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曹操的压力和陶侃的劝说之下,下邳城中的大部分世家都同样交出自家的私兵让陶侃指挥。他们都明白这些私兵一旦出去了就有可能回不来了,但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相对于曹操攻破下邳城后将他们全部杀掉,交出私兵明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陶侃也因此手中更多了数千的精锐士兵,凭借手中的这三万多的士兵,陶侃抵御住了曹操的疯狂进攻。
而在连续数日攻城都没有结果之后,曹操也是了解了这陶侃的本事,在一日攻城结束之后,曹操就对着那下邳城墙之上的陶侃说道:“想不到陶谦虽说是无能之辈,但是他的儿子却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面对下邳这一座坚城,而且是有着陶侃这一名将级别的人所镇守的坚城,曹操一时半会之间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而曹操带来的一众谋士一时半会之间也没有什么破城的计策。由于曹操在徐州境内大肆屠戮百姓的缘故,现在的下邳城可以说是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在攻城的时候曹操就发现了,这守御下邳城的不仅有原本的徐州士兵和世家私兵,还有不少的百姓也在帮助守城。
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因为曹操在徐州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这下邳城中百姓的恐慌,而人在绝境之中往往会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在曹操所带来的强大压力之下,下邳城现在可以说是十分难以攻打。
但是即使是如此,曹操也不后悔他的行为,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因为他是曹操,所以他就这么做了。即使是知道做了之后会与整个徐州甚至整个天下为敌,但是他还是做了,因为他是曹操。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他曹操不敢去做的事情。
只要他曹操想去做,他就一定会去做,不管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做完之后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他还是会去做。
而曹操麾下的一众谋士也明白曹操的性格,所以也没有多说什么,但是现在由于下邳城内是处于万众一心的状态,而且陶侃又是极为的小心谨慎,所以这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好的计策想出来。
不过曹操也没想过能够在短时间内攻下下邳城,要知道这下邳城和徐州的其余城池不同,下邳城可以说是这徐州的第一坚城,加之曹操在徐州又是极不得人心,所以这下邳城可没有那么好打。
不过曹操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先前在屠城的时候虽说向那些城池中的百姓是屠戮一空,但是那些城池中的粮草却是被曹操所劫掠了,所以曹操现在是并不缺少粮草的。
“既然你想打持久战,那我就陪你打。我倒要看看最后是谁先撑不住。”曹操望着那下邳城墙之上的陶侃,心中如是想到。
这一路上抢夺而得的粮草和麾下的十万精锐士兵就是曹操敢于和陶侃在这下邳城对峙的信心所在。哪怕现在的下邳城内是万众一心,但是曹操仍旧有着信心攻破这下邳城。
只要,给他一点时间,这下邳城哪怕有着陶侃坐镇也不足为虑。
而对于曹操的想法陶侃虽说并不知道,但是也能够猜的七七八八,尽管那些城池中的百姓被曹操屠戮殆尽,但是这也就是说那些城池之中的粮草是都落入了曹操的手中,而有着这些粮草在手中,曹操并不畏惧和陶侃打持久战。
而下邳城现在的状态虽说是不错,但是时间一长,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尤其是那些下邳城中的世家,现在虽说在曹操的巨大压力之下短暂的和陶侃处于同一战线,但是一旦曹操造成的压力没有这么大,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有其他的想法。
而这一日,在曹操停止了攻城撤兵之后,陶侃也接到了陶谦让他去参加议事的命令。在这几日的守城之中,陶侃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陶侃也因此得到了下邳城中一众世家的信任。所以,像议事这种事情陶侃已经是可以参与的了,不然以前陶侃最多是随陶谦参加而且只能旁听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但是现在不同了,陶侃的意见在这下邳城中已经是能够影响决定的存在了。
当陶侃来到州牧府之后便发现人已经来得差不多了,只缺一个自己,在扫视了一周之后陶侃便面无表情的坐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之上。
陶谦本是徐州刺史,但是在李傕郭汜掌控朝廷之后为了安抚关东诸侯,便大肆封赏关东诸侯官职,陶谦也因此由徐州刺史升为了徐州牧。
此时的州牧府中,陶谦麾下的一众文武还在商议怎么应对曹操的进攻,不过这些跟陶侃都没有太大的关系,虽说这些人讨论的是异常的激烈,但是却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讨论到最后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最后只能是不了了之。
不过今天的情况似乎与往常有着不同的地方。
“陶将军,不知将军认为这下邳城在曹操的进攻之下能够守住多长时间?”
陶侃本来不想与这些人讨论,但是却有人把火烧到了他的头上。
陶侃定睛望去,却发现这提问之人正是这下邳一大世家中的陈家的陈登。陈家现在是陈珪为家主,而这陈登也就是陈珪之子,也就是说,这陈登基本就是陈家下一任的家主了。
这次陈家在陶侃门的时候很是痛快的就交出了自家的私兵,而且陈家在徐州的势力极大,所以对于陈登的提问陶侃也不好不加以理睬。
在思考了一会儿之后陶侃便说道:“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曹操是无法攻破的下邳城的。”
在说话的时候陶侃的语气很是自信。
但是在陶侃说完之后却有一人站出来大声说道:“虽说这曹操无法攻破下邳,但是我们也无法击败曹操,这也就是说曹操会一直将下邳城围下去。”
陶侃闻言顿时心生不悦,这能够抵挡住曹操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居然还有人想要击败曹操,我倒要看看是谁居然有着这么大的口气。
当看到那说话之人的模样之后,陶侃直接笑道:“那不知糜子仲你有什么办法能击败那曹操?”
