纯以一个下属国的尊重单方面的馈赠。。。”

    萧轩看了阿斯特拉罕王朝的使团送上来的账单,也不由的维持侧目:“一百五十万两银子?这几乎是每人口一两了。虽然对于我中华来说这算不上怎样的大钱,但多少也足见你们的心意。不过仅仅几百匹上好的种马、千匹一人高的良驹,看起来礼物不算轻,可我想拥有整个河中最富庶地方的你们不会这么小气吧?”

    听到翻译转述的这样的言论,前来的使团一颗始终悬着的心也终究是放了下来。毕竟那位君主这样说,就意味着接受礼物乃至可以讲价的了。如果对方志在灭国,那么根本不会同自己来讲这些话。

    本章完

    

第289章 蓄势() 
“启禀皇帝陛下,这些马匹仅仅是最先送来的见面礼。我们的国王知道陛下将要远征西域各地,因此考虑到大军的实际需求,还准备好了四万匹同样一人高上下的河中良驹,至少能够抵得上六七万匹蒙古马。希望能够帮助陛下一臂之力。。。”

    萧轩思考片刻后似乎有些满意的点点头:“能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提议拿的出四万匹马做为见面礼,也足见你们的诚意。可见你们的态度是认真打算求和的。。。”

    “正是如此,不同于那些草原上的游牧民。还算富庶的河中一带,我们阿斯特拉罕王朝从来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也从来没有同中原范围内的任何势力打过交道或者有过战争。如果大军要继续远征,敝国举国上下都可以相助一臂之力。。。”

    萧轩沉默了片刻,还是有些犹豫的说道:“你们的诚意虽然看起来很大,可是我却想起了一件事情。比如千年前的唐与大食的战争。如果我军以后将要进攻奥斯曼一带,甚至进攻麦加。你们将会是怎样的看法?我军又怎能在远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