这说话之人名叫糜竺,子子仲,是徐州东海人,家世富豪,家产无数。糜竺由于在徐州广舍家财,济贫扶苦,在徐州颇有名望,所以被陶谦征辟为从事。
只见糜竺自信道:“陶州牧久镇徐州,使徐州免遭那灾兵之苦,这徐州百姓无不感激陶州牧的大恩。而如今这曹操虽说兵马众多,但是曹操在徐州却并不得人心,而且曹操每到一城就必定屠戮百姓,此举必遭天下义士之恨,现在的曹操必定是举世皆敌。所以曹操虽说兵马众多,但是却无法攻破下邳城,当然,这也多亏了陶将军的坐镇。如今只需我等坚守不出,我糜竺虽说不是什么能人,但是我却有一个办法能叫曹操退兵,甚至能够让曹**无葬身之地。”
说这话的时候,糜竺眼中是充满了自信。
(本章完)
第203章 北海孔融()
听糜竺这么一说,就连陶侃也被糜竺给吸引了注意。陶侃虽说自信能够守住下邳城,但是却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击败曹操。现在这糜竺突然说有办法击败曹操,陶侃自然想要看看这糜竺就是是真有本事还是是在哗众取宠。
而此时就连陈登也是双目闪烁着精光,似乎是在向糜竺究竟有着什么计谋能够击败曹操。
而糜竺见这么多人都看向了自己,倒也不怯场,开口道:“如今这曹操尽起十万大军攻我徐州,一路上烧杀抢掠。屠戮百姓,无恶不作,早已是惹得天怒人怨。我们只需派人前往他人之处求援,只要有数路兵马齐来,不愁这曹操不退兵。”
陶侃听了糜竺的话却是沉默不语而是在心中思考糜竺这计策的可行程度。
不过此时陶谦却是已经被糜竺的这一计策给吸引住了,只见陶谦开口问道:“子仲,那不知哪几路诸侯会出兵救援我徐州呢?前些日子那九江太守边让领兵五千前来增援我徐州,但是却被曹操派人截杀在半路。若是实力不强,恐怕根本不会被曹操放在眼里吧。”
糜竺道:“禀大人,如今能够救援我徐州的无非北海太守孔融,长沙太守孙坚,冀州牧袁绍等人,其余人就算前来也不会是曹操的对手。”
此时陶侃出声道:“孙坚号称江东猛虎,据说在洛阳城中曾经得到了传国玉玺,如今更是占据江东,其心可见;而袁绍的冀州更是从原冀州牧韩馥手中夺来,在击败公孙瓒之后势力更是空前膨胀,但是袁绍此人却是不好打发。若是这二人领兵来救徐州,恐怕是引狼入室。”
陶谦闻言眼中隐现忧虑之色:“那士行你的意思是?”
陶侃道:“北海太守孔融素有贤名,麾下更是有着武安国这等猛将,若是他肯来救援,那这徐州之围必解。”
听到陶侃肯定的回答,陶谦心中不禁浮现一股喜意,这曹操攻入徐州之后的日子里,今天是自己麾下的众人唯一一次提出能够击败曹操的计策的。
曹操就如同一把大刀一般悬在陶谦的头顶,陶谦总担心自己一觉醒来会不会这下邳城就被曹操攻破,而自己也落入曹操的手中受尽千般折磨。此时见糜竺提出了一个可行的办法就连陶侃都是出声表示赞同,陶谦自是高兴。
之后陶谦环视麾下一众文武,问道:“不知何人愿意前往北海求援?”
而在陶谦的目光之下,这些人却纷纷低下了头颅。开玩笑,要去求援也就意味要离开下邳城,而现在的下邳城外可是有着曹操的十万大军在,出去了可不一定能够回来,这么危险的事情以这些人的性子自然不会抢着去做。
陶谦的目光在麾下文武之上扫完一圈之后见无人起身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悲哀,这就是自己之前引为臂助的人,在关键时候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糜竺将陶谦的表情收入眼中,在陶谦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之后走上前对陶谦说道:“某虽不才,但是愿为大人走上这么一趟。”
陶谦望着糜竺,眼中显出激动之意:“如此就有劳子仲了。”
糜竺道:“为州牧大人分忧乃是属下分内之事。”
陶谦当即亲手写下一封书信,交予糜竺,让糜竺尽早出发前往北海向孔融求援。
但是此时陈登却是站出来对陶谦道:“使君,那孙坚手握传国玉玺,其心思天下人都知道,自然是不可能向其求援,但是冀州袁绍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如今占据冀州,与曹操素来不和,虽说不能将其引来徐州,但是却能够让其攻打兖州,迫使曹操撤兵。属下愿意前往冀州说服袁绍攻打兖州。”
陶谦当场大喜,又是亲手写下一封书信交予陈登让陈登前往冀州。
次日,在陶侃的掩护之下,陈登和糜竺二人成功了离开了下邳城,并且是摆脱了曹操的追兵,在离开下邳之后,二人便分道而行。陈登往冀州而去,糜竺往北海而去。
糜竺是一个商人,商人讲究的是无利不起早,自然不会白白的为陶谦去做求援的事情,糜竺也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
糜竺虽说是一个商人,但是却是有着几分眼力,他已经看出了现在的天下已经进入了乱世,而乱世之中他们想要生存下去就得依靠一个强者。在糜竺看来,陶谦并不是一个适合依附的人,尽管有着陶侃这么一个好儿子,但是陶谦却仍旧不行。所以陶谦自然不是糜竺所选择依附的对象。
而糜竺这次之所以要向孔融求援,为的就是能够离开下邳来看一下这天下英雄并决定糜家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糜家虽说不是世家,但家中的财富却是不必那个世家要少。而如今这乱世之中,这些财富无疑会吸引那些诸侯的目光。
随着天下的乱象是越来越明显,糜竺也开始为糜家的未来做打算了。当然,由于陶谦虽说不适合城外糜竺在乱世之中所依附的对象,但是陶谦对糜竺还是不错的,所以这次出来糜竺也是真心想要为陶谦求援,尽早解决徐州之围。
如果没有这次的机会那么在曹操围住下邳的情况下想要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至于陈登,在糜竺的猜测中,陈登的想法应该是和自己的大同小异,所以陈登才会选择去向袁绍求援。袁绍出身世家,陈登也是世家子弟,陈登的选择也是无可厚非的。
当然,这些都是糜竺自己的猜测,陈登的想法除了他自己之外恐怕没有人知道。
北海太守孔融。乃是孔子二十世孙,是泰山都尉孔宙之子,自幼聪慧,年少成名。后来孔融曾担任中郎将,累迁为北海太守,在北海担任太守已有六年之多,深得民心。
孔融此时极好宴请宾客,常常对人说:“这我府宅之中的座位上面一直坐满了人,而酒樽之中的酒一直不空,这就是我的愿望了。”
而且虽说青州黄巾肆虐,但是孔融手下却有着武安国这一猛将,所以尽管青州黄巾实力猖獗,但是北海境内却是没有那么严重。
这一世的武安国并没有向上一世一样被吕布斩断手腕,所以这一世的武安国一直是在孔融手下效力,乃是孔融手下的第一大将。凭借一柄流星轰天锤在青州是声名显赫,就连青州黄巾中的第一猛将陈玉成也对武安国是忌惮不已。
毕竟武安国是与吕布交手之后还活了下来的存在,那吕布的武艺又是天下皆知,所以虽说陈玉成和武安国二人没有交过手,但是陈玉成对武安国却是十分忌惮。至于二人之间孰强孰弱,由于没有交过手,所以并没有办法确定。
而且在与吕布交手之后,武安国在回到北海之后更是苦练武艺,实力已经比起在虎牢关时还要强上几分。
这一日,孔融仍旧是和往常一样在太守府中宴请宾客,虽说现在的青州是黄巾肆虐,但是这些却并不影响孔融宴请宾客。
但是今日在宴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名孔融的侍从突然来到孔融身边说了几句话。
之后孔融连忙说道:“还不快快请进来,怎能让糜先生一人在外面。那名侍从连忙走了下去,不一会儿便带着一人来到了孔融的面前,正是风尘仆仆的从下邳赶来向孔融求援的糜竺。
此时的糜竺由于一直在赶路已是一脸风尘,而且此刻糜竺不知为何脸上的忧虑之色很是明显。
(本章完)
第204章 黄巾围北海()
当糜竺来到孔融面前的时候孔融已经将那些宾客全部安排到别处看。现在曹操攻打徐州势如破竹,好像已经打到了下邳城,而这糜竺可是陶谦手下的从事,孔融可不相信这糜竺会无缘无故的来这北海找他,所以这糜竺此次前来一定是有事情,而且估计和这曹操有关。
孔融虽说喜好宴请宾客,但是公事和私事还是分得清楚的。而且,在糜竺来到孔融面前之时,孔融身旁也多了一名魁梧大汉,正是武安国。
糜竺见来看到只有孔融和武安国二人的时候,心中知道这是孔融对自己的重视,对于完成自己这次向孔融求援的任务也是更有信心了。
在糜竺进来坐下之后,孔融就直接开口问道:“不知子仲这次来北海有何事?”
糜竺道:“我这里有陶州牧的书信一封,来送予孔太守。”
“哦!”孔融一惊:“陶州牧的信?快快拿来让我看看。”
糜竺当即将陶谦亲手写的那一封书信交予了孔融的一名侍从让其递给了孔融。
在孔融拆开书信细看的时候糜竺又是继续说道:“如今这曹操在徐州屠戮百姓,徐州境内已是十室九空,如今曹操又是兵围下邳,